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文學小常識

來源:才華庫 7.97K

文學與書法藝術存在密切的關係,是因為它們都以思想和語言為基礎。本文的內容為大家準備的是書法文學小常識,內容如下:

書法文學小常識

【書法審美】

整體形態美:

中國字的基本形態是方形的,但是通過點畫的伸縮、軸線的扭動,也可以形成各種不同的動人形態,從而組合成優美的書法作品。結體形態,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書法意趣的表現需要;二是書法表現的形式因素。就後者而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為書體的影響,如篆體取豎長方形;二為字形的影響,有的字是扁方形、而有的字是長方形的;三為章法影響。因此,只有在上述兩類因素的支配下,進行積極的形態創造,才能創作出美的結體形態。

點畫結構美:

點畫結構美的構建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指各種點畫按一定的組合方式,直接組合成各種美的獨體字和偏旁部首。二是指通過將各種部首,再按一定的方式組合成各種字形。中國字的部首組合方式無非是左右式、左中右式,上下式、上中下式,包圍式、半包圍式等幾種。這些原則主要是比例原則、均衡原則、韻律原則、節奏原則、簡潔原則,等等。這裡特別要提的就是比例原則,其中黃金分割比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比例,對點畫結構美非常重要。

墨色組合美:

結體墨色組合的藝術性,主要是指其組合的秩序性。作為藝術的書法,它的各種色彩不能再是雜亂無章的,而應是非常有秩序的。這裡也有些共同的美學原則,要求書者予以遵守。如重點原則、漸變原則、均衡原則,等等。書法結體的墨色組合,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對背景底色的分割組合。人們常說的“計白當黑”,就是這方面的內容。二是點畫結構的墨色組合。從作品的整體效果來看,不但要注意點畫墨色的平面結構,還要注意點畫墨色的分層效果,從而增強書法的表現深度。

【書法的內涵】

1、書法是指以文房四寶為工具抒發情感的一門藝術。工具的特殊性是書法藝術特殊性的一個重要方面。藉助文房四寶為工具,充分體現工具的效能,是書法技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離開文房四寶,書法藝術便無從談起。

2、書法藝術以漢字為載體。漢字的特殊性是書法特殊性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中國書法離不開漢字,漢字點畫的形態、偏旁的搭配都是書寫者較為關注的內容。與其他拼音文字不同,漢字是形、音、義的結合體,形式意味很強。

古人所謂“六書”,是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六種有關漢字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它對漢字形體結構的分析極具指導意義。

3、 書法藝術的背景是中國傳統文化。書法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土壤,傳統文化是書法賴以生存、發展的背景。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漢代以來的書法理論,具有自己的系統性、完整性與條理性。與其他文藝理論一樣,書法理論既包括書法本身的技法理論,又包含其美學理論,而在這些理論中又無不閃耀著中國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比如關於書法中如何表現“神、氣、骨、肉、血”等範疇的理論,關於筆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論以及創作論、品評論等等,都是有著自身的體系的。

4、 書法藝術本體包括筆法、字法、構法、章法、墨法、筆勢等內容。書法筆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內容。筆法也稱“用筆”,指運筆用鋒的方法。字法,也稱“結字”、“結構”,指字內點畫的搭配、穿插、呼應、避就等等關係。章法,也稱“布白”,指一幅字的整體佈局,包括字間關係、行間關係的處理。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濃、淡、幹、枯、溼的處理。

【五種書體】

篆書: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歷史,是傳世最早的可識文字,主要用於占卜。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儲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型,其特點是形體均勻齊整、字型較籀文容易書寫。

楷書: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楷書有楷模的意思,張懷瓘《書斷》中已先談到過。六朝人仍習慣地用著它,例如羊欣《採》文,王僧虔《論書·韋誕傳》中雲:“誕字仲將,京兆人,善楷書。”那是“八分楷法”的簡稱。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書之名,其內容顯然和古稱是不一樣的,名異實同和名同實異之例,大概有以上這些。

隸書:

隸書,亦稱漢隸[1] ,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於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如《漢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又稱《韓明府孔子廟碑入《魯相韓勑復顏氏繇發碑》、《韓勑碑》等。漢永壽二年(156年)刻,隸書。縱227.2釐米,橫102.4釐米。藏山東曲阜孔廟。 無額。四面刻,均為隸書。碑陽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後有韓勑等九人題名。碑陰及兩側皆題名。

