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作文彙總8篇

來源:才華庫 2.78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散文的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散文的作文彙總8篇

散文的作文 篇1

清晨,幾陣隱隱的春雷過後,下起了人春以來的第一場雨微明的天空中慢慢垂下了一條條雨絲層層的雨雲遮住了東昇的太陽不一會兒,遠近的景物都被迷濛的雨霧籠罩了早飯過後,雨雖然沒有停,卻也沒有再下大,仍然淅淅瀝瀝地滴著我拿起傘,走出了家門

雨確實不大,滴滴答答的,不像是在下雨,倒像是在下霧,眼前的世界被封鎖在密如珠網的雨絲中往遠處看去,街道、樓房、行人,都只剩下了一個有些模糊的輪廊天上又是幾陣悶雷響過,雨水好像被催促似的,大了一陣可是,不一會兒,又小了下來我走進雨霧中,頓時,一陣清新涼爽的感覺滲透全身雨滴在身上是冰冷的,可是空氣中卻不知怎麼的,有一股溼潤溫暖的氣息,彷彿報告著春天到來的訊息

春雨瀟瀟地下著,樹木乾枯的枝條朦朦朧朧有了一層淡綠的色彩,雨水順著樹尖滴下來,變成了一串串水靈靈的音符地面也溼潤了許多,散發出一種沁人心脾的芳一香氣息小草也偷偷地鑽出地面,開始編織綠色的地毯春雨瀟瀟地下著,它正輕輕地喚醒大地,悄悄地帶走寒冷,慢慢地撫一慰樹木上嚴冬的創傷春雨洗去了冬日的殘跡,萬物在春風的吹撫下醒來了,在春雨的滋潤下生長了

多神奇的春雨呀它是朦朧的,又是清晰的它給萬物披上洗了、擦亮了,一種明朗、歡快的感覺在滋長整個世界就像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好像一切都重新開始了,樹是新的,新得綠芽滿枝;草是新的,新得嬌一嫩纖弱;花是新的,新得含苞欲放甚至連心情也是新的,心中只有一種清爽愉快的感覺

透過綿柔的雨絲織就的如煙的春紗,我望著那些打著傘、匆匆避雨的行人,不由得想到:為什麼要躲藏呢?讓我們的身心一起來感受這春雨帶來的清涼吧於是,我收起傘,走進雨中,細小的雨滴打在身上,一點也不覺得冷,只有一種親切、清新的感覺……

來到學校,雨已經停了到處清新明亮,大自然的景色,被洗滌得多麼秀麗呀,我不經意地回頭一望,似乎望見了一抹極淡極淡的彩虹,雖不清晰,卻依稀可辨可等我定睛凝神望去的時候,它卻不見了,消失得無影無蹤初晴的天空中,只有幾朵白雲飄來飄去……”

多清涼、多神奇的春雨呀!

散文的作文 篇2

蘇軾一生對散文用力甚勤,咳唾成章,作品巨集富,今存各體散文約四千餘篇。體裁有賦銘、頌讚、論議、雜著、記敘、表狀、書牌、碑傳、筆記等多種,略可區分為議論文、記敘文、小品文、雜著幾類。

議論文是蘇文中的一個突出部分,它包括奏議、進策、經解、雜說等,其中重要的是史論和政論。

記敘文包括碑傳文、山水記、亭臺記等,在蘇文中藝術價值最高,最富有獨創性。碑傳文善用生活素材和日常細節刻劃個性,以突現奇人異才的高風特操,《方山子傳》、《石氏書苑記》等可作代表。遊記文長於在寫景記遊、烘染意境中,寄寓識見,融入詩情雅趣,《石鐘山記》、《雩泉記》、前後《赤壁賦》等,是這方面的名篇。

比之歐曾諸家,蘇軾在散文藝術上有新的推進和開拓。

其一,由長於議論到精於思辨。蘇文也以議論見長,它的議論具有一種雄辯的氣勢和化隱為顯的形象狀述力,如蘇軾的史論、政論,大多立意新警,善於翻空出奇,推倒舊案;在論證中,上下古今,援據賅博,雄辯滔滔,一往無前;而筆力縱橫捭闔,騰挪變化,使文章具有一種滾滾不窮,渾浩流轉的氣勢。東坡的議論,不同於某些政治家一味平正的開陳正見,他善於用形象化的手段,來闡述複雜的道理。

