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必了高中作文

來源:才華庫 2.52W

春秋必了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春秋必了高中作文

——莊子《逍遙遊》

朝生暮死的菌草見不到月相的輪迴,苦噤的寒蟬難語春秋的輪替。莊子在《逍遙遊》中極言小大之辨,是謂小年不及大年。然人非草木,亦高出於一般匍匐的動物,在醫藥的幫助下得以度過幾十載的春秋。即便如此,我們的生命投入南楚的冥靈或是上古的大椿,也只是滄海一粟,終其一生也不過彈指一瞬。縱便與堯臣彭祖相比,我們也只能嗟嘆自己的短命。造物主大度地延長了我們的壽命,卻仍是一段不尷不尬的光陰。

但還是要承認我們比菌草或是寒蟬要幸運。我們可以見過幾十年來變幻的春秋,有足夠的時間從容地活著。若是菌草,生於清晨則無緣目睹晚霞的流光;若是蟪蛄,鳴叫在春天就看不見深秋的富麗,更不必說來年春秋的更迭。因此它們沒有辦法思想,也根本無暇思想,它們活著了就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不顧一切地活下去。單純地活下去,不去想什麼多餘的事情,直到觸碰自己壽命的極限。一個生命存在過就心滿意足。

從這個角度來說,或許小年的生命更有意義。每個生命一旦存在了,就會不顧一切地活下去,這是生物的共性,大到人,小到那些殺也殺不死的病毒。沒有人知道它們為什麼會活著,可它們偏偏就活著了,並且一旦活著就無論如何也不肯自行了斷。對於生命本身來說,活下去是最重要的。無論是朝菌還是蟪蛄,都用它們的一往無前很好地證明了這個不容置疑的信條,並且傾其一生都在貫徹這個信條。所以,它們的一輩子,才是真正的不辜負生命本身,才是真正的有意義。

那麼我們人應該是要反省一下自己的生命了。我說不出我們是否要感到自卑,我們的一生比小動物多出了無數春秋,我們可以享受生活,用我們引以為傲的精神上的東西來打擊它們。進化以來,人類獲得了思想,褪去皮毛,告別茹毛飲血的生活,越過刀耕火種的荒涼,思想告訴我們,人不能只為活著而活著。不為活著而活著,我迷惘了,大家都迷惘了,誰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為什麼而活著。

這似乎是一個龐大的問題,任憑我翹掉無數節課去思索也沒有結果。《咎狗之血》中有句話:我一直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我活著,僅僅是因為自己還沒有死。看到這句話時我還處在那種迷惘時期,一下子就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好像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活著,是因為還沒有死,這個觀點一下子讓我想到了“慣性”這個詞。如果我死了,我會不會懶得活過來呢?想來想去,我竟然還是不知道自己在為什麼而活。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長時間,其實它一直就沒從我的生活中抽離。我原以為這只是我一個人自作多情,但後來我發現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這樣想七想八的。我記得有一天下午我正在頑強地和題目做鬥爭,忽然發覺氣氛有些詭異,一轉頭,竟然發現我旁邊有個同學在寫作業時寫著寫著就哭起來了。問他為什麼哭,他說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坐在這裡寫題目,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人生就這樣被學習規劃起來了,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他覺得很迷茫,很痛苦。說著,他摘掉眼鏡拭淚,淚水和他的思路一樣清晰。我一時竟不知道怎樣去安慰他,覺得被安慰的內容已經遠遠地超出了我能理解的範圍。但我還是像發現了知音一般,和他一起重新審視這個世界。題海浩浩,我們連自己為什麼活著都不知道,就坐在這裡盲目地寫題。剎那間,我覺得整個世界都好陌生。

真的,好陌生,甚至還有些荒唐。我們不知自己為何而活,降生了就一定要死皮賴臉地活下去,好像不浪費一點這個世界的資源都是自己的損失。我們活著,只是因為還沒有死。這樣的存活方式其實既原始又真實。我也試圖去尋找一些深層次的存活動力,但都又假又空,為中華之崛起而生,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生什麼的,都是些只能用在考試作文裡的空泛的口號。那麼也不難承認,我們的存活只是無意義的偶然,甚至只是廣袤自然中的一次失誤。非但不知自己存在的意義,卻還是一出生就被這個社會裹挾,上國小上國中上高中上大學最好再考研,一切安排似乎都順理成章而且毋庸置疑。人的生命本就沒有必要被創造得千篇一律,但我們還是無從選擇,還是要遵照社會的意識盲從大流,走上這條千人踩萬人踏的路。然後彷彿沒有過去沒有未來,我們一出現就坐在這裡寫題目,寫無止境的題目,卻不知自己為何執筆。

迷茫是沒有辦法的,人總是會對沒有目的`的東西感到困惑。大人們可能會覺得這些想七想八的,這都不是事,但青春期的迷惘並非空穴來風,我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坐在這裡寫啊寫啊,寫煩人的題目。大人總是不以為意,現在好好努力是為了考上好的大學。哦,但是考入好的大學會怎麼樣,然後我該去做什麼呢。到頭來發現自己所走的路和一直以來的腳印相悖,因為一路走來就是一條無理的路。人生是一條沒有終點的定式,導向謬誤。

