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孝道作文集合十篇

來源:才華庫 1.26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孝道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孝道作文集合十篇

孝道作文 篇1

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孝,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這種以血緣、親情為核心、以家庭為基礎的愛心不僅是個人道德的根本,而且是社會公德的根基。所以,孝,小可以幫助家庭保持和睦,大可以促使社會走向和諧。然而,這種傳統美德在當代青少年中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缺失。傳統的孝道面臨著嚴重的衝擊,孝敬父母長輩的傳統美德正在逐漸遺失,加強國小生的孝心教育已經迫在眉睫。結合自己的經驗,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關注細節,從小事入手

播種行為才能收穫習慣。對學生進行孝心教育要從小抓起,從細節人手,從小引導學生學會做到:起床問聲早、進門忙報到、出門打招呼、睡前道晚安、分別說再見、感激表謝意;還有就是:就餐讓座位、吃菜讓佳餚、看電視讓頻道、父母生病懂得端水遞藥等等。道德情感需要積累,規範行為需要培養。孝心教育就是要從這些細節人手,教育他們怎樣孝敬父母長輩。只要我們從小就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孝心教育引導,很多學生都是願意按照家長和教師的指點去做的。久而久之,尊敬父母,孝敬長輩,就會在他們心中開花結果。

(二)前提是學會感動

學生要萌發孝心,首先要體驗愛心,學會感動。而情感體驗是引發學生感動的渠道之一。情感體驗強調人的內心感受,它具有主體性、個體性、真實性、情景性的特徵,是學習者本人自己的體驗,是本人親歷的,是他人無法替代的。我們要開展各式各樣的孝心體驗活動,通過特定的情境,讓學生把自己擺進去,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學會感動、學會孝敬。例如,為了讓學生體驗媽媽“十月懷胎”的艱辛,讓學生懷裡繫著約3千克的沙袋在課堂上課或處理生活事務,堅持一天、兩天,真實感受媽媽孕育自己的不容易,感受媽媽的偉大。又如:組織學生觀看“我的成長經歷”的課件短片,或交流各自家庭儲存的自己孩兒時代的照片、錄影,讓學生從一個生活側面知道從他們出生到蹣跚學步,從他們會玩耍到會做事,從他們會學習到會做人,每一個人成長的腳印,都刻印著爸爸媽媽無窮無盡的愛。再如,在學生中開展“今天我當家”活動,讓每個學生根據家庭收支情況,以節儉為出發點,擬出家庭一天的生活開支。通過實踐,體驗爸爸媽媽持家的不容易,學會體諒和體貼家長,幫助父母料理家務。

組織學生收集、介紹古今中外有關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也是一種自我教育、體驗感悟的好形式。學生在活動中切實感受普通人、名人、偉人孝敬父母長輩的動人事蹟,能夠深化和鞏固對孝敬父母長輩意義的認識。

(三)重點在家校配合

家庭是人才的搖籃,父母是孩子首任和終身的教師。應該看到,許多家長在家教方面存在著愛而不當、養而無邊、管而無法、教而無方的問題。就孝心教育而言,一些家長往往忽視了從小對孩子的正確教育引導,等到孩子長大了,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養成了自以為是、為所欲為的惡習,才來抱怨孩子不服管教,不懂得關心孝敬父母,後悔莫及。由此可見,家庭教育是多麼的重要。學校要積極爭取家長的配合,多渠道開展孝心教育活動,引發和培育孩子的孝心。

例如,通過家長學校,通報學校開展孝心教育的計劃,請家長配合,並傳授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供家長們學習參考。同時,也請家長注意自己在孝心方面的言行表現。讓家長明白:父母以身作則,做一個孝敬長輩的好榜樣,就會對孩子起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示範作用。

