實用的除夕的作文700字7篇

來源:才華庫 3.17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除夕的作文700字7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除夕的作文700字7篇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1

小時候我們都喜歡過年,喜歡年夜飯家人圍在一起,吃年夜的餃子,平時吃不到的飯菜,在三十晚上都可以吃到,還可以穿上,平時不到的新衣服。我們家人多,過年很熱鬧,但是有一年除夕晚上,卻因為媽媽不在家而感到失落。

記得那年沒有三十,二十九就算除夕了,那天我們起來後都忙著做家務,剁餡,洗魚,收拾房間,貼對聯,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悅中。

那天媽媽上班說好了中午回家來,我們姊妹幾個都想讓媽媽回家後能吃上現成的,大家忙碌著,一轉眼就到了中午,也不見媽媽回來,我們姊妹幾個有些著急了,就在這時候,得知媽媽還在卸煤,不知啥時才能回家,我們幾個只好,做好了飯讓弟弟妹妹們先吃,我又是被派去給媽媽送飯的人。

我裝好了飯菜,忙著去送飯,那時候天已經快黑了,我帶這手電筒出發了。大約二十多分鐘我找到了媽媽卸煤的地方,這時天也完全黑了下來,我在車下面開始尋找媽媽,車上沒有幾個人,因為過年人手不夠,六十噸的煤車,只有兩個人,我在車下面大聲的喊:“媽媽,你在哪裡呀?”媽媽見了我的喊聲,連忙從車上跳下來。衝著我說:“女兒我在這裡。”這時我才發現,我看見的是媽媽那一口白牙,她簡直就是黑人了。媽媽接過我送去的飯,顧不上洗手,便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看著媽媽餓成那樣了,我心裡很難過,對媽媽說:“你別幹了,回家吧。”媽媽笑著說:“傻孩子,那可不行,我要是不幹了別人就得多幹,那還能按時回家過年嗎?”媽媽讓我先回家,她幹完了再回家。說著又拿著鐵鍬,又去卸煤了。

我只好自己回家了。回到家裡姐姐知道媽媽不知啥時才能回家,我們決定姊妹幾個把餃子包完,等媽媽回家後就吃年夜飯,我們幾個忙著包餃子,弟弟妹妹也都很聽話,乖乖的在一邊玩兒。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眼看到十一點了,還不見媽媽的影子,我們把火點著了,開始燒水,盼著媽媽早點回家。水很快就開了,我們只好再往鍋裡放些水,就這樣反覆幾次,就在十一點五十的時候,媽媽終於在十二點前回來了,我們看見媽媽心有別提多高興了!

媽媽連忙脫掉身上的髒衣服,洗把臉,我們也包餃子煮好了,放好了桌子,端上餃子,餃子有幾個破了,可是隻要媽媽在家,就算都破了也沒關係。家裡一下就熱鬧起來弟弟們忙著放鞭炮,那天的鞭炮格外的響。

全家人圍在一起,吃著餃子,看著媽媽疲憊的樣子,眼睛裡充滿了血絲,讓我很心疼。那年的除夕,是我一生最難忘的,記載了媽媽那一年的辛苦。

我忘不了媽媽那口白牙,滿臉的煤黑,更忘不了那個除夕!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2

又是一個辭舊迎新的夜晚。夜幕漸漸降臨了,月亮冉冉升起。大地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漆黑的天空中跳出了幾顆小星星,它們像頑皮的小孩子一樣,在一閃一閃地眨著眼睛,正在貪婪地觀看著人們閤家團圓的熱鬧場面。今天是除夕之夜,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燈火輝煌。大街小巷,爆竹聲聲。

