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作文:如何面對網路熱詞

來源:才華庫 1.67W

導語:大學聯考語文考查的是漢語的規範使用,對於那些生編硬造、不符合現行語言規範的網路詞語,理應明確拒絕。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歡迎閱讀與借鑑,謝謝!

大學聯考作文:如何面對網路熱詞

大學聯考作文為何不能“給力”

對於以上的“提醒”,新京報發表蔣理的文章稱,2010年度社會關注度最高、流行範圍最廣、最具年度特色的網路熱詞恐怕就是“給力”。更何況,去年人民日報曾將“給力”用在頭版頭條的標題中,讓這一網路詞彙名聲大噪。如果這樣的詞語學生用得很貼切,卻招致扣分,豈不冤枉?如果這樣的說法事先沒有明確告訴所有老師和學生,在平時的教學中也未注意規範,那些沒有看到提醒的學生,可能就要掉進“陷阱”裡。

紅網網友朱慧鬆提出,網路熱詞與權威性、嚴肅性並不矛盾,反倒是社會發展的具體體現。大學聯考作文除了具備選拔人才的功能外,還應為在校學生的發展提供引導和幫助。若是排斥網路熱詞,是否意味著我們的學生就只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呢?有關方面若是能對作文中的網路熱詞寬容相待,不僅有利於考生自由發揮,也能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讓學生更好地瞭解生活、接觸社會。

網路詞彙進入大學聯考為時尚早

四川線上網友董簫樂提出,將非正式的網路詞彙用於嚴肅的大學聯考之中,還為時尚早。一方面,在現階段中,網路新造詞更多是被運用於網路之中,它的使用頻率、使用範圍還沒有傳統書面詞彙那麼高。另一方面,它的存在時間沒有傳統書面詞彙那麼長,缺乏歷史的積澱,也缺乏時間的考驗。而能被用作書面用語的詞彙都有很長的傳承歷史,是長時間積累的產物。

時評作者王學進強調,大學聯考不同於網路聊天,考生在寫作時必須用標準規範的漢語言來表情達意,它講究的是嚴肅性、規範化,因而其評分標準也十分嚴格,這是為了維護大學聯考的公正、公平。否則就會擾亂評分標準,給閱卷老師添亂、出難題。如果語文大學聯考允許考生在作文中使用網路詞語,就會刺激中學生使用網路詞語的熱情和積極性。其結果不但會干擾正常的教學秩序,還會破壞漢語言的純潔性,割裂漢語言幾千年來形成的發展演變傳統。

不必“一刀切”

新華網網友劉昌海提出,大學聯考語文考查的是漢語的規範使用,對於那些生編硬造、不符合現行語言規範的網路詞語,理應明確拒絕。但語言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很多網路熱詞其實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在所謂的網路詞語和規範用語之間並沒有一個明顯的界限。如果“一刀切”地對所有網路詞語都“拒絕”,很可能會“誤傷好詞”。更何況,很多網路詞語,本身就是脫胎於現實當中的新聞事件,其形成過程和常用的成語典故有共通之處。只要用得合理不但不會影響讀者的理解,而且會為文章增色。

還有網友表示,我們既要正視“拒絕”背後的焦慮,畢竟過分的顛覆、解構和曲解,只會破壞語言文字的嚴肅性、權威性,構成對語言文字的傷害,還要善於寬容和引導。語言文字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時代性、發展性。要想讓“語言之泉清如許”,必須讓“生活之水滾滾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