又如,開展“五個一”活動。即:“承包一項家務勞動,為父母洗一次腳,為父母製作一件禮物,對父母說一句感謝的話,幫助父母做一頓飯菜”。讓學生在特定的日子裡(如父母生日、父親節、母親節、感恩節、婦女節等),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以實際行動表達對父母長輩的一片孝心。在學生中倡導“六個心”活動。即常問好,講禮貌,讓父母舒心;少空談,多幫忙,讓父母省心;求上進,走正道,讓父母放心;勤學習,爭佳績,讓父母開心;遇難事,善溝通,讓父母稱心;遇矛盾,能寬容,讓父母順心。舉辦“與父母長輩溝通”的主題活動,請父母輩一起參加,討論怎樣用平和的態度和正確的方法處理與長輩之間的矛盾。圍繞“我崇拜的爸爸媽媽”主題寫一篇作文,讓學生講講自己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和對自己關愛的無私奉獻及內心的感受,進一步明白自己的責任。還可以通過“家校聯絡卡”,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對父愛母愛的感受和踐行孝心的打算,讓教師及時瞭解學生在家的表現,督促踐行。

(四)得益於持之以恆

孝心教育要取得實效,貴在形成制度,持之以恆。

國小各學科的教材蘊含著豐富的孝心教育內容。教師要根據《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有關孝心教育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堅持利用品德與生活(社會)、班隊會、晨會、德育實踐活動及各學科教學,結合實際對學生進行孝心滲透教育。學校要組織相應的孝心教學觀摩課,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學校要組織有經驗的教師編寫孝心教育的'校本課程資料,便於教師參考操作,克服教育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學校除了平時堅持對學生進行孝心教育引導外,還可以集中開展一些踐孝心比孝敬的活動,並結合平時的相關節日和紀念日,把孝心教育從家校延伸到社會,如組織學生分批到社群的敬老院為老人服務等。此外,要加強制度建設,如將“孝敬父母”納入周評和期未操行評定內容,班級每月開展一次“孝敬星”評選表彰活動,學期末學校召開孝心教育交流會,等等。

通過形成制度、督促踐行、表彰先進、持之以恆,把孝心教育活動不斷引向深入,必能讓孝道在學生心中開花結果。

孝道作文 篇2

媽媽很孝順,自從婆婆去世後,照顧公公就成了媽媽的每天必做的一件事,買菜燒飯、洗衣打掃、噓寒問暖,無微不至。再加上還有不省心的我,她每天忙得就像陀螺,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心生慚愧,想幫她做些事,可媽媽總是說等我長大了再好好孝敬她。隨著我漸漸長大,我明白,孝順父母就要趕快行動。這不,媽媽週六加班,我等來一個補孝道的機會。

做什麼好呢?媽媽手腳麻利,一早把洗衣打掃活全乾完了。我開啟冰箱看了看,裡面有西紅柿、雞蛋,還有昨晚剩下的飯。對了,就做西紅柿蓋澆飯吧,既開胃又方便,正適合我這種新手。快到中午時,我從冰箱裡拿出三個飽滿多汁的西紅柿,清洗乾淨,放在砧板上。我左手扶著西紅柿,右手拿刀,惶恐地切著。西紅柿軟軟的,可真不好切。剛切了兩刀,鮮紅的汁便鋪滿了半個砧板。糟了,汁流乾了,炒起來就不好吃了,看來切西紅柿要下手快、狠、準。我痛下殺手,胡亂切一通。看著眼前厚一片薄一片的西紅柿,我真有點沮喪。不過,不要緊,雖然不中看,但很實用。我拿出四個雞蛋,笨拙地打在碗裡,加點鹽,並用筷子仔細地攪勻,黃澄澄的顏色真讓人垂涎三尺。