在震耳欲聾的爆竹聲的伴奏下,一頓豐富的除夕晚宴結束了,我的好奇心把我引到了窗前,最值得引人注目的,還是那“非花卻比花甚之”的煙花了。十幾支菸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噴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綻放。赤橙黃綠青藍紫,樣樣俱全,奼紫嫣紅,把夜空裝點得美麗、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晝。“通!”地面上又升起個通體發紅的大火球。它飛到半空,“啪”的一聲,化作千萬顆小火星飛濺開來,拖著長長的、閃光的尾巴緩緩落下,好似翩飛的蝴蝶,從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風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個調皮鬼,給它們塗上七彩的顏色……“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顆顆發亮,五顏六色的火焰拖著長長的尾巴,爭先恐後,前仆後繼地躥上夜空;瞧!那邊升出了“天女散花”,這裡出現了“孔雀開屏”!哇!再瞧瞧那裡的“含苞待放”……天空中頓時成了“花”園,“花”的海洋,璀燦奪目,火樹銀花,多美呀!多麼熱鬧的除夕之夜!“嗖,嗖,嗖”,伴隨著一聲聲清脆的響聲,那漂亮的煙花託著一條美麗的長尾巴,在天空中劃下一道道拱們之後,“閃亮登場”了。煙花五彩繽紛,爭奇鬥豔,把節日的夜空裝點成美麗的大花園!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衝上天空,又慢慢落下來;有的像秋菊、月季,萬紫千紅,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流星,猛地竄上天空,剎那間又消失在夜空中……大地和天空頓時像炸開了鍋似的,沸騰不已。那各種各樣的喜慶聲連成一片,好似響徹雲霄的交響樂。真是動聽極了!鞭炮也不甘示弱,“啪,啪,啪”的響聲在天空中迴盪。炮仗、鞭炮雙管齊下,一個個直衝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這邊的聲音弱了,那邊的又起來了,聲音此起彼伏,連綿不絕。鞭炮聲、炮仗聲匯成一股歡快和諧的交響樂,為這無邊的夜景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耀眼的禮花在空中閃爍,鞭炮聲聲震耳欲聾,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那五彩繽紛的煙花映紅了大地,映紅了天空,這絢麗的色彩,不正象徵著咱們祖國的錦繡前程嗎?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3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於盼來了一年一度最快樂的日子——除夕!那是最快樂,最興奮,最幸福的時刻!

聽說今晚9點鐘時,人民公園要舉行一次近1個小時的放禮花活動。我和爸爸、媽媽吃完晚飯就啟程了!熱鬧的大街上燈火輝煌,人潮如流!你瞧,一棵棵綠蔭如蓋的大樹上掛滿了小紅燈籠,還有許多綠瑩瑩、紅彤彤的蘋果,真是可愛極了!哇!這裡還有很多根像流星雨一樣的熒光棒,好美啊!遠遠望去盞盞彩燈猶如滿天的星星落在人間,給寒意未盡的龍城增添了幾絲春意!又好像兩條五彩斑斕的巨龍穿梭在綠葉叢中,給祥和的龍城平添了幾分喜慶。漫步在這熱鬧非凡的街道上,不知不覺我們就來到了燈火燦爛的人民公園。這裡早已人山人海,我迫不及待地看了看錶,現在8點40,還有20分就開始了!我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

8點58分,放禮花的時間馬上就要到了。就在我踮起腳尖,想看看有什麼動靜的時候,天空突然出現了兩顆紅色的訊號彈,把天空照得如同白晝。媽媽神祕的問我:“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麼?”我不知所措的搖搖頭,媽媽微笑著說:“這個是告訴我們,馬上就要放禮花了!”“耶!要放禮花了!”我拍著手高興的嚷道。媽媽說得真準,只見一朵“吉祥花”,嗖的一聲,花兒衝上天空,“花蕊”慢慢變大,變到西瓜大小時,突然炸開了,又變成了一朵朵紅色的小花,接著,四個煙花被同時點亮,衝出來的各種各樣的花朵把人民公園的上空裝扮得絢麗多彩,頓時我們彷彿置身一個童話王國一般。今晚煙花的樣式各不相同,顏色繁多。看,一顆頑皮的火星輕快的往上竄,爆炸後就像一位仙女在空中撒著金色的花瓣兒,迎接著春天的到來!過了一會兒,只見一半天空都紅了起來;不知怎的,天空又變成了幽藍色。突然,東方盛開了一朵金黃色的菊花,可轉瞬間就凋謝了,金黃色的花瓣飄得東一片西一片的。我正到處尋找著,一眨眼,金黃色的“小菊花’消失得無影無蹤,緊接著,“吱”的一聲,“啟明星”升上了天空,把整個天空照得亮堂堂的,“譁”啟明星爆炸了,變成了一朵朵“小藍花”……“漂亮!”我們不由得讚美道!

多姿多彩的禮花足足放了一個多鍾,樂得我們讚不絕口!

