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成語故事大全

來源:才華庫 1.88W

成語故事是我國曆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下面請和小編一起來閱讀吧!

聽成語故事大全

成語故事大全:老馬迷途

春秋戰國時期,齊恆公率軍出征,卻在途中因大霧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靠一匹老馬才能平安回國。從此,齊國上下對這匹識途老馬倍加寵愛,漸漸地,老馬迷失了自我。它常這樣想,原來我有如此異能,我可是匹寶馬啊!老馬陷入了自我陶醉中。

過了一個月,齊恆公再次出征,為了防止迷路,齊恆公又帶上了這匹老馬。老馬得意極了,把頭抬得高高的,連正眼也不瞧那些戰馬一眼。不出齊恆公所料,途中又遇大霧,只好就地紮營。因大霧久久不散,糧食也吃完了,齊恆公只好率人回城取糧,又把老馬牽了出來,讓它帶路。老馬心想:我有異能,肯定能帶大王回去。於是,老馬隨便選擇了一條路,揚蹄前行,不料走了幾個時辰,卻發現是條死路。齊恆公怒極之下,一刀殺了老馬。原來老馬太驕傲,沒有在沿途做下標記,因此迷了路。

老馬剛醒悟,已是含淚於九泉之下了。

【洗耳恭聽的故事】

傳說上古時代有個十分英明的帝王叫堯。他為人非常正直,處處為人民著想,而且特別善於採納別人的意見,對有才的人尤其重視。

有一次,堯帝聽說有個叫許由的世外高人品行高尚,就很想把自己的帝位讓給他,以便他治理天下。

於是,堯帝就派人去邀請許由出來治理天下。使者來到許由隱居的地方,見了許由之後,告訴了許由堯帝想把帝位傳給他的事,希望他認真考慮。

許由聽後,毫不猶豫地說:“我看不上當什麼帝王,你回去吧!”

使者沒辦法,只好走了。堯聽說這件事後,還以為許由謙虛,更加敬重,便又派人去請他,說:“如果堅不接受帝位,則希望能出來當個‘九州長’。不料許由聽了這個訊息,更加厭惡,立刻跑到山下的溪水邊去,掬水洗耳。因為許由認為自己可為良民,而不可任高官,所以用洗耳朵來表示自己不願聽

許由的好朋友巢父也和許由隱居在同一個地方。非常碰巧,巢父正牽著他的小牛到溪邊飲水。巢父看到許由洗耳朵的樣子,感到非常奇怪,就問許由到底怎麼回事。

許由把使者對他說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巢父,說完後又補充了一句:“聽了這樣不乾淨的話,我生怕這些名祿之言把自己的耳朵汙染了,只好跑到這裡來洗洗耳朵。”

巢父聽後,感到非常生氣,就冷冷地說道:“洗什麼耳朵!算了吧,別再把水汙染了,從而汙染了我的小牛的嘴。”說完,巢父牽著他的小牛,急忙往溪水的上游走去。

許由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節操贏得了後世的尊敬,從而被奉為隱士的鼻祖。戰國時代的思想家荀子就曾稱讚說:“許由善卷,重義輕利行顯明。

【洗耳恭聽的意思】洗乾淨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常用於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形容專心地聽。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視聽對方說話。

【活學活用】陳兄對這件事有何高見?小弟願意洗耳恭聽。

【妙語點撥】許由聽到名祿之言,覺得耳朵受到了汙染,得及時清洗。巢父更誇張,他甚至以為許由洗耳後的水也會汙染到他的小牛。在追名逐利的滾滾紅塵中,與那些利慾薰心的現象比起來,許由與巢父有淡泊名利之心,固然值得稱讚。然而,一個人如果有真才實學,卻一味地隱居遁世,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國家與人民不負責任的表現。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成語故事大全:壽比南山》

弘治十二年(1499年)皇帝朱見深的第五子就藩青州,稱衡王。

當年,衡王過壽,發出告示:壽禮最珍者,請首席首座。屆時,青州的文武百官,豪紳貴族為了討好衡王,抬豬羊,攜厚禮,蜂擁而至,好不熱鬧。

獻禮必,百官們各懷鬼胎,但無一人敢去首席就座,全在偏席吃茶。時近正午,從大門外進來一個人,他衣衫襤褸,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且兩手空空,卻旁落無人的徑直到首席坐定。眾官見了即驚又妒,擠眉弄眼,咳嗽揚聲:何許人也,獻有何禮?其貌不揚者不慌不忙地站起來,對大家說:“鄙人禮品最珍,諸位請隨我來!”