開始炒菜了,我把油倒進鍋裡,開了火。火苗熱情地舔著鍋底,轉眼間油在鍋裡跳起了歡快的“桑巴舞”,四處展現熱情的舞姿,嚇得我用鍋蓋當盾牌。一分鐘後,鍋裡的油便不再那麼熱情洋溢了,表面泛起了一簇簇泡泡。我將雞蛋緩緩地倒進油鍋裡,“嗤啦——”,雞蛋就像變魔術似的編出一圈小花邊,蛋香四溢。等中間的蛋液變成糊糊狀,我趕緊小心翼翼地翻炒,防止雞蛋粘鍋。不一會,油亮亮、香噴噴的雞蛋新鮮出爐啦!我快速將西紅柿倒進鍋裡,連續地翻炒著。我發現雞蛋塊大小不一,就用鍋鏟去切稍大的雞蛋塊,經過我的一番搗鼓後,結果更是慘不忍睹了。算了,不追求美貌,先嚐一嘗吧,味道有點淡。我靈機一動,加點鹽後又加點番茄醬,反正它和西紅柿是一家。紅紅的番茄醬讓這盤菜的色彩更鮮豔了,再嚐了嚐,酸甜正可口。用微波爐將剩飯熱好,再把炒好的西紅柿雞蛋澆到米飯的上面,雪白的米飯配上紅黃相間的菜,倒讓人食胃大動。精心烹製的午餐順利上桌了,我的心裡充滿期待。

門口傳來鑰匙開門的聲音,媽媽一邊脫鞋一邊說:“晗晗,餓了吧?媽媽馬上做飯給你吃。”我笑嘻嘻地指著飯桌,媽媽一下愣住了。她把我做的飯吃得乾乾淨淨,笑容溢滿了眼睛。我認真地告訴她:“我現在長大了,會像您孝順公公一樣孝順您的。”媽媽一下把我摟得很緊很緊。

孝道作文 篇3

尊老愛幼、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良傳統,“百善孝為先”,“人之行莫大於孝”這幾句諺語就說明了華夏兒女對孝道的重視。歷代聖賢都在提倡“孝”,這使得我們華夏文明能夠在文化禮儀上保持完整性和規律性,我們也因此受到異國人士的讚譽。然而如今社會上出現了孝悌觀念出現了日下的勢頭,因此重新探討和正確闡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說文解字》對“孝”字的本義作了生動而又準確的解釋:“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詩經》中則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的詠歎。

“孝”是尊敬長輩,侍老奉親,指子女對父母謹應盡的義務,包括尊敬、撫養、送終、祭祀等等。因此,“孝”作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首先是一種社會道德準則,用於處理家庭中長輩同子女之間關係;然後,隨著中國社會文明的發展而不斷地豐富和賦予新的內容

所謂“君要臣死,臣不死,為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為不孝”就是典型的愚忠愚孝思想,在此略舉幾例:比如西漢經學大師董仲舒提出的“三綱五常”中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等,現今已不適合我們這個人人平等的民主社會;又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經》,恐怕現代社會很少人不去理髮吧,又有很多女士去美容吧;再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裡婁章句上》,是至今仍存在“重男輕女”思想的根源,也已不足取,我們是提倡男女平等的。諸如以上孝說,到了今天,無疑均已過時,我們應以批判或毫不吝惜地拋棄。

我們應當有所繼承孔孟儒學提倡的合理孝道,借鑑古代的孝悌思想,用以諧調、親和家庭成員的血親關係,促進家庭的和睦與穩定,進而在社會上形成尊老愛幼、互助友愛的風尚,促進精神文明的建設。讓我們一起來營造一個敬老養老的社會氛圍,讓中華民族敬老養老的優良傳統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得到發揚光大!

孝道作文 篇4

從小我們就教育孩子要成為一個孝敬父母、有愛心的人,並且家長自身也通過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地教育、引導孔心雨。

孔心雨在學習上從來都是自己完成,我們從小就教育她要獨立自主的去學習,不管是語文、數學,還是歷史、地理,她都是自己學習課本完成作業,從不讓我們做家長的操太多的心。如果她有時學習效果不好沒有考出好成績,她自己也會覺得不好意思,非常自責,這是我們家長能做的就是給予她鼓勵和支援,以及提供一些學習方法,但落實到怎樣學習,還是要靠她自己去獨立完成。學習是孩子的主業,也是家長最關心、最操心的一個方面,孩子能在學習上自我獨立的做好,這也是孩子對家長“孝”心的最直接表現。