除夕的夜晚,真是給力!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4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七年級)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貼春聯: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為春聯。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5

春節,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七年級。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20xx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凶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七年級,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客家人的傳說)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6

今天是年三十,在除夕之夜和一大家人相聚一堂是我每年都早早期盼的事情。我天天盼望著過年,盼望著長大,但時間老人總是放慢腳步緩緩而至。有時我真想直接把日曆翻開將日期跳到除夕之夜。

下午我和爸爸早早來到爺爺家,和爺爺一起貼春聯、貼福字迎接即將到來的三十之夜。年三十又叫除夕,那麼除夕有何來歷呢?通過網路我瞭解到:傳說古時候有個凶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最害怕紅色和響聲。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大紅鞭炮,來驅除“夕”獸以求一年安寧。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隨著家家戶戶飄溢的菜香味,鞭炮聲逐漸響起。時而隱隱約約漸行漸遠、時而轟轟隆隆愈走愈近、時而密集時而舒緩。在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嬸嬸們都在快樂的忙碌著。有的在洗、有的在炒、有的在煎,整個一廚房協奏曲。我和弟弟來到院外欣賞著同樣快樂的夜空。五顏六色的煙火金光四射、星星點點裝扮著夜色中的天空。夜晚的天空變成了五彩繽紛的世界。多麼美麗的夜晚啊!都讓我們變得目瞪口呆了。在媽媽的一再催叫下,我和弟弟回到餐桌旁。隨著叔叔點燃鞭炮,我們的家庭除夕大宴開始了。迎著大人們的一張張笑臉和祝福聲我和弟弟滋滋有味的品嚐著每一道年夜菜。我舉著杯子和每一個人碰杯,給他們拜年也同樣送給他們吉祥的話語。

當八點的鐘聲敲響的時候,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我們全家人共同圍坐在一起欣賞一年一度的文化大餐。在一陣陣歌聲、一串串笑聲中,大人們一邊交流著一年的辛苦和收穫一邊包著七年級的餃子而我和弟弟卻是邊唱邊歌,完全融入到節目中了。不知不覺中十二點的鐘聲又快敲響了,鞭炮聲再一次驟然響起,我們全家人一起倒計時、一起歡呼,一起送走除夕之夜,一起迎接新年的到來,迎接春天的到來。

在共度今宵的歌聲與微笑中,聯歡晚會結束了。凌晨我和爸爸媽媽踏著新春的鞭炮聲回到我們自己的家。我想我會在夢中繼續我的快樂除夕的。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7

今年的除夕夜,我們家準備來個除夕夜大狂歡。聽著是不是很有意思,我也很期待。

這個除夕之夜,我們準備吃餃子來過完20xx年的最後一天。這不,天還沒暗,我們就開始行動了。爸爸買完菜和肉回來,媽媽和我就對它們進行細加工,媽媽負責洗菜、切肉,我呢,就把切好的肉末和菜放在鍋裡,加了點清油和調料,再攪在一起拌成餡。一切完成,準備就緒。

到了傍晚,爸爸宣佈這次主題是“包餃子大賽”,規則很簡單,比誰包的餃子又多又好。咦,包餃子大賽!這倒挺新鮮的,我也要試試看,爭取拿第一。“預—備—”,爸爸一聲音令下,比賽開始。

我眼疾手快,挑了一塊最大的餃子皮,把它小心翼翼地平攤在左手上,右手拿起木片,在鍋的邊緣鏟一塊餡料。不料,可能是太緊張了,我在運回餡料的途中一抖,餡料彈向空中,然後“吧唧”一下,掉在我腳下,第一次行動失敗。

看看旁邊的爸爸媽媽吧,媽媽使出“蜻蜓點水”的功夫,用木片飛快地剷出一塊兒餡料,又以眨眼的速度往餃子皮上一點,奇怪的是媽媽的帶有餡料的木片好像聽她的話一樣,剎那間能把餡料粘在餃子皮上,而不像我放幾下都放不上去。我問媽媽有什麼祕訣,她對此只是淡淡一笑。而爸爸呢,他和我一樣笨拙,只能看著一隻只玲瓏精緻的水餃在媽媽手中誕生。

我也不能就此認輸,更加小心地鏟了一塊餡放在餃子皮當中,然後學著媽媽的樣子,一點點地把周圍的皮兒重疊,再捻在一起,可是並沒有像媽媽一樣在周圍捻出好看的花紋,反而把餃子捻破了。我不甘心看到餃子“受傷”,就拿起一塊麵把“傷口”堵住,誰知這邊堵了,那邊因為我用力太猛也給破了,我又在那兒補上一塊。這邊破了補這邊,那邊破了又補那邊……手忙腳亂,疲於應付,當我再次看到餃子時,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那分明是“湯圓”嘛!今天又不是元宵節,爸爸向我投來“敬佩”的目光。“湯圓就湯圓,怎麼了!”我大喊一聲,於是將錯就錯,又補上了一些面和餡,於是是餃子變湯圓,湯圓變花捲,花捲又變饅頭,饅頭又變……我在饅頭上不小心捏出三個洞,我們戲稱為“保齡球”。

遊戲結束了,可想而知我得了第一名(倒數的),我苦笑一聲,並想像著吃保齡球的那副德行……

我們家今年的除夕夜是不是很瘋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