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作文700字(精選10篇)

來源:才華庫 1.87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700字(精選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精選10篇)

清明節的作文1

這個清明對於我來說,是既高興又累。那確實叫做“我很累,但我快樂。”

早晨四點多就起床,一切準備就緒才五點多。於是我們兩個老同志興沖沖地來到公交站牌下,如願地乘上啦第一班車。一切都是那麼地順利。七點左右,我們到汽車東站,打算從那裡換乘農班車迴護城老家。

可是,當我們走進站內時候,我們發現,那麼大廣場上到處都是黑壓壓人流。每一輛車裡都是十分擁擠乘客。我們好不容易上啦一輛去大李車。也有啦比較理想座位。儘管車裡也十分擁擠,可我們倆還是比較自在。不過,車票價格和平時相比都是上啦一倍。原來七元,今天都是十五元。而且不管遠近,上車一律都是十五元。就這樣還是有許多人上不啦車。實在是太擁擠啦。

好不容易到啦肥東桂王那裡,駕駛員放棄走平時路線,改從包公大道繞行。其目是想避開堵車,早點到家。可是,這位駕駛員想錯啦。我們車剛拐上包公大道時候,馬路上情景把我們驚呆啦。由西往東方向車道上四排車流前後有三四公里長,就那麼挪挪停停,緩慢地前行著。根本沒有徒步行走快。後來還聽說,包公像那邊也是十分擁堵。以至縣委書記在微博說他上午被“堵在路上。”就這樣,平時只要幾分鐘路程,我們卻用啦一個多小時。一直到十點二十時候,我們才上啦合蚌公路。比原計劃遲啦近兩個小時。老家那邊也等急啦,不停地打電話詢問我到什麼地方啦。

回到老家以後,看到那麼多人在忙著安排中午飯菜,我心情也愉快啦許多。我們這個房份清明是集體做。各家輪流舉辦。今年已經是第十個年頭啦。參加人都自覺地湊一點份子錢。當然是遠不夠用。舉辦人顯然是要自己掏腰包補貼。不過,象我這樣常年不在家又是拿工資人都會自己地多給一些。每年清明之前,由幾個小房份代表組成籌備小組就要開會協商。今年一共六桌。每桌十六道菜。還是比較豐盛。白酒是四十元一瓶文王貢。還有啤酒。白酒啤酒保證夠。席間,年長,年輕,老婆婆,小媳婦,都一邊吃著,一邊喝著,一邊講著。交流著各家最新情況,各人發展經歷,各自致富經驗。

真熱鬧。真高興。這些場景,只有清明節時候才有。給我感受是,現在農民生活水平確實是提高啦。現在農民工收入確實是相當不錯。所以這些都明顯地寫在他們佈滿舒心笑容臉上。

清明節的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下過幾陣濛濛的細雨,潤溼的空氣中飄著豌豆花和青草的香味,我和家人提著鮮花、蠟燭來到了鳳凰山陵園給姥爺祭祀。

順著石階拾級而上,祭祀的人真多啊!一位老奶奶獨自一人站在墓前,雙手合十,低著頭、閉著雙眼在輕聲地念經,彷彿在念著什麼密碼,我一句也聽不懂。可她看起來是那樣莊嚴虔誠,姑姑說她是在超度亡靈,我也聽不懂,我正想問,又想起母親給我打的“預防針”——莊嚴的場合不要隨便說話,我只好硬生生地把問題嚥了回去。忽然耳邊傳來一陣哀痛的哭聲,我循聲望去,只見一位女士正拍打著墳墓痛哭著,邊哭邊訴說著什麼。多可憐啊,她準是失去了自己最親愛的家人,我呆呆地望了她一會兒,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一群孩子跑上來了,他們急著想要放萬花筒呢,聽著那震耳欲聾的聲音,我忙捂上了耳朵,討厭這噪音打破了大山的寧靜。

