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生本教案

來源:才華庫 2.97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語文生本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語文生本教案

四年級語文生本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說出對句子的理解,體會說明文用詞的準確、嚴謹。

2.抓住關鍵句子理解為什麼只有一個地球,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3.找出有關的句子,瞭解課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親近地球

1.在浩瀚無邊的宇宙,有一個美麗的星球。它是人類的家園,它是太陽和月亮的朋友。同學們,你們所有的快樂與憂傷,都在她身上留下印記;世界上所有消逝的事物,都在她的記憶中存留。

2.她就是——地球,地球我們課文中還親切地叫她是??(搖籃、母親)讓我們深情地呼喚一聲——母親。

3.作者運用什麼(打比方)說明方法,把地球比作母親。你瞧地球母親正向我們緩緩走來,你們看!

4.投影出示:(創設情境學生個別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

5.她長什麼樣?(比如:身材、衣服??)

6.投影出示:(學生個別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7.這樣一位“美麗壯觀、和藹可親”的母親在宇宙大家庭裡,地位是渺小的。投影出示:(輪讀)師:同茫茫的宇宙相比,生:地球是渺小的。

8.這是運用什麼說明方法說明地球小?(作比較)作者接著還用什麼說明方法說明地球小?(列數字)體會“只有”一詞。說明地球小。

9.地球半徑6300多千米,如果我們把地球跟太陽作個比較,一個太陽抵得上130萬個地球呢!地球就像汪洋中的一葉扁舟。投影出示:一葉扁舟

二、體悟地球

(一)1.這位人類美麗而偉大的母親——地球,宇航員在遨遊太空目睹地球時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投影出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2.我們也來誇誇地球:投影出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

3.地球母親因為“美麗壯觀”顯得可愛;地球母親因為“和藹可親”而顯得可愛;地球母親更因為“慷慨無私”更顯得可愛。(板書:可愛)

4.宇航員目睹了這樣一位可愛的地球母親,為什麼又發出了投影出示:“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呢?(板書:破碎)

(二)1.自由讀3—7自然段,相信同學們能找到答案。請用波浪線畫出了。

2.我想在你們畫的波浪線的地方,其中肯定有一處能讓你怦然心動的,是吧?投影出示:“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是,因為人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有沒有哪位同學畫出這一句?個別讀“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嚴重的威脅。”

3.你讀這一段語句時心情這樣?(預設:擔憂、難過)

4.這個語段中哪個詞觸動了你的內心世界?(威脅)

5.“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罪魁禍首是——“生態災難”

6.我們現在一起讀讀剛才那位同學讀的那段話,投影出示:“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嚴重的威脅。”邊讀邊想想地球上發生了哪些“生態災難”。

7.學生彙報。

8.我們一起回顧剛才的話。用你們的心靈你再細細地去琢磨那段文字,生齊讀:“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嚴重的威脅”讀著讀著你會發現“生態災難”這四個字,它已經不是四個字了,在你們眼前,你彷彿看到的是什麼?

9.練筆:我彷彿看到了“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三)1.再來讀一讀這段話投影出示:“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拿礦物資源來說,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但是,如果不加節制地開採,必將加速地球上的礦產資源的枯竭。”導致“礦產資源枯竭”的原因是——“不加節制”

2.“不加節制”你們聯想到什麼?

3.學生彙報。

(四)1.同學們,課文中告訴我們了,地球上供人類生存的空間很小,地球上的資源有限。那麼宇宙這麼大,我們人類能不能去找一個“後媽”呢?

2.投影出示:齊讀“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範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這句話中“至少”去掉行不行?(學生討論)“至少”一詞說明距離的遙遠,體現了說明文科學性、嚴謹性。

3.40萬億公里!猜一猜坐飛機得多少年啊?600萬年哪!誰去?

三、呵護地球

1.正是基於種種的認識,作者在文章的結尾才發出一系列的感嘆,誰來為我們讀讀?