草書:

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型,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亂中覺得優美。《說文解字》中說:“漢興有草書”。草書始於漢初,其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

行書:

行書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書畫常識】

什麼叫“力透紙背”

書畫中的“力”是點畫、線條形質、作者內在精神的一種表現,較為抽象。從具體運筆去看,如果能中鋒行筆,即行筆時筆毛均勻鋪開,筆心在筆畫中行走。手臂的力量能通過柔軟的筆鋒切進到紙中去,這就叫“力透紙背”。如果行筆時筆毛擰得變形了或扭成一團、筆毛沒調整好,沒有使它均勻鋪開,筆毛像抹油漆一樣從紙上掃過。這樣的筆畫是“抹”出來的,像墨豬,就無從談筆力了。筆畫的力度與線條的粗細、長短沒關係,關鍵在於作者調整駕馭毛筆的能力,和運用中鋒行筆。

何為挪讓

“挪讓”是指組成字的各部分點畫之間彼此相讓,又互相呼應,使筆畫多的字不顯得祕集,筆畫少的字不顯得疏空,如“馬”旁、“鳥”旁的字,左邊都要寫的平直,給右邊的半個字讓出地位;其他有左右偏旁的字也都依次類推。

古人執筆有“龍眼”“鳳眼”之說,是怎樣執法的?

所謂的“龍眼”和“鳳眼”,只是一些故弄玄虛的說法罷了,實際上是最要不得的。“龍眼”執法,是指食物、中指只用指尖作弧形攥住筆管前面。無名指的第一節節骨在筆管裡推頂,拇指右邊指肉擫在筆管左面,使虎口圍成圓形。用這種執法,手腕扭著,既吃力又不切實用。而至於“鳳眼”的`執法,可更要不得,食指勾得老高,拇指在中間,中指在下面,三指分佈為上、中、下三戴,這樣無名指及小指自然而然地捏在掌心,虎口狹長,像鳳凰的眼睛,掌心捏實了,筆尖運轉就不靈活,這樣執筆的人必須注意糾正。此外,有些書上還有“撮管”

等說法,也是不切實用的。

如何將“歐”字寫活?

遵循“取法乎上”的原則,許多書法愛好者將歐字作為入門的範本,但練了幾年後,收效甚微,雖有形,卻無神,觀其字,味同嚼蠟。怎樣才能避免這種現象呢?毆字法度森嚴,字存隸意,字形偏長,這些顯著的特點與其他基本技法姑且不談,以下說說幾個容易忽視的方面:

1:用筆歐字用筆以方為主,但臨習時不可一味的將各個筆畫的起收筆都作為刀切處理,過分追求稜角,要注意方圓結合。圓處用“揉筆”處理,會取得較好的效果。“揉筆”——如同在疼痛處作圈形按摩。以橫為例,收筆時輕頓之後, 毛筆輕輕提起但不離開紙,朝著回鋒的方向作圈形運動,爾後回鋒收筆。動作雖小,卻能表現出方中帶圓的形態。其它如豎畫的收筆處、橫折的折處、取法於隸書的豎彎鉤收筆處等,都帶有圓意,都可用“揉筆”。注意細微的粗細變化。初臨歐子,便可觀察出筆畫的輕重變化,諸如橫、豎的兩頭重,中間輕等,但細察之則變化多端。比如垂露豎:一種是兩頭重,中間輕,在字中多有頂樑柱的作用,如“中”字等,還有一種是起筆輕,行筆較細,收筆重,常用於字中有多個長豎,如“澗”,“國”字的左旁豎,力求多變。“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仔細觀察,細處著眼,寫出細微變化,才能讓筆畫活靈活現起來。