終於到姥爺的墓前了,站在姥爺的墓前,我小聲地念著墓碑上的字,唸完,我心裡一震,原來姥爺在一九九八年就去世了,離現在有十五年了,遺憾的是我根本沒見過姥爺。要是姥爺還健在,我遇上困難一定會向姥爺請教,因為姥爺一定有辦法嘛。姑姑點燃了蠟燭、香,燒起了紙錢,她對著墳墓恭恭敬敬地拜了起來,拜著拜著,我發現姑姑的眼眶紅了,淚水順著她的臉頰滑落下來,我的心裡也感到酸酸的。父親告訴我,姥爺是一個勤勞、寬容又多才多藝的人。姥爺一生坎坷,生前是婁嶴國小的校長,為了辦好教育,他勤勤懇懇,募集資金建學校,招聘優秀的老師,把學校辦得蒸蒸日上。姥爺是村民們敬仰的文化人,他經常為村民們寫信、寫春聯,婁嶴老人亭的柱子上就有姥爺寫的對聯。父親經常教育我,要向姥爺學習,做一個優秀的人。啪嗒,啪嗒,一顆顆大大的燭淚不停滑落,彷彿是寄託我們對親人的哀思。

離開鳳凰山陵園,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我們又去祭拜了曾祖父、高祖父。母親告訴我,祭祀不光是為了緬懷、感恩先祖,更重要的是告訴先祖,我們會更幸福地生活著,讓先祖們含笑九泉。山上開滿了一樹一樹的金銀花,樹木抽出了新的嫩芽,遠處,油菜花給遍野鋪滿黃金,紫雲英染得滿地嫣紅……

清明節的作文3

庭院內,草地上,夕陽西下,只有那鮮血染紅了半邊天,我還以為那椅子吱吱作響,但世事難料。———題記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人的一生總是在跟時間賽跑,但還是跑不過,它就像侵蝕者,讓我在慚愧與傷心中渡過了一年……

記憶中鬢髮霜白,顴骨突出的厲害,將眼窩深陷的年邁的老人便是我的太姥爺。太姥爺幼時家裡窮的很,沒書讀,青少年時就參軍了。因此待他老年時期身子骨依然硬朗,那濃濃的眉毛中還不時透出股股的剛強。太姥爺是個懷舊的人。每到清明時期,他總會坐在搖椅上,給我們村裡的一紮堆的小屁孩講訴那英雄事蹟,也總會上山探望自己的老部隊。

而我是這個家中輩份,年紀兼最小,又最皮的淘氣包。每每在這個時候,我總會上演孫悟空大鬧天宮,與太姥爺一決高下。因為那時,太姥爺要求我跟著一齊去上山祭拜,我卻覺得禮節太過麻煩,即使被太姥爺訓斥,我也還是不想去。一氣之下就把香掰成兩半,扔在地上,太姥爺的臉色馬上變青,罰我用手頂著水,兩隻手撐著。剛開始還覺得蠻好玩,時間長了才發覺好痛苦。那盆水好像看中我了,於是嘩啦啦的一瀉千里,我變成了小落湯雞。雖然這件事就這麼算了,但我從此對太姥爺都退避三分,就好像孫悟空對緊箍咒害怕三分一樣。

再親近太姥爺的時是那很久以後。他總喜歡一個人靜靜來靜靜去,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整個人也和藹了許多,也因此顯得更加年邁了。

不知何時外面竟下起了牛毛細雨,風吹拂著雨點,把他們送到屋頂上,窗戶上,地上;透過窗戶可以看到黑暗的天空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遠處只見那星點小的燈火亮著。

“娃子。”只聽見房門外傳來太姥爺的叫聲。“嗯?”我回答著並走出去。太姥爺把我放在他腿上,他皺著眉頭問。

“上次太姥爺罰你,你恨太姥爺不?”

“不。”太姥爺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我眨巴著問。

“太姥爺,明天我您去爬山好嗎?”只聞傴僂一聲“好。”便笑逐顏開。他把我抱在懷中,那是從未有過的溫柔,卻又是從來沒有過的傷心。

第二天,我一起身只見太姥爺靜靜地躺在草蓆上,他閉著眼睛,他的樣子是那樣的安詳,沒有了以往的氣息。懵懂的我似乎明白了什麼。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霸道的雨籠罩了天空也籠罩了我的心。

