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文學常識

來源:才華庫 3.05W

會考文學常識1

第一章:會考語文記憶方法

會考文學常識

三綱五常:三綱五常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道德原則和規範。“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常”即仁、義、禮、智、信。

三言二拍:。“三言”是指明代馮夢龍所編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二拍”是指淩濛初所編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由於“三言”和“二拍”編著年代相近,內容形式類似,故後人常將其合併,稱為“三言二拍”。

春秋三傳:註解《春秋》的三種古籍,分別為:《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樑傳》。也有人稱為:《公羊傳》、《榖樑傳》、《左傳》

建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古典文學四大名著:

羅貫中《三國演義》、施耐庵《水滸傳》、吳承恩《西遊記》、曹雪芹《紅樓夢》

元代四大戲劇:

關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昇《長生殿》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劉鶚《老殘遊記》、曾樸《孽海花》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哈姆萊特》、《李爾王》、《麥克白》、《奧賽羅》

四書:《論語》、《中庸》、《大學》、《孟子》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漢字六書: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註、假借

竹林七賢:嵇康、劉伶、阮籍、山濤、阮咸、向秀、王戎

八股文: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

飲中八仙: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要區別於傳說中的八仙)

揚州八怪:鄭板橋、汪士慎、李鱓、黃慎、金農、高翔、李方鷹、羅聘

唐宋古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書法九勢:落筆、轉筆、藏峰、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二十四史: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

《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

《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

會考文學常識2

【五聲】也稱“五音”,即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zhi)、羽五個音級。五聲與古代的所謂陰陽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穀等樸素的理論形式一樣,是我國早期整體化的美學觀,被西方人看作是整個東方音樂的基本形態。《戰國策·荊軻刺秦王》:“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文中的“變徵”是角、徵二音之間接近徵音的聲音,聲調悲涼。

【宮調】音樂術語。古代稱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為七聲,其中以任何一聲為音階的起點,均可構成一種調式。凡以宮聲為音階的起點的調式稱“宮”,即宮調式,而以其他各聲為主者則稱“調”,如商調、角調等,統稱為“宮調”。

【十二律】古代樂律學名詞,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損益法將一個八度分為十二個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種律制。各律從低到高依次為:黃鐘、大呂、太簇、夾種、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十二律又分為陰陽兩類,凡屬奇數的六種律稱陽律,屬偶數的六種律稱陰律。另外,奇數各律稱“律”,偶數各律稱“呂”,故十二律又簡稱“律呂”。

【俗樂】古代各種民間音樂的泛稱。宮廷中宴會時所用的俗樂,稱為“燕樂”。“雅樂”是統治階級制定的典禮樂舞,尋根究底,幾乎都來自民間音樂,只不過改變了它的內容和情調而已。有著名琴曲《廣陵散》《酒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琵琶曲《陽春古曲》《平沙落雁》《霓裳曲》,絲竹曲《春江花月夜》《老八板》,廣東音樂《旱天雷》《雨打芭蕉》等,以及大量的寺院音樂、各地各種樂曲,其中不少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珍寶。

【雅樂】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賀、宴享等大典時所用的樂舞。周代雅樂是指“六舞”(雲門、咸池、大磬、大夏、大鑊、大武,前四種屬文舞,後兩種屬武舞)。以後歷代統治者都把這奉為樂舞的最高典範,認為它的音樂“中正和平”,歌詞“典雅純正”,故稱之為“雅樂”。各個朝代均循禮作樂,歌功頌德,此類樂舞統稱為“雅樂”。

【春江花月夜】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陳後主(陳叔寶)所創,原詞已佚。隋煬帝、溫庭筠等都曾作有此曲。唐代張若虛所作的《春江花月夜》最為出名。

【霓裳羽衣舞】即《霓裳羽衣曲》,簡稱《霓裳》。唐代宮廷樂舞。其由來傳說不一:有的說,唐玄宗登三鄉驛,望見女兒山,歸而作之;有的說,此曲是《婆羅門曲》之別名;有的說,唐玄宗憑幻想寫成前半曲,又將西涼都督楊敬述進《婆羅門曲》改編成後半曲合而制之。白居易有首詩,對此曲的演唱作了詳盡的描述。

【十面埋伏】琵琶大麴。明代後期已在民間流傳。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在垓下最後決戰之情景,運用了琵琶特有的表現技巧,表現古代戰爭中幹軍萬馬衝鋒陷陣之勢,十分生動。此曲是傳統琵琶曲的代表作品之一。

【五射】古代的五種射技。這五種射技為: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髮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參連,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剡注,謂矢行之疾;襄尺,臣與君射,臣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文房四寶】舊時對筆、墨、紙、硯四種文具的總稱。文房,即書房。北宋蘇易簡著有《文房四譜》一書,敘述了四種文具的品類及故實等。這些文具,製作歷史悠久,名手輩出,且品類豐富,風格獨特。著名的有:安徽涇縣的宣紙、安徽歙縣的歙墨、廣東端州的端硯、浙江吳興的湖筆。

【書法】中國傳統藝術之一,是以漢字為表現物件、以毛筆為表現工具的一種線條造型藝術。漢字經歷了篆、隸、楷等發展階段,技法日精,在文字書寫的點畫篇章之間,表達出作者的性格、情感、意趣、素養、氣質等精神因素,遂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用筆、結構、章法為書法之大要。從商周甲骨文、兩週金文、秦篆、漢隸,以及魏晉到唐宋楷、行、草,書體繁複,流派眾多,湧現了王羲之、顏真卿、懷素等偉大的書法家,留下了《蘭亭序》《自敘帖》等珍貴書法遺產。

【六書】古人分析漢字的造字方法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今人一般認為後兩種與造字無關。象形即描摹事物形狀的造字法,如“日、月、山、羊、馬”等,象形字全是獨體字。指事是以象徵性的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法,如“上、下、本、末、中、甘、刃”等,指事字也全是獨體字。會意是由兩個或多個字合起來表達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法,如“明、旦、採、休”等。

會考文學常識3

【考查要點】

瞭解課本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學常識;瞭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

閱讀一定數量的文學名著。

【知識疏理】

文學常識也是會考積累與運用的必考內容。從內容上說它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國作家的國別);2.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處;3.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與性格;4.與課本相關的內容,包括詩文內容、寫作目的。

文學常識的複習,要以基本篇目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為主,可將眾多的作家、作品按古代、現當代、外國三個方面分類整理,再列出表格,將作家姓名(字號)、朝代、作品、出處、作家簡介甚或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名句都網路進去,力求全面。另外複習時可與“詩文背誦默寫”部分結合起來。

【試題特點】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了7—9年級的學生要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並列出了學生必讀的中外名著目錄。在總目標中也強調:“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因此,中外名著走進會考已經成為許多省市會考語文試題的顯著特色之一。20xx年會考對名著的考查在以往的基礎上又邁出了一大步。

