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描寫端午節的作文300字(精選10篇)

來源:才華庫 3.19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描寫端午節的作文300字(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描寫端午節的作文300字(精選10篇)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1

今天是2021年5月27日星期三。快到端午節了,我們學校可以休息三天,我為這個時刻的到來而高興。

晚上,我把作業做完了,開始看電視,哎!電視裡香港有些頻道的節目已經在放怎麼樣過端午節了。大家都知道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有首兒歌是:“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看著電視上那一個個又大又好吃的粽子,我忍不住流下了口水。這時媽媽剛好走進來,看見我這樣子,忍不住笑了“看你那眼饞的樣子,明天就去買粽葉回來包給你吃。”我高興的歡呼起來。

第二天,端午節到了,媽媽買來了粽葉在廚房裡包粽子,在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赤豆和大棗,包成三稜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裡足足煮上三、四個小時,之後媽媽把粽子泡在備好的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粽葉,咬上一口白嫩的棕子,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

可以這樣說,沒有一種食物能像粽子一樣寓意豐富,粽子的形狀稜角分明,象徵著屈原的人格稜角分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粽子的裡面包一些赤豆和一顆紅棗,象徵著屈原的赤膽忠心……總之,粽子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無比敬重,對未來生活的無比熱愛。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2

端午節小長假,紫金港一(2)班的小太陽們開始了盼望已久的親子一日遊活動。這次親子游活動由家委會成員精心策劃,走出杭州來到了湖州安吉的百草園。孩子們帶著出遊的各種興奮,個個臉上洋溢著喜悅。

恰逢傳統佳節——端午,這次活動的重要主題是讓孩子們感知傳統節日,在瞭解了端午的由來是紀念屈原,投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後,小太陽們最有體驗的環節是集體包粽子了。雖說很多孩子是第一看到包粽子,但是在老師們的指導下,很快都親手嘗試包粽子了。

小小年紀的他們,在包粽子的環節中體現出來的好學、動手能力強、個個不甘示弱,最後還都有了自己的戰果。

這次親子游活動,除了全體一(2)班的小太陽們,各位大太陽們也是難得的一聚。和平日班級的7——8人一組的假日小隊大不同的是這次可是整個大家庭的團聚。中午的大聚餐,人多的可是整整一個大堂都滿座。

包完粽子、吃完午餐後,對於孩子們來說,最快樂的環節,當時遊玩了。按照班級出遊的安排,後面的環節就是孩子們最盡興的觀看動物表演和遊樂場嬉戲了。

這次紫金港一(2)班的小太陽們走進安吉百草園活動非常的圓滿。孩子們在平日緊張的學習之餘,在這個小長假中可是痛痛快快的玩了一回。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3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稜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裡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床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著,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裡,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裡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裡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暑假看什麼書呢?請看看推薦的書籍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今天在家裡包粽子。

我們先準備材料。材料分別是糯米、粽葉,還有豬肉。因為我喜歡吃肉粽子,所以我們就準備了一些豬肉。

我們先把粽葉握成像鑽頭一樣的形狀。然後往裡邊一點一點的放糯米,再用繩子紮緊,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等粽子煮熟的時候,把粽葉剝開,一個白白胖胖的粽子就會出現。接下來我們做肉粽。我們像剛才一樣,先把粽葉握成鑽頭一樣的,再把糯米一點一點放進去,再放幾顆肉,最後用繩子紮緊就好了。

有一個粽子我扎得特別緊,也放到鍋裡煮了。過不了幾分鐘,就有一個巨大響聲。我走過去一看呀,原來是粽子像炸彈一樣炸開了啊!那個炸開的粽子就是我包得特別緊的粽子呀!

大家聽見了都跑過來,紛紛大笑。我連忙說道:“我只是想看看扎的緊會怎麼樣?以後我不會再這樣了。”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有關端午節的兒歌。今天我們來說說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每逢五月初五,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裡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米飯投進江中,讓魚蝦吃飽,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不光是漢族,壯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民族地區的人們也過端午節,也非常敬佩愛國詩人——屈原。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6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小蘭和奶奶一起去院子裡包粽子。

小蘭搬來了兩張凳子,又和奶奶一起把包粽子的材料拿了出來。奶奶坐下,把一桶泡好的糯米放在身前,又將洗好的粽葉放在腳邊,就忙開了。小蘭搖著扇子說:“奶奶,我也想包粽子!”奶奶說:“那你可要看仔細嘍!”只見她把兩片粽葉稍稍重疊平放在一起,捲成圓錐形,往裡面舀了一勺糯米,壓壓平,再用餘下的粽葉把口封住,最後用繩子綁緊。一個金字塔形狀的粽子就包好了。而小蘭呢,早就扔了扇子,脫了鞋子,盤著腿,雙手支著頭,目不轉睛地盯著奶奶的手。奶奶提著粽子笑著問道:“學會了嗎?”“會了,會了。”小蘭連聲說。她們一起報了喝多粽子,一邊的小狗“汪汪汪”直叫,好像在說:“我也想吃呀!”