至午朝門外,揮手向南,口稱:願衡王壽比南山,福如東海。眾人抬眼看去,只見雲門山峭壁上有一巨大“壽”字閃閃發光,光芒直射王府。

眾人驚歎不已,目瞪口呆。過了多時,衡王細看那字,只見那“壽”字下面的“寸“部少了一點。衡王忙問那人這是怎麼回事,衣衫襤褸者笑曰:“眾官以貌取人,不辨賢能,那一點就隨她去吧!”衡王整衣上前,納頭便拜,口稱:“知錯知錯,先生有何補救之術?”那人說道:“好說,我自有辦法。”

他命文武百官一起動手,撩水磨墨,眾官雖有不快,但又不敢不從,個個累得汗流浹背,精疲力竭,一天一夜之後,那人吩咐取來綢緞兩匹,卷作一團,向墨盤中一抹,信手向南拋去,綢團凌空飛起,直朝大“壽“而去,正好補上了那一點,眾人拍手叫絕。隨著那一點的形成,又是一陣強烈的金光閃耀,耀得眾人眼睛都睜不開。

據說這光向北一直照射到渤海之濱,於是老百姓都說在青州城的北邊便出現了壽光縣。這神奇的現象讓大家驚歎不已。那衣衫襤褸之人就是雪蓑,在宴席上出盡了風頭,讓文武百官羨慕極了。酒足飯飽後,衡王帶領大家浩浩蕩蕩地來到了雲門山上,一路上還暗自盤算雪蓑用了多少金子才鑄成了這個壽字。可到了壽字前一看,衡王才發現自己上了當,原來這個壽字是用紅泥巴糊在山崖上,外面貼了一層麥秸皮,陽光照在上面一反射,便金光閃閃。衡王惱怒之餘,卻又捨不得這個壽字,於是找來青州最好的石匠,把壽字刻在了山崖上,壽字留住了,金光卻永遠消失了。

雲門洞旁的.懸崖上鐫刻著巨大的“壽”字,它通高7.5米,寬3.7米,為天下第一壽。壽字座南朝北,端莊大方,“壽比南山”亦來源於此。

聽成語故事大全:夜郎自大

At the time of Han Dynasty, there was a small country in the south-west called Yelang, although it was an independent country, the land was small and the people were few. But since Yelang was larger than the adjacent area, and the king of Yelang had never been to another country, then he thought his country was the largest in the world.

漢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很小,百姓也少。但是由於鄰近地區夜郎這個國家最大,夜郎國的國王從沒去過別的國家,他以為自己統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

One day, when the king visited the border with his men, he pointed to the front and said: "What is the largest country here?" In order to appease the king, the men said: "Of course Yelang!"For a moment, the king looked up and watched the tall mountain, and said: "Is there still much higher mountain than this mountain?" The men replied: "There is no higher mountain than this mountain."

有一天,夜郎國國王與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他指著前方問說:“這裡哪個國家最大呀?”部下們為了迎合國王的心意,於是就說:“當然是夜郎國最大了!”走著走著,國王又抬起頭來、望著前方的高山問說:“天底下還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嗎?”部下們回答說:“天底下沒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了。”

Later, when they came to the river, the king asked: "I think it's the longest river in the world." "Our king is absolutely right," the men replied. Since then, the ignorant king had been more convinced that Yelang was the lar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後來,他們來到河邊,國王又問:“我認為這可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了。”部下們仍然異口同聲回答說:“大王說得一點都沒錯。”從此以後,無知的國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

Once, the Han Dynasty envoy came to the Yelang, the proud and ignorant king, who did not know that the country he ruled was only the same as a county in the Han Dynasty. "My country is larger than the Han Dynasty." he told the envoy.

有一次,漢朝派使者來到夜郎,驕傲又無知的國王因為不知道自己統治的國家只和漢朝的一個縣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地對使者說:“我的國家比漢朝大多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