從題型上看,文學常識題既有客觀型的選擇題,也有主觀型的填寫表述題。

【解題導引】

例1.(20xx·常州)語文課開展“走近名著”活動,請接著甲同學的發言,也講述一個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要求:說出書名、人名和有關情節,在敘述中至少運用一個成語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學甲:《水滸傳》中,嫉惡如仇的魯提轄聽了金氏父女的哭訴,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鎮關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見義勇為的英雄。

你的講述: 。

20xx年會考涉及中外文學名著的試題大多是主觀題,例如:《西遊記》中“大鬧五莊觀,推倒人蔘果樹”的是 。(20xx河南省題)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是根據《三國演義》 (戰役)中“周瑜定計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來的。(20xx年寧波市題)而這一道名著閱讀題在上述主觀題的基礎上已向開放性試題方向發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準確做出答案必須先要細緻地閱讀原著,否則怎能講出故事的情節呢?本題不設標準答案,內容正確,符合要求即可給分。但必須作品名稱正確,內容敘述符合原著,而且成語、名言、警句或格言運用要恰當正確。

例2.(20xx·廣東)對對聯。

上聯:足智多謀,孔明巧借箭。

下聯: , 。

對聯根植於生活的土壤,同時又頗具文學韻味,再加之與文學名著連在一起,更能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解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⑴字數須相等;⑵詞性須相對(一般情況下,寬對也可);⑶搭配須得當。答案示例:①藝高膽大,悟空勇鬥魔;②義蓋去天,關羽私放曹;③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如果不細緻地閱讀原著,不熟悉原著的內容,沒有靈活運用語文的實踐能力,很難對出下聯。

例3.(20xx·無錫)⑴讀一定數量的課外文學名著,是語文學習的基本要求。但讀書除了積累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學會思考。國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師的指導下讀了不少課外好書。下面請你做一個簡要的讀書札記。

書名: 。

作者: 。

印象最深的人物: 。

該人物形象給你的人生啟示: 。

這道題給我們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也就是形式上更具開放性、靈活性。只要你能認真地閱讀名著,並能透過作品的文字表象,對作品的形象、情感、語言加以領悟,能從作品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答好此題就輕而易舉了。

此試題還暗示我們,讀名著不能只追求淺層次的理解,要追求深層次的閱讀,可採用下列方式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如:寫讀書筆記,即將你讀書的獨特感受及時記入筆記;也可以通過讀書報告會、辯論會等方式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還可嘗試著對名著進行再創作等。

 【常見失誤】

文學常識題最大的失誤是一些同學沒讀過或沒認真閱讀文學名著,造成不知如何答題或答題牽強附會。

會考文學常識4

1.詩句、題目、詩人姓名對應有錯誤的是( )

A.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王昌齡

B.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春夜喜雨》陸游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江南春》杜牧

D.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2.下列說法完全正確的是( )

A.《陳涉世家》選自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史記》,作者是我國漢代的司馬遷。

B.《狼》選自長篇小說《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是元末明初人。

C.《白楊禮讚》是一篇散文,作者是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茅盾。

D.《變色龍》是短篇小說,作者是法國著名短篇小說家契訶夫。

3.以下課文、出處、作者對應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故鄉》 《吶喊》魯迅

B.《威尼斯商人(節選)》 《莎士比亞全集》莎士比亞

C.《醉翁亭記》 《范文正公集》范仲淹

D.《隆中對》 《三國志》陳壽

4.下列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

A.《陋室銘》劉禹錫唐朝

B.《最後一課》都德德國

C.《藤野先生》魯迅小說

D.《誰是最可愛的人》魏巍通訊

5.小說三要素中的環境指的是( )?

A.人物活動的時間和地點。

B.人物生活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

C.人物活動的場所和周圍的景物。

D.小說的時代背景和歷史背景。

6、女媧煉石補天時剩下一塊石頭,被丟棄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後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帶入紅塵,歷盡了離合悲歡。心上情節出自我國古典文學名著______________。

7、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塑造了一位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的英雄形象,這位英雄是_________,這部書中有關這個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還有許多,請用簡潔的文字寫出一個故事的名字____________。

8、《三國演義》中蜀國軍師諸葛亮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為智慧的代表。在我國四大名著中,還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謀的軍師,這個人物是_________,這部作品是《__________》

9、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中孫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情節是___________。

10、"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這是我國古典名著《》的開篇詞。

11、"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說的是《水滸傳》中的一位傳奇英雄的故事,這位英雄是_________。

12、學習《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後,你還能用簡潔的語言寫出兩個魯提轄的故事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水滸傳》中眾多英雄好漢都是被逼上梁山的,其中最能體現"逼"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會考文學常識5

1、《短文兩篇》

①《蟬》作者:小思 本名:盧瑋鑾,生於香港,有散文集《承教小記》、《路上談》、《彤雲箋》等 。

②《貝殼》作者:席慕蓉,臺灣著名詩人、散文家。代表作有:詩集《七里香》《時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我的家鄉在高原上》等延續新詩溫柔淡泊的風格。

2、《紫藤蘿瀑布》選自《鐵簫人語》,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原名馮鍾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短篇小說:《紅豆》、《桃園女兒嫁窩谷》、《不沉的湖》、《後門》、《知音》等。中篇小說:《三生石》。長篇小說:《野葫蘆引》。

這篇文章通過對一樹盛開的紫藤蘿的駐足觀賞,使原先的悲痛和焦慮化為寧靜和喜悅。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不能讓昨天的不幸把人壓垮,每個人都應該像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在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3、《童趣》沈復(1763年—1825),字三白,號梅逸,清代文學家。著有《浮生六記》。本書文字清新真率,無雕琢藻飾痕跡,情節則伉儷情深,至死不復;始於歡樂,終於憂患,漂零他鄉,悲切動人。《浮生六記》是沈復的代表作,共六卷,每卷皆有標題,依次是《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

《浮生六記》中的“閒情記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寫作者兒時的“物外之趣”。

4、《在山的那邊》選自《長江文藝》,作者王家新。出版詩集:《紀念》、《遊動懸崖》

這是一首現代詩,詩人運用象徵的手法,取象於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鬥。告訴人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鬥,理想境界終將實現。

5、《走一步,再走一步》美國莫頓·亨特:作家,心理學家。代表作:《痛擊》、《心理學的故事》

本文記敘的是“我”童年時一次“脫險”的經歷。文章卻蘊含著一個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為小困難,一個一個地認真解決小困難,終將戰勝巨大的困難,贏得最後的勝利。

6、《理想》流沙河原名餘勳坦。當代詩人.著有詩集:《流沙河詩集》、《故園別》、《遊蹤》等。

這首詩是一首現代哲理詩。從理想的歷史意義、人格意義和人生意義三個方面告訴人們: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樹立了理想,併為之不懈地奮鬥,就會取得豐碩的收穫。