2.投影出示:“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於我們的子孫後代吧!”

3.瞭解了課文內容,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4.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只有一個地球”,痛定思痛後只有一句——“讓地球更好地造福於我們的子孫後代吧!”

5.“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讓我們一起問候地球——《地球,你好嗎?》當天空不再是藍色,小鳥不會飛翔;當江河不再有清澈,魚兒也離開家鄉;當空氣不再是清新,花朵也失去芬芳;當烏雲遮住了太陽,世界將黑暗無光;當冰山漸漸地融化,地球是一片汪洋;當大地乾枯了村莊;眼睛也失去渴望;當城市川流不息的車,從此沒有一點安詳;當童話失去了森林,仙女也丟了魔棒;(音樂起)當玩具變成你的衣裳,從此沒有天真幻想;當貪婪拼命的追逐,沒有動物與你歌唱。讓我們一起熱愛吧!讓我們一起唱,讓我們一起呼喚——地球,你好嗎?

四年級語文生本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使學生在瞭解艄公的高超技術的同時,更能感受到艄公高尚的人格品質。

3.在朗讀中感受黃河風浪的險惡和艄公的勇敢、沉著和智慧,進而體會人類在征服自然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本質力量。

教學重點:

1.感悟黃河的險和羊皮筏子在黃河上漂流的驚心動魄。

2.理解艄公為什麼能成為黃河的主人,體會艄公的勇敢與機智。

教學難點:

透過語言文字,使學生領會到:只要沉著勇敢就能戰勝艱難險阻的道理。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洶湧的黃河以及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出示多音字“系”,讓同學們區分這個字的讀音。

師:同學們掌握得非常好,都能正確區分開來。

2.那麼,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黃河的主人?齊讀課題。

二、精讀感悟

1.黃河的主人是誰呢?(板書:艄公,注意正音)

他為什麼能成為黃河的主人呢?請同學們迅速找出這篇課文的中心句。

出示: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齊讀)

2.抓住“驚濤駭浪”這個詞,什麼是驚濤駭浪呢?我們可以看到濤和浪是一對近義詞,驚和駭又是什麼意思,我們一個一個來翻譯,連起來我們就能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了。通過這個詞,你看到了怎樣的黃河?板書:黃河氣勢大

出示:黃河滾滾。那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氣勢,令人膽戰心驚。

出示一系列黃河的圖片,讓同學們從圖片中感受黃河的氣勢。這就是驚濤駭浪,令人膽戰心驚,面對這樣的黃河,又有誰不害怕、膽怯、畏懼……但是,就有這樣一群人不怕,他們就是——黃河上的艄公

再次出示課件:“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齊讀)

3.剛剛我們通過逐字解釋理解了“驚濤駭浪的意思,那麼“如履平地”又是什麼意思呢?有些不太熟悉的生字我們可以藉助字典來解決。昨天老師讓你們回去查了字典,這裡的“履”原來是什麼意思?(生:鞋子。)那麼“如履平地”的意思呢?(生:穿著鞋子在平地上走。)艄公的鞋子是什麼?(生:羊皮筏子。)

下面請同學們呢去2-5自然段找一找描寫羊皮筏子的句子。

出示

“從岸上遠遠望去,那麼小,那麼輕,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個小小的浪頭,就能把它整個兒吞沒。”你體會到什麼?板書:羊皮筏子小、輕

從那兒看出的?(“小”“輕”“好象只要一個小小的浪頭,就能把它整個兒吞沒。”)

指名讀後指導朗讀

“遠遠望去”要讀得慢些,讓人感覺真的很遠。

“那麼小,那麼輕”讀出很小、很輕。

“只要一個小小的浪頭,就能把它整個兒吞沒。”要驚險。

(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4.羊皮筏子實在是又小又危險了,但它作為艄公在黃河上行走的“鞋子”還要載人,那會是怎樣的情況呢,讓我們跟隨作者的鏡頭去看一看吧

出示: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還有人哩!不只一個,還有一個……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個人!這六個人,就如在湍急的黃河上貼著水面漂流。(齊讀,注意裡面的感嘆號哦)

看到這麼小,這麼輕的羊皮筏子上還有人,你心裡有什麼感受?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讀讀這句話:“啊,那上面還有人哩!”