孔心雨生活上自己的事也能自己完成,既是培養自己的能力,也是體現自己的孝心。每天早晨起床後,她都會主動把床收拾、鋪整齊,平時自己換下來的衣服自己清洗。她對做飯菜也很感興趣,非常願意學會後為爸爸媽媽服務。假期裡,在我們的指導下她學會了一些簡單的做菜方法。週六、週日,她會主動要求幫大人洗碗,盡力減少家長的家務勞動,讓我們非常欣慰。

孔心雨也很關心家人。有時,她媽媽工作累了,孔心雨會主動為媽媽按摩肩頭、捶捶後背,給媽媽倒水。前一段時間,她外婆腳骨折了,孔心雨每週休息時間都要同我們一道去看望外婆,陪外婆聊天逗外婆開心。每年父母生日時,孔心雨都會發揮她喜歡畫畫的愛好,給我們送上一張她自己手繪的生日賀卡並寫上祝福的話語送給我們。有時,她還會用自己積攢的零花錢,為父母買一些小禮物。

孔心雨生活上也比較獨立自強。我和她媽媽經常晚上加班,她放學時會給我們打電話說她放學了,如果我們都有事。孔心雨就會自己回家泡方便麵吃,吃完後自己做作業學習,然後自己做作業學習,然後自己練鋼琴,到晚上十點過時自己洗臉洗腳睡覺。常常我們晚上回家時,孔心雨都已經睡著了,只有臥室的燈還亮著因為畢竟她一個人在家,有點害怕,所以開燈睡覺……她很體貼父母,晚上從不大點還要我們趕回家陪她,而是說她自己在家會很好的,讓我們路上慢點小心。這些都讓我們做家長的覺得孩子真得長大了。

孩子也很懂事,從不對我們提無理的要求,自己做錯了事也知道主動認錯。總之,雖然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事蹟,但一點一滴的日常行為,在我們家長眼裡,孔心雨就是一個懂事,孝敬、體貼父母,生活上自立自強的好孩子。

孝道作文 篇5

我媽媽今年40多歲了,在銀行櫃檯上班,整天用電腦辦,所以腰痠背痛是常犯的老毛病。這不,寒冷的冬天來了,這對媽媽的腰背可是雪上加霜。

晚飯後,我又幫媽媽捶背了,我的雙手在媽媽腰上、背上來回地捶打著。捶呀捶,不一會兒,手有點痠痛了起來,心裡真想對媽媽說行了吧,我的手都痛了,要不,媽媽你自己活動活動就算了唄正想打退堂鼓。可是一想到媽媽每天從早到晚都勞累的工作,捶捶打打,或許會減小一些疼痛,媽媽夜晚就睡得更香了,比起我這手痠痛又算得了什麼呢?每當想到這,捶起背來更加起勁了,雙手像兩根插電的小棒槌,噠噠地敲打起來。

媽媽直誇我說快趕上小按摩師了,我聽了高興地笑了起來,心裡特別甜滋滋的。我爸爸在鄉下上班,我和媽媽在縣城讀書,這樣,每當週末爸爸才回一趟家。每次回來都帶來了一袋髒衣服,以前是媽媽幫洗,現在我長大了,就替媽媽幫爸爸洗。我把髒衣服整理好,按深色和淺色歸類分次放到洗衣機裡洗。先按電源按鈕,調節好水位,接著倒下些洗衣粉,最後按啟動按鈕。髒衣服洗乾淨了,我就搬到陽臺去,用衣架把衣服一件一件掛起來,再用杆子撐到線上。等到晾乾了,我又一件一件收下來,一一折疊好,整齊劃一裝到袋子裡,我習慣性把上衣放在袋子的左邊,褲子則放在右邊,這樣方便爸爸選出來穿時省事呢!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雖然這些都是平凡細小的事情,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之一。

父母給予我們現在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們應該從小懷一顆感恩的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承擔一份為人兒女的責任。