會考文學常識6

一、填空題

1.《西遊記》,長篇_________小說,是_________中成就最高、最受喜愛的小說。但這部作品並非全無依傍,它有歷史真實的影子,即唐貞觀年間_________的事件,《大唐西域記》和《大唐慈恩寺法師傳》對此事有詳細的記載。_________的故事經民間文藝演出,成為以後小說的素材來源。

2.《西遊記》全書_________回,基本由兩個故事組成,第1至7回,寫孫悟空出世至_________,表現的是孫悟空對自由的無限追求和鬥爭最終失敗的悲劇,體現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質與現實生活的約束的矛盾處境。第8至12回寫的來歷、魏徵斬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經的緣起;第l3回至l00回寫唐僧師徒歷經_________難,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經,終於_________。

3.《西遊記》中所寫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遊記》的作者運用了_________手法描繪了一個奇妙的神話世界,花果山水簾洞洞口的對聯是_________。

5.孫悟空的第一個師傅是_________,他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__,又喚_________,大鬧天宮後被如來佛祖壓在_________下。後皈依佛門,唐僧為他取名______。為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後被封為____________。

6.豬八戒又叫______,原為管理天河水兵的______,獲罪下凡,誤投豬胎,曾佔______為妖,後經菩薩點化,保唐僧取經,得成正果,封為_________。

7.沙僧也叫_________,原為天宮中的_________,被貶下界,在_________為妖,後保唐僧取經,得成正果,封為_________。

8.白龍馬原是_________之三太子小白龍,因違逆父命被囚鷹愁澗,後化作白馬馱負唐僧取經,被封為_________。後在化龍池中得復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_________上。

9.《西遊記》中孫悟空從菩提祖師處學到_________、_________等神通,又從龍宮索取_________作為兵器.因大鬧天宮被_________壓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後受_________規勸皈依佛門,給唐僧做了大徒弟。

10.在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途中,機智靈活、嫉惡如仇的是______;憨態可掬、好耍小聰明的是______,法名是______;忠誠老實、勤勤懇懇的是______。

11.唐僧是如來佛祖的弟子____ __轉世投胎作狀元__ ____之子,出家後法名______,修成正果後被封為____________。

12.《西遊記》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____、大鬧______、真假______、三借__________________。

13.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中,孫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節是:____________。

14.通過“大鬧天宮”這一段精彩描寫,我們不難發現,作品的象徵意味是很深濃的。天宮是______的代稱;玉帝是____________的化身;孫悟空是______的化身和______的代表。

15.當託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將殺至花果山,歷數了悟空的數條罪狀後,悟空答:“實有!實有!”這又給孫大聖的形象抹上一筆亮麗的色彩,那就____________。

16.《西遊記》全書共______回,孫悟空自號 ____________。

17.請寫出《西遊記》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個回目的題目:第______回

18.第八十一難是在通天河被____________翻落河中,弄溼經卷。

19.填人名,補足歇後語。

( )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 )鑽進鐵扇公主肚裡——心腹之患

20.有人對《西遊記》道:“陽光燦爛______,百變猴頭______,憨厚老成______,阿彌陀佛是______。漫漫西天取經路,除妖鬥魔顯真功。若問是誰普此畫,淮安才子吳承恩。”

二、簡答題

21.列舉出唐僧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經歷的磨難。舉四例即可。

22.唐僧看不出妖怪的種種變化,除了因為他是肉眼凡胎之外,還有哪些原因是不可忽視的?

23.唐僧驅逐孫悟空之後,出現了“真假美猴王”一事,為什麼會出現兩個“美猴王”?

24.《西遊記》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讀了《西遊記》後你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什麼?

25.對豬八戒這個人物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認為:豬八戒好吃懶做,見識短淺,在取經的路上,意志不堅定,遇到困難就嚷嚷著要散夥。而且還經常搬弄是非、耍小聰明、說謊,又愛佔小便宜,貪戀女色。是一個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你同意他們的觀點嗎?如果不同意,你怎樣反駁他?

會考文學常識7

【察舉】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察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薦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茂才等。《張衡傳》:“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陳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漢代避劉秀諱,稱秀才為茂才)

【徵辟】也是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徵,是皇帝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闢,是中央官署的高階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張衡傳》:“連闢公府,不就。”“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

【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實際上察舉多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當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科舉】指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幹三百多年。《詩話二則·推敲》“島(指賈島)初赴舉京師”,意思是說賈島當初前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註》為準。

【童生試】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試,吏呼名至史公”,這裡就是指童生試,在這次考試中左光斗錄取史可法為生員(秀才),當時史可法二十歲。《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操童子業”是說正在準備參加童生試。

【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釋出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並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稱進士。

【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古時考中進士要披宮袍,這裡“披宮錦”即指中進士。《祭妹文》:“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登科”是及第的別稱,也就是考中進士。

【進士】參見“殿試”條。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讀書畢竟中進士是個了局。”貢士參加殿試錄為三甲都叫進士。據統計,在我國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史上,考中進士的總數至少是98749人。古代許多著名作家都是進士出身,如唐代的賀知章、王勃、宋之問、王昌齡、王維、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等。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餘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

【狀元】參見“殿試”條。科舉制度殿試第一名,又稱殿元、鼎元,為科名中最高榮譽。歷史上獲狀元稱號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參加殿試被錄取的大約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王維,宋代文天祥都是經殿試而被賜狀元稱號的。

【會元】參見“會試”條。舉人蔘加會試,第一名稱會元,其餘考中的稱貢士。

解元】參見“鄉試”條。生員(秀才)參加鄉試,第一名稱解元,其餘考中的稱舉人。

連中三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凡在鄉、會、殿三試中連續獲得第一名,被稱為“連中三元”。據統計,歷史上連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歐陽修《賣油翁》中提到的“陳康肅公堯諮”,陳堯諮與其兄陳堯叟都曾考中狀元,而陳堯叟則是連中三元。

鼎甲】指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別稱鼎元。

貢士】參見“會試”條。參加會試而被錄取的稱貢士。

舉人】參見“鄉試”條。參加鄉試而被錄取的稱舉人。舉人可授知縣官職。《儒林外史》第三回寫范進中舉後,張鄉紳立即送賀儀銀和房屋,範的丈人胡屠戶也立時變了嘴臉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範得了訊息,高興得發了瘋。說明古代中舉後便可升官發財。