師引讀:“不只一個,還有一個……(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個人!”數著皮筏上越來越多的人,你的心裡有什麼感受?(越來越緊張、害怕、驚訝、激動。)我們平時心裡感到害怕、緊張、驚訝、激動,數數速度會越數——越快,音量會越數——越響,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5.羊皮筏子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我們看看作者的特寫鏡頭是怎麼描寫的呢?

出示:“也只有十隻到十二隻羊那麼大的體積吧,上面卻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們的身邊還擺著兩隻裝得滿滿的麻袋。”

這羊皮筏子上面不僅有六個人,而且在他們的身邊還擺著兩隻裝得滿滿的麻袋,讀到這裡,你有什麼感受?(更加危險)

6.過渡:原來,艄公穿的是這樣的鞋啊,這就是艄公腳下的羊皮筏子。出示圖介紹:羊皮筏子,俗稱“排子”,是一種古老的水運工具,客貨兩用。就只有十隻到十二隻羊那麼大的體積,沒有護攔,沒有扶手,同學們,讓你坐這羊皮筏子在黃河上漂流,你敢不敢?(不敢)連作者看了都“提心吊膽”,那麼乘客們是怎麼表現的呢?

出示:皮筏上的乘客談笑風生,他們向岸上指指點點,那從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車上瀏覽窗外的景色。

(1)乘客們什麼表現?(談笑風生)板書:乘客談笑風生

“談笑風生”是什麼意思?

(2)讀讀這句話,哪些詞句表現了乘客們談笑風生?

“指指點點”——聯絡實際在指指點點些什麼?

“那從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車上瀏覽窗外的景色。”

請同學們聯絡坐公共汽車的感受談談。

7.如果由李老師來撐羊皮筏子,你們敢不敢坐?(不敢!因為老師沒有艄公的本領,那他有怎樣的本領呢?)

出示:“我不禁提心吊膽,而那艄公卻很沉著。他專心致志地撐著篙,小心地注視著水勢,大膽地破浪前行。”自由讀讀這兩句,你體會出艄公是個怎樣的人?(膽大勇敢技術高負責任認真、細心經驗豐富智慧)

板書:勇敢智慧

這段話中的“小心”和“大膽”矛盾嗎?為什麼?

(不矛盾。浪小時就是大膽地破浪前進,浪大時就要小心翼翼地觀察水勢)

出示:“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對著險惡的風浪,身繫著乘客的安全,手裡只有那麼一根不粗不細的竹篙。”

同學們,艄公面對的是什麼?——險惡的風浪。

身負的是什麼?——乘客的安全。

而他站在羊皮筏子上憑的是什麼來渡黃河?——只有那麼一根不粗不細的竹篙。

由此,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艄公?(技術高超、鎮靜、機敏……)

板書:鎮靜機敏

8.因此,這樣的人,才能配成為黃河上的主人。齊讀再出示:“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

三、擴充套件延伸

作者用“黃河的主人”做題目,先寫(黃河),又寫(羊皮筏子),再寫(乘客),寫乘客時簡簡單單地介紹了艄公,為什麼這麼寫?

總結:這是一種對比襯托的寫法,小小的羊皮筏子能在滾滾的黃河中鼓浪前進,乘客還能如此的談笑風生,無不反映出艄公的機智勇敢。

四、小結

1.面對這位艄公,你想對他說什麼?

2.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她孕育了中華兒女,更鍛鍊了中華兒女堅韌不拔的意志,艄公只是千萬箇中華兒女的一個縮影,就讓我們將艄公的精神裝在心中,帶出課堂,帶入我們的學習生活!