孝道作文 篇6

春風一過,大家就不約而同地談論起上墳的事。特別是離家不怎麼遠的,會通過電話、微信互相詢問相互約定,要沒有特殊情況,一般都會湊個星期天,領上家人,帶上孩子,去老家上墳。一面拜祖,表示對先輩的濃濃紀念,一面也趁機傳孝道給子女,要他們不忘祖宗,學會感恩。

上墳第一個要務,就是叫足家人。除了出了遠門確實不能在一兩天回來的,除了真的因老因病而無法坐車或行走的,家族裡其餘人丁,都可以算計在內,也都儘量攛掇起來。以前是挑吉日,一些落後地區也只要男的,現在觀念轉變,不光接受女的動員女的,還為了擴大隊伍方便學生,乾脆就利用星期六或星期天。有人更是覺得,這項活動孩子們參與的意義更大。緬懷祖宗,傳承孝道,晚輩更是主角。於是,滿街那花花綠綠的紙幡,就專門提供給孩子,要他們自小就用虔誠的心以勤勉的手紀念祖宗孝敬父老。叫足家人,既能讓長眠土裡的先人們感受到家族的後續發展,更讓活著的人享受一份親情的淵源美好。

說定了日子計劃好了行程,下一個要務就是買東西。先人們在土裡,不能吃不能喝,就是説段心思他們也聽不見,一切都是活人了活人的意願。街上水果很多,什麼新鮮買什麼,先人不能吃就看,活人吃,既上檔次又解嘴饞。家裡拿手什麼好吃的,儘管露,先人掛名活人填肚子,既盡了孝又顯擺了手藝。家大族旺,更好,各顯神通互通有無。孩子們幹嘛?用心看用心記,學父輩們的孝,想祖宗們的好。晚輩就應該這樣,必須經常記起先人,有感恩之心,有追念之意。盡其能,將上好的東西捧給先輩,吃不吃是他們的事,我們得這樣做,也必須這樣做。所以,買東西的時候也最好一樣樣說給孩子,逝去的誰誰誰愛吃什麼卻沒吃上,現在我們要買給他,誰誰誰還有著什麼樣什麼樣的一段故事……記憶就是對祖宗的最好紀念。

來到墳地,擺好獻果,就是給先人培土修繕房子。這可是件不能馬虎的事。別看就個土堆,那可是先人的房子,我們的親人就住在裡邊。多少年了,房子周圍雜草叢生,蕭條荒蕪,甚至還有很多田鼠或者老鼠打的洞,颳風下雨地會凍著他們。陰陽一理,我們就必須適時地給修修補補。先從附近的地埂上取些相對乾淨的土,背過來添在墳頭,然後拿了鐵杴開始檢查修補洞穴。前後過程,細心而勞苦,需要耐心和愛心方可完成。大人要儘量讓孩子直接去做,藉機教育引導他們。要設身處地為先人著想,為他人著想。在解決別人的困難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品行。

放下鐵杴,就是守著祖宗拉家常。像往年一樣,這時候最多的話題就是家族的當年。如果人群裡有新成員,更不可忘了介紹墳堆的主人。無論是那一輩,走了就都成了先人,至於在那個世界裡他們還是不是能成親人,能不能在一起,誰也不知道。很多事都是後人猜測的。譬如手頭這冥幣,燒的這大額小額紙錢,是不是真的能用真的在用,沒個準信,從來都沒有。統統都是人們按陽世的理運用並傳承的。花錢能使鬼推磨,錢在這邊是個好東西,無所不能,相信到了那邊也肯定被人所愛。先人們走得早,有些還走得很苦,很多好東西都沒得吃沒得用。沒關係,多給點錢,讓他們自己去買。盡孝就要這樣,方便先祖,還要儘量彌補遺憾。

