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裡的詩意作文6篇

來源:才華庫 1.17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日子裡的詩意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日子裡的詩意作文6篇

日子裡的詩意作文1

平常的日子總是很平淡,但也有一些詩意的日子讓我久久回味。

吟詩過中秋

在我記憶中,每年的中秋節,我總是與媽媽比賽背詩,老爸當裁判。隨著我漸漸長大,我會背的詩越來越多,而媽媽卻時常說:“年紀大了,越來越記不住新的詩詞了。”去年中秋節,我們同往年一樣,一盤月餅、一碟水果、一壺茶,一家人又開始吟詩賞月。“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我起了個頭。媽媽應了一句“老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現在有些懂事了,把一些從前熟記的詩留給媽媽。“春江潮水連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我復回了一句張若虛的名句。我和媽媽你來我往,老爸在旁也忍不住,吟了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和媽媽大笑:“太簡單了!”……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一家人對著月亮,又過了一個詩意的中秋節。月上的嫦娥,是否也羨慕人間的熱鬧與溫暖?這樣的日子,伴著我長大。

漫步風雨中

我們家住三坊七巷旁,就是那個有名的“誰知五柳孤鬆客,卻住三坊七巷間”的三坊七巷。平常,那兒總是很熱鬧,但是,下雨時,卻少有人跡。而這時,我們卻喜歡撐著傘,慢悠悠地在小街小巷中穿行,享受著雨中的詩意,幽靜而浪漫。春天,雨絲潤如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夏天,春去夏來,雨橫風狂,“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秋天,“荷葉枯時秋恨成”,“留得枯荷聽雨聲”;冬天,雨絲打在臉上冰冰涼涼。但無論季節如何變化,那雨中的狹長小巷總是纖塵不染,四季常青的榕樹更加蒼翠欲滴,高掛的燈籠依舊隨風搖擺,雨絲沿著古樸的屋簷淅淅瀝瀝落在石板路上……無論是微風細雨還是滂沱大雨,漫步在這樣的街道小巷,我們的心也是一塵不染,充滿詩意、安靜和美好。

撒野大草原

去年暑假,我們一家去了北方大草原。在呼和浩特下飛機後,我們坐大巴橫穿陰山山脈奔向大草原。一路上,公路兩旁是一望無際的草場,路的前方就是天地相交處,白雲似乎在前方等著我們。這與南方的景色完全不同,我們從未見過如此寬廣的天地,我們的心一下子開闊,“心隨平野闊”浮現在我的腦海裡。我們在大草原騎馬漫遊、訪問牧民家庭、拜祭敖包山。我們在大草原上仰天大叫,我們在草地上打滾撒歡,盡情奔放,享受著大自然的寬廣無垠。晚上,在蒼茫天野下,抬頭仰望,明亮的月亮掛在天際,周圍星星閃爍,詩意綿綿。這安靜神祕的西域草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敕勒歌》這首流傳千年的南北朝民歌的偉大: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那些詩意的日子,伴隨我溫暖的成長。

日子裡的詩意作文2

當它還是一棵弱不禁風的桂樹苗兒,被老人買回來栽在庭院裡。

庭院的主人只有一老一少,男人和女人經常在外面打工,一年很少回來。

培育它的日子裡,老人有時澆點水,有時用木棒鬆鬆土,有時還會將碎菜葉子蓋在土上。要是它的那根葉子不好看,老人就用剪子小心翼翼地修剪好。

老人年年如此。

它吸收得很快,咂了咂嘴,甜甜的,泥土裡有老人的愛意。

它知道老人還有七根黑髮,知道老人左手手腕處嚴重骨折,知道老人左腿不方便,不能長時間站立。它想快快長大,為老人撐起一片綠蔭。

秋天的日子裡,他努力往上竄一寸,努力將枝條往外伸一寸,努力開出一片金色的詩意。它長高了,高出了牆壁。無數枝條延伸,黃褐色的、棕色的,裹挾著一抹纏綿的綠色印記,一條淺黃色絲巾。

