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集合9篇

來源:才華庫 2.54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集合9篇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製品和絲線繡的,包裡除了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2

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我的家鄉韶關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著屬於我們的傳統節日。在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原因不是因為屈原,不是因為什麼。就因為我是在端午節那天出生的。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划龍舟。

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裡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裡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3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這裡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

端午節的習俗可不只有吃粽子喲!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佩香囊,有驅趕瘟疫之意。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那一天,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用以驅瘴。

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聽老師忿忿地說,韓國要將端午節申遺了。作為炎黃子孫。真有點坐不住了。從我做起吧!今年端午節,要讓它過得更有中國味。耐心等到五月初五吧。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4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喜歡張燈結綵的元宵節,但我最喜歡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每逢到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聽說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因為愛國投江死去,人們為了不讓魚吃屈原的屍體,把米團扔進江裡,用這種方法來紀念屈原。

每到這個時候,最熱鬧的就是包粽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綠油油的粽子葉洗得乾乾淨淨,左手託著粽葉,右手舀起糯米往裡放,還可以加些蜜棗葡萄乾等。放在鍋裡,煮出來粽子的味道飄滿整個房間,再煮些茶葉蛋,味道就更濃香四溢了。一切準備好後,我和家人出去踏青,聽說端午節那天早上出去踏青,還可以治病呢!回到家裡我急忙拿出一個大粽子,輕輕的扒開粽葉,裡面露出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咬一口,那蜜棗的甜汁、糯米的香味往嗓子裡鑽,好吃極了!時間過得真快呀!

終於到了開飯的時候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著香甜的粽子,品嚐著美味大餐,說說笑笑!開心極了!尤其是小孩子胸前掛著香荷包,手裡拎著大葫蘆,滿屋子跑!高興極了!

啊!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5

又一個端午節來臨了。每當想到端午節,我就會想起那位值得讓人紀念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愛國主義寫成了一首又一首詩,直到後來國家滅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為國投江自殺。這感人事蹟感動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他們為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建立了這一個節日——端午節。

在端午節裡,人們要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戴香囊。記得我五六歲的時候,媽媽教過我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鄉建湖,這裡的人們也都這樣。端午節前夕,就包好了粽子,插好了艾葉,戴好了香囊。灑黃酒,驅害蟲,把房裡打掃得乾乾淨淨,喜氣洋洋地迎來端午節。

端午節時,我最愛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氣可香啦!讓人聞著心曠神怡。我也愛吃粽子,特別是那甜絲絲的蜜棗粽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粽子讓人吃了讚不絕口。

知識淵博的爸爸對我說,端午也叫端陽、重五劃龍舟當時是為了打撈屈原的屍體;而往江裡投粽子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我聽了,才明白為什麼要賽龍舟、投粽子了。

我愛家鄉的粽子,愛家鄉的香囊,更愛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6

過端午節是中國兩千多年的傳統習俗,中國人為什麼要過端午節呢?這裡有不少的傳說。最著名的就是紀念中國歷史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據說中國古代百姓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很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到了端午節那一天,我們一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吃粽子。粽子的形狀有三角形、四角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粽子裡面的陷也有很多種,有豆沙、黴乾菜肉、芹菜肉、還有紅棗的,味道非常好。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先把外面的繩子解開,再把粽葉剝掉,啊!真香,我吃了一個還想吃第二個,可惜我的肚子已經裝不下了。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握著船槳動作協調、齊心協力地奮力向前划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鼓,“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此起彼落,使水手們更加鼓足了幹勁,勇往直前……每年賽龍舟的場面都非常壯觀。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不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而且傳承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啊!端午節真好,我真想每天都是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7

我的家鄉在安鋪鎮,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家鄉的人們都舉行賽龍舟和吃粽子的活動。

有一年的端午節,爸爸媽媽和我到九洲江邊觀看人們賽龍舟。到那裡觀看賽龍舟的人很多,一路上到處都是人,真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呀!江上大橋上的人也有很多,但一座舊橋上的人卻很少,而且有警察守著。這是因為舊橋比較小,而且有些欄杆也不見了,還有些橋墩也斷了。因為人比較多,我和爸爸媽媽花了很長時間才擠到前面去。

