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走進大學實驗室作文1500字

來源:才華庫 8.75K

  現如今很多大學的實驗室都是老師與研究生日常工作研究的場所。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走進大學實驗室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2016年走進大學實驗室作文1500字

【走進大學實驗室_範文1】

一條實驗室中的魚,在幾近枯竭的水中無力的掙扎著,“也許這是最後一個晚上了吧”,它心中想,“我還能看到明天的太陽嗎?”

28中的歡笑氣氛久久的環繞在耳邊,人們在顯微鏡下的一個個探索、一個個發現的尖叫似乎還未散去,雖然已經放學了。這堂難得的生物實踐課給學生們帶來了不少的歡笑與驚喜,更讓人興奮的是竟然研究活魚,而且每桌一條,只不過,讓人頗有些失望的是,有好幾條魚都“與世長辭“了,活下來的,大都奄奄一息,也對,研究確實有些殘忍,呼吸是魚的生命,而將它一次次地拿出水面,直到快撐不住的時候,少數善良的人們才會讓它休息一下,準備再次迎接地獄式的折磨。並且,不免碰上一些無聊狂暴心理變態的傢伙,不用溼了的紗布包住魚身,讓魚忍受無法想像的折磨,與其說這是一次有意義的研究,還不如說是一次殘忍的屠殺……

如果這麼計算,每桌一條魚,每桌兩個人,每人研究平均兩次(也有比這更多的),則每條魚每節課被研究4次;在南校區被所有的7年級學生研究,共十六個班,則共被研究64次,還不包括研究次數多或心理變態的人。由此可見,這弱小的魚兒該要承受多大的痛苦了吧!

此時,天已經黑了,學生們也都回家了,一天下來,講臺上又多了幾具屍體,而活著的,也都奄奄一息,也即將走向死神,因為他們明白,他們只有兩條路:餓死(好幾天沒吃飯了)還是憋死。面對這一切,他們慢慢的閉上了眼。我只能默默地嘆息,真是一群可悲的生物。

然而,在某個盆中的紅金魚,卻沒有安祥地等待死亡,我認得它,他就是我下午研究過的金魚,這個昔日活靈活現、綽約多姿的天使如今也落到了這班田地,它似乎與其它魚不同,它在拼盡全力地向上跳,一次次的蹦跳,一次次地失敗,這個動作它不知重複了幾百次,雖然最後還是失敗了,但它絲毫沒有氣餒,反覆的動作好像在重複一句話:我努力了。

看到它這樣,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是啊!曾經有句名言說道:“如果做一件事的成功機率為百分之零,那麼將它重複一百次,他的成功率將為百分之六十六。”而現在的人呢,別說一百次了,就是連10次、5次的毅力都沒有,甚至有些人連“做”得這點信心都沒有了,何談“成功”二字呢?

想到這裡,我不禁感慨萬千,我們自稱自己是高等動物,卻還不如一條金魚那樣有毅力,也許,在肉體搏鬥上,它們不如我們,但在精神上,它們遠遠地勝過我們!!!

看到這條金魚依舊在不斷地重複這個動作時,我不僅愧疚萬分,對呀,我不也因為一次的考試沒考好而大發雷霆嗎?遇到難題時,我有時不也丟下不管嗎?想到這,我愧然離去,甚至都忘了我來這是為了那生物書的。

第二天,我再次來拿生物書,發現那條金魚已經跳出了水面,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停止了呼吸,但那金色的鱗片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我彷彿看見了它躍出水中的一剎那,那份短暫的驕傲,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即使死,也沒有帶著遺憾。就像保爾。理查金說的那樣: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走進大學實驗室_範文2】