其二,由重在傳道義到重在寫性靈。北宋古文運動從倡導尊韓崇道開始,初期古文家多主張宗經明道,至三蘇強調了寫胸達意。蘇軾說:“作文先有意,則經史皆為我用。”(《清波雜誌》)蘇軾寫人耿介曠達,敢笑敢罵,曾自謂“與人無親疏,輒輸寫腑藏(《密州通判廳題名記》),故其文多寫自我,見胸臆,顯性靈。

其三,由容與閒易到靈動活脫,舒捲自如。歐文“修達疏暢”、“容與閒易”,是平易自然風格的典範。東坡沿著歐文的路子邁入了工巧與天然渾化統一的新境界。

蘇軾散文不僅以議論見長,且貫於向思辯化的更高層次昇華,不拘於明道議政,而尤長於寫胸臆,見性靈,妙手生春,涉筆成趣;在手法和體制上,由單一化走向複合化,善於融眾長於一爐,破舊格生新變,由此文風從自然平易一途,邁入了活脫靈動、儀態橫生、出神入化、氣韻天成的高境妙域。因此,我們說蘇文集中體現北宋散文的特色,代表一代散文創作藝術的最高成就。

散文的作文 篇3

時光扯著天幕,呼嘯而過。

青春的蔚藍,在佈滿惆悵的白紙上渲染開來。一滴墨,一陣幽香,還有一點點幻想的力量。我站在一片蔚藍之上,眺望著期待已久的遠方…

香樟樹下,只有你一個人孤單的背影,是已經習慣了寂寞麼?我不知道…空氣中飄散著歲月年輪碾過的花香,在鼻翼間閃爍著奇異的光芒。班駁的樹影斜斜地投射在地面。你長長的睫毛也影射到了臉頰上。微風拂過,凌亂了樹影,也凌亂了我悸動的心…

你睡著了。真好…可以靜靜的的注視著你,沒有忸怩。斜劉海已悄悄滑下,蓋住了那雙會笑的眼眸。你香甜的睡顏是否因為你找到了夢想,找到了你最初的方向。我垂下眼瞼,默默地向上天祈禱著…

你的指間夾著一片三葉草,下面的白色卡片上墨痕猶存,“三葉草的夢想,四葉草的天堂”。一句話,瞬間照亮了我的臉龐。誰曾說,透過現象可以看到本質。只那一句話,我彷彿看到了你骨子裡的文藝範兒。原來,可以這麼美好…

夕陽墜了又墜,搖曳出絢目的晚霞,紅紅的映照著你的臉頰。青青草地上,你還是那樣躺著,但是你的思緒已飄向何方?樹葉嘩嘩作響,猛地驚醒。我悄悄地離開了,害怕看見你醒來,因為你會看見我盯著你看時的愛意…

沒有看見你醒來時滿面的笑意,和你的喃喃自語。風吹散了它們,或把它們吹向我到不了的遠方,你說:三葉草的夢想只為你綻放。這些,我都不知道…

又是一個夏天來臨,誰會在香樟樹下等你?日光傾城,照亮了灰暗的地方。風吹琴絃動,奏出了一曲。

青春打馬而過,留下最美的繁華。

散文的作文 篇4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全國規範了文字、度量衡和行車的軌道,並沒有統一語言。明朱元璋擔心官員語言不能上傳下達,與百姓無法溝通,曾編纂《洪武正韻》頒發全國,但收效甚微。至清雍正年間才統一使用“官話”,也就大致為今天的“普通話”;當時清政府曾於方言較重的閩粵設立“正音書院”,以矯正方言給“官話”普及帶來的負面影響。在全國“八大方言”體系中,福建省南靖縣閩南話與客家話便佔有其中兩種。所以,閩南與客家方言區學生用方言作文的現象依然存在,便有其歷史和地域的因素。

在閩南方言山區,國小生直接翻譯方言的作文尤為普遍。在一篇記人作文“我的 ”中,一位學習挺優秀的學生以“我的奶奶”為題作文。文章開篇即寫道:“天氣越來越冷了,奶奶僅穿一件薄薄的襯衣,凍死了。”如此開門見山點出主人翁悲慘結局,確出人意料,參閱老師無不為此精妙的謀篇佈局讚歎不已。接著寫父親對奶奶如何不孝,整日整夜地,又使讀者義憤填膺了一番。可到篇末忽然出現父親“孝心猶存”,在大年夜給奶奶送來一套新棉衣——“奶奶終於笑了……”這就讓人不瞭解了:奶奶不是剛剛“凍死”,這回怎麼又“笑了”?一問,才知道學生用閩南方言作文,奶奶不是被“凍死”了,而是“凍得厲害”。