我把這些想法告訴母親,她說,這些困惑,別人可能並不感到困惑。的確不會,成熟的人壓力巨大,已被社會沖刷得體無完膚,沒空去想七想八,也接受了現實,裹挾在倉促的社會潮流中沒有思想,只是活下去而已。但是所謂成人都曾年輕過,不會難以理解我們,還是說我們是社會創造出的“迷惘的一代”。

因為迷惘,“迷惘的一代”中輟學之風盛行。我有個同學也整天吵著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坐在這裡,不知道為什麼要學這些自己一輩子也用不到的東西。學這些幹什麼,考大學,大學畢業後幹什麼,不知道,庸俗!其實會這麼想的人有很多很多,我經常會看見很多同學作業寫著寫著就目露哀傷之意,說一些和上文差不多的話,然後鄭重地告訴我,我明天就看不見他們了。但事實上我還是看見他們了,還非常執著地看了好幾年,因為大家都沒有那麼浪漫主義,不過心情著實可以理解。大部分人平時看起來都挺正常,因為人們總喜歡用大大咧咧掩飾自己敏感的一面。不過上文提到的那個同學卻可以把這些話都嚷出來,勇氣可嘉。他很喜歡篆刻,每天都要刻一方印章,每天刻印章時他都要極豪邁地說,今天刻完這個章明天就可以輟學了!然而,精美的朱白文印疊起高高一堆,他還在重複他嘹亮的誓言,似乎明天永遠也不會真正來到。我懂了,面對我們無法理解的事物,我們總是偏愛狂想,但僅僅是浮於意識的層面。因為我們都是現實的,都是有顧忌的,都被社會束縛得太死,最大的叛逆不過是翹幾節課。我們沒有力量,也沒有勇氣去改變。

於是我們質問著,跌跌撞撞地迷惘前進。我想我們可能真的只能等這些想法不攻自破才行,唯一的辦法就是儘快成長,想辦法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我曾想過要去流浪,因為那是極自由的,孤獨而又不羈地走在追尋真理的路上。但是浪跡天涯的背影終究只是在腦海中幻動,因為我不要吃不飽穿不暖,我不要天橋為枕報紙為被,我不要面板被刻上滄桑和苦難的印記。不要嘲笑我,人還是現實點為好。

這些想法會裹挾我們這代人很長時間,縱使有人嘲笑我們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惆悵是我們這一代人生活的底色,憂鬱的深藍是少年的天空中最廣大的色調。為何而活的質問也無處抒發,被血肉包裹成為最隱祕的痂。

後來我看到餘華在《活著》中寫下的話: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的。看到這句話的我立馬聯想到了朝菌和蟪蛄。我忽然明白了,自認為高於萬物的人類終究不能免俗。人還是動物,還是核酸蛋白質等一系列物質組合的產物,人其實並沒有和那些短命的動物不同,一樣只為活著而活著。我們降生了,我們就活著了。我們活著,就是因為還沒有死。這並不是渾渾噩噩,因為我並不為什麼而活,只為自己活著而活。

這個解釋雖說有些牽強,它並不能解釋我們為什麼要接受這些既定的安排。其實我們困惑的不是自己為什麼活著,而是為什麼這樣活著。人們總是厭惡自己現行的生活,想到這,我不禁羨慕起小年的生活。朝生暮死,或者一春一秋,它們沒空想七想八,只是專心致志地活著。我無法體察動物的思想,因為確實有些動物據說有高於人類的智慧,我也不知道它們到底活得開不開心。只是我想,如果人的壽命只有一度春秋的話,我們的世界會不會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可能不會創造社會,不會給自己留下那麼多的束縛和痛苦,我們只是活著,真的只為活著而活著。

那叫自由。

那麼也許長壽真的不是什麼好事情。長壽意味著寡淡,寧靜,忍受了很多。其間可能有很多次活膩了,但還是活下去了。我們都偏愛痛痛快快轟轟烈烈,平淡的人生可能難以忍受。如果人生只有一度春秋,朝夕輪替間,我們只能不留後路地釋放自己所有的生命,竭盡全力活出最漂亮的樣子。短暫容易堅持。

那我們要這麼多的春秋幹什麼?如果我的生命只有一年,我肯定不會拖沓,而會像海倫·凱勒一樣滿足地珍惜她的三天光明。我會只為活著而活著,像朝菌和蟪蛄一樣奮力地活出美好的樣子,單純但意義十足。

於是李煜唱起了“春花秋月何時了”,他不堪忍受自己生命中剩餘的太多春秋。我們的春秋如此氾濫,何時可了?漫漫的人生給我們遺留了太多的惆悵,我們衰老,我們痛苦。我深知人是不可能成為單年生哺乳動物的,我們也還是要這樣困厄地活著的,只是我相信,這種迷惘的人生一定會結束,我也一定會尋得自己的自由。

春花秋月何時了?春秋必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