今天,又是清明。早早上山,坐在他墓旁,給他講述我的故事。眼淚又不自覺的往下流……

身邊的人要好好珍惜,不要失去才知道後悔,太晚了。

門庭內,草坪上,太陽從東邊升起,陽光照在雨珠上,閃著耀眼的金色,屋內的搖椅已經沒有吱吱作響的習慣……

又到清明,又成思念。

清明節的作文4

清明,是中華民族祭奠祖先、追思故人的傳統節日。在具全的風俗上,各地也有著很大的差異。前幾天,我隨著爸爸媽媽回故鄉浙江東陽掃墓,深刻地領略了故鄉清明的習俗。

那天,天空陰霾密佈,冷雨不停地敲打著車窗玻璃,車外的景物像人的心情一般沉悶、凝重。

12點左右,我們來到了東陽湖溪的田老家。大奶奶、大伯、大媽,還有嚴浩哥哥一家早已等候在那裡。在我印象中,只有過年,大家才會團聚得這麼齊整。爸爸說,這是因為國家調整了法定假期,使得清明這一傳統節日重新受到重視的緣故。

清明節的聚宴,蘊涵著很多故鄉的風俗特點。祭品除了魚肉外,必須有清明果、青菜豆豆腐湯,看起來一清二白,很清淡。

祭祀祖先的儀式格外隆重,在下午三點多以後開始。爸爸告訴我,春節上墳都是在大年七年級的早上,而清明節的祭祀則選在下午進行。

在祖先的墓前,大奶奶非常認真地擺好八隻碗、八雙筷子、八隻酒杯。碗裡放著魚、肉、豆腐等各種祭品。在酒杯裡斟上三分之一的黃酒後,大奶奶手提燈籠,向四面八方遙拜,口中誦唸:請八方祖先齊聚共飲,祝先人們如意快樂;然後又斟上三分之一杯酒,祈福先人能保佑後人健康、幸福;最後將杯子倒滿,祈福先人保佑社會安康、國家昌盛。每一巡酒,大家都虔誠地向祖先作拜。接著,大奶奶她們在墓前燒起了紙錢,爸爸他們烯放起爆竹。看著那一團團裊裊上升的輕煙,看著那紙灰消失在茫茫天空中,我彷彿感覺到自己的心靈正與先人溝通。

在儀式結束收拾碗筷的時候,大奶奶把好幾杯酒潑著菸灰中,又把一些祭品扔到墓的四周。爸爸說:這是給路過的其他先人的。當然,就現實而言,酒潑紙灰是為了避免火燭引發山火。

如今的清明習俗處處顯現出現代文明。煙花代替了爆竹,鮮花代替了眾多祭品,人們懷念祖先的形式也越來越文明,不用再沿襲披麻戴孝、下跪等陳現規陋習。大人們在追思祖先的同時,也談論著各自的生活和生活和對美好明天的嚮往。

故鄉的清明之行,使我深深地感到:清明,既是文化的傳承,又是文化的演進。

清明節的作文5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所以我們每年在這一天都要回老家掃墓。

為了迎接這天的到來,奶奶也早早的蒸好了雞蛋,殺好了雞,準備好了行李。為什麼要吃雞蛋呢?我問了奶奶,奶奶說: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所以每年農曆三月九年級吃雞蛋就成了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們就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豔的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那麼漫長,空氣悶悶的。終於來到了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裡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和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爺爺後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的蜜蜂蜇了幾個像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鐘過去了,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灼熱的車裡,開始了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裡顛簸了半天,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就好像凝住了。整個世界就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就算天氣再怎麼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的。因為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貢獻有多大,沒有他們以前的努力奮鬥,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了雜草,父親和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和奶奶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就負責燒香。

一切都搞好了就開始祭拜,我手上抓著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都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後點炮了,父親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著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都滅完了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了。摘了幾串香蕉我們就回家了。我們的掃墓之旅也完結了。回家的途中,因為一天的祭祖,我們都累了,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了夢鄉。

清明節的作文6

又到清明,大團大團的柳絮被風驅趕著,輕飄飄地在千百戶窗前一閃而過。

感覺到有東西掠過時,再抬起頭眼前依舊是亮堂堂的天。又一纖薄的白影出現在余光中,我從高高的樓房俯視下去,果真是柳絮!它們在街道滑翔,在叢間跳躍,無處不在。若非外面花紅柳綠的一片,乍看真像紛紛揚揚的雪花。