包粽子可真有趣啊!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7

兩千多年前,楚國有一位大官叫屈原,他是一位的愛國詩人。那時候有一個大的國家叫秦國,一直想攻佔楚國和齊國,屈原就提議楚國聯合齊國一起去攻打秦國。可楚國的國君沒有聽屈原的建議,反而把他貶官流放。

後來秦國果然侵佔了楚國。屈原眼看著自己的祖國被消滅心如刀絞。所以他在農曆五月初五寫下了最後一首詩《懷沙》,然後抱著石頭投入了汨羅江。

人們聽到這個訊息後,爭先恐後地划著船來救屈原。可他們一直追到洞庭湖,還沒有看見屈原的蹤影。人們悲痛欲絕,生怕魚蝦來吃屈原的屍體,就用那棕葉包著糯米紮好扔進水裡,給魚蝦去吃。

從此以後,人們把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直到今天,每年的端午節人們還在賽龍舟,吃粽子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就是端午節的來歷!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8

有人喜愛中秋節,有人喜愛兒童節,有人喜愛青年節,而我最喜歡濃情的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僅可以吃粽子,還可以佩帶好看的荷包。

在端午節,粽子和艾草的`香葉摻雜一起,也別有一番韻味。今天,小時老師要帶我們做荷包,因為我之前並沒有做過荷包,所以,就早早的來到了教室,迫不及待的等待著小時老師的到來。

上課了,小時老師大概講了一下怎麼做,我就兩眼發光蠢蠢欲動做了起來,可是做荷包並沒有這麼簡單,哎呀!又壞了!”我氣餒說到。先從布的正面折一下,用針線封住兩個口,把艾草裝進去想著想著,不禁想到奶奶每年給我的荷包,不但樣子精美,還有股特別的香味。荷包針難繡,奶奶為了我每年能佩帶上新的荷包,不辭辛苦。今年我也要給奶奶做一個荷包。腦海裡突然蹦出這樣一絲念想,我重新打起針線,打起精神,重新制作

我望了望窗外,收拾了書包,手裡拿著荷包,踏上了回家之路,想著奶奶看到我親手送來的荷包會是怎樣的喜悅。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9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它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也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每年端午節,我們家有包粽子的習俗,外婆就和我一起包粽子,我有左手拿著粽葉,右手往粽葉裡舀一勺勺糯米和五花肉,學著外婆的樣子,一邊包一邊想:包粽子不是很簡單,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包粽子很難呢?可是粽子裡的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一會往東,一會往西跑。外婆笑了笑說:“裡面的糯米放的太多了。”外婆接過粽子,搗騰了一下,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樣子包好了一個,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感覺比誰都吃的香。

吃完午飯,我來到南湖邊看龍舟。隱隱聽到一陣鑼鼓聲,龍舟出現了,十幾條龍舟同時加速,猶如一支支飛劍,向前飛奔而去,有的龍舟像在奔跑,有的龍舟像在吼叫,還有的龍舟像在各自回首遙望。那真是龍騰達海,壯觀極了。

這就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讓人久久不能忘記。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10

中國傳統節日有很多,如:中秋節、端午節、元宵節……今天,我懷著快樂的心情,來做端午節香包。

制香包的材料有桃木球、香包袋、艾草、皮繩、流蘇、針、線。準備開始做了,先把桃木球穿進皮繩裡,把香包袋用針線縫好,記住要留一個口,要不然艾草就不能裝在香包袋裡了。可艾草裝進去以後,把皮繩穿進桃木球,放進香包袋裡一起縫,最後把流蘇掛在皮繩的上面一個小香包就完成了。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薄荷味,香香的很好聞,又香又清涼,怪不得叫香包。

以前我總以為香包都是非常容易做出來的。今天,我知道了每一件東西都是用自己的雙手做出來的,這個香包我一定要送給媽媽,因為以前,都是媽媽給我做,現在我要把這個香包送給媽媽。

淡淡煙雨淡淡愁,淡淡明月上西樓,淡淡魚兒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繡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贈與友,我愛端午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