板書設計:

勇敢智慧鎮靜

17.黃河的主人艄公機敏

對比、襯托

黃河羊皮筏子乘客

氣勢大小、輕從容

四年級語文生本教案3

目的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文中關鍵詞句,通過揣摩品味,感悟土地與人類不可分離的關係,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重難點深入

感受文章的語言文字,體會人與自然休慼相關、不可分離的關係,懂得應該保護環境,愛護家園。

課前準備

1、瞭解西雅圖、調查身邊環境2、製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讀課題初感神聖

1、齊讀課題,“神聖”是什麼意思?(崇高,莊嚴,不可侵犯)

2、請帶著這種崇高而莊嚴的情感再次齊讀課題

3、當你第一次看到課題時,你產生了哪些疑問?

預設①、“這片土地”是指的那片土地?②、為什麼說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③、作者為什麼要用這句話做課題?

4、通過預習,你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這片土地”到底指的是哪片土地?

師:西雅圖為什麼說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我們從課文的字裡行間去尋找答案吧。

【古人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無疑則不進。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文,激發了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品讀課文感悟神聖

(一)品讀1——3自然段,感悟神聖

請輕聲閱讀1——3自然段,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了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1、生輕聲閱讀,師巡視

2、交流彙報

第一自然段教學

你為什麼畫出這一句?你能帶著神聖的情感讀讀這句話嗎?(學生談後讀出神聖)

第二自然段教學(課件)

a、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神聖的?

b、第一自然段中哪個詞也體現了這一個意思?請你讀讀好嗎?

c、你們對他的朗讀有什麼建議嗎?聽了他們的建議,你怎麼認為?請你再讀讀好嗎?

d、同學們,讀得怎麼樣?從他的朗讀中你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e、是啊,一切都是那麼清新,那麼美麗,令人神往。讓我們帶著這種情感齊讀這一段。

第三自然段教學(略教)

a、學生自由談

b、圍繞“家園”教學

師激情過渡:這是一個多麼幸福、和諧、溫馨的大家園啊!孩子們,讓我們帶著這種情感和老師一起讀這段話。

c、可是孩子們,這幸福、和諧、溫馨的大家園將遠你而去,你們看到的金黃柔軟的沙灘,那預示著豐收的綠油油的耕地,那高聳的山脈,清澈的河水,這片神聖土地上的一切,都將不再屬於我們印第安民族了。這是為什麼呢?(播放課件:背景介紹)

【閱讀教學就是實現文字、教師、學生三者的交流。此處背景資料的適時補充,幫助學生更真切的感受到西雅圖酋長及印第安人民對這片土地的眷戀與不捨。】

3、孩子們,瞭解到這些,如果你就是印第安民族中的一員,看到自己心愛的家園不再屬於你,你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呢?(難過、悲憤、傷心、不捨)

4、我們難過,我們傷心,我們悲憤,我們不捨,都是源於我們對這片土地深深的愛啊!讓我們和西雅圖酋長一起飽含深情地說一聲——(師指課題生動情接讀)

【文章詩意化的語言真切表達了印第安人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此環節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感悟了土地的神聖,領悟到詞語表情達意的效果;並通過深情回讀課題,強化了情感。】

(二)、品讀4——8自然段,感悟神聖

1、此時此刻,作為印第安部落的酋長西雅圖最想對收購這片神聖土地的白人們說點什麼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4——8自然段,找出最能體現西雅圖心聲的句子。

2、生默讀,師巡視。

3、你畫的那一句?平時老師教育你們,對待困難能輕言放棄嗎?那在什麼情況下才會放棄?(毫無希望、無可奈何、不得不放棄)

4、當你不得不放棄你心中的最愛時,你會是一種怎樣的情感?(無奈、不捨、傷心、難過等)

5、這是深深的無奈啊!讓我們帶著深深的無奈再讀這句話。

6、“一定要記住”,這是西雅圖對白人們的諄諄告誡啊!文中寫了西雅圖對白人們的幾次告誡?每次都是告誡的什麼?書善待河水空氣動物

7、怎樣的對待就是善待?