老人已不需要時常照顧它了,老人經常帶著小孩。老人在它下面幹各種農事:晒稻穀,晾臘肉,扎草堆……小孩很調皮,經常搗亂。有時將剛擇的韭菜和新鮮的蠶豆混在一起,一溜煙跑開。或者輕輕碰倒老人剛豎起來的草堆,看著接二連三倒下的草堆,拍手稱快。或者老人剛鋪平一院子的稻穀,“嗒嗒嗒”幾個腳印開出了條路。

老人偶爾也會傻傻一笑,收拾好小孩留下的爛攤子。

老人幹活的日子裡,它看到一粒微縮的棗核一遍又一遍掛麵、打黃豆、釀酒,棗核腿疾越來越嚴重,站起來必須有東西撐著。它盡力將軀幹朝棗核幹活的地方挪了挪,盡力長粗長壯些。

它有時討厭小孩,討厭他破壞掉老人的勞動成果。不過,他知道老人喜歡小孩,經常抱著他在樹下面午睡。老人經常拿著把蒲扇,一晃一晃給小孩扇風,有蒼蠅叮在小孩臉上,輕輕揮動扇子。老人堅持不住,把頭靠在小孩身上,身體上下起伏,伴著重重鼾聲。小孩有時醒了,不說話,繼續睡,直到老人醒了。它盡力伸長每一枝條,每一根葉子,將所有陰涼籠聚在祖孫倆身上。

這年秋天,它脫胎換骨一般,葉子又寬又大,墨綠,油亮。無數米粒般的花苞星星點點地擠滿了枝丫,也有玲瓏的花朵亂哄哄地在繁枝上鬧著開,捻著金色的詩意。空中飄滿了優雅的花香,每一朵細小的花都承載了這醉人的詩意,承載著老人的褶皺、傷疤。

老人和小孩也驚住了,從來沒想過瘦弱的它,會變得如此美麗。它靜靜地開,默默得放,繼續把清香送到庭院的每個角落,好讓老人和小孩遠遠地也能聞到。

老人在它下面停駐的時間漸漸多了,老人的話匣子也漸漸開啟。它知道了老人很想男人、女人,經常擔心他們;它知道了老人左腿不好,但從不在子女面前吱一聲;它還知道了老人經常夜裡失眠睡不著,因為老人旁邊是空的……

庭院的生活很普通,老人、小孩很普通,它也很普通,但普通往往是細水長流的詩意。

這個世界,這份詩意真是一種高尚的的權利,可以統轄人的心田。

日子裡的詩意作文3

小院竹籬,春水秋月。日影飛逝,付諸東風。黛瓦青磚,雕花庭院,重門卻鎖不住那詩畫般的的記憶。日子看似悠長,一年四季交替,實則稍縱即逝。尋詩意的四季,感童年的回憶。

春色滿園關不住

春的氣息,首先帶給小院的,則是絢麗曼妙的映山紅。細瞧,花朵兒累累綴著,一枝花梗上,總有八九朵不等,呈欲放未放的姿態,好顏色呼之欲出。恰似女子猶抱琵琶半遮面,有嬌羞之美。院裡院外,只隔樸素高雅的籬笆,卻呈現出了不同的景象。春風吹過大地的痕跡,染綠了畦畦麥田,繪黃了叢叢菜花。下田勞作的人們,看到了積蓄了一寒的生機。濃郁的春意,在詩意中瀰漫,充盈著童年的日子,久久沉醉。

