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作文:進化的反思

來源:才華庫 2.27W

基因研究表明,人類和猿類(大猩猩、黑猩猩和其他猩猩)的基因,只有百分之幾的差別。但是,如果我們脫光衣服,站到猩猩的群體裡,就會驚訝地發現,我們與它們竟是如此之不同,簡直是天壤之別。例如,我們可以直立行走,行動自如,它們卻只能躬身曲背,四腳著地。即使偶然站立起來,走上幾步,也是東倒西歪,左右搖擺,因為它們是平足。我們的腦袋大而圓,前額突出,面部平直,牙齒小而密集,排成弧形。它們卻是腦袋小而尖,前額後傾,眉骨高隆,嘴巴大而突出,牙齒大而稀疏。我們上肢短而細,下肢粗而長,兩手非常靈活,雙腳與小腿垂直。它們卻上肢很長,雙臂過膝,兩腿較短,羅圈狀彎曲。我們可以說話,寫字,思維敏捷,能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意思。它們卻只能聲音單調,嗚哇亂叫,其智力似乎還不如一個3歲的小孩子。

既然我們是近親,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差異呢?這得從人類的進化說起。

遠古的非洲是一塊炎熱的大陸,為大面積的熱帶雨林所覆蓋,生活著一些古老的.猿類。後來由於地殼運動,非洲東部逐漸隆起,東非裂谷開始形成,氣候變得愈來愈乾燥。到大約1500萬年之前,氣候越來越乾燥,森林的面積開始減小,而為大面積的草原所代替。原來生活在森林裡的臘瑪古猿這時便下到了地面,進入到草原裡。其他猿類還繼續留在森林裡。

草原非常開闊,臘瑪古猿既要到處尋找食物,又要隨時提防潛伏的天敵,例如獅子的襲擊。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況,它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點食物,例如幾隻香蕉,剛想吃,卻突然衝出來一隻獅子。它們不得不倉皇逃命,卻又捨不得把來之不易的食物丟棄,只好用前肢抱住,用兩條後腿奔跑。這樣跑來跑去,終於學會了直立行走,這就是人類與猿類分道揚鑣的第一步。這一步非同小可,使得進入草原的猿類,開始向著完全不同的方向進化。

站立起來的猿類,視野開闊了,可以看到更遠和更多的東西。活動靈活了,可以以更快的速度跑更多的路。前肢解放了,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提高了行動的效率和生存的機率。全身的重量都壓在腿上,兩腿變得粗壯有力,腳掌出現了便於行走的弓形彎曲。所有這些適應性的變化,促進了大腦的進一步發育,增強了思維的能力。由於腦容量越來越大,頭顱變大,頭頂變平,前額向前突出,凸起的眉骨也就逐漸消失。它們本來是以植物為食,與現在的大猩猩和黑猩猩相似。咀嚼植物需要發達的臼齒,所以頜骨很長,嘴巴往前突出。這也就是為什麼所有的食草動物都是長臉的原因。而學會了使用工具以後,狩獵的成功率提高了,食肉的機會也就愈來愈多,切齒變得更加重要,犬齒和臼齒越來越小而密集,牙齒開始重新排列,由原來的兩排平行變成了彎曲的弧形,嘴巴漸漸變小,下巴往後收縮,鼻部隆起,面部趨於垂直,逐漸趨向我們今天的樣子。高蛋白的食物不僅強壯了體魄,而且促進了大腦發育。有了簡單的語言,則使相互聯絡更加緊密。到大約250萬年之前,開始製造工具。於是,人類的進化進入了一個更高的階段,從類人猿變成了原始人,稱之為“能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