諸如此類不規範語言表達方式,在國小生作文中不難發現。如“時間來不及了,我趕馬上學去。”“雞吃人很補。”“我家來了人客。”“她攔小鴨游泳。”等等。

可見,如何矯正學生方言作文,已成閩南方言區語文老師作文教學的當務之急。根據方言作文產生的原因及國小生自身知識掌握特點,筆者認真思考,細心考究,提出如下幾點策略。

首先,必須在閩南方言區大力推廣普通話,只有做到“語同音”,才能確保“書同文”。

閩南方言是學生產生方言作文的根本原因。鑑於閩南有其悠久而深遠的歷史文化,要在短期內推廣普通話,不僅難度大且極不現實。但我們可以把這一工作,視為提高校園文化品位的一項重要工程。或者將師生是否運用普通話進行教學與交流,納入學校素質教育考核的一項指標。

其次,必須擴充學生的漢語言知識量,尤其是識字遣詞造句和漢語語法這兩方面。

國小生之所以出現方言作文,很重要一個因素是學生文字語言量的貧乏,形成“欲表無詞,欲抒無言”的乾涸局面,當學生不能直抒胸意時,只好用“拼湊法”和“替代法”來表達。那麼,“方言詞彙”與“方言語法”就難免滲入其中,方言作文也就由此而形成。

再次,必須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中不斷豐富自己。

學生直接經驗多來自現實生活,在閩南方言和普通話之間,“菜花”和“花菜”;“雞吃人”與“人吃雞”是一組極明顯的詞彙與語法的不同,教師要多引導、比較和區別,使學生明白其中的聯絡與表述的差異。而間接經驗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來源。是校內外、課內外多渠道的知識網路。所以,不妨鼓勵學生“耳目並舉,手腦齊用”,多聽、多看、多讀、多思考和練習。如此,既能充實學生的詞彙;無意間掌握漢語語法;又能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和創新作文題材。

此外,要讓學生掌握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的區別與聯絡,並領會二者的適用範圍。

口頭語言一般是與人交際時,對方能聽得明白的通俗語言;而書面語言多以文字描述,書面形式直抒胸意。我們不反對口頭語言在學生作文中出現,對一篇文章而言,口頭語言往往能突出文章人物的性格特點。如前幾年春節晚會上趙本山的《說事兒》為例:“……她這一剪,一萬多隻雞都得了禽流感,第二天。”按一般表達方法,“第二天”應置於“一萬多隻雞”的前面,但相聲角本作者卻將其安置於最後,顯然是為了突出“黑土”(趙本山飾)這一典型的“中國農民形象”。而在閩南方言區,學生往往將許多閩南方言以口頭表達方式出現在作文裡,這不僅不能更好地表現文章語言特色,反而弄巧成拙,使文章語句顯得很不自然。如有學生這樣描寫:“快上課了,我吃飽飯,趕緊上學去……”這裡的“吃飽飯”與“趕緊”顯然就是方言口頭表達方式。倘若將其改為:“快上課了,我吃完飯,連忙上學去……”如此,才能更自然,更合乎語境。

由此可見,要矯正閩南邊遠農村學生方言作文的習慣,除全社會共同努力,大力推廣普通話外;還得依靠廣大園丁,共同出謀獻策,從多渠道,多方位,由淺入深,精心輔導,使廣大方言區國小生能“語共音”,“書同文”,並逐步提高他們的漢語言表達能力。

散文的作文 篇5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清風,過冷。

繁華的煙火延展在女子的眼裡,寸寸的絲柔,有著曼妙繁花的香味,若許流年,我又何嘗不想跟你浪跡天涯。女子眼裡的絲柔隨著煙火的隕落,頓時煙消雲散,只剩下暗淡的墨色,遮掩了她一生的歡喜怒怨。

她何嘗不想起曾經,曾經的香味,就像夢裡的淺蝶,若是飲了一滴漓酒,便悠悠盪盪地在心裡撕扯,飄遠,搖曳。

菊花叢裡,簇簇淡雅的花兒像古復的畫,拉斜的影子,顛覆了夢裡的囈語。

魚傳尺素的驛站,不再有你的身影,影影綽綽的墨色,惹得女子淚含憂涼。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