【生員】即秀才,參見“童生試”條。通過院試(童試)的可稱為生員或秀才。如王安石《傷仲永》“傳一鄉秀才觀之”。

會考文學常識8

文學常識這一知識點在備考過程中應抓住“點”“線”“面”這幾點,由“點”及“線”,再由“線”及“面”,從而全方位把握這部分知識。

全面撒網,重點突破,做到點點清

首先,要牢牢抓住現行國中語文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學體裁常識(要重視學習重點、自讀提示、課文註解、課後練習和助讀資料中提到的相關內容,尤其要重視課本附錄涉及的文學常識和“教學大綱”推薦書目所涉及的文學常識),在此基礎上適當向課外拓展。

其次,要抓住典型的文學樣式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展開復習。如中國古代文學樣式主要可從先秦散文、漢末建安時期的建安文學和漢樂府、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著手複習;中國現代文學除要抓住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傳統“六大家”的文學成就複習外,還得注重複習與錢鍾書、沈從文、徐志摩、聞一多、穆旦等不同風格的作家及其作品有關的知識。

捋成線,線索清

不同國籍、不同時代的作家、作品都有一定的內在聯絡,要從巨集觀上分門別類地加以梳理,概要識記。讓時間、國別、體裁穿針引線,將眾多文學常識連成一體。

鋪開面,分成塊

我們可將文學常識分成幾塊;形成小的系統來複習。如按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文學體裁分類,形成四個小系統,掌握這幾塊知識。另外,每一個作家,他的生活時代、代表作,也可以構成“扇面”進行復習。還可以圍繞教材,從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種體裁,從不同時代、不同國度中,分別找出最能代表該時期文學成就的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作品進行識記。

會考文學常識9

會考語文的考綱內容中有稍微的調整各改動,比如,在“考試內容”的“積累運用”第6 條,增加了“瞭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這是《語文課程標準》在七至九年級課程內容中的要求,是對學生語文知識積澱的考量,難度僅限於“瞭解”。因此在備考中瞭解一些國中語文必考文學常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國中語文必考作者簡介多瞭解點總是沒壞處的。

1.魯迅(1881-1936)

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是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無產階級現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發表《狂人日記》,著名短篇小說《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集《野草》,雜文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閒集》等。《朝花夕拾》是魯迅寫於1926年2月間的散文集,共十篇。《故鄉》選自小說集《吶喊》,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選自《朝花夕拾》,課文《雪》選自《野草》,(《魯迅全集》第2卷),《阿Q正傳》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傑作。

2.胡適(1891-1962)

原名胡洪騂,字適之,安徽績溪人,現代作家,學者,教育家。是中國現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著有《胡適文存》,《中國哲學史大綱》,《白話文學史》,《胡適文集》,《胡適作品集》等。

3.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開貞,沫若為筆名。四川樂山人。現代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社會活動家。主要文學作品有詩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天上的街市》《淨夜》選自《郭沫若選集》。

4.巴金

1904年生,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主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滅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還有短,中,長篇小說。《短文兩篇》選自《龍.虎.狗》。

5.柳宗元(773-819)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後遷長安(今陝西西安),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洲。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柳宗元一生留下800多篇詩文作品,文的成就大於詩。其《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為唐代七律名篇,絕句《江雪》在唐人絕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小石潭記》選自《柳河東集》。

6.蘇軾

中國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州市)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的古文學家。世稱“三蘇”。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江城子.密州出獵》的作者是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人,是北宋最富盛名的文學家,書畫家 。

7.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奧地利著名作家,評論家,作品擅長刻畫以及對奇特命運下個人的遭遇和心靈的熱情描摹。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傑出的中短篇小說家之一。代表作有《成功的祕訣》,《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三作家》等。《列夫托爾斯泰》選自《三作家》。

8.《詩經》

一部詩歌總集。它儲存下來的305篇詩歌,大約生產於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年)至公元前7世紀(春秋中期)的五六百年之間。它們原先全是樂歌,按照樂曲的不同來編排,分為風,雅,頌三類。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攤牌永嘆的特點,普遍採用賦,比,興的手法。

9.《戰國策》

是一部先秦歷史文獻,雜記東西周及秦,齊,楚,趙,魏,燕,宋,衛,中山諸國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並六國,約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此書還有《國事》《國策》《事語》《短語》《長書》《修書》等名稱原著者名字不可考,後經漢代劉向整理,命名為《戰國策》沿用至今。《鄒忌諷齊五納諫》選自《戰國策》,這裡的“諷”是諷刺的意思,“納諫”則用暗示的方法規勸是接受的意思。《唐雎不辱使命》選自《戰國策》。

10.《曹劌論戰》

選自《左傳》,相傳是春秋時期左秋明根據魯國史料編寫的編年體史書。

11.阿爾豐斯·都德

法國小說家。《最後一課》(短篇小說)

12.《愚公移山》

從文學體裁上看是一篇寓言,選自《列子.湯問》文中有一個與愚公相比的人物,叫智叟,這個名字具有諷刺意味。《列子》一書相傳是戰國時期列禦寇所著。

會考文學常識10

一是文體知識:記敘文(要素、人稱、順序、中心、詳略),說明文(物件、特徵、順序、方法),議論文(論點、論據、論證),應用文(書信、電報、規則、計劃、總結)等常識。

二是文學常識:基本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還有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的常識,還有教材中交代的主要文化知識,日常生活經常用到的一些文化常識。

一、小說散文詩歌戲劇常識

1、小說:是一種通過人物,情節和環境的具體描寫來反映現實升活的文學體裁。

小說三要素:人物:典型的藝術形象情節:(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2、散文的含義和特徵

散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散文通常指除詩歌、小說、戲劇、曲藝等以外的其他所有文章。狹義的散文是指同詩歌、小說、戲劇相併列的一種文章體裁。近年來,雜文、報告文學、回憶錄等已從散文中分離出來,成為新的文學體裁,散文這一概念的外延逐步縮小。這裡所說的散文就是狹義範圍內的散文。

根據散文的表現內容和表達方式,散文一般可以分為三類:記敘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議論性散文,當然也有將記敘、抒情和議論融為一體的。

散文作為一種獨立的文體樣式,有以下特徵:

(1)取材廣泛散文的題材包羅永珍,大千世界中具有認識意義、思想價值、美學意蘊的人、事、物、景,都能成為散文的題材範圍。散文的這一特點使它能夠迅速地表達作者的生活感受。

(2)形散神聚

形散神聚又叫形散神不散,是大多數散文的基本的特徵。形散指取材廣泛、形式自由、手法靈活、思路開闊,從內容到形式要散得開。神聚指文章整體結構嚴謹,材料層次井然,有統一的主題。散文貴“散”,但要散而不亂,思路清晰,首尾一貫,做到撒得開,收得攏。

(3)形式自由

散文無定體,筆法無定格,凡寫人、敘事、議論、抒情,興之所至,揮灑自如,涉筆成趣。這使得散文形式自由靈活,多種多樣,隨筆、遊記、札記、訪問記……都是散文家族的成員。只要能很好地表現內容,在形式上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4)富有文采

