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四年級啟示作文彙總八篇

來源:才華庫 1.53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啟示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四年級啟示作文彙總八篇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1

奶奶家院子裡有一叢花,每到大人不在家時,我就喜歡在花叢中串來串去玩兒。

有一天下午,我正在花叢中玩,這時我的一位朋友來了,我就拉他一起玩:“這裡可好玩了,你要不要來……”沒想我還沒說完話,朋友就抱著頭大叫起來:“疼疼!”他指了指後腦勺兒讓我看:“我聽見嗡嗡嗡地叫,是蜜蜂蟄我了!”他哭得厲害。我扒開他的頭髮一看發現他頭上出現了一個大包。我生氣極了,一咬牙一跺腳,決心要為朋友去報仇。

第二天,復仇的行動開始了,我在花叢中正在找“凶手”的時候,倒發現了一隻死蜜蜂,我對這隻蜜蜂的死亡原因很不解,仔細看它的屁股後面的刺沒有了。好奇心驅使我,去網上查了一下,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想不到網上說蜜蜂的死因居然是因為人:很多人喜歡摘花,而這也破壞了蜜蜂的家,蜜蜂自然要保衛它們的家,所以會用它們的毒刺扎人,但是蜜蜂也會因此而斷送自己的生命,他的蜂針斷了,生命就會走到盡頭。

知道原因後,我後悔極了:原來,真正的凶手是我和我的朋友!蜜蜂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讓我頓時對它肅然起敬!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2

公園的草地上,到處都就是放風箏的人們。小朋友們一個個地在草地上穿來穿去,引著風箏到處飛翔。而大人們有的甚至展開了放風箏比賽,誰也不讓誰。你瞧,他們興高采烈地追著、跳著、跑著。天空上那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的風箏令人眼花繚亂……此時人們的心都隨著那翱翔的風箏飛上了瓦藍瓦藍的天空,草地上滿就是青春快樂的氣息在洋溢。

可就是又有誰明白,此時最痛苦的就是那被束縛著的在空中飛翔的風箏。他們就是多麼渴望自由!可就是自由不屬於他們,他們多麼想掙脫束縛,掙脫主人手中的線團,飛向屬於自我的藍天,自由自在地翱翔!但他們始終被力量強大的線團束縛,最終墜落於地。

想想以前,我就是多麼喜愛,多麼盼望週末啊!一到那時候,此時我就快活得像小鳥一樣。吃零食、玩電腦、睡懶覺就是我每週週末必上的“功課”。晚上還能夠去逛街買東西,功課作業能夠先放到一邊,想做的時候還有“人工作業機”——老媽在一旁陪伴等待。我不懂的.時候,就把我的“疑難雜症”拋給她。生活可自由啦!可如今……唉,當21世紀的小孩真難呀!此刻的我們不就就是那風箏嗎?

此刻,我們的生活條件雖然富裕了,吃得好,穿得暖,但爸媽對我們的要求也高了,我們活得也累了。每一天為了完成作業,我們都要加夜班,還要承受爸媽買的作業。每個週末,大批的作業、興趣班、補習班滾滾而來,在這難熬的日子裡,我們又煩又累,連一分鐘的休息時光都沒有,更別提看電視、玩電腦。但我明白,他們就是為了我好,可……

此時,我多麼期望自我成為一隻斷了線的風箏!此時多麼期望自我能在學習、生活的道路上自由成長、自由飛翔,在飛翔中飽覽這美麗的春色!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3

最使我開心的遊戲——老鷹捉小雞。雖然這是個很稚拙的遊戲,可它讓我受益匪淺。

每個星期日,我和鄰居家的幾個孩子都會聚一聚。看!我們就像幾年沒有見似的,互相擁抱,聊聊天,說一說這個星期發生的事。過了一會兒,玲玲說:“大家安靜,我們玩老鷹捉小雞怎麼樣?”“好!”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

我們用手心手背的方法決定:玲玲當母雞,晶晶當老鷹。一、二、三遊戲開始了。

老鷹張牙舞爪地向我們撲來,母雞告誡:孩子們,你們趕快都到我身後,要拽緊啦!一群小雞敏捷地跑在母雞身後。老鷹跑在一邊,母雞帶著孩子們躲在一邊,小雞們緊跟在後面。這樣幾個來回,老鷹擦擦汗水,永不放棄繼續追,母雞也只得繼續躲,小雞們吱吱呀呀叫個不停。忽然一隻小雞掉隊了,老鷹快速地飛奔過去,“哈哈!這下可以美餐一頓了。”母雞不時地安慰:“孩子們跟緊了!”母雞和孩子們一下子把掉隊的小雞拉到身後,哭著說:“謝謝你們救了我。”老鷹氣得直跺腳,只好認輸。

老鷹捉小雞這個遊戲讓我懂得了:只要團結一致,成功總會向你走來。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4

大自然創造了各種各樣的生物,它們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有的,能成為人們的伴侶,例如忠誠的小狗、漂亮的小貓,羽毛美麗的鳥兒;有的,或多或少給人們一些幫助,滿足人們的需求,例如肉質鮮美的魚啊、雞呀等等;還有人們常喝的牛奶、羊奶,還有能釀出香甜蜂蜜的蜜蜂。