8、西雅圖在即將離開這片土地的時候,沒有因為路途遙遠而多要一匹駿馬,沒有因為缺衣少食而多要一粒糧食、一塊布匹。而是反覆提出了這樣的告誡,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出示課件:“河水為我們解除乾渴……木舟上滿載著我們的'希望。”)

你從這段話中讀出了什麼?

你能讀出河水對人類的重要性嗎?(生讀)所以西雅圖如此諄諄告誡白人們——(齊讀第5自然段)

(善待空氣和動物由學生用感情朗讀來體現)

9、同學們,西雅圖僅僅只要求善待這幾件事物嗎?你認為還要善待哪些事物?你能仿照課文帶上西雅圖的告誡說幾句嗎?(板書:……)

出示課件因為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所以你們一定要善待。

10、同學們,現在你還認為課題這句話只是西雅圖一個人對白人的告誡嗎?還有誰?(印第安人民)印第安人民把這片土地上的一切當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在自己痛失家園的時候,還不忘反覆告誡白人們應該善待這片土地上的一切,讓我們和印第安人民一起深情地對白人們再說一聲——(師指課題生再次激情讀課題)

【語文課的教學就得立足文字。文中雖然只寫了對白人的三次告誡,但並非只要善待這三件事物。通過學生帶上西雅圖的告誡適時補充,模仿課文對語言進行再加工,將語言詩化,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得到了發展,從而達到了語言文字訓練與人文教學目標的和諧統一】

(三)、品讀9——11自然段,感悟神聖

1、西雅圖告誡白人們,不僅要自己善待這片土地上的一切,還要他們告誡子子孫孫,善待這片土地。為什麼?請放聲讀9——11自然段,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畫下來細細體會。

2、指名說感受最深的句子及體會(可以結合課前調查的身邊環境狀況談)

“任何降臨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我們深知:大地不屬於人類,而人類是屬於大地的。”(指導讀)

3、同學們,你還認為課題中的“這片土地”僅僅只指印第安人居住的領地嗎?(整個地球)這句話僅僅只是印第安人民告誡白人們的嗎?(告誡全人類)同學們,這片土地是我們的母親啊!她給予了人類生存必須的資源,生活在地球上的60億大地的孩子都應該而且必須深深的愛著腳下的每一寸土地。

4、現在你知道作者為什麼要用這句話作課題了嗎?

5、讓我們發自內心再深情地說一聲——(師指課題生深情接讀)

【三次回讀課題,一次次引導學生探尋文章主旨,不斷昇華文章寓意,從而達到了預設的情感目標,同時也迴應了開課時學生的質疑。】

二、拓展昇華神聖

1、同學們,我知道此時此刻,你們一定有許許多多的話想對我們腳下這片神聖的土地訴說。請拿起筆將你內心最真切的話語寫下來吧。

2、出示課件我深切熱愛著的大地啊,我想對你說:

3、生寫後指名說。

【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要讓學生讀懂作品,領悟真諦,並超越文字,昇華自己的閱讀體驗和感悟。此環節的設計,引導學生在理解、感悟、積累和運用語言文字過程中,讓保護環境意識紮根在學生心田,語言文字的芳香之味自然流淌。】

4、總結昇華、激情:同學們,我們深愛著腳下的這片神聖的土地,我們一定會用真心,獻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大地。讓我們永遠牢記並告誡世人們——(師指課題生再次深情讀題)

5、下課。

板書設計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善待

(河水空氣動物……)

四年級語文生本教案4

Ⅰ、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結合課文理解詞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課文語言材料,瞭解曼德拉在監獄中的生活,感悟其為爭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堅忍不拔的鬥爭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3、能讀通課文,初步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練習分段。

Ⅱ、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句朗讀感悟曼德拉為爭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堅忍不拔的鬥爭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Ⅲ、教學媒體:

