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讀後感的作文七篇

來源:才華庫 1.86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讀後感的作文七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愛讀書的人,不管怎樣,都願意在忙碌中,找到書這位朋友,並與之對話的。對話中,慢慢地,回到自己,關照自我,關乎內心。這樣,你就不僅僅停留在理解人家的文字上,而是進一步,把閱讀當作一種生活方式,並且,和作者,甚至文字中的人及現象一起產生共鳴。”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觸很大。

這是書中竇老師談讀書的一段話。讀書是一件極其需要堅韌的意志力的事情,把閱讀當作一種生活的方式,看似簡單的一句話,能做到的人著實不多。我們常說學生不願意讀書,不願意看書,學習不刻苦,成績上不去。反思我自己,雖然也常讀書,但並沒有做到每日必讀,經常是一忙起來就把書本拋之腦後,棄之枕邊。有時候還停留在為了讀書而讀書,為了筆記而讀書的淺層次,沒有對書本進行細細地品味和咀嚼,沒有跟著大師、名師們去進行深度思考,這種缺乏思考的閱讀是不足以催生思想火花的。在今後的閱讀旅途中,我當像玫瑰一樣邊讀邊想,且思且行,在反思和批判中盪滌心靈蒙上的塵埃,讓自己少一些書匠氣,多一些書卷味。

狄金森說:“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動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向遠方。”行走在語文的教學與研究之路上,閱讀是源頭活水。

如何提高教師素養?眾所周知,名師、大師的教育素養都是很高的,能夠集文學家、藝術家、書法家等大成於一身,而且具備很好的人格修養。我自知距離名師還很遠,應想盡一切辦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還是蘇霍姆林斯基的建議好,那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把讀書當作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他告誡我們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讀好書能夠淨化我們的靈魂,開啟我們的教育良知,鍛造我們的優秀品質,因此靜下心來讀書是提高教師素養最有效的手段,是教師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在我所閱讀的此書中一篇文章提到怎樣對待“後進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為教育者,被人們美喻“靈魂工程師”的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真正關愛每一位學生?在學校裡大都存在著這樣的弱勢群體,由於家庭、生活環境、天生的智商等種種原因,使他們的學業不佳,使他們成為校園中不被關心的人,處處矮人一等,而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自然成為老師的寵兒,老師關注的焦點,校園中的一等人,而先前提到的那些人就會遭受教師的另眼相看,淪為弱勢群體,沒人關注他們的感受,他們的思想。其實學生再怎麼幼稚,他也有他個人思想和感情,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顯示個人魅力的物件,更不是被動等待我們去塑造的蒼白靈魂,多一份關愛,多一份笑容,多灑一份陽光,多播一份希望,給那些"無藥可救"的"後進生"吧。看看我們周圍的老師,有的人則做到了,而有的人則需打一個“問號”了。不同層次的學生上著同樣的課,提著同樣的問題,做著同樣的作業,考著同樣的一張卷子。即使做錯後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樣的。試想一下,這樣下去,怎麼會有個別對待,怎會不產生差生呢?這也難怪常常聽到有些教師抱怨在他的課堂上學生不聽話,不專心聽講了,做小動作了,課後作業不能及時完成了,也難怪苦口婆心地教育起不到多大的成效了。蘇霍姆林斯基在第一次學習新教材中也提到,對於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應走到這些學生的每一個人跟前去,看看每一個人遇到什麼困難,給每一個人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好的作業題。有時候在課堂上就能看出,有必要給某個學生布置一點家庭作業,那麼有經驗的教師通常就當堂布置給他。學習較差的學生腦力勞動的效果如何,千萬不要讓他光是聽別的學生的流利的回答,把黑板上的東西抄下來。一定要設法讓他獨立思考,因為在思考的過程中就已經包含著運用知識的因素,要促使他在每一節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取得哪怕一點點的進步也好。

當學習困難的兒童跟能力較強的兒童在一起上課學習的時候,需要對他們加以特別的關心和有特別的耐心。不要有一句話,不要有一個手勢使得這種兒童感到我們已經對他的前途失掉了信心。蘇霍姆林斯基還說,我們當教師的人應當記住:對於每一個學習困難的兒童、不管他已經被耽誤到了什麼程度,我們都應當讓他在公民的、勞動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腳。我們的崇高的使命就在於:要使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選擇這樣一條生活道路和這樣一種專業,它不僅是供給他一塊夠吃的麵包,而且能給予他生活的歡樂,給予他一種自尊感。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擁抱幸福的小熊》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許小念,因為家庭的變故,使她變成了一個自閉的小女孩,還經常受到別人的欺負,陪伴她的是一隻茶色熊公仔霍雨欣,後來她失去的茶色熊公仔成了她的幻想。但是,在一場小小的車禍中,她認識了善良的林醫生。林醫生送了一隻泰迪熊給小念,並告訴小念,擁抱小熊就是擁抱幸福,你會有很多很多的小熊,也會有很多很多的幸福。