賽龍舟開始了,有黃隊和藍隊還有紅隊,龍舟是長長的,可以坐很多人。隨著一聲哨響,運動員一起划槳,隆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向終點飛去。這時,兩岸的觀眾大叫起來“加油!加油”。這時鼓聲越來越大,運動員越劃越起勁,各支隊伍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互相追趕。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比賽終於結束了,結果是紅隊第一,藍隊第二,黃隊第三。

我們隨著人流離開了江邊。這時街燈已亮了,我越想越覺得龍舟比賽很好看。

我愛我家鄉的龍舟比賽,更愛我的家鄉。

校長給許桂源同學評一評作文:這篇文章寫的是真人真事,所以讀起來挺親切,讓校長也想起小時候到江邊看龍舟賽的情景。不足的地方就是:如果把賽龍舟時的某一個激動人心的鏡頭再進行一番細緻的描寫,文章就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了。例如,某一條龍舟上擂鼓的或者吶喊的,又或者揮動船槳的,找一個給自己印象最深的寫下來,那讀者肯定也會被感染了。繼續努力吧,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相信你會取得進步的!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8

五月初五話端午 轉眼間,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今年是我國把端午節首次例為國家法定假日,以此來發揚傳承此節日,端午節一是紀念屈原,二是通過通過包粽子,插艾葉來驅毒消災,現在商家也準備打一場“粽子戰”。 端午,一開始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投江的事。

那時因為君主昏庸。屈原一身正義卻遭排擠、流放,對國家的前途感到擔憂,但是自己又不能分擔,所以在江邊,憤然抱起大石頭跳江了,江邊的漁夫們看見了,立刻劃著船去打撈,為了防止魚兒吃屈原的屍體,將包著竹葉的米團拋入江中,所以演變到今天有划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吃粽子,大家一定也不陌生吧,它是用青竹了包上泡好的糯米,把它綁成一個近三角的形狀,餡有許多,如蜜棗、綠豆、紅豆、豆沙,也可放入肉,你要你想吃什麼,都可以包,可以說“一包天下”。粽子好吃不好包,當你想到你吃到口味不同的粽子時,你又沒有想到怎樣包粽子嗎,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吧,先要把上好的糯米泡上幾個小時,用二張青綠的葉子疊加在一起折成一個錐形,把泡好的糯米放在裡面,不能放的太多,以免煮熟容易脹開,然後把上面的口用青葉合攏折成一個三角形,然後有細繩綁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可現在大家工作都忙了,端午節也沒有時間去包,還有一些年青人都不知道包,所以商家利用這個節日,推出了許多品牌、品種的粽子,如現煮現買的粽,也有可以放著慢慢吃的冷凍粽,真是應有盡有,它們比味道、比品種、比價格,誰都想乘這個傳統節日賺一把。好了不說了,吃粽子去了。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9

端午節的早上,細雨濛濛,給空氣增添了幾絲涼氣。我和爸爸、媽媽,早早起床,我們象往年一樣,帶著臉盆、毛巾、牙刷去我們家附近的河邊去洗漱。

傳說,端午節這天,河水非常清澈,毒無汙染。人們在這一天用河水洗頭,可使頭腦聰明;用河水洗臉,可使人變的年青;用河水刷牙,也使牙齒潔白;用河水洗澡,可洗去一年的晦氣。所以一大早,我們就來了河邊。

河邊的人很多,大人、小孩、個個臉上洋溢著節日的氣息。你一盆,我一盆的洗漱著自己。有的老人不能來,他們的家人就用盆子或水壺把河水帶回家,讓老人用。我和爸爸、媽媽洗漱後,也用水壺給奶奶帶了回去。

我們一進家,奶奶已經把包好的粽子,煮好的茶葉蛋,還有沿制的大蒜擺放在桌子上。奶奶說,端午節吃粽子可使生活過的甜蜜,吃大蒜可使人的頭腦聰明,吃雞蛋可使人做事圓滿。和往年一樣,吃過早飯後去河堤邊拔幾顆艾葉,端午節這天插在門口,一可以薰蚊子,二可以避邪。

到了黃昏的時候,家裡的人會聚在一起,也算吃團圓飯吧。到那時,我爸和大伯都會現示一下自己的廚藝,我爸是個典型的酒鬼,原本就好酒這又加上親人相聚的歡樂,難免不會喝醉。但每一次團圓飯上總是十二道菜,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大概是家鄉的風俗吧。

願來端午節有這麼多的說法,我非常喜歡我家鄉的端午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