清明是我國24節氣之一,“清明時節,種瓜點豆”這個時候大地是真的忙起來了。

我望著漫天飛舞的柳絮,又一次真真切切地在室內感受到春天的活力。要說我對春天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初開的花,不是冒頭的草,而是在清明前後的柳絮。你或許錯過滿枝的花,或許留意不到衝破泥土的草,但當柳絮來時,它們會在你眼前晃悠,遮擋視線,會在你撒腿跑時觸控你的鼻子,和你在同一個空間做任何事。現在想想,它們是在提醒你:“現在是春天,快點努力起來,有的是希望!”

有新的開始,也就有過去。漫長的時間裡,許多革命先輩,戰鬥英雄逝去,沒有老一輩輩人的付出,也沒有現在的安逸,一如飄飛的柳絮離我們而去,將希望的種子灑滿大地。為了紀念他們,便有了掃墓祭祖等風俗。

但今年的清明節含義特殊。由於疫情,令許多人的腳步大都留在了家中,但隨著清明的到來,已經平穩了,這當然離不開白衣戰士和社群工作人員的努力!許多人為此犧牲,他們用自己珍貴的生命換來了更多人的喘息,換來了春暖花開。清明這天,舉行了全國性哀悼活動,10點,警鐘拉響,大街上已經沒有了人,時間也彷彿慢了,風似乎也不忍打擾這莊嚴的氛圍。

我想,我是幸運的,我的幸運是因為有他們的守護。等我長大的時候,我也會有我應盡的責任,有自己想要珍惜保護的人,白衣戰士的這份精神需要一代代人傳承下去。我們不應當辜負他們的努力,春光未老,還要奮鬥下去。

悲傷而充滿希望的清明節,大團大團的柳絮飛去……

清明節的作文7

“又是一年芳草綠”,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

清明節,叫掃墓節,人們都會回老家掃墓、祭拜和踏青;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

大家知不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呀?關於清明節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為了讓自己的兒子重耳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重耳為了自身的安全逃出城外,重耳最後只有幾個忠心耿耿的大臣。一次重耳餓暈了,大臣裡有一個叫介子推的忠臣,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後給重耳吃,重耳的病好了。後來重耳做了君主,想要介子推來任命封官,介子推不肯來逃進了綿山上。 重耳為了讓介子推做大官,放火燒山讓介子推自己出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才熄。並沒有看見介子推出來,進山一看,介子推和他母親抱著一棵樹已死去,後來重耳把綿山改為介山,每年四月五日定為清明節,也因此清明節要寒食禁火。

清明節還有許多風俗,媽媽給我講了她小時候老家的風俗。每到清明節這天,早上起來人們要折下柳樹枝葉插在家門口,這叫“戴柳”,就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現在住在城裡,這些風俗都不被人們重視了。清明節祭祀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這天我們全家人一起去祭祀爺爺奶奶,我們買了一些祭祀要用的東西,如:紙錢、香、水果、酒……我們把準備好的酒與水果等祭品擺放在爺爺奶奶的墳前,點燃香,把紙錢燒了,

然後輕輕說道:“爺爺,奶奶,給您們送錢來了,請收好您們的錢啊!”燒了的紙錢像蝴蝶那樣飛起來。這時我腦海中現出爺爺慈祥的笑容,眼中的淚禁不住流了下來。臨走時,我們每人在墳頂上培上幾鍬土,然後帶著輕鬆和慰藉離開了墓地。

清明節是祭祖掃墓的日子,幾千年來,人們在這個日子裡進行掃墓活動,為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這神聖的儀式,一年年輪迴,一代代傳承,它也是我們中華文明的組成部分。

清明節的作文8

昨天是清明節,我和我媽媽去老家黃埔看望我的爺爺奶奶,到了那裡,我媽媽給我的幾個大娘打電話,要他們也去,我媽媽帶著我和幾個大娘騎電車去了那裡。到了地裡我看到了許多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的小山堆,我是知道那底下埋的都是各家的.去世的人,他們今天肯定也都來這裡看望她的親人了,不一會,我們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墳上了,到了那裡,媽媽突然從一個袋子裡掏出來了好幾張紙,和一兜子元寶。記得小時候,我問過媽媽,這些都是幹什麼的,媽媽說,這些都是給你爺爺奶奶花的錢,還有這大紙是個超市,你爺爺奶奶能飛到那裡,買一些東西,留著自己吃。這是對去世的親人的一種思念,也是對去世親人的一種懷念。

