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春節風俗作文1000字3篇

來源:才華庫 1.39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節風俗作文1000字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春節風俗作文1000字3篇

春節風俗作文1000字 篇1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七年級)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貼春聯: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為春聯。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守歲: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裡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歷代的詩人墨客總是以最美好的詩句,讚頌新年的來臨。

春節風俗作文1000字 篇2

年年大魚大肉過新年,歲歲花紅柳綠迎新春,迎佳節,鬧元宵,為異鄉之客,不禁緬懷起家鄉四川久遠的元宵習俗偷青。春節是堂而皇之FB的好時節,好酒好菜對胃構成威脅,久而久之,肥膩感驟生,搞點清淡適口,綠色環保的青菜尤如一股清泉,開胃清腸。並且在四川民風民俗中元宵晚上,看鬥哪家小菜長得爽口青翠順手牽羊代為摘之不算偷,反而是被光顧者的榮幸,來年預兆莊稼必定長勢迅猛,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在農村的廣闊天地裡,青菜蘿蔔等小菜也值不了幾個錢,倘若是看到你人心好,砍幾顆青菜蓮花白(苞菜)相贈,也夠一家人吃上幾頓的。

偷青一詞定格在童年的記憶中是那麼的清晰,時光的隧道帶你回到從前,光榮屬於八十年代的新一代“穿起喇叭褲,跳起國際舞”那是屬於哥哥姐姐們的神氣,流著鼻涕繫著紅領巾的我輩,成了前衛青年的跟屁蟲,指往哪跟往哪,說幹啥就幹啥。

春節是小孩子的天堂:吃喝玩樂盡情開懷。荷包裡永遠裝滿紅苕杆兒沙胡豆;手裡冒煙一扔便響的是“甩炮兒”叩首做揖討要紅包;走街串戶吃的是“轉轉飯”;人山人海圖個看耍龍舞獅,穿街走巷數“柳蓮柳”(打連槍兒);追過幾村幾隊看露天電影;一家老小正月上玟祭老輩子;十五元宵吃完就算過完正月間,明朝“大的做生意小的撿狗屢”該幹啥子就得幹啥子去,錯,還有最後一項既刺激又安逸的活動偷青。

初春乍寒,夜裡漂起淡淡霧氣。三五成群的偷青隊伍有備而發了。我匆匆的拎個菜籃子跟在大哥的後頭,二娃三娃已在鄰居的菜園子開工了。蓮花白,蘿蔔,萵筍,豌豆顛兒(豆苗),也管不了是不是青的,見一樣採一樣。有用背兜的,有用麻布口袋的,有用塑料口袋的(那時還沒有手袋)應用有盡有,五花八門。忙得不可開焦之時,一聲清脆的狗叫,立馬嚇跑幾個膽小的。畢竟是在做偷雞摸狗之事,確實心虛。好在是鬧元宵玩風俗之際,只當適可而止。夜半三更時清點勝利果實,小菜大蔥一大堆,無需明日花錢買菜。不想么妹半路跑脫鞋,李二麻子撕破褲兒之事不可闢免。

物質還不是很豐富的年代裡,人們盡情享受不很豐年但很滿足的天倫之樂,在坐著神六飛船,科技奔小康的今日,物質商品相當豐富滿足的網球時代,人們消費享受歡慶之佘,徒生節日變味的悲哀:平淡化,缺少過節的氣氛,年年過新年,新年只此過。

一方土養育一方人,一定的經濟基礎造就一特定的地方文化。歷史在向前,時代在發展,能夠留下的就是精華。樹時代新風,改革促發展,今天的繁榮富強的大好光景背後,一些極具地方特色的民風民俗正在衰敗,在城市化的程序中被遺忘。

科技知識產生的原動力,猛烈地改變了當代人的生活,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要的同時,卻在極大程度上破壞著我們的環境,資源,是史無前例的。只能無奈的嘆息,因為科技的發展如離弦之箭,是人力無法竭止的。回想到八十年代說到情人節來臨和玫瑰花巧克力,可能不知為何物?還不如來幾斤豬頭肉和餈粑實在。