投影小黑板

Ⅳ、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釋題,激發興趣。

1、板書課題:我的菜園。

2、釋題。“我”即“曼德拉”(1893—1981),是南非人民民主運動的傑出領袖,是南非歷第一位黑人總統,1993年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在曼德拉的人生經歷中,曾經有過27年的監獄歲月。菜園:種蔬菜的園子

3、激發興趣:對於我們許多同學來說,菜園是一個並不陌生的地方。在城市的郊區和農村,許多人家都有種菜的土地,那就是他們的菜園。簡單的說,菜園就是種蔬菜的地方。即使是自小生活在城市的同學也知道,每天從菜場買回來的蔬菜,都是從菜園運過來的。種菜的人一般都是最普通、最平常的人,他們種菜,是為了生活;菜園,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一塊土地。曼德拉並非尋常之人,為什麼他也有自己的菜園,還要親自種菜呢?我們讀了課文,就能瞭解其中所包含的不尋常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1)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二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什麼內容。

(3)三讀課文,劃分段落。課前佈置預習查字(詞)典:情有獨鍾苦役呵護戲謔慰藉

2、檢查自讀效果。

(1)認讀下列詞語:__苦役垃圾呵護爭取允許情有獨鍾監獄辣椒慰藉(jiè)收穫寬敞意義放棄拒絕戲謔(xuè)糾正生字讀音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結合課文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見上述預習內容)

3、認真朗讀全文,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4、默讀課文,練習分段。第一段(第1——3自然段)曼德拉終於獲准在監獄的院落裡開闢一方菜園。第二段(第4——8自然段)曼德拉開闢菜園的過程和對耕種的情有獨鍾。第三段(第9自然段)曼德拉在耕作菜園中悟出的深刻道理。

三、指導書寫生字。

1、說說容易寫錯的字獄:說出間架結構及筆順。

2、學生描紅

四、作業

1、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詞語(見練習冊)。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朗讀詞語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二、學習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一部分

2、曼德拉在獲准開墾菜園之前處境怎樣?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當時是一名囚徒,從結束苦役後只能在“監獄內的院落裡做一些事情”中看出來。他的處境也非常苦,度日如年,從“艱難”一詞可以體會出來。)

3、為了給自己監獄中的生活找些慰藉,曼德拉又是怎樣做的呢?

4、為了給“每天的生活尋找”更多的“慰藉”,曼德拉多年來一直堅持“要求__允許”他“在獄中的院落裡開闢一方菜園”,“最終,__做出了讓步”。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曼德拉是怎樣的一個人?(極為堅強的人)

5、齊讀

三、學習第4至第8自然段

1、默讀思考:曼德拉是怎樣開墾菜園、選種蔬菜的?從哪些描述可以看出他對菜園情有獨鍾?

2、交流要點:

(1)菜園所在地“土壤乾燥,亂石叢生”,為了“給作物騰出生長的空間”,他“成天都在地裡不停地挖掘”。曼德拉選種的蔬菜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在惡劣的環境裡也能生長的西紅柿、辣椒、洋蔥。

(2)從以下描述可以看出曼德拉對耕種菜園情有獨鍾。

①“早在福特哈爾上大學時,我就在一位教授的菜園裡種過菜。”

②“辛苦的腦力勞動之後,我就到菜園裡去,沉浸在與土地的親密接觸之中,自得其樂。”

③在監獄大院的“不停挖掘”,使得“一些朋友戲謔我生來就是一個礦工。”(這表明:開闢菜園的工作是異常艱辛的,猶如開礦一樣。曼德拉開闢菜園是異常投入的。)

④“我開始訂閱有關種菜的書籍,學習各種耕作的技術,瞭解各類化肥的使用方法。”

⑤“播下種子,觀察生長,悉心照料,然後收穫。成為這一方天地主人的感覺讓我體會到一絲自由的滋味。”

(3)指導朗讀

3、第9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總結、深化)

(3)曼德拉認為對一個領導人來說,應該從耕種菜園這件事悟出一個深刻的道理。你能具體說說這是個怎樣的道理嗎?