趁著天氣暖和,說了話吃了菜喝了酒,還準備了大把大把的紙錢,上墳也就快要結束了。這時候,大家就會齊刷刷跪下來,面朝土堆裡的先祖,一臉的虔誠,一臉的想念。這可不是一般的屈膝,這一跪,一定要跪出誠心,跪出想念。天天都在說孝,瞧瞧它的寫法,“老”在上“子”在下,“老”在前“子”在後,仔細一琢磨,其實這就是真孝。點燃紙錢,奠上茶酒,看著那紙灰隨著青煙寥寥升起,所有的人都會想象著先祖們爭先恐後搶錢的情景。沒關係,這是他們的事,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們下跪,用最虔誠的姿勢拜謝他們,感念他們。

要起身了,還必須放一串炮。禮炮禮花鞭炮都可以。橫豎是為了向周邊的牛鬼蛇神厲聲告知:這家的主人後繼有人,可不要慢待了他,更不可欺負了他們!及至離開墳地,最後一個動作便是回頭一望。不要小看了這簡單的一瞥,它至少顯示了大家對先人的留戀,表達了活著的人對逝者無盡的想念!

孝道至此,還真已經淋漓盡致。所有的晚輩都將在這樸真而簡約的紀念裡萌受啟迪,激越奮發。一場原本只有紀念祖宗的普通行為,也一下變成了傳承孝道的高階講堂。

孝道作文 篇7

古人有云:“羊有跪乳之義,烏鴉有反哺之恩,況乎人?”中國漢字往往形簡而意深。“孝”這一字,上部分為“老”,下部分為“子”。“子”背父母,意即子能承其親,並能順其意。自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便是恩重如山,而“孝”則是我們回報父母的最好方式。

漢文帝劉恆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雖身居帝王之位,侍奉母親卻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用的湯藥,都必須由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用。他在位共24年重德治、興禮儀,使得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發展。而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也被譽為“文景之治”。

帝王之軀,也為人子。“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它不僅是一個人行為的準則,也是衡量一個人品德的重要標誌。孝子的故事在我國古代比比皆是。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Xue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幾經曲折,好不容易得到線索後,他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併發下誓言不見到母親永不返回。終於,朱壽昌在陝西遇到了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他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血濃於水,時間的距離無法淡化親人的思念。眾裡尋親,因為我們是這世上最割捨不下的緣分。

“百善孝為先”,“孝道”總在不停的延續,由古至今。一個平凡的女孩,孟佩傑,有著一個不幸的童年:五歲父親去世,母親重病,無奈將她送人領養。三年後養母癱瘓,養父離家出走,此後杳無音訊。八歲的孟佩傑開始為生計操勞,承擔起侍奉養母的重任。她每日悉心照料養母,為她洗漱梳頭、換洗尿布、塗抹膏藥。十幾年來,不離不棄,直到考上大學還是如此。

盡孝何難?不過是像父母照顧你一樣照顧他們,滿足一下老人們的願望,讓他們渡過一個開心幸福的晚年。

古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還能等待嗎?

孝道作文 篇8

但現在,這種看法也許會被人否認,因為許多家長都曾對孩子說:你要真的孝順我,就拿出點成績來.雖然現在已不是什麼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時代了,但知識卻是要的,事業也總是要的。許多貧困山區的父母寧可累死餓死也要送自己的孩子上學,如果孩子真的能拿出點成績來,那也是可謂盡孝了。

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孝順的為什麼偏偏只有父母呢.不可否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而且養育了我們,也許我們無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我們需要盡孝道.但我們又能報答老師的培育之恩嗎?不能.可為什麼我們不對老師也盡孝道呢.要知道,是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給了我們能力,給了我們機會,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培養出了大批的人才,我們為什麼就不對老師盡孝道呢?我們是應該的,我們需要以優秀的成績來回報老師的努力,我們需要才華來回報老師的培育,同樣需要以成就事業來證明自己。

孝道,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隨著時代的進步,也應該擴大範圍了.也許真的要我們對整個民族盡孝對一切眾生盡孝是大了點,聽起來也覺得十分困難,但是整個民族養育了你,你是應該盡孝的;是許多許多的人給了你一個愛的世界,所以你也是應該盡孝的;是一切的生靈給了你一個美麗的生存空間,所以你也應該盡孝的。

成就事業方能顯出你的價值.盡你自己的努力,去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給生你養你的父母,給辛辛苦苦培育你的老師,給養育了你的整個民族一個滿意的答案,也許這是孝的一種吧!別人給了你,你就應該懂得回報別人,中國有句老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對父母的盡忠盡責克盡奉養並不是孝的全部。

成就一番事業,然後在自己的事業上默默地奉獻,用自己的成績與愛心來回報世界上的種種,這也是孝順了吧!