別院深深夏席清

喜歡鄉村的盛夏,那飽滿的繁華,流淌在詩意般的歲月長河裡。搬一張竹椅,躺在院外桑樹的陰影下,竹子的清涼通過面板傳遞到心裡,不覺有分惰意。望著樹上的紫紫的瑪瑙似的晶瑩剔透的桑葚,饞意從嘴角流出。在初夏的歲月裡,常喜歡與小夥伴找到竹竿,搗下桑樹上熟透的桑葚。握在手裡,整個果實透著光亮,充滿水分,稍不小心就會把它捏破,擠出紫汁來。我輕輕地摘下一顆,放入嘴裡嚼去,果汁四溢,頓覺滿口生香,通過味蕾透出一種桑葚特有的清甜,滋潤到心田。我們也喜歡將這紫黑色的汁水塗到各自臉上,望著紫色的痕跡,憨然一笑。歲月悠悠,夏的.味道,如詩如畫。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提到秋,豐收的氣息便隨之而來。鄉村的秋天,詩裡有畫,畫裡有詩。秋意像蜿蜒爬行的一條小蛇,順著田野,順著小徑,來到了人家。靜靜地,整樹的葉子都黃透了,滿牆的藤蔓黃透了,田野裡的稻子黃透了。秋露,不約而至。瑩瑩復盈盈,在葉上滾動,在泥土上消散,幽靜極了。秋月,顯得格外成熟,弓狀形態徘徊在沉寂的夜空中。喜歡這份寧靜悠遠,淡淡的,美美的。如果說,秋是一首動情的詩歌,那麼,靜則是這首詩中最耀眼的文字。

北風吹雪四更初

冬,來得總那麼突然。忽一日,睜眼,一場雪降,白色的精靈帶來了冬的符號。寒冷的北風颼颼,大地上覆滿了白霜,乾燥而堅硬,在鄉村裡的人們的腳下,踏得簌簌作響。哆嗦著,只有白茫茫的一片。赤裸裸的田野,與黯淡共舞。無言,感受這份死寂,卻悟出了詩情畫意,這不是為將來默默地作著積蓄嗎?

四季是日子裡的片段,日子是詩意中的篇章。用四季描繪的日子,詩意更加盎然。

日子裡的詩意作文4

陽光正好,閒坐於樹蔭下,攤開一本詩集,陽光透過枝椏的空隙,微風拂面,一葉落於書中,似也在享受著平凡日子裡的詩意。

思緒隨著陽光帶回從前。依稀記得那日的天空,澄淨得沒有一絲雲彩,好像塗上了藍色水粉,老人支起一張小木桌,在陽光下賣湯圓,年年依舊。

記得兒時的年間,外婆每每差我到老人這兒買湯圓。聽外婆說,這位賣湯圓的老人青年時是個秀才,卻因家境貧寒供不起他讀書,那時他便從父母那兒學來了包湯圓的本事,一做便是幾十年。而不同於別處,他只做紅糖餡兒的,而且每天定量,以至於那時的我總是清晨就來買湯圓,來不及洗臉便搬了個小方凳坐在店前等,而那時卻已人山人海。仍記得他當時的,模樣,躺在搖椅上細眯著眼,手上捧一本詩集,旁若無人地念,清晨的陽光恰到好處,不焦不燥,從葉間的縫隙篩簸下來,輕輕地灑在他的臉上,投下一片柔和的光影。我總是催促他快點,他也放下詩集,笑眯著眼,故意拖長了聲調:“不急,不急——”悠長深遠的腔調如唸詩般婉轉回環,細細撫平了我心中按捺不住的急切。

他從裡間的廚房裡抱出面盆,熟練地將麵糰揪出一個個小劑子,用寬大的拇指在小麵糰的中間按出,放了滿滿一勺紅糖,我曾問他為什麼要放這麼多,他付之一笑:“人就想這湯圓一樣,不能空虛啊!”我便只好羞愧地閉住了口。繼而他用手輕輕地提起邊緣,將它們往中間聚攏,便有了一個個精緻玲瓏的湯圓,那精湛的技藝深藏於糯白紅心之中,恐怕鮮有人及。晶瑩剔透的湯圓盛放在我手中的青花碗中,於陽光下熠熠生輝,散發著七彩的光,瀰漫了一碗的清香詩意。

現在雖在異鄉,可元宵節回老家,我總想再去老人那吃一碗湯圓。迎著正月裡的陽光,走到巷口,卻未在樹下發現老人的身影。意外的落寞,過去門庭若市的情景在腦海中浮現,忍不住感嘆,莫不成那段如詩如畫的時光只是浮光掠影?