(4)齊讀

四、合作探究課題

(1)曼德拉的菜園有些什麼特點?

(2)曼德拉為什麼這麼多年一直堅持要求__允許他在獄中的院落裡種這個菜園?

(3)從一個的角度看,曼德拉在耕種菜園的過程中悟出了怎樣深刻的道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先要有播種、觀察、耕耘,然後才會有收穫。忠於職守,盡心盡責。領導要悉心呵護人民群眾,群力擊退敵人,全力挽救能夠爭取的一切,全力清除影響成功的一切障礙。)

五、作業

(1)抄寫詞語

(2)熟讀課文第三課時

四年級語文生本教案5

教學目標:

1.體會樟樹蓬蓬勃勃、旺盛的生命力,感受樟樹拒蟲的可貴之處。

2.感受宋慶齡的品質與樟樹的相似之處,品悟文章借物喻人的寫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徵意義。

教學難點:

領會樟樹的象徵意義。

教學過程:

一、通讀課文,初步感知“不搬家”之理由。

1.根據不同的要求讀文題。

(1)通過朗讀體現:這是哪兒的樟樹?(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2)通過朗讀體現:這是宋慶齡故居的什麼?(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學生讀後,教師小結:不同的朗讀所要強調的意思不一樣。請同學們再根據要求讀一讀:本文寫了宋慶齡故居的什麼?(生齊: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師強調:對,本文所寫的就是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根據不同的要求讀文題,其實就是對學生進行語感訓練,通過朗讀讓學生知道,本文的重點是寫樟樹,是寫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2.師:宋慶齡的故居在周恩來同志的眼裡小了點,他勸宋慶齡同志搬個家,宋慶齡卻不肯,這是什麼原因呢?請快速瀏覽課文,說說理由。(宋慶齡捨不得庭院裡的兩棵樟樹)

3.宋慶齡捨不得這兩棵樟樹的什麼呢?請通讀課文,說說理由。(生命旺盛、品質高貴)

二、細讀品悟,全面體會“捨不得”之含義。

(一)感知樟樹“生命旺盛”。

1.自讀第4自然段,說說哪一個詞語最能表現它的生命旺盛?(蓬蓬勃勃)

2.樟樹給人的整體感覺是“蓬蓬勃勃”,請細讀第4自然段,說說你彷彿看到了樟樹的哪些部分,及其形態。

3.組織交流、討論

枝幹:粗壯、多(伸向四面八方)、長(伸得遠遠的)。(引導體會:枝幹越粗越壯,越多越長,就越能體現樟樹的生命旺盛。)

樹葉:稠密、綠得發亮。(引導體會:樹葉越密,綠得越亮,就越能體現樟樹的生命旺盛。)

文學是用“形象”說話的。教學中,教師就要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將文字語言轉化為生動的形象,並在這種轉換中體會語言的魅力。

4.體會“四季常青”的特點。

樟樹一年四季要經歷多少磨難,你能用這樣的句式說說嗎?請學生想象不同的情境,進行口頭表達。出示

無論是,還是,它們總是那麼蓬蓬勃勃。

(學生口頭填寫內容後,再請學生有感情地讀一讀自己所填的內容。)

學生填寫、朗讀的過程,就是語言實踐的過程,也是學生合理想象樟樹一年四季經受各種磨難之後仍然蓬蓬勃勃的過程。

5.不管周圍的環境多麼惡劣,它們總是那麼蓬蓬勃勃,多麼頑強的樟樹,同學們好好讀一讀,將樟樹的形象留在腦海中。

(二)體會樟樹“品質高貴”。

1.學生默讀,用筆畫出描寫樟樹可貴的句子。

2.組織交流

(1)圍繞“樟樹本身卻有一種香氣,而且這種香氣能永久保持。即使當它枝枯葉落的時候,當它已經作為木料製作成傢俱的時候,它的香氣仍然不變”展開交流。

a.讓學生說說: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裡聞到過香氣,這種香氣會發生變化嗎?