一提到科學小實驗,我就興奮不已,因為通過做科學小實驗不僅讓人覺得好玩,而且還可以使自己學到不少的知識。

在課外書中,我學到了有關熱氣球和孔明燈以後,覺得這個實驗實在好玩,於是,就想自己也親自動手做一次孔明燈上升的實驗。

我放下書後就去找來了,做孔明燈需要:一塊手帕大小的塑料板,和拷貝紙、裁紙刀、剪刀、尖嘴鉗、棉線、502膠、電線、棉花、竹條,然後借來了一盞酒精燈,我就動手製作孔明燈了。用裁紙刀將竹條削到厚薄3毫米以內,然後,把竹條彎成一個圈,用棉線或502膠固定。竹子有彈性,有時候竹圈可能會不圓,那就可以用小火烤一烤,使竹圈固定成圓形。用尖嘴鉗把廢電線外面的絕緣層去掉就可以得到細銅絲。不過,銅絲不能太細,否則就很容易燒斷,可以用3根銅絲擰在一起避免這個問題。用薄紙剪成如圖所示規格的紙片。將第一張紙片的一邊與第二張的一邊粘在一起,再將第三張,第四張……依次同樣粘上去,直到拼成一個兩端漏空,直徑約60釐米的球狀物。再剪一張圓形薄紙片,把上面圓空口糊住。待幹後,把氣球吹脹,找一條薄而窄的竹條,彎成與下面洞口一樣大小的竹圈,在竹圈內交叉兩根互相垂直的細鐵絲,並繫牢在在竹圈上,再把竹圈粘牢在下面洞的紙邊上,糊成的氣球不能漏氣。然後把銅絲綁在竹圈兩端,再把做好的燈罩粘在竹圈上。在銅絲上綁上棉花,浸上酒精,點燃後就可以放飛了。塑料袋飄飄悠悠地奇蹟般地徐徐上升,一直升到了屋頂。我高興得又蹦又跳。

我站到桌子上面將那盞孔明燈拿了下來。然後,我來到屋子外面,將手鬆開,那盞孔明燈就向天空中升了上去。它越升越高,高得簡直看不到了。啊,簡直太過癮了!

升空時受到場地與天候之影響較大。風大時易將燈體吹斜而使燈體燒燬,下雨時易將燈體淋溼而無法放飛,因此最好走在無風的時候放飛孔明燈。第一步先將燈體撐開,並於四周與底部繫上控制。第二步填裝燃料。第三部點火後,將進氣口儘量壓低,以減少熱氣流失,但不要過低,以免氧氣不足而熄火。同時四周的控制線必須拉直。第四步加熱直至燈體內之熱氣溫度足夠後,才可以把四周控制線慢慢鬆開,以維持燈體穩定上升,而底部的控制線必須控制燈體上升的速度與高度。

放飛孔明燈可以選擇晴朗無風的夜晚,一人拿住燈底的左右側,另一人用酒精將脫脂棉浸透後點燃,直到雙手感到孔明燈有上升之勢,即慢慢放開雙手,孔明燈便徐徐飛起,上升高度可達1000m左右。

孔明燈“會飛”原因是,燃料燃燒使周圍空氣溫度升高,密度減小上升,從而排出孔明燈中原有空氣,使自身重力變小,空氣對它的浮力把它託了起來。

看著遠去的孔明燈,我心想:1700多年前,諸葛亮就運用了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做成了孔明燈;200多年前法國科學家做成了熱氣球,還載著人上了天呢!

孔明燈又叫天燈,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所發明。當年,諸葛孔明被司馬懿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繫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另一種說法則是這種燈籠的外形很像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願,象徵豐收成功,幸福年年。

孔明燈的結構可分為主體與支架2部份,主體大都以竹篦編成,次用棉紙或紙糊成燈罩,底部的支架則以竹削成的篦組成。孔明燈可大可小,可圓形也可長方形。一般的孔明燈是用竹片架成圓桶形,外面以薄白紙密密包圍而開口朝下。

欲點燈升空時,在底部的支架中間綁上一塊沾有煤油或花生油的粗布或金紙,放飛前將油點燃,燈內的火燃燒一陣後產生熱空氣,孔明燈便膨脹,放手後整個燈會冉冉飛昇空,如果天氣不錯,底部的煤油燒完後孔明燈會自動下降。

啊,科學真是太偉大了,我愛科學!像八榮八恥一樣“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