小蜜蜂天天為我們釀蜜,蜜是甜的,可釀蜜的過程卻是苦的呀!小蜜蜂每天早晨早早去採集花粉,一朵花一朵花不斷重複著同樣的動作,就是採集花粉,有時或許能看見花上的露珠呢。它們早起晚歸,辛勤勞動,一該也不停的工作。當蜜蜂“嗡嗡”地扇著翅膀飛回來時,它們已忙碌了一整天,可它們仍不閒著,還要不停地釀蜜,不管有多苦,不管有多累,它們從不輕言放棄。經過無數次的醞釀,甜甜的蜜終天釀好了。可小蜜蜂們只是自己留了一點點,其它的都無私地奉獻給了人們。它們這來之不易的成果對我們來說可能只是一點小事,但對蜜蜂來說,卻是經歷了千辛萬苦。

小小的蜜蜂,帶給了我們啟示:有付出才會有收穫,對任何事情都不能輕言放棄,生活中更要做到無私奉獻。

在學習中,我們上課認真聽講,勤學苦練,取得優異成績,這才算得上是“有付出才會有收穫”;做一門學問,不半途而廢,才是不輕言放棄;在生活中,心中有社會公德,必能無私奉獻。

小小的蜜蜂,你給了我們啟示,你是最棒的!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5

蜘蛛,也許大部分人都討厭它,我也討厭這傢伙,一點點小,黑色,八條細腿兒,總愛織網,網有些黏。只要我見到它,就會毫不猶豫地將它踩在腳下。但這次,我卻從蜘蛛身上得到了啟示。

那是一個週末,家裡一個人都沒有,我只好開啟電腦玩遊戲來解悶。誰知沒玩多久,一個小東西進入了我的視線,媽呀!蜘蛛!我第一個念頭就是消滅它,但我想起了三年級學的課文《第八次》。蜘蛛真的那麼有毅力嗎?還是徒有虛名?我百思不得其解,決定觀察一番。

蜘蛛似乎根本沒有看見我,或許它並不在意吧,仍然做著它的“本職工作”——織網。那張網對於蜘蛛來說很大,真不知道它是花了幾天織成的。不知是什麼心理,我竟然不由自主地用小木棒捅破了蜘蛛織的網,我想看看蜘蛛有什麼反應。蜘蛛不慌不忙,“走”到破洞的地方,把破絲“吃”掉,再重新補好了網,不一會兒功夫,那網又煥然一新了。我又捅了一次,蜘蛛還是補好了網,再來一次,還是這樣……在那一次又一次的補網中,我看到了一種精神,一種鍥而不捨的精神,一種頑強的精神!

我不再嫌棄蜘蛛了,反而覺得它是一種可愛的小生靈。每次見到它,總有一種親切的感覺。

哦,原來蜘蛛也是有益的,我就收到了啟發。我今後會學習蜘蛛的鍥而不捨精神,做事有耐心,不再毛手毛腳。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6

你看過山嗎?山是偉岸的,你看過海嗎?海是寬廣的,我一直認為,人能在大自然中領悟很多,大自然中蘊涵著人生的許多哲理,就像月亮,月圓月缺代表親友團聚,離散。螞蟻和蚜蟲,就表現了為生存而合作互助。看過獨自生活的蜜蜂嗎?它們講究的是團結,分工的精神。

大自然還帶給我歲月匆匆,務必要珍惜光陰的啟示。你看那日出日落,彷彿剛剛旭日初生,轉眼間卻已是星月稀疏。夜來香悄悄綻放,又萎謝了,若是說落花殘葉曾代表一個個約麗的生命結束,那麼,它實在太短促了。花蕾初生的光彩轉眼間化為死寂的乾枯!蝶兒在一季熱鬧的夏後,也會僵死在花兒的冷香裡。

生命雖短促,但若能使它放出光彩,使可稱得上永恆,不是嗎?

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示很多,其中有一種蛇叫響尾蛇,它有一種紅外線的眼睛,研製出一種有響尾蛇一樣的眼睛,人類通過這種眼睛發明了響尾導彈,因為人類是模仿響尾蛇的眼睛製造出來的,所以才叫作響尾蛇導彈。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7

在安徽廣德太極洞內,有一塊狀如臥兔的石頭,可是,石頭的中央有一個洞,小洞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是因為小洞上面有水滴連綿不斷的像這個地方一直滴,就這樣,過了數百年、數千年甚至數萬年……水滴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往下滴,終於滴穿了這塊石頭,成為今天的太極洞奇觀。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有一次,司馬光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鑑》的大文豪。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藉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從中,我得到的啟示是:做一件事,應該先找到一個目標,然後,照著這個目標堅持不懈、鍥而不捨、持之以恆的去練習,成功,就會向你招手。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8

晚上,媽媽給我講了一個故事,說古時候有一個聰明的孩子。他學什麼東西都非常快,有一天爸爸請來了一位老師教他學習。老師第一天教他寫“一”,第二天教他寫“二”,第三天教他寫“三”。這個孩子心想原來學習如此簡單。“一”是一橫,“二”是二橫,“三”是三橫,那麼“四”“五”“六”一定就是四橫、五橫、六橫了。於是,他就告訴爸爸,自己已經都學會了,不用再去讀書了。爸爸聽了很高興,決定考考他,問他“萬”字怎麼寫?兒子說這很簡單,“萬”字就是一萬個橫。

聽了這個故事,我忽然想起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也是這樣,總覺得學習很簡單。上課三心二意,不認真聽講,結果一寫作業,錯字滿天飛。媽媽告訴我學海無涯,一定要虛心學習,不能像這個孩子一樣認為自己很聰明,學到“三”就覺得都學會了,真是個大傻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