好的散文總是和優美凝練的語言聯絡在一起的,講究對語言美的追求。一般來說,散文的語言應當簡潔、凝練、自然、優美。在遣詞造句上,講究樸實而不貧乏,華麗而不做作,豐富而不堆砌。既追求文采斐然,又蔚為天然,使讀者看不出雕琢的痕跡。

(5)情真意切

散文和詩歌一樣,側重於抒發情感,表達情志。散文之所以能產生一種迷人的藝術魅力,就在於作者在散文中所精心描繪的詩情畫意和自然流露的真情實感。散文中的情貴真、貴深、貴實,忌假、忌淺、忌浮。要為情造文,不要為文造情。只有真情實感才能打動讀者。

3、戲劇

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它藉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手段塑造舞臺藝術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現實生活。

戲劇的種類很多。根據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話劇、歌劇、舞劇、戲曲等。話劇以對話為主,如《雷電領》;歌劇以歌唱為主,如《白毛女》、《圖蘭朵》;舞劇以舞蹈為主,如《絲路花雨》;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包括崑曲、京劇和各種地方戲,以歌唱、舞蹈為主要表演手段。根據劇情的繁簡和結構的不同,戲劇又可分為多幕劇和獨幕劇。根據題材所反映的時代的不同,戲劇可分為歷史劇和現代劇。另外,根據矛盾衝突性質和表現手法的不同,戲劇還可以分為喜劇、悲劇和正劇。正劇兼有悲劇和喜劇的因素,在古今中外的戲劇作品中佔的比重最大。

劇本是舞臺演出的依據和基礎,是戲劇的主要組成部分,直接決定著戲劇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劇本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

(1)有尖銳的矛盾衝突即戲劇衝突。戲劇衝突展現人物性格特點,推動劇情的發展,揭示作品的主題。戲劇衝突的發展變化過程就構成了劇本的情節結構。劇本的情節結構,一般可分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有的多幕劇還有序幕和尾聲。

(2)主要運用人物語言(對話、唱詞、獨白、旁白)、動作塑造人物形象。人物語言、動作高度個性化,符合各自身份和性格特點。

(3)適合舞臺演出。人物、事件、時間、地點高度集中,人物不能太多,事件不能紛繁,場景不能過多地變換。

(4)有舞臺說明。舞臺說明寫在每一幕(或場)的開端、結尾和對話中間,內容包括人物、時間、地點、服裝、道具、佈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

4、詩歌

詩歌,是一切文學作品的開路先鋒。是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最凝練、形象地反映生活,富於想象,構思精巧,有一定的節奏、韻律,常根據節奏和音頓分行排列的一種文學體裁。詩歌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不僅由於它在內容上是用高度精練的語言來抒發豐富的思想感情,而且在於它的表現形式既有別於其他一切文體,同時又隨著時代的前進而不斷髮展、變化:從原始歌謠的不定型,發展到四言、五言、七言詩基本定型,又發展到宋、元的詞和曲,以至於今天的新體詩。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這種發展變化是相當大的,是很值得我們注意的。

(1)樂府

樂府原指朝廷所設定的音樂機構。它的任務,一是將文人歌功頌德的詩歌製成曲譜,製作、演奏新的歌舞新的歌舞;二是採集民間歌謠,陪上音樂演唱;三是訓練演奏人員和歌手。以供郊祀、飲宴、遊觀娛樂的需要。後來,把樂府機構所採集、創作的歌辭,統稱為“樂府詩”,或簡稱為“樂府”。這樣一來,“樂府”一詞就由專業機關而變成詩歌的名稱了。最早的樂府詩是配樂歌唱的,後來文人仿照這種體裁創作的樂府詩,不管配不配樂,都一律稱之為“樂府”。

(2)歌行

歌行是古體詩的一種。漢魏南北朝樂府詩多用歌、行、曲、引、嘆、吟、怨、弄、操等,其中以用“歌”、“行”為最多,逐漸合稱為一種詩體名。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常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等古體,篇幅長短不一。

會考文學常識11

1、旗袍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女性服飾。旗袍是:()

A、左襟壓右襟B、右襟壓左襟

2、《三國演義》中劉備見到諸葛亮家懸掛了一幅對聯,寫的是:()

A、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B、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3、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

A、一位畫家B、八位畫家

4、下列植物中,不應當出現在《歲寒三友圖》中的是:()

A、菊B、梅C、竹

5、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代表著金、木、水、火、土。後來又增加了兩根弦,這兩根弦代表:()

A、天、地B、南、北

C、陰、陽D、文、武

6、神話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書?()

A、《山海經》B、《世說新語》

7、頃刻間千秋事業,方寸地萬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萬雄兵描寫的是:()

A、下棋B、戰場C、戲臺

8、《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二十四史的總稱,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義上的通史,它是:()

A、《漢書》B、《史記》

C、《三國志》D、《左傳》

9、根據中國傳統建築的特點,面對大院的門口,你的左手邊是什麼方向?()

A、東B、西

C、南D、北

10、孔子弟子中擅長做生意的是誰?()

A、子路B、子張

C、子貢D、顏回

11、元太祖鐵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們尊稱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麼成吉思汗的意思是:()

A、天空B、大海

C、草原D、高山

12、塞翁失馬這一典故出自:()

A、《淮南子》B、《莊子》

13、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是:()

A、《永樂大典》B、《四庫全書》

14、太極拳講究以柔克剛,以靜制動,以弱勝強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觀點不謀而合?()

A、老子B、孟子

C、荀子D、孔子

15、洛陽紙貴比喻作品風行一時,廣為流傳,這個成語與以下哪部著作有關?()

A、左思的《三都賦》B、司馬相如的《長六賦》

C、班固的《兩都賦》D、張衡的《二京賦》

16、紅娘今指代為愛情牽線搭橋的人,請問她最早出現在哪部文學作品中?()

A、元稹的《鶯鶯傳》B、王實甫的《西廂記》

17、《三國演義》中的三英戰呂布的三英指的是:()

A、趙雲,張飛,關羽B、劉備,關羽,張飛

18、我們常用社稷來指代國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

A、土地之神B、五穀之神

19、我國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歡研墨揮毫,請問下面哪種是正確的研磨方法?()

A、先快後慢B、先慢後快

20、唐代邊塞詩人王昌齡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飛將指的是誰?()

A、張飛B、關羽

C、衛青D、李廣

21、下列民間愛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

A、《白蛇傳》

B、《梁山仙與祝英臺》

C、《唐伯虎點秋香》

22、度量衡是我國古代使用的'計量單位,其中衡是指的哪個方面的標準?()

A、長度B、面積

C、體積D、重量

23、木版年畫發源於四大名鎮中的哪個名鎮?()

A、漢口鎮B、景德鎮

C、朱仙鎮D、佛山鎮

24、下列哪部著作的成書時間最長?()