2.筆勢有著習字者,寫完一筆,便停下來看一筆;再寫一筆,便將一個個壁畫“擺”在紙上,失去了內在聯絡,這就等於失去了筆試。而所謂“勢”,就是指筆畫在運動中所形成的相互之間的關係,瞭解了這個關係,才能和諧統一,氣息貫通,不然筆畫就會成一個符號,所以古人說“必先識勢,乃可加工”。以“其”字的下面兩點為例,左邊一點向右上方出鋒,以便接著寫右邊的一點,而右邊的一點則帶有著帶筆向左下出鋒,以便接著寫下一個字;再如“三點水”旁,第一點收筆後奔向第二點,第二點又同樣奔向第三點,所以前兩點都是向下俯勢,收筆出鋒也都在下,而第三點寫完後的奔赴方向是右邊的筆畫,所以有著上仰之勢,其出鋒也是帶筆向上。另外,在橫畫中,斜度很大,收筆較重。反之,則輕等等,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明白這些筆畫的俯仰頓筆的輕重,出鋒的方向等就不會是盲目的,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處理。而筆試又與節奏,韻律關係緊密,每一筆都有快有慢,如起筆蹲駐蓄勢時稍慢,行筆加快收筆護尾略略減慢但較起筆略快,因為它既是一筆的結束又是下一筆的即將開始,就這樣快慢、輕重、字字反覆著。在用筆正確的前提下,如能做到每筆呼應、連貫,字便有了活力。

3.結束要收得住,但還要放得開。歐字的確中宮緊收,工整嚴謹,但也須有“疏可走馬”之處,臨習時要注意比例的安排,敢於伸展,如“九”、“成”二字。

“魏碑”是誰的首創?

魏碑是指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碑刻書法作品。現存的魏碑書體都是楷書,因此有時也把這些楷書碑刻作品稱為“魏楷”。魏碑原本也稱為北魏,在北朝相繼的各個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國時間最長,後來就用“魏碑”來指稱包括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在內的整個北朝的魏刻書法作品。這些碑刻作品主要是以“石碑”、“墓誌銘”、“摩崖”和“造像記”的形式存在。

特點:

魏碑是楷書的一種,魏楷和晉朝楷書、唐朝楷書並稱三大書字型。魏碑表現出由隸書向典型的楷書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過渡因素。魏晉之際已經有了楷書,鍾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黃庭經》等楷書作品已然是比較成熟的楷書,但是大批西晉知識分子隨晉室南渡之後,北朝的書風就和南朝太異了。北朝現存的碑刻大多是民間無名氏書法家作品,和南朝士大夫所謂的“風流蘊藉”的書法風格自然不一樣。種繇和王羲之完成了部分由隸變楷的過程,由於晉室南渡,北魏的民間書法家們並沒有繼承多少他們的成果,而是遵循原來民間書法發展軌跡,更多的是直接從漢魏時期的隸書演變而來,和南朝碑刻相比,清朝書論家劉熙載認為“南書溫雅,北書雄健”;與唐楷相比,唐楷注重法度,用筆和結構趨於規範統一,魏碑則用筆任意揮灑,結體團勢賦形,不受拘束。

什麼叫側鋒?

側鋒與正鋒相對,也屬於運筆的一種形式和方法。

側鋒,是指在前人的一些書法論著中屢見提及,但對於它的性質,卻有的不同的看法。朱和糞《臨池心截》說“正鋒取勁,側鋒取妍。王羲之書蘭亭取研處十代側鋒,餘每見秋鷹搏兔,先於空際盤旋,然後側翅一驚,翩然下擢,悟作書一味執筆直下,斷不能因勢取研也。”這段話強調了側鋒用筆的重要性。但馮武在《書法正傳》中卻指出“今以側鋒取研者,皆異端也。學書斷斷乎不可使邪魔外道盤踞胸中,始終身陷於妖俗而不自知也。戒之哉!戒之哉!”

馮武對側鋒加以否定,把他說成是邪魔外道。我想,這種異議的產生,追根尋源,在對於“側鋒”這一名的不同理解。簡言之,就是將側鋒與偏鋒混合一談。其實,偏鋒與側鋒完全是兩碼事,偏鋒絕不是側鋒。

所謂“偏鋒” 即是運筆時,筆桿傾斜,筆鋒在書的一邊,而筆身則在書的另一邊行走,產生的效果是一邊光滑另一邊如鋸齒,墨不入紙,線條扁平而浮露於紙上。運筆最忌偏鋒,故稱“敗筆”。

側鋒,《永字八法》論中注“側不得平其筆,當側筆就右為之。”我想,側鋒就右,便包含了以側取勢的意思。當然,側鋒運筆,往往是筆鋒由偏轉中過渡它的優勢就是用筆臥能起。從運筆來說,並非是筆筆中鋒,有時會不知不覺地使用側鋒,能將筆臥而起,這就是側鋒以中鋒的作用。若從策鋒來說,不僅僅是把“點”變成“側法”而已,如“天”、“運”、“扣”等字的挑捺,甚至鉤撇等,均是“側筆”。確切的說,“側筆”方勁犀利,神采外耀,故凡出鋒的點畫,多用“側筆”。一句話“側鋒”與“正鋒”各有各的優點,又有著相得益彰之妙。

什麼叫筆鋒?