林醫生的話和泰迪熊給了她鼓勵,讓她堅強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最後,她真的擁有了很多的小熊和幸福。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生活中一定有苦難和侳折,但只要勇敢去面對,一切困難都會被戰勝。幸福就在身邊,等待著我們去擁抱。我相信,所有人都可以擁抱小熊,所有人都可以擁抱幸福!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我愛寫作文》是一套可以幫助國小生寫作文的一套雜誌,我看了其中的每一期,看完之後,我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以前,我最怕寫作文,老師一佈置到作文、日記之類的作業時,我就特別害怕,一點也不想寫。可是,自從我看了《我愛寫作文》之後,作文水平一下子就提高了很多,老師每次佈置作文作業,我都第一個把他完成,我發現我喜歡上寫作文了。這功勞部分就是《我愛寫作文》,其中,有一本《我愛寫作文》我已經讀了無數遍,可我還是愛不釋手,裡面有著許多同學寫的金言良句,也有許多大作家寫的栩栩如生的作文,還有一些老師給每篇作文的點評,每個都讓我難以忘懷。

這本書就是我喜愛的那本,因為其中有兩篇作文讓我懂得了道理,一篇是《紅舞鞋》,其中作者有一句話是這樣的:是啊,不堅持,不堅強,怎麼能贏得那份榮耀和快樂呢?通過這句話,我明白了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不懈,有始有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獲得成功。

還有一篇就是《爆米花的啟示》,文中有一段時這樣的,遇到困難只會逃避的,就只能成為一顆僵硬的玉米粒,即使吃到了嘴裡,也會被吐掉。從這個故事我明白了:我們遇到困哪的時候不能躲開,只有勇敢的面對,並且從中吸取經驗和力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收穫成功的果實。

《我愛寫作文》這本書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我以後會堅持閱讀這本書,並在裡面懂得更多道理。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他讓我感動而又明白了三個道理。這本書的名字叫做《我的人生我做主》。

這本書講的是弗裡特決定要穿越美洲大沙漠準備齊全,天上有飛機地上有車在保護他。可進入腹地的第二天突然颳起強烈沙塵暴襲擊,車與飛機連他的屍體都找不到,人們大放悲歌,可在一年後他奇蹟般地出現了,一個人竟然靠自己在腹地生存了一年!此人的毅力值得我們學習。

第一個道理是:“任何人在任何時間都不要去想著別人會幫助你,哪怕是你的親人和朋友,他們雖然有心幫助你,但卻不一定能夠幫得到。人生在世,最能夠幫到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第二個道理是:“在最危急的關頭,等待營救反而會讓我們錯失生存的機會。單依靠別人的幫助是懦弱的,你自己本身就是自己最好的救助者。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你必須相信自己,只有你自己才能帶自己走出困境。”

第三個道理是:“所有事情都要靠你自己才能完成,即使是在最危急的時候。在最危急的時候你更要認真思考不能害怕你才能走出困境。”

小小一本書讓我明白了這麼多道理,我要認真思考,今後如何靠自己!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我讀了《綠山牆壁的安妮》,故事講了馬修與瑪麗娜兄妹在綠山牆過著平淡從容的生活。為了給患心臟病的馬修找個好幫手,他們打算從孤兒院中收養一個小男孩,不料陰差陽錯,孤兒院送來的竟是一個喋喋不休的女孩安妮,瑪麗娜決定收養這個女孩。安妮天真熱情,滿腦子都是想像。她的天真和幻想鬧了不少笑話,但她的善良和直率卻使她贏得了友誼和真摯的愛。她聰明而勤奮,憑著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學,但為了照顧生病的瑪麗娜,她不得不放棄學業,就在國小當老師。這是一個小孤兒長大成人的故事,很感人。