A、《徐霞客遊記》B、《說文解字》

C、《天工開物》D、《夢溪筆談》

25、皰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應手,皰丁指的是什麼?()

A、一個年輕力壯的廚師

B、一個名叫丁的廚師

2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出自:()

A、《長歌行》B、《短歌行》

27、下列哪個成語和道聽途說詞意更接近?()

A、空穴來風B、三人成虎

28、《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家,雪芹是他的:()

A、名B、字C、號

29、下面哪句話是孔子說的?()

A、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B、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30、在古代,人們將樂器分為絲、竹,分別指彈絃樂器和吹奏樂器,其中哪個是指吹奏樂器?()

A、絲B、竹

31、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句詩描寫的是誰的愛情故事?()

A、牛郎和織女B、唐明皇和楊貴妃

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體現出:()

A、懷疑精神B、辯證法思想

33、中國人常說五福臨門,下面哪一項是屬於五福的?()

A、品德高尚B、子孫成群

3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誰的名句?()

A、李白B、杜甫

35、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是誰詠贊項羽的名句?()

A、辛棄疾B、李清照

36、為了孩子的學習環境而三遷居的是哪個歷史故事?()

A、孟母教子

B、舉案齊眉

C、岳母刺字

37、陛下是古時對君王的尊稱,其中陛的意思是:()

A、宮殿的臺階B、天的別稱三玉璽

38、下面哪個劇種被稱為中國百戲之師?()

A、京劇B、黃梅戲

C、崑曲D、越劇

39、我國現在存最早的兵書是:()

A、《孫子兵法》B、《孫臏兵法》

40、唐詩東邊日出西邊雨的下一句是:()

A、道是無晴還有晴

B、也無風雨也無晴

41、苦心人,無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申可吞吳描寫的是誰?()

A、伍子胥B、勾踐

42、下面哪句詩的作者離開家的時間更長?()

A、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B、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43、《在水一方》的歌詞來源於:()

A、《詩經》B、《陌上桑》

C、《楚辭》D、《孔雀東南飛》

44、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蘭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跡嗎?()

A、是B、不是

45、我國古代對於年齡有很多獨特的稱呼,其中滿一百歲被稱為:()

A、期頤B、耄耋

46、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有南獅和北獅之分,其中獅頭以劉備、關羽、張飛等三國人物的戲曲臉譜來打造的是:()

A、南獅B、北獅

47、文人對各種植物有自己的偏愛,陶淵明喜愛菊花,北宋文豪蘇東坡則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

A、居無鬆B、居無竹

C、居無梅D、居無菊

48、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絕指的是李白的詩歌、張旭的草書和:()

A、裴旻的劍舞

B、公孫大娘的舞蹈

D、吳道子的畫

49、天干地支紀年始於漢代,請問這種紀年是以哪一天為起點的?()

A、除夕B、正月七年級

C、立春D、春分

50、王實甫在《西廂記》中寫道: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溼,其中司馬青衫指的是:()

A、司馬相如B、崔鶯鶯

C、白居易D、杜甫

51、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是誰的詞句?()

A、岳飛B、辛棄疾

5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詩人登上了哪座山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A、黃山B、泰山

53、《齊民要術》是關於:()

A、君主如何統治國家的著作

B、農業生產和農事活動的著作

54、孔子為什麼三月不知肉滋味?()

A、讀到一本好書B、聽到一段好樂曲

55、桃李滿天下的桃李指什麼?()

A、朋友B、學生

56、《康熙字典》成書於哪個朝代?()

A、秦朝B、清朝

57、風箏最初是用來做什麼的?()

A、通報訊息B、娛樂健身

58、鼎的最初用途是:()

A、祭祀用禮器

B、地位象徵物

C、烹煮器具

59、如果你想到圖書館借閱寓言性質的書,在下列書籍中應優先選擇哪一本?()

A、《史記》

B、《論語》

C、《莊子》

60、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幾點?()

A、21點至23點

B、23點至凌晨1點

C、凌晨1點至3點

61、明朝永樂年間,從西洋歸來的鄭和船隊帶回了一隻西方異域獸麒麟,就是現在我們所知的:()

A、獅子B、金錢豹

C、河馬D、長頸鹿

62、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

A、十面埋伏B、高山流水

6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句話是誰最早提出的?()

A、孔子B、孟子

64、成語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計量單位,其中咫和尺哪個更長?()

A、咫B、尺

65、草書、行書、楷書、隸書四種字型當中哪一種是其餘三種的起源?()

A、草書B、行書

C、楷書D、隸書

66、吃年糕的習俗與下列哪位歷史人物有關?()

A、伍子胥B、范蠡C、屈原

67、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亞是陸游的一句名詩,其中大材小用形容的是下面哪位人物?()

A、韓愈B、辛棄疾

C、龐統D、宋玉

68、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種物品上發現的?()

A、青銅器B、藥材

C、墓碑D、竹筒

69、下列哪個成語典故說的是呂不諱的故事?()

A、一字千金B、一諾千金

C、一飯千金D、一擲千金

70、以下哪個字不含黑色的意思?()

A、玄B、皁

C、青D、蒼

71、下面四句話中,意義與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A、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B、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C、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D、一日之行在於清晨

72、《三國演義》中有關羽單刀赴會的故事,歷史上也確有單刀赴會一事,赴會的是:()

A、趙雲B、張飛

C、周瑜D、魯肅

73、以下哪位女性的名字被用來命名外太空環形山?()

A、班昭B、蔡文姬

C、王昭君D、李清照

74、小王模仿古人填了一首詞,寫完後發現正文剛好100字,請問他用的是哪種詞牌?()

A、滿庭芳B、雨霖鈴

C、念奴嬌D、水龍吟

75、以下幾位歷史人物誰在家排行老大?()

A、孔子B、諸葛亮

C、班固D、程顧

76、雙簧是我們一門獨特的曲藝藝術,它得名於:()

A、初演的兩個人都姓黃

B、表演者使用的樂器叫做簧

C、表演者巧舌如簧

77、在白族姑娘的頭飾上,蘊含著一個完美熟悉的詞語,它就是:()

A、陰晴圓缺B、風花雪月

C、梅蘭竹菊D、春夏秋冬

78、我國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關史書記載,下面的鞋就是東晉時謝靈運發生的謝公屐,它當時的用途是:()

A、舞鞋

B、上朝穿的朝鞋

C、登山鞋

79、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是誰的名句?()

A、蘇軾B、陶淵明

80、曹植七步成詩,相傳歷史上還有一位三步就能成詩的人,他是:()

A、王安石B、寇準

81、《論語》中認為為仁之本的是:()

A、忠義B、孝悌

8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

A、天氣炎熱似火

B、天氣漸漸轉涼

C、流星異常出現

83、實事求是一詞出自哪部典籍?()