鋒毫的近尖處有一段透明或發青的部分,就稱為筆鋒。此外,字的鋒芒,也叫做筆鋒。

運筆時,若將筆之鋒尖保持在字的點畫之中,叫“中鋒”,藏在點畫中間而不出圭角,叫“藏鋒”,若將筆之鋒尖偏在字的點畫一面,叫“偏鋒”。一般認為,“偏鋒”為書法之病。

毛筆本身的彈性是由“鋒”而決定的。鋒愈長,彈性就愈強;鋒愈長,含墨量就愈飽滿;書寫起來的點畫便粗細自如,流動圓潤。當然,運筆一提即直,一按即倒,又如點畫的頓挫,字與字的縱橫交錯,相連等,都是“鋒”做起的作用。從書法的角度來說,用筆貴在於用鋒。用鋒或正用,側用、逆用、順用、重用、輕用、實用、虛用……全仗筆尖縫芒指使。若用中鋒,下筆則沉勁;若用藏鋒,下筆則渾厚,以使點畫能“藏筋抱骨”;若用逆鋒,可以使點畫勁健厚重;若用露鋒,則以縱其神:若用側鋒,則以側勢取其險奇。從用筆鋒來說,所有這些,各有攸當,相成相反,初學者書寫時應以力注筆端之鋒,才能達到“力透紙背”的效果,若鋒毫平拖,就會使點畫流於呆板。

什麼叫提腕?

肘著案而虛提手腕,叫“提腕”。

前人有云“下筆有千仞之勢,此必須提高手腕而後觸之。”這就是說,要下筆有力,四面展動,就必須高提手腕,方能得其雄奇的姿態。提腕這種方法適宜寫中楷、不宜寫較大的字,或行草書。因這種方法,肘部著案,不僅限制了運筆的幅度,而且也很難顧及整篇的氣勢,勉強為之,寫出的作品必然欠缺不周,且難以表作品的身姿。當然,,對於初學者來說,,一開始寫字不可能使用懸腕,所以,,這種暫時還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必須要練習高提手腕。也就是說,肘部不要著力地緊貼字抬面上,否則氣力不易通過肩、臂貫注下來,影響書寫的效果。

什麼叫中鋒?

使筆直立,鋒在正中,左右不偏,叫“中鋒”。

中鋒運筆,就是讓筆鋒在點畫中執行。這種執行方法,是用筆的主要法度。清代重光在“青筏”中說“能運中鋒,雖敗筆亦圓;不會中鋒,即佳穎亦劣。優劣之根,斷在於此。”誠然,中鋒是書法運筆中的主要法度,故至今書法在用筆以中鋒為尚。

中鋒運筆,由於起到提按遣筆用鋒之變易,所以,會出現形跡不同的點畫、表現出剛柔曲直、縱橫轉運的意趣。若腕側管,有礙中毫的重心,使之鋒正。根據前人的經驗,腕豎側鋒正,正則四面鋒住,縱得出,收得緊,拓得開,按得下,提得起,筆勢則有往來,筆鋒則能自由回互,鋒才能保住中鋒。

總之,中鋒是用筆的一大關鍵。只有鋒正才能骨力血豐,神采飛躍。當然,書法用筆極富變化,不可能筆筆達到中鋒,但是,不管如何變化,然至末筆,必收到中鋒這一點,必須引起初學者的注意。

什麼叫懸腕

自腕至肘皆懸中而不著案,叫“懸腕”。

元代書法家陳曾在《翰林要訣》中說“懸著空中最有力。”清代書法家朱履貞在《書學捷要》中也說“懸則骨力兼到,字勢無限。”誠然,這種運腕方法是書法中最佳的一種。腕至肘不著案以凌空取勢,不僅容易將全身力氣送至毫端,而且,無論是直筆橫下,還是橫下直筆,筆力自能沉勁,縱橫如意。尤其是寫大楷或寫行草書,轉動靈活,生氣勃發,不會出現拘滯的弊病。

當然,這種方法對初學者來說,開始不容易掌控,時有顫抖的現象,感到很吃力,出現這種現象也是很正常的,千萬不要畏縮,只要經常實踐,腕力便會漸漸增強。

什麼叫枕腕?