踏進店門,沒有意料之中的嘆息,老人依舊燦爛地笑著,我的心稍稍平穩了些。而如今時代飛速發展,手工湯圓逐漸被替代,老人的生意便日漸冷清。我不由地替老人抱怨這不景氣的狀況,老人卻還是不緊不慢地回話:“這湯圓就像詩一樣,人們只知手工湯圓的表面粗糙,卻未能理解深藏其中的細膩啊!”

是啊,手工湯圓雖不及機器的完美,而蘊藏於其中老人的生活經歷卻是機器遠不能及的。我看著勺中透著紅光的湯圓,輕輕咬下去,糖汁便溢了出來,充實了滿嘴的清香。老人又搬出搖椅,拿出多年前的那本詩集悠悠地讀,陽光依舊灑了老人一身,微風輕起,樹葉深情地律動,和著老人雄渾有力的嗓音,流淌出金黃璀璨的詩意。

時光彷彿在那一刻靜止,人、書、陽光,靜謐著,在老人走過的日子裡演繹著平凡的詩意。

日子裡的詩意作文5

詩意浪漫,尋常生活。只願守一方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題記

古木人家,炊煙零落,燕子斜飛,狗吠深巷,雞鳴桑樹,詩意皆在日光蟬聲裡。一排排的房子、田埂七疏八落地橫著,牧童橫牛背,短笛在手,詩意正在空氣中悄悄綻放。一曲清水抱村流,盛夏的黃昏仍暑氣未消,我坐於門檻,手捧詩集,時而掩卷,時而隨心捧讀幾首山水田園詩:“姑婦相喚浴蠶去,閒看中庭梔子花。”簡潔樸素,卻又道不盡的詩意與神韻。門口水塘裡的蓮蓬也都長出來了,蓬蓬綠綠的,結實飽滿。荷花將殘,卻總有股生機與美感在空氣中升騰。這莫不是另一種詩意?

外公忙完農活,踏進家門。“今年糧食指定豐收!”外公的眼裡有燦爛的光芒在閃耀。清貧的日子裡,幸福就這麼簡單。外婆為外公摘下草帽,換下毛巾,打了一盆清水讓外公洗臉,外公哼著小調:“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我笑,您呀,真是出口成詩!

採蓮的姑娘著一襲紅衣,乘舟穿行於萬頃翠荷間。在夕陽下,採摘蓮蓬,詠一首漢樂府的《採蓮曲》,涼風拂過,散落的荷瓣,漂浮於水中,幾尾紅魚歡快地嬉戲。晚飯過後,這些淳樸美麗的姑娘們便揹著籮筐,挨家挨戶地賣蓮蓬,物美價廉,外婆總會買上七八支,再買上幾瓣新鮮的荷花,串起來給我戴在手上、紮在頭髮上,外婆自己也這樣,簡單的日子裡,瞬間詩意瀰漫。外婆是裁縫,外公是農民,家裡並不富裕,買不起多麼高檔的營養品,全靠外婆給我燉這蓮子羹喝。

煤油燈下,外婆端上一盤新煮的蓮子。明淨的月光,透過天井的瓦簷,溫柔地灑下清輝、播種詩意。我們每人手持一根竹籤,先輕輕剝去蓮子那青綠色的外皮,露出裡面宛如娃娃般晶瑩剔透的潔白果肉,再用竹籤將蓮心輕輕挑出,蓮子肉便留下來燉羹。我調皮,塞一個蓮心到外婆嘴裡,外婆皺眉,嗔怪道:“真苦!”可我明明看見她眼裡有說不出的甜。

那樣詩意的夜晚,我往往是不睡覺的,外婆連夜燒火,熬燉蓮子羹,外公則在一旁的搖椅上教我背詩,也就是在那時,我受到了人生中最早的啟蒙教育。現在看到月亮,我往往還能憶起往昔外公教我背詩的場景:“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朗朗書聲仍在清澈迴響,我枕著詩意,抓著月光的尾巴,半明半寐。