女子翻出曾經的古箋,那種渲染的淡黃,淡化了女子的悲傷。

誰知,女子呆在他去尋找天涯的海角,等待。

女子還是會挽出佩著青玉的長笛,纖纖細手撫過,不忍吹奏,吹奏自己的悲傷,讓它在南風裡搗碎。

女子想。

如果在那個黃昏近晚的原野上,她是點頭的話,那麼她的幸福就會滑落成為花蕊的盛放了吧。大概。

女子不會忘,有些刻苦銘心,就只是讓心更加悲傷。割捨不了的那部分,是不可觸碰的殤。

黃昏像北宋的畫,悠悠然而醉心。那天的他飲了酒,嘯成的劍氣閃著寒光,那是他的豪放。她只是站在他的身旁,輕捻長笛,間關鶯語花底滑的清揚。年事夢中休,何處合成愁?不想雁歸留,只留一曲汩汩涼水,在原野空曠處冰泉流。她知道他是個一蓑煙雨任平生的人。但她不是。父母雙親,她不能割捨的線系。沒有回答。那瞬憂涼。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女子唸完,然後悲涼的笑,就像是沙漠裡穿越的蝶,把自己的夢,丟在地平線的遠方,碾過的年華冉冉散開。

月滿西樓,灑落的月光模糊。

女子對著滿波秋湖,盪出淺淺的笑聲。笑聲盪漾,盪漾……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散文的作文 篇6

我愛梅花,但它太固執;我愛菊花,但它太悲觀;我愛荷花,但它過於寧靜;所以我最愛桃花,它的美恰到好處.

對於桃花的鐘愛完全源於那道難忘的風景.雖然是無意間發現的,但桃花在我的腦海裡留下了一道揮之不去的烙印.

那還是早春,山野中的一切沉睡了整整一冬,終於開始甦醒,於是家鄉的那個小公園同樣也開始煥發生機.週末,約上幾個好友,以鍛鍊身體為由,拋開一切煩瑣,去放飛自我倒成了一件美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呵,說得倒容易,一個小園子就想將春天關住?恐怕一整片大地也辦不到--瞧這一路春色!那條潔淨的水泥路旁,小草小樹們不甘願一直耷拉著枯黃的臉,早已改頭換面,用它們那嫩綠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這個漂亮動人的世界.沿著這條小路漫步而上,原本只想再收穫一抹綠意,春天卻給了我們一個驚喜--我們像發現桃花源似的發現了清澈小溪中漂浮的小花瓣:指甲般大小,是多麼小巧玲瓏;粉紅色的色彩,是多麼清麗;隨溪水漂流,又顯得多麼調皮可愛!

“走,我們找“桃花源“去!“於是我們滿心歡喜地沿溪而上.眼前,沒有像《桃花源記》中所描寫的那樣: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眼前有的,只是一株桃樹,她孤單但樂觀地婷婷玉立在溪邊的雜花雜草中.我們並沒有為此失望,因為我們早已被她的樂觀所感動.我們聯想到她的來源,一致認為她的存在只是偶然.一陣微風拂過,淡淡的清香襲來,讓人心曠神怡.同時也看到,一片片調皮的花瓣就這樣跳入水中,在溪中的石塊間迴旋逗留了一會兒後,歡快地奔向了遠方.看看那哺育這些可愛精靈的枝幹:她沒柳樹婀娜多姿,沒榕樹粗壯挺拔,也沒松樹奇形怪狀--她只是一棵桃樹的枝幹.顏色深沉,任意舒展,平凡不起眼但又漂亮、樸素、大方……

這樣一棵桃樹,不久後就她的花兒就會凋零.而且她可能沒有機會結果.但她已為春天做出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我們輕撫著她的.枝幹,為她祈禱,為她祝福,也為她送上真誠的敬意。

一道平凡的風景,一種非凡的感受,一絲愉快的回憶,從此我愛上了桃花。

散文的作文 篇7

大學裡的寫作老師是位中年婦女同志,我時常欽佩她能把頭髮盤得一絲不亂,且次次如模板複製般地不差分毫。她說話的樣子完全是一種傲視天下的姿態,顯示出小有名氣一類人的尊嚴,在她面前很容易讓人感到自卑,似乎是迫不得已調教我們這些文辭拙劣的學生。反正見到她的第一眼,腦海裡“敬而遠之”四個字便揮之不去。即使她曾經“垂青”我的一篇文章,並親自在班裡宣讀且加驚詫加讚賞,也仍然無法改變我對她一如既往的這種“偏見”情感。

她所宣讀的那篇作文,經了我的筆,她的眼、口之後,就很自然地“收藏”了。她是一個有遠見的人,而我的短視造成了終身與這篇文章的“失之交臂”,悔之晚矣。好在,作文裡的內容還隱約記得:寫的是家裡養的一隻名叫蹦蹦的狗的趣事。

