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與食品安全主題徵文

來源:才華庫 1.37W

我們是祖國的棟樑,是祖國的希望,我們的生命就像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兒,只有健康才是我們生命唯一的選擇,小編收集了我與食品安全主題徵文,歡迎閱讀。
 

關於我與食品安全主題徵文

  第一篇:我與食品安全

身邊的食品安全 在人的生活當中,衣食住行,樣樣缺不得。特別是食品,它是與我們每個人緊密相連的,是我們每天的必需品。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所以我們更該關注食品安全。

記得六年級的時候.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16歲的學生,由於小時侯吃了太多了垃圾食品,已經身患絕症,現在他還十分的後悔。我們要記住這個悲慘的教訓,看看這些廠家,都已“金錢第一”“利潤最多”的道德觀念做出發點,為了市場上的競爭,竟全然不顧消費者的健康。想想肯德基中的“蘇丹紅”,想想因便宜食物的誘惑的人在病床上如何的後悔。

現在家庭條件好了,人民富有了,跟著小康之路的步伐,家家都是獨生子女,一個個受父母的寵愛慣了,一聲:“媽媽,可以給點錢買東西麼?”媽媽一句話也不說,掏出一張鮮紅的百元大鈔,“給,省著點花,不夠媽再給。”就這麼一句話。我們一把抓了過去,放學時,東蕩蕩,西遊遊,看到路東有一片烤羊肉串,蒼蠅漫天飛舞,“老闆,來10根羊肉串。”那老闆笑呵呵的遞上一把燒了又燒而且“香噴噴”羊肉串,那人手上拿了一大把羊肉串,另隻手還拿著一根冰棍,兜裡還放著一些糖果,真想用一首歌來唱唱:“左手一把羊肉串,右手一根冰淇淋,口袋裡還放著一把糖果哦。”弄來弄去最後傷的還是你自己,拉肚子,發燒“哎喲,哎喲”的叫著,父母看了又著急,花了大筆的錢來治。你說這樣合算麼,買東西花錢,治病也得花錢。 走進小商店,一個個同學拿著五毛錢一大袋的麻辣條,他們津津有味地咀嚼著。他們似乎認為,這種麻辣條味道好,價格也便宜,吃起來很放心。可是同學們,如果你們留心觀察,便會發現這所謂的麻辣條就是一些無廠家,無合格證,無生產日期的三無食品,它們是在那些鼠患成災,並且臭氣熏天的旮旯裡由人工生產出來的,根本不符合衛生條件,但卻倍受國小生的“喜愛”。這些廠家,他們生產的食品主要是為了給我們小孩吃,他們昧著良心做事,卻從來不吃自己生產的食品。他們的'行為讓我憤慨!我們是什麼?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雛鷹,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的生命是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兒,只有健康才是我們生命唯一的選擇,絕不能讓危害健康的食品在我們身邊留有一席之地!所以,我們國小生應該從小養成好習慣,自覺遠離垃圾食品,主動揭發不良商家,和他們做頑強的鬥爭。

食品安全要警鐘長鳴,不容忽視。國家為了廣大的中國小生能夠放心的使用食品,增強全我們對食品安全的參與意識,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宣傳《食品衛生法》、《產品質量法》、《標準化法》等法律法規能夠深入人心、家喻戶曉,營造食品放心消費環境。

我們是祖國的棟樑,是祖國的希望,我們的生命就像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兒,只有健康才是我們生命唯一的選擇,決不能讓危害健康的食品在我們身邊有一席之地!垃圾食品問題相當於冰山一角,可這一角不留意了也能撞沉鐵達尼號,我們在衛生監管部門的大力整治時,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畢竟,我們管不了別人的良心,只好先管住自己的嘴巴。

  第二篇:我與食品安全

地溝油、增白劑、瘦肉精、牛肉膏„„接二連三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是中國老百姓抹不去的心頭之痛。在多次全國性民生大會上,與會代表和社會各界熱議我國食品的安全問題。坦白地說,我國食品、藥品安全形勢不容樂觀。早在07年兩會期間,江蘇代表團一位代表就曾現場引用一個“順口溜” :“吃動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飲料怕色素,能吃什麼心中沒數„„”諷喻食品安全問題。然而時至今日食品安全事故仍然接二連三,令人寢食難安。

三月中旬瘦肉精事件爆發後,我市獸醫站第一時間部署了瘦肉精檢查工作,積極組織鄉鎮獸醫技術培訓,並由領導帶隊,每天凌晨即奔赴生豬交易市場進行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的抽檢,並多次組織下鄉突擊檢查工作,兩個多月來使用瘦肉精快速檢測條共計8000餘根,遠超過國家規定10%的抽檢率,切實將民生問題放在心中,將官方獸醫的責任感扛在肩頭,嚴把市民菜籃子關口,確保高郵市場上市生豬的質量安全。

作為市獸醫站動物衛生監督所的一名普通員工,數十天的披星戴月並不讓我感覺疲憊。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作為社會問題重中之重,能投身於此我感到無上的光榮,兩個多月來本市未發生一例瘦肉精生豬上市更是對我們工作的有力肯定。

經過一段時間的集中整改,瘦肉精事件已經追本溯源,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關乎百姓生命安危的食品安全,僅僅靠亡羊補牢、圍追堵截是遠遠不夠的。作為一名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食品安全工作者,在執法工作中許多經歷引起了我的深思。

可以說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原因錯綜複雜。立足實際,我們首先能做的就是嚴格監管:嚴把源頭、餐桌、意識三道關,讓百姓吃得放心:進行全過程嚴格管理,尤其市場轉化環節,防止不計後果的“一轉了之、一賣了之”。雖然整治工作已獲得令人矚目的成效,但很多細節之處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對此,結合我局工作實際,個人提出

以下幾項完善措施:

一、完善監管體制。遏制令人寢食難安的.食品安全事故,需要進一步制定科學的監管防控體系,強化問責力度,提高違法成本,用重典讓食品生產違法者“痛不欲生”。比如,第一次發現違反相關規定,發黃牌警告,並予以重罰;第二次發現,立即紅牌出局,追究企業負責人的法律責任,讓違反規定的企業無法在業內生存。

二、加強社會監督 。給消費者話語權,建立有效的媒體和公眾監督制度,健全激勵機制,強化媒體和公眾對食品安全全過程、全方位的綜合監督。設立食品安全獎勵基金,鼓勵媒體和社會公眾積極提供有關食品安全的正面和負面資訊,擴大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渠道。實行食品安全資訊公開制度 。

三、狠抓源頭管理。首先要解決無證照進行食品加工生產的非法企業,堅決取締李鬼作假;其次,在合法經營食品加工生產的企業中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從原材料質量到生產流程管理到銷售等諸環節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樣檢查,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對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違反國家質量標準和相關規定的行為進行堅決懲處。

四、設立風險金制度。在公眾食品安全緊急事件頻發的背景下,儘快強制設立食品安全風險金制度。經科學測算後,可根據食品生產企業的生產規模、銷售總量按一定比例向其徵收風險金,也可由政府出資金,建立專項基金,有序管理、專項使用。當發生食品安全事件時,從風險金中先行給予賠償,緩解受害者的“燃眉之急”,避免更大的社會損失。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百姓生命安全、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一定會進一步提高個人思想覺悟,提升自身專業技術水平,端正工作態度,將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作為工作核心和動力源泉,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