冒著熱氣的蓮子羹很快被端了上來,蓮子浮沉於碗中,像一行行小詩。清苦的味道仍存,蓮子卻被細火,熬出了一股韌性,一起細品蓮子,日子裡的詩意便年年歲歲,細水長流。

縱是清貧辛苦,仍能將日子過成一首再幸福不過的散文詩。時光依舊簡靜平和,那種用勞動所換取的充實生活,令人心生敬佩,也許不能過上錦繡富足的日子,但粗茶淡飯裡的詩意,足以慰藉平生。

日子裡的詩意作文6

望著眼前那潔白的小花,心中不僅湧滿了暖流,很溫暖,也很有詩意……

詩意漸漸淡化,思緒也漸漸恍惚,似又回到了那日午後,我獨自徘徊在休息室外的小花園裡,腦中滿是賽前的緊張與煩悶。前一盤棋我輸得一塌糊塗,若這一局又輸了,那麼……我不願多想,只是一個人獨自坐在長凳上,嘀嘀咕咕地埋怨著什麼。

忽然,腦袋上被什麼東西輕輕一點,我以為是媽媽,慌忙抬頭,卻見是一個與我一般大的女孩,唯一不同的是,她笑得很開心,就像是那綻放的花朵!

幾番閒聊下來,我們倆漸漸熟絡起來,“輸棋有什麼好怕的,失敗乃兵家常事,我剛入圍便輸了一局,不照樣走到今天?”聽了她的話,我不禁愣住了,原來她也有輸棋,可是,她卻依舊能夠展露笑顏,依舊能夠處之泰然,依舊能夠安慰著我……我又為何不行呢?心中像吹過一縷花香般清新,煩悶與愁緒隨之消散,留下的,是一席微笑與豁達。

休息室內的老師又開始報著名字,讓學生入場了。她聽見後忽然跑開,來不及我開口,便匆匆離去,心中頓時一片寂寞。只是一口氣還未嘆盡,那清脆的聲音便再次響起:“別愁眉苦臉了,拿著這花,就當作你身邊還有個吃了‘敗仗’的傢伙陪著你呢!”話音剛落,她便轉身離去,留我一人獨自坐著。

一切彷彿都沒變,一切也彷彿都變了。我握著花莖的手,不由地用了幾分力,似乎是在默默下定著一個決心。

很快,比賽也輪到我了,我看了看手中平淡無奇的白色小花,輕輕揚了揚嘴角,入了賽場。比賽時,對手的步步緊逼令我心中的自信被一點點消磨,下脣也越發緊咬起來,只是指尖剛剛觸控到那柔韌的花瓣,我便有如一股暖流遍全身,空氣也彷彿溫柔了起來,充斥著盈盈芬芳之氣。

我凝視著那花兒,深吸一口氣,目光再次轉向棋盤,堅定地落子、取子,原本僵化的局面,在一點點地緩和,心中唯有那清脆的聲音和淡淡的芬芳。

我撫著那花莖上的細細絨毛,嘴角漸漸揚起自信的弧度,這一盤,贏了!我長舒一口氣,注視著那花兒,只感覺它纖弱的身彷彿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激勵著我不斷加油、加油!我輕輕舉起那花,嗅了嗅那淡淡的清香,只覺得鼻息間滿是芬芳。

如今回憶起這件事,我仍不由地低低淺笑,看著滿院花團錦簇,只覺得終是及不上那一抹芬芳。其實,她知道我們倆或許會一朝棋逢對手,但卻仍是為我加油,能為對手喝彩的她,能手對手解憂的她,不正如那朵潔淨的花兒嗎?

那清脆純淨的聲音不正如那縷縷花香嗎?從我眼底,直入心底,留在那兒驅散一切消極與放棄,給我力量。如果可以,我只想向她道聲謝,那個如花般芬芳的女孩。

芬芳深埋心底,如煙,如塵,卻久不消散……尋常的香味,挨著濃濃的情意,便組成記憶中那一幅幅美好的詩意畫了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