A、《左傳》B、《戰國策》

C、《史記》D、《漢書》

84、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出自誰的作品?()

A、陸游B、岳飛

C、辛棄疾D、李清照

85、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將全國文字統一成了下面哪一種?()

A、楷書B、小篆

C、鳥蟲文D、行書

86、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東坡借這首詞表達了對誰的思念之情?()

A、妻子B、兄弟

C、朋友D、父親

87、宣紙得名於它的:()

A、用途B、材質

C、產地D、使用人群

88、下面哪個是農曆五月的別稱?()

A、杏月B、桃月

C、榴月D、荷月

89、下列詩詞名句出自男子之筆的是:()

A、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B、北風歷兮肅冷冷,胡笳動兮邊馬鳴

C、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D、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90、古代有很多姓氏都來源於官職,司馬的職能是什麼?()

A、農耕B、軍政

C、養馬D、水利

91、切脈是中醫獨創的診法,中醫把脈時摸的是:()

A、靜脈B、動脈

92、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把菊花形容為:()

A、花之君子者B、花之隱逸者

93、我國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稱,請問我們常說的潤筆指的是什麼?()

A、文章書畫稿費

B、替人研磨墨汁

C、為人作序

9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誰的名言?()

A、孔子B、屈原

95、杏林指代的是:()

A、教育界B、醫學界

96、下面哪個詩句描寫的不是古琴?()

A、欲把心事付瑤琴

B、一弦一柱思華年

C、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鬆

D、寒苦不忍言,為君奏絲桐

97、楚河和漢界在今天的哪個省?()

A、湖北B、河南

C、河北D、湖南

98、哪個成語典故和棋文化有關?()

A、勢如破竹B、出奇制勝

C、專心致志D、涇渭分明

99、峻麗,骨力勁健形容的是歷史上哪位書法家的字?()

A王羲之B顏真卿

C柳公權D吳道子

100、存最早用紙作畫的作品是:()

A、清明上河圖B、洛神賦圖

C、五牛圖D、歷代帝王圖

參考答案

1-5BBABB6-10ACBBC

11-15BAAAA16-20ABABD

21-25BDCAB26-30ABCAB

31-35BBABB36-40AACAA

41-45BBABA46-50ABACC

51-55BBBBB56-60BACCB

61-65DABBD66-70ABBAD

71-75DDDCC76-80ABCBB

81-85BBDCB86-90BCCCB

91-95AAAAD96-100BBCCC

會考文學常識12

1、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後遷長安(今陝西西安),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文的成就大於詩。其《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為唐代七律名篇,絕句《江雪》在唐人絕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小石潭記》選自《柳河東集》。

2、蘇軾是中國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古文學家,世稱“三蘇”。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3、史成漢,1923年出生于山西定襄縣,蒙古族,七月派詩人,1941年發表詩作,出版了詩集《彩色的生活》、《祖國》、《在祖國面前》、《愛與歌》等。

4、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是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無產階級現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發表《狂人日記》,著名短篇小說《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記《而已集》、《二心集》、《三閒集》等。

《朝花夕拾》是魯訊寫於1926年2月間的散文集,共10篇。《故鄉》選自小說集《吶喊》;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選自《朝花夕拾》;課文《雪》選自《野草》(《魯訊全集》第2卷);《阿Q正傳》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傑作。

5、胡適(1891-1962) ,原名胡洪騂,字適之,安徽績溪人,現代作家、學者、教育家。是中國現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著有《胡適文存》、《中國哲學史大綱》、《白話文學史》、《胡適文集》、《胡適作品集》等。

6、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沫若為筆名。四川樂山人。現代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社會活動家。主要文學作品有“詩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天上的街市》《淨夜》選自《郭沫若全集》。

7、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主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滅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還有短、中、長篇小說。《短文兩篇》選自《龍.虎.狗》。

8、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理著名作家、評論家,作品擅長刻畫以及對奇特命運下個人的遭遇和心靈的熱情描摹。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傑出的中短篇小家之一。代表作有《成功的迷訣》、《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三作家》等。《列夫.托爾斯泰》選自《三作家》。

9、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女作家及教育家,著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老師》等。

10、《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儲存下來的305篇詩歌,大約產生於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年)至公元前7世紀(春秋中期)的五六百年之間。它們原先全是樂歌,按照樂曲的不同來編排,分為“風”、“雅”、“頌”三類。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攤牌詠歎的特點,普遍採用“賦”、“比”、“興”的手法。

11、《戰國策》是一部先秦歷史文獻,雜記東西周及秦、齊、楚、趙、魏、燕、宋、衛、中山諸國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並六國,約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此書還有《國事》《國策》《事語》《短語》《長書》《修書》等名稱,原著者名字不可考,後經漢代劉向整理,定名為《戰國策》,沿用至今。

12、《曹劌論戰》選自《左傳》,相傳是春秋時期左秋明根據魯國史料編寫的編年體史書。

13、《鄒忌諷齊五納諫》先自《戰國策》,這裡的“諷”是諷刺的意思,“納諫”則用暗示的方法規勸是接受的意思。

14、《愚公移山》從文學體裁上看是一篇寓言,選自《列子.湯問》文中有一個與愚公相對比的人物,叫智叟,這個名字具有諷刺意味。

15、《關睢》選自《詩經. 周南》是《詩經》第一篇;《蒹葭》選自《詩經.秦風》,它與《關睢》一樣,同屬《詩經》中國風一類,這一類中主要是各地歌謠,思想意義和藝術成就最高,此外還《雅》、《頌》兩類。

16、《左傳》,又稱《左氏春秋傳》或《左氏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情況的一部編年史。《史記》和《漢書.藝文志》都認為它是魯國史官左丘明所用,清代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由劉歆改編;近人認為是戰國初年人據各諸侯國史料編成。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前722年),終於魯衰公十四年(前454年)。

會考文學常識13

【五穀】古代所指的五種穀物。五穀,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五牲】五種動物,具體所指說法不一:一種指牛、羊、豬、犬、雞;一種指麋、鹿、磨、狼、兔;還有一種指磨、鹿、熊、狼、野豬。第一種說法流傳較廣。

【五味】指酸、鹹、甜(甘)、苦、辣(辛)五種味道。烹調上講究五味調和。

【六畜】指六種家畜:馬、牛、羊、豬、狗、雞。

【八珍】指古代八種珍貴的食品。其具體所指隨時代和地域而不同。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九雲:所謂八珍,則醍醐、麝沆、野駝蹄、鹿脣、駝乳麋、天鵝炙、紫玉漿、玄玉漿也。後世以龍肝、鳳髓、豹胎、鯉尾、鴞炙、猩脣、熊掌、酥酪蟬為八珍。