孝道作文 篇9

她,在我的眼中,是一位標準的中國婦女,態度永遠是那樣的溫和。家中只要有了她,我們的家就會永遠整潔、乾淨,就像一隻迷航的船看見了一座燈塔。她,便是我的母親。

為了孝敬媽媽,我就準備在今天三八婦女節這個機會,給媽媽一個特大的驚喜。

時間飛快而過,一看鐘,“啊!已經五點二十八分了,我趕快跑到門外等媽媽回來,沒過多久,一個熟悉的身影向我走來,仔細一看,原來是媽媽,我連忙跑過出去對媽媽神祕的說:“你知道嗎?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我今天要給一個驚喜。”我拿出禮物,媽媽先是一楞,後來突然明白過來,抱著我說:“婕婕,你真乖。”其實,我送媽媽的只是十隻千紙鶴,按道理應該是一千隻,但我並不在意這些,我只要把她永遠放在我的心中。

沒過多久,結果、媽媽撈掏出了一大包德夫巧克力,我感動得熱淚盈眶。今天是媽媽的節日,而媽媽竟然還送給我禮物,我心想:媽媽對我可真好。

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必須以我的全力為她奉獻。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中,我會自立、自強的,讓媽媽能不為我操太多的心。

專家點評:

這封信中作者記敘了三八婦女節送給媽媽千紙鶴的事,敘事完整內容充實,表達了作者對媽媽的感激之情。文章結構合理,層次清晰有條理;不足之處在於語言平淡。如:“其實,我送媽媽的只是十隻千紙鶴,按道理應該是一千隻,但我並不在意這些,我只要把她永遠放在我的心中。 ”

孝道作文 篇10

蒼鷹感謝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高山感謝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我感謝許多許多人,但我最感謝的人是父母。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為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孝敬父母是我們應盡的責任。父母為這個家所做的每一件事,我都記在心上。

一天下午,媽媽正在打掃衛生。她彎下腰,準備把沙發底下的灰塵掃出來,卻不小心把腰閃了,坐倒在沙發上。在旁邊看書的我趕忙走過去,問道:“媽媽,你怎麼了?”“我沒事。”媽媽強忍疼痛,捂著腰站了起來,繼續打掃衛生。我連忙說:“媽媽,您休息一會兒吧,我來幫您做清潔。”媽媽笑著說:“好兒子,都會孝敬父母,幫父母做事了。也好,那我就休息一會兒吧!”於是,我拿起掃帚,幫媽媽掃起地來。說實話,掃地還真是挺辛苦的。我先掃客廳,從牆根掃起,掃好掃的地方都花了我十幾分鍾。媽媽坐在一旁不時提醒我:“桌子底下掃了嗎?”“那兒還沒掃乾淨呢!”“把灰塵掃到一起呀!”客廳還沒掃完,就累得我滿頭大汗。接著,我又用掃帚尖把角落裡的灰塵也掃了出來。最後,我把所有的灰塵都掃到一起,用簸箕裝好,倒進垃圾桶中。回頭一看,地下還是灰濛濛的。媽媽從我手中接過掃帚,笑著說:“傻孩子,掃地不是那麼容易的。還是讓我來吧!”說著又開始掃起地來。

在生活中,我們應在小事上關心父母,孝敬父母,而不應該高談闊論,不求實際。父母所需的,不是豪言壯語,只是希望你能夠成為一個對社會,對祖國有所貢獻的人。作為一名學生,孝敬父母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學習上努力,在家中為父母分憂,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老師點評:

語言平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