左手手掌枕於右腕之下,或將右手手腕置於檯面,叫“枕腕”。

枕腕,目的是要運用指頭的力量去寫字,並不能充分發揮手腕的作用。這種方法與“懸腕”、“提腕”比較,懸腕很大,失去了運腕的流暢性。自古以來這種方法也不時提到,但是,大都認為此法不宜提倡。有人認為可以用這種方法寫小字。但依我看,下小楷用這種方法也是不靈變的。因為,這種方法過於呆板,伸縮性不大,光靠手指的力量去書寫,很難通過肘、臂的力量而貫注毫端, 字自然不會生動,筆力也不會強。所以,這種方法就不必要用了。

什麼叫五指齊力?

五指齊力,五指齊力,指執筆時五個指頭的力量要是全部送上,,不使偏廢一指。

五指齊力,是寫字的主要手段之一。將五指的力量通過腕、肘、臂的力量,但是指力不夠,其他幾個環節也難以掌控。

五指齊力,首先要使無名指得力,以防獨弱一指,力量不均。再者,大指橫撐,以當四指合力的中點,同時要把各指骨節外頂,以調濟各指間力的輕重強弱,這樣,五個指頭的力量才能相等。五指就如無兄弟,要相互協作,相互制約,才能勁住一處使。否則,五指便不能齊力。

什麼叫單鉤?

單鉤,也叫“單苞”,是執筆的一種方法。

單鉤執筆法,是用大指、食指、中指夾持筆管,食指從管外鉤向內,中指用甲肉之際往外抵著,其餘二指帖貼在指下面。這種執筆方法很少有人用,唐代書法家韓方明會極力反對,並在《授筆要說》中指出“世俗皆以單筆苞之,則力不足而無神氣。”此說頗有道理。因雙鉤直管可高可低,靈便的多;而單鉤只能執筆,低執必然容易著紙,將其餘三指塞入掌心,掌心也不能空虛,應用時極不方便。故“單鉤”執筆法不宜提倡。

什麼叫筆位?

執筆高低的“筆桿”位置,叫“筆位”。另外,筆頭深淺的尺寸,也叫“筆位”。

執筆高低,在書法上比較講究,也是將字透出力感的關鍵。唐代書法家盧攜《臨池歌》有云“把筆深淺,在去紙遠近,遠則浮泛虛薄,近則溫鋒體重。”這句話一定有道理。有些人不管寫什麼書體字,都將筆管執的很高,這會司不妥的。執筆過高,將會影響氣脈的均勻,力不易灌注毫端,行筆不穩,也難以掌握筆的重心;執筆過低,運轉中就不靈活,拉不開勢。執筆高低怎樣才算合適?按一般規律是:草三、行二、楷一。當然,這只是一個概述,至於實際運用,還可以自己斟酌確定。

筆頭深淺部位,分為三段:筆端處叫“一分筆”;筆腰處叫“二分筆”;筆根處叫“三分筆”。筆頭部分的劃分,乃根據前人之經驗,其目的是讀書寫者運用時有一準繩可尋,我們知道,筆頭雖軟,卻富於彈性,頓則能起,行則能收。但如果把握不好部位,就無法將字寫好。所以,寫字時筆頭要用什麼部位,關係極大,然筆頭用在什麼部位為宜呢?一般地說,運用時不能超過腰部。尤其是初學者寫楷書,或者篆書、隸書,應使用一分半至二分為佳。這樣,行筆頓挫,提按便易於筆力貫注,得勢自然。書寫時千萬不要將根部也用上,如果用到根部,便會造成點畫泛甚失態。但也不能光用筆尖。否則,便會點畫物力、輕飄。

什麼叫雙鉤?

雙鉤,又叫“雙苞”,也是執筆的一種方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