以我的猜測,她老人家是絕不會養寵物的,否則,實在無法做到一絲不亂。無形中養狗的事對她就比較陌生,其中的樂趣也就不甚了了,暗合了“陌生化”理論,起到了“吸引眼球”的“新聞”效應。

據我現在的回憶,她一定以為狗是動物中最“忠厚老實”的一類,不可能做出人類那樣欺騙的小把戲。而我在文中恰恰講述了狗狗的狡猾一面:有一次,那隻叫蹦蹦的狗,趁著我們全家外出的機會,把門口所有的棉拖鞋都叼到了沙發上,一個一個咬碎,家裡狼籍一片的情景可想而知。就在我們準備“捉拿歸案”“嚴刑拷打”問罪之時,不知誰不小心踩了它一下,它噢地一聲哀叫,好似嬰孩般地哼叫起來,慌張的我們便也不忍心懲罰它,只是訓孩子似地口頭教育了一下。彷彿要增加我們對它的憐憫,提醒人類的自省,它一瘸一拐外帶可憐巴巴的眼神以及嗯嗯嗚嗚的囈語,很快使原本的凶手褪變為受害者,我們大受盅惑,心存愧疚,好像地震的時候跑得快卻沒大聲喊出來,失了一次真實表白的機會。彌補的方法自然也簡單,想法堵住它的口,以挽回“狗言狗語”對人類的詆譭。買回來的肉,切一小塊,喂到它嘴裡,終於得了個笑臉。我到廚房打算再去拿一塊過來,大約中學上晚自習時常走夜路養成的習慣吧,走路總喜歡“驀然回首”,以為這樣會有李清照“卻把青梅嗅”的少女情懷。不料猛一回頭,蹦蹦尾隨其後,四蹄如履平地。它那狡黠的眼裡分明含著一絲笑意。大呼上當之後,全家人都笑起來,嗔怪它精靈古怪,原諒了它所有的過錯。

寫作老師唸完後驚異的情緒帶動了班裡的同學,也許在他們看來:無論做板報寫字畫畫,還是平日和同學下棋、讀書、遊逛,一點也不像和狗們打過交道的人。或許文章描寫還算活靈活現,或許不曾聽聞這樣的異事,默默無聞的我,竟然成了以後一段時間班裡焦點話題之一。

我除了有點意外,便只有些恍惚,自然也帶些奇異,用現在的話就是:至於嗎?同時也悟到:於我極平常的事,對於別人也許是一種極大的意外和驚喜,體驗結果正可用“天壤之別”來區分。

散文的作文 篇8

夜晚的燈光彷若西域的黃沙,任由風吹拂著,搖曳著,等待著,那一個個的路人!感弱,質問那沙,這裡可否埋下那金?

滯朽的路燈,儼然有一絲昏黃的光打在地上,那零星的光?你在何方?我,一路人甲,低頭走在這片漆黑的夜裡,那良辰美景,不思過往,我只低頭,固若金湯!

娑娑的葉片作響,是否昭示著方向?我順著聲音走去,那昏黃老舊的燈光!宛若時光的舊傢俱噌噌作響。不知為何,饒有興趣地我,多想起身,抬頭仰望!

可否我地關節作響,不曾瞭望,隱隱作痛,時代的蒼茫。我好似步入那無盡的荒漠,無盡的燈光裡,謝謝,還有你的陪伴,潛影!

看著老舊昏黑的燈光,彷彿這隻有一個太陽!走往何方你總在最中央!何苦僥倖地偏離一絲方向的犄角,多麼美!恍若那古井潺潺清泉,忘發覺著,甘甜可口!

我不知回想,這人生猶如滄海一粟,茫茫黃沙中的一粒,有了我們無法乘載的未來和過去,生命皆如沙,正所謂你是風兒,我是沙!

莫不想滴水穿石,沙中有金,再小的星光也足以點亮天空任何一點地方!莫不想這人生平凡如常,腳步將被這流沙絆住,那纏綿,“如魚兒得水”,莫不忘你也是那璀璨的星光,惹人耀眼!莫不念那星星之火足以燎原!流沙,彷若時光,經得起雕琢方為大器,如若你是一塊紫料也罷,山料也罷,既是玉石,只道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人生,恍若隔世的輪迴,一步一步走著上輩子的腳印,一圈一圈輪迴上世紀的結局,你註定平凡一生!既是被這流沙絆住,只會越陷越深,無法自拔!何苦麻木於當下,朽木也可雕,孺子更要教,你這輪不轉,下一輪則不歡!

魯迅道地好:“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