【古代食器】古代食器種類很多,主要的有:簋(gui),形似大碗,人們從甗(ya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簠(fu),是一種長方形的盛裝食物的器具,用途與簋相同,故有簠簋對舉的說法。豆,像高腳盤,本用來盛黍稷,供祭祀用,後漸漸用來盛肉醬與肉羹了。皿,盛飯食的用具,兩邊有耳。盂,盛飲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圓形之足。盆盂,均為盛物之器。案,又稱食案,是進食用的托盤,形體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進食時常舉案齊眉,以示敬意。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於俎上,然後用刀割著吃。匕,是長柄湯匙;俎,是長方形砧板,兩端有足支地。古人常以刀匕、刀俎並舉,並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鴻門宴》中有這麼一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說的就是這種境遇。箸,夾食的用具,與住諧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諱故取反義為快,又因以竹製成,故加個竹字頭為筷,沿用至今。以上食器的質料均可選用竹、木、陶、青銅等。一般百姓大多用竹、木、陶製成,貴族的食器則以青銅居多。古代統治者所用的筷子,有的用金、銀或象牙製成。

【古代炊具】我國古代炊具有鼎、鑊(huo)、甑(zeng)、甗(yan)、鬲(li)等。鼎,最早是陶製的,殷周以後開始用青銅製作。鼎腹一般呈圓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說;鼎的上沿有兩耳,可穿進棍棒抬舉。可在鼎腹下面燒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別較大。古代常將整個動物放在鼎中烹煮,可見其容積較大。夏禹時的九鼎,經殷代傳至周朝,象徵國家最高權力,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為天子,可見它是傳國之寶。鑊是無足的鼎,與現在的大鍋相仿,主要用來烹煮魚肉之類的食物;後來它又發展成對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將人投入鑊中活活煮死。甑,是蒸飯的用具,與今之蒸籠、籠屜相似,最早用陶製成,後用青銅製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許多孔眼,置於鬲或釜上,甑裡裝上要蒸的食物,水煮開後,蒸氣透過孔眼將食物蒸熟。鬲與鼎相近,但足空,且與腹相通,這是為了更大範圍地接受傳熱,使食物儘快爛熟。鬲與甑合成一套使用稱為甗。鬲只用作炊具,故體積比鼎小。炊具可分為陶製、青銅製兩大類。一般百姓多用陶製,青銅炊具為貴族所用。

【古代酒器】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稱,作為專名是一種盛酒器,敞口,高頸,圈足。尊上常飾有動物形象。壺,是一種長頸、大腹、圓足的盛酒器,不僅裝酒,還能裝水,故後代用簞食壺漿指犒勞軍旅。彝、卣(you)、纍(lei)、缶(fou),都是形狀不一的盛酒器。爵,古代飲酒器的總稱,作為專名是用來溫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溫酒。角,口呈兩尖角形的飲酒器。觥(gong),是一種盛酒、飲酒兼用的器具,像一隻橫放的牛角,長方圈足,有蓋,多作獸形,觥常被用作罰酒,歐陽修《醉翁亭記》中有這樣的描述: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杯,橢圓形,是用來盛羹湯、酒、水的器物。杯的質料有玉、銅、銀、瓷器,小杯為盞、盅。卮,也是一種盛酒器,《鴻門宴》中有卮酒安足辭之句。

【羹】即肉汁。有兩種:一種是純肉汁,供食飲;另一種是肉羹,製成五味調和的濃肉湯,後泛指煮或蒸成的汁狀、糊狀、凍狀的食品。在古代,肉是肉食者才能吃到的,貧苦百姓只能用白水煮菜為羹,這就是所謂的菜羹。

【膾炙】膾,切細的魚、肉;炙,烤肉。古代鮮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串;乾肉則用火烤。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可見古代膾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膾炙,是人們所共同喜好的,後來把詩文為人所稱頌叫做膾炙人口。

會考文學常識14

1.縱橫結合記憶法

古今作家生活時代不同,從而形成縱的聯絡;同一時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點,從而又形成了橫的聯絡。將這些縱橫聯絡的知識點組合起來,在腦中形成幾條線或幾個面,是一種快速而牢固的記憶方法。如果能據此自己動手製作幾張圖表,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如我國古代戲劇史有三個高峰,一是元雜劇四大家加上王實甫,二是湯顯祖的“臨川四夢”,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這樣縱橫結合加以記憶,中國古代戲劇史又何愁記不住呢?

2.舉一反三記憶法

如由《戰國策》的國別體聯想到《史記》的紀傳體和《資治通鑑》的編年體;記憶屈原時,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離騷》;又因《離騷》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想到西方浪漫主義三大家:雪萊、雨果、拜倫。這樣觸一而發十,就能較系統地記住許多文學常識了。

3.分門別類記憶法

即在分類的基礎上把某些有相同點的知識按一定順序集中在一起強化記憶。可以以考點為分類標準,如:(1)時代國別,可以借鑑古代史書體例中的編年體和國別體的方法,按不同時代和不同國家來記憶。(2)風格流派,如“山水田園詩派”“邊塞詩派”“婉約派”“豪放派”等。(3)地位評價,如“四大名著”“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等。(4)文章體裁,如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5)題材人物,如《范進中舉》《孔乙己》等都塑造了受封建科舉制度迫害愚弄的舊知識分子形象。(6)作家作品,如蘇軾的詩、詞及文等。(7)字號稱呼,如柳河東、杜拾遺、太史公等。

4.點面結合記憶法

複習既要注意全方位複習,又要注意突出重點。有的文學常識關鍵就在某一要點,抓住了要點,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教材所選魯迅的若干篇小說,要記每篇出自何處,很難,若記住除《祝福》出自《彷徨》外,其餘均出自《吶喊》,便省時易記、事半功倍。

當然,上述記憶方法並非只能單獨使用,在實際記憶過程中,它們往往是綜合運用的。各種記憶方法的綜合使用,既是對文學常識的多角度記憶,又是變化了的反覆記憶,其效果自然會更好。

會考文學常識15

1.亦樂乎、溫故知新、不恥下旬、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善而從——《論語》

2.諱疾忌醫、防微杜近——《扁鵲見蔡恆公》

3.愚山移山——《愚公移山》

4.落英繽紛、豁然開朗、無人問津、世外桃源、雞犬相聞——《桃花源記》

5.韋編三絕——《史記。孔子世家》

6.“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

7.雞犬不寧——《捕蛇者說》

8.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氣象萬千,心曠神怡,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陽樓記》

9.醉翁之意不在酒、峰迴路轉、水落石出——《醉翁亭記》

10.一鼓作氣,轍亂旗靡——《曹劌論戰》

11.揭竿而起,斬木為兵,鴻鵠之志,被堅執銳——《陳涉世家》

12.開張聖聽,妄自菲薄,優劣得所,三顧茅廬,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作奸犯科——《三國演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