然後,媽媽就從兜裡拿出來了一個打火機,把那些紙呀,元寶呀,假超市呀,都給那打火機燒啦!我看著媽媽眼裡的淚都到了眼角。我當時也能體會到,媽媽的爸爸媽媽去世了,可這是爸爸真正的爸爸媽媽,為什麼爸爸不來呢,我心想,可能是爸爸怕來了太傷心,控制不住情緒,我很理解爸爸不來。他們是我的爺爺奶奶,是我的親人,我很愛他們,在我小的時候他愛我,為我幹著幹那,實在是太辛苦啦,可是等我還沒有長大,他們就去世啦,我太傷心啦。

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奶奶就去世啦,幾乎就沒見過幾面,不過幾年,爺爺生病住院,不久,出了院過幾天,就去世啦。爺爺去世的時候,我也是很小,就比奶奶多見過幾面,現在想起來也挺傷心地。現在我也有些挺想念爺爺奶奶的,好像讓時光倒流,再見一面。我一定會珍惜的。看見媽媽和幾個大娘的傷心的樣子,我的心像被是針紮了一樣,以後我每年都會來看望爺爺和奶奶。

我們每個人都有親人,但是自己有沒有去看望過自己的親人,去否真心愛過自己的親人,不管親人是死是活,我們都經常去看望他們。

清明節的作文9

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著、糾纏著。這幾天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彷彿有啦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

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啦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啦清明。望著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著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著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著鞭子,一手遙遙指著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於《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我無憂的歲月裡,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

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隻風箏,掙斷啦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啦。漸漸地,清明對於我,便多啦一絲淡淡的哀愁,愈來愈重,特別是外公離去後,這感覺更加強烈啦。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對我特別的好,可能是我比較乖的緣故吧。外公走後,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會很哀傷。

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啦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於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

又是清明啦。“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那只有拜託清明的細雨啦,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慾流而難流的淚吧!

清明節的作文10

今年的清明節來的真快呀!正如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以前我總是以為清明節很好,可以放假了,我就多麼想要清明節快一點到,終於清明節到了,可是那個時候一開始還玩的很好,一到了星期一就一直下大雨,下個不停,還得我們上學都成了個麻煩,從家裡到學校就已經溼了全身的一半,雨一下就是2個星期半了,還記得一次去上學的時候也是清明節後的最後一天下的雨了,那一天偏偏就下大雨又冷又颳風,我最不喜歡的下大雨時鞋子進水,一進水就很難受了。但下那麼大的雨也有好處跟壞處。

雨的好處。現在中國有很多的國家都是缺水的,象我老家那樣,那裡的跟都已經快乾枯了。那一年是過年,我回了老家一次,幾天後就很無聊就到爺爺的田地去看看,一看就嚇一跳,那裡的那條用來澆菜的河水就只能裝2個水桶那麼多了,不但是這裡還有被的地方也是這樣。一次我又跟爺爺奶奶去他們種的新田地,我又看到了那些河都已經乾渴,就只有小小的水了。水都還是黑的。

我在老家也有半個月了,也應該回廣州了,在我沒回之前就下了一場大雨,第二天就回去了,但那些河也已經裝滿水了。加上現在又是清明節下了這麼多天的雨,老家那裡的河水也夠種田地的人用也用不完了。

雨水的壞處。清明一到,就下去了大雨,學生們上學就出問題,雨就不停的下著,人也只好撐著雨傘去上學,儘管帶了雨傘照樣也會被雨淋溼。而且雨下了這麼多天隨時隨地都會引起洪災,雨即有好處也有壞處,雨少下也不行,雨多下也不行,就象我家對面有條河,裡面養著很多魚,但河水都早被汙染了,清明下雨那時,河水就漲起來了,那些魚也游上來了,那水越長越高,幸好人們及時處理了,才退出了危險。

清明雨上,我又學到不少知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