春節風俗作文1000字 篇3

剛剛過了世界公曆的新年,又迎來了中國農曆的春節。世界各國年的味道截然不同,過年的感受千差萬別。過了一年,我又長了一歲,我對中國春節風俗的感受更加深刻了。

進入農曆的臘月,歡度春節的氣氛就越來越濃厚了,我的心情也越來越興奮了。考完試,放了假,安排好寒假計劃,完成了部分作業,我也融入了紅紅火火的過年氣氛。

臘月的節點太多了。首先是臘七臘八凍壞腳丫、泡臘八蒜、喝臘八粥等等,老人說這就是過年的開始。

很快到了臘月二十三“糖瓜兒粘”,人稱小年,要祭灶,要吃一種乳白色、味很甜、還粘(zhan)牙的東西,叫“糖瓜兒”。大人問我“粘不粘(nian)?”我說“粘(年)!”這是提醒大家要過年了!長輩要講許多過年的趣事和囑咐許多過年的忌諱。真好玩!有的我懂,有的我不懂,我總是好奇的聽不夠,問不夠。

接著臘月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吃谷薯,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這段時間每天都有很多說法,我可長見識了。現在急著過年,今天賣個關子,以後我可以仔細說說。

臘月三十,也叫除夕,是辭舊迎新、繼往開來的吉祥時刻,此時進入春節的高潮,也是我最期盼、最快樂的時候。

白天大人們都忙著過年的各種事情,放鬆了對我的管束,我就徹底自由了,吃我愛吃的食品,喝我愛喝的飲料,玩我愛玩的遊戲……開心極了!

晚上全家歡聚一堂。大家從廚房裡端出美味佳餚放在桌上。煎炒烹炸、雞鴨魚肉、特色食品、各種飲料……媽媽端來燉魚,說這是“年年有餘”;爸爸端來餃子,說這是“交子元寶”;姑姑端來拼盤,說這是“全家福”;姑夫端來米飯,說這是“團圓飯”;奶奶端來一盤水果,有柿子、蘋果、桔子、香梨,說取它們的諧音:“事事平安、人人吉利”;爺爺端來一盤年糕,有白米、黃面、雙喜、八寶,說借它們的字音“添歲增福、年年提高”,人的歲數和身體要長高、知識也要提高。哈哈!我靈機一動,端來一摞獎狀說這叫:“辛兔祥瑞、龍騰虎躍”(我屬虎)……全家人說這是一道最豐盛、最如意的大菜。

全家人說說笑笑,盡享天倫之樂,盡嘗美味佳餚。我不斷舉杯,給各位長輩敬酒並針對每人說上幾句不同的祝福話,大家再次誇我懂事,給我加菜,有時還給我鼓掌,我心裡美滋滋的,那個興奮勁兒就別提了!

酒足飯飽,全家人看春晚、包餃子、侃大山……零點整,電視裡的新春鐘聲敲響了,房間外的迎春鞭炮響成一片,我迫不及待地拉著家人下樓放炮。姑姑和媽媽提著一大包鞭炮,姑父和奶奶提著一大捆煙花一起下樓了。樓外的鞭炮已是震耳欲聾、煙雲翻滾。開始我有點害怕,爸爸拿著鞭炮,爺爺領著我去點,鄰居說:“這叫雙保險”。我們幾人合作先後放了“一千響”、“坐地炮”、“竄天猴”、“夜明珠”。後來我膽子大了,也想過把真癮,讓爸爸放好花炮,爺爺護著我去點,點著了我就跑,在我哈哈大笑中花炮竄上了夜空,隨著一聲聲巨響,綻放出五光十色的禮花,有“百鳥爭鳴”、“吉祥如意”、“火樹銀花”、“萬紫千紅”,我高興地手舞足蹈、心花怒放。

“炮竹聲中一歲除”,我又長大了一歲。回到樓上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我給長輩一一磕頭拜年,他們給了我很多壓歲錢。我在興奮中一點睡意都沒有了。!

“無邊光景一時新”,新的一年開始了。龍年春節這是時間最長,內容最多,也是我最快樂的節日。

我的感受很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龍的傳人在龍年將會更加的幸福、美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