除了安妮,小說裡的其他人物也讓人念念不忘。

戴安娜是安妮最好的朋友,但與安妮的個性相反,她溫柔文靜,從不嫌棄安妮。

馬修是一個內向、有點木納的人,他對安妮傾注了無私的愛,喜愛之情總是溢於言表。

瑪麗娜則嚴肅、古板,對安妮要求苛刻。她雖然喜愛安妮,但不像馬修一樣善於表達,常常把愛藏在心裡。

這個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的故事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瑪麗娜本來一心想收養一個男孩子,但為了照顧這個孤兒,她放棄了原來的願望。安妮也同樣,她用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而且是以第一名的好成績考取的,但她放棄了學業,同時也放棄了獎學金,一心照顧瑪麗娜,這樣的愛是十分難得的。

還有天真浪漫的安妮,用幻想把冰雪化成了陽光,溫暖每一個人的心,它告訴我們:任何挫折都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面對世界。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今天我讀了樓蘭的憂鬱這篇文章,讓我受益匪淺。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樓蘭的憂鬱》這篇課文,通過作者梅潔痛惜樓蘭古國的消亡,寧夏、青海等地環境的變化,感慨人類對環境的肆意破壞。接著通過介紹治沙人不懈努力成功治理沙坡頭的事,呼籲人們從小培養保護環境的意識,並自覺加入保護治理環境的行動之中。 當我讀到“馬蹄噠噠,駝鈴聲聲,商賈使節絡繹不絕”,曾經的樓蘭古國是多麼的繁華,多麼的熱鬧,作為“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鎮,樓蘭古國創造了無數的輝煌,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可就是這個讓人心心念唸的樓蘭古國,如今卻因為人們自以為平常的舉動——砍樹而消逝得無影無蹤,只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遺憾與痛惜。而那些我平時裡一直欣賞的淳樸勤勞的'山裡人,竟然是造成寧夏“面目全非”、“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的罪魁禍首。這是多麼令人可怕的事呀!

可是,現在的人又好得到哪裡卻呢?我的老家在東北,原來那裡是個有山有水的地方,為了盲目的開發,隨著刺耳的電鋸聲,一棵棵參天大樹轟然倒下。綠色的樹木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黃色的沙土。往日悅耳的鳥鳴被電器的轟鳴聲代替。往日油綠的草地被寬闊的馬路代替。奔跑的動物也被急馳的汽車代替,更是個憾事。

當我讀到“樓蘭的悲劇並沒有結束”,“沙漠竟從來沒有停下它那要踩覆人類繁華的腳步”。我突然間想,也許它就像個囂張跋扈的惡魔一樣潛伏在我們身邊,隨時窺視著我們,只要我們破壞環境,它就會張牙舞爪地向我們撲來,踐踏我們的道路,掩埋我們的源泉,掀翻我們的家園,直到我們被茫茫沙海包圍、吞噬……

當我讀到:經過了30年的奮鬥,人們佈下了幾萬畝的固沙林帶,黃沙就這樣被縛住了。頑強的治沙英雄已經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只要我們不怕困難,不怕失敗,積極環保,科學改造,我們的天會更藍,水會更清,花會更美,人也將更加幸福。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人生總會遭遇某種誘惑,我們常常被急功近利所矇蔽,只顧著去捕獲眼前的利益,卻忽視了身後的陷阱甚至災難;也告訴我們如果人類繼續破壞環境,沙漠就不會停下他那要踩覆人類繁華的腳步。

我們的家園靠我們來建設,當然也需要我們來保護,我們要讓地球媽媽停止哭泣,恢復以前年輕美麗的容貌。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了對昆蟲的仔細的觀察,多次的去實驗了,所以才細緻的寫出了很多昆蟲的一些生活的習性、繁殖和捕食的一些方式,向我們這些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快樂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特別生動有趣,讓讀者都很快樂。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特別有趣之極。這都是要歸功於作者的一次次的仔細觀察,一次次的細緻描寫。

比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的後面,還生長著一些鋒利的大牙,一共有三個大牙。“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在探測,一面在稍稍地挖了一下泥土,似乎是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是靠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的。但是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呢,還要做出細緻的描寫,讀者才能夠很容易的看懂,

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一些絲織品,白裡略秀一點點紅,小筒的上面還疊著一層層彩色的鱗片,就跟屋頂上的一些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都可以使這整本書寫得更加的生動之極。

我剛開始還不知道蜻蜓會飛行,也不知道螞蟻會看天氣,更加不會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逃到到*的地方。現在我全部都已經是知道了。蜂給兒女捉蜘蛛的時侯,是隻會捉小的,這樣可以使小蟲們一頓就可吃完,每一頓都可以吃新鮮的食物了,你說?聰明吧!

我想:昆蟲世界是多麼的神奇,我們以後也要和作者一樣,都去認真的去探索科學,認真的去發現科學的神奇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