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幫助為主題的作文450字

來源:才華庫 1.34W

作文一:劉老師幫助我成長

以幫助為主題的作文450字

轉眼就是四年級了,三年多學習生活經歷了三任班主任的輪換。在我的成長中,幫助過我的人不少,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四年級的班主任—劉老師。

我性格並不內向,只因為在班上年齡最小,在學校膽小怕事,上課很少舉手發言,而且做作業急躁,錯題很少主動糾錯。由於這些性格特點,我在學習,生活中遇了不少困難,尤其在二、三年級,我常常被這些困難困擾著,擔心是不是太小跟班有問題。讀四年級後,班主任劉老師很快就發現了我的弱點,她找我談心,鼓勵我說“章萌,你一定要鍛鍊自己的膽量,要積極協助老師做好班上的工作,帶領同學們學習好,爭當一個優秀的學生”。為了鍛鍊我,她安排我做了小組長。在老師的支援幫助下,我逐漸克服了膽小的毛病,每天主動幫助老師收齊作業,家庭作業回家半小時內做完,自己認真檢查,錯題主動更正。通過兩個月的鍛鍊,我變得越來越有學習自信了。10月份我報名並被選進校舞蹈隊,後來又被提名參加長沙晚報校園記者。

我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做事太急躁,作業和考試總是審題不嚴謹,媽媽也批評了我多次,但我總是改不了。劉老師一次次耐心幫助我,教我如何改掉壞毛病,做語文、數學作業時先把題目抄寫一遍。記得有一次單元測驗,我的壞毛病又發作了。試卷發下來,很快就做完了,沒有認真檢查,結果成績不理想。劉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章萌,本來你可以取得優異的成績,但你做事馬虎的態度影響了你的進步,知道嗎?好習慣會使人終生受益,壞習慣也會使人終生受害啦!”聽了老師的話,慚愧的我心底發誓徹底改掉壞習慣。從此,每次作業我一筆一畫、一絲不苟。現在,我的作業算是班上最工整的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這學期的期會考試中帶來回報 ,語數外三科成績都在班上位列前茅。

劉老師就是這樣時時鞭策著我,使我不斷進步,劉老師對我的幫助,我終生難忘。

作文二:無私的幫助

回家的時候車子開錯了方向,不小心陷進泥裡了,車子一開就打滑。爸爸有一些急事,車子又不聽話,沒辦法,爸爸只好請人把車子“救”出來。

人請到了,爸爸叫他們把車子拉出來,給他們錢。他們想用拖拉機把車子拉出來,可這裡的拖拉機都不在這裡,都去城裡工作了,就算到了,也沒時間了,他們就找來幾塊木板,分別放在4個輪胎下,叫車子向後開,車子“用力”向後開,車子沒有動靜,木板全“飛”了出來,他們又去找石頭,這裡的石頭太大了,他們又從一個又髒又臭而且還黑乎乎的大水坑裡拿出幾十塊小石頭,他們把石頭放在陷進去的泥裡,叫車子向後開,車子向後開了一點,可這個好景不長,車子又陷了進去,這時,有人叫了一輛麵包車來幫忙,,我們找了一條尼龍繩,把它綁在兩輛車子的“屁股”上我們的這輛向後開,另一輛向前開,我們的車子一點一點的出來了,可馬上又陷了進去``````這時,路邊的人,住在這裡的人,請來幫忙的人,都來幫忙了。拉車的拉車,開車的拉車,推車的推車``````

最後,我們的麵包車終於被大家“救”了出來,爸爸給他們錢,他們弄的渾身是泥,異口同聲的說:“我不要錢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說完,他們就走了,我們感動的不得了。

我們也走了,我看了看著裡心裡想我一定會在來。

作文三:幫助

他,一個在農村種田的老實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休,本來還過得去的。一天,他突然產生了到城裡打工的念頭,於是便和妻子商量了之後,就帶了一歌舊得不能在舊得麻袋和幾件補得不能補的破衣服來到城裡。

到了城裡,他敬畏為而有好奇的眼神打量著城裡人和城裡那似乎捅破了天的建築物以及城裡的一切。而城裡人也用同情有好奇的眼神打量著他那個似乎絕滅了幾個世紀的破麻袋。

他走了一天的路,已經很累了,就在一個垃圾箱旁邊坐下來,他發現垃圾箱旁邊有許多白色的盒子,那些白色盒子裡還有許多連他過年也補敢想的食物在那裡,因此他毫不猶豫地伸手過去拿盒子裡的`剩飯剩菜啦吃。他吃飽了之後就把那個麻袋拿出來就在地上呼呼的睡了起來,他覺得這樣沒大問題,因為他在農村也曾這樣睡在田邊。終於有一個女孩再也看不下去了,就把一元錢放在了他剛剛吃完飯的白色盒子了,接著路過的人紛紛解囊。不久,錢就堆滿了一盒子。他醒來後驚訝不己,在他驚訝之餘居然又有一個人走過來,把錢扔給他,他看到盒子了那麼多的錢這些錢是他在農村裡即使是種半年的田也掙不到,所以他想:“坐在這裡什麼也不用做就有錢收,多好啊!”於是馬路邊又多了一個乞丐。

他原本是來城裡打工的,可是由於城裡的好心人的幫助卻把他養成了一個乞丐。我想在山區,有許許多多的失學兒童需要幫助,我們卻不給予幫助,而一個到城裡打工的年輕人,就是因為我們的幫助多成了一個路邊行乞的乞丐。

作文四:幫助,不需要理由

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樣那樣的困難,在這時,我們的父母、親人、朋友都會向我們伸出溫暖的手。我們認為那是源於他們與我們之間的親情和友情。但是對於一些陌生人的幫助,有時我們便想知道為什麼,但並不能找尋到合理的解釋。

公交車上,一位年邁的老奶奶走了上來,車上已經沒有空位讓老人家坐了,但售票員在車上喊了一聲“有哪位快到站了,能給老奶奶讓個座嗎”,一位年輕人起身讓老奶奶坐下了,老人家連聲道謝,年輕人說:“不用謝,沒事兒,這是應該的!”

十字路口處,一位盲人叔叔想要過馬路,可是看不見路,一直站在路邊,一位國小生跑過來挽著叔叔過了馬路,叔叔一直向國小生說謝謝,可是國小生說:“叔叔,您不用謝,這是我應該的!”

在一個孤寡老爺爺的家裡,兩個正在忙裡忙外地為老爺爺洗衣服、做飯,還陪老人看電視、聊天。他們不是這位老人的親人,他們是志願者,一有時間就會過來照顧老人,讓老人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溫馨,讓老人非常開心。每次老人想表達一下對他們的感激,他們就會說:“您什麼都不用說,我們是您的孩子,照顧您不是應該的嗎?”

應該的!當每一個陌生的好心人向我們伸出援助之手時,他們都會說“這是應該的”!正是因為這麼多我們“應該”做的事,才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

別人給了我們“應該”的幫助,我們也要還給別人“應該”的幫助,也要去傳播這些“應該”的幫助。

為什麼呢?因為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因為幫助沒有因為,因為幫助,不需要理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