b.小結:這就是樟樹,它活著的時候,香氣不變,死了的時候,仍然有香氣,且這種香氣不因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這是多麼了不起,多麼可貴。

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樟樹的香氣與生活中其它的香氣是不同的,即生活中的不少香氣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這樣的過程使學生認識到樟樹香氣能長久保持是了不起的;這樣的過程,也是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訓練的過程。

(2)抓住“只要這木質存在一天,蟲類就怕它一天”進行朗讀指導,引導學生讀中感悟。

師:只要這木質存在一天,蟲類——(生:就怕它一天。)

師:只要這木質存在一年——(生:蟲類就怕它一年。)

師:只要這木質存在一百年——(生:蟲類就怕它一百年。)

師:只要這木質存在一千年——(生:蟲類就怕它一千年。)

師:樟樹的可貴之處就在這裡。在哪裡呢?(樟樹的香氣能長久保持,樟樹的香氣能永遠拒絕蟲類的侵害。)

這種反覆、遞進式的朗讀,有利於加深學生對樟樹“香氣拒蟲、香氣長久”特點的認識,也使學生對樟樹的情感隨著一遍遍的朗讀得以深化。

3.這一自然段,不僅寫了樟樹,還寫了別的樹木,如石榴。課文為什麼要寫石榴呢?

(組織討論,使學生認識到這是一種“比較”的寫法。這樣的寫法更加突出了樟樹的與眾不同,可貴。)

4.朗讀這一自然段,體會樟樹的可貴之處以及寫法的精妙。

語文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感悟文章的情與理,同時也要使學生明白文章是怎樣表達的。而這一教學環節,不僅引導學生認識了“比較”的寫法,還讓學生體會到了這一寫法的好處。

三、適度拓展,深刻理解“人與樹”之相似。

1.這是兩棵蓬蓬勃勃的樟樹,這是兩棵香氣永存的樟樹,這是兩棵讓蟲子害怕的樟樹,這是兩棵讓宋慶齡捨不得離開的樟樹!那宋慶齡是怎樣的人呢?

2.請學生結合課前的資料收集,談談對宋慶齡這一人物的印象和認識。

3.出示中外人士對宋慶齡的評價,學生朗讀

(1)美國記者安娜說:“她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溫柔,雅的女性。”

(2)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你認為我們卓越的宋慶齡只是一枝香溢全球的美麗鮮花嗎?不,不,她是一頭要衝破天羅地網的雄師。”

(3)美國作家、社會活動家海倫·福斯特·斯諾說:“多虧我結識了宋慶齡,她的堅貞不屈,勇敢忠誠和她的精神美,是活的中國最卓越的象徵。”

(4)毛澤東主席1936年在致宋慶齡的信中這樣寫道:“一九二七年後,真能繼承孫中山先生革命救國之精神的,只有先生與我們的同志們。”(毛主席稱宋慶齡為先生)

4.師:樟樹的香氣讓蟲子離得遠遠的,而宋慶齡永葆革命青春和旺盛的革命鬥志同樣令人敬佩!學到這兒,我們認識了一位怎樣的女性?

相機板書:精神蓬勃、正氣凜然、高貴典雅……

5.請學生說說“人與樹”的相似之處。

交流後教師小結:宋慶齡美好的品質,就像她故居樟樹的枝幹一樣伸向四面八方,就像她故居樟樹的綠葉一樣蓬蓬勃勃,就像她故居樟樹的香氣一樣永久保持、拒絕害蟲的侵蝕。

6.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通過課前學生的資料收集,課上的簡要表達,輔之以中外名人對宋慶齡的評價,學生對宋慶齡這一人物形象有了較多的瞭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將她與樟樹進行比較,就容易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