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畫大樹小班教案

來源:才華庫 3.14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熊畫大樹小班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熊畫大樹小班教案

小熊畫大樹小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樹的外形特徵,區別樹幹、樹枝和樹葉。

2、感知“上、下、前、後”的方位。

重點:瞭解樹的外形特徵,區別樹幹、樹枝和樹葉。

難點:感知“上下前後”的方位並嘗試用動作表現。

活動準備:

1、可撐立的大樹道具、白紙、記號筆。

2、ppt課件,遊戲音樂。

活動過程:

一、瞭解大樹的外形(價值分析:課件引出,瞭解大樹的外形特徵,區別樹幹、樹枝和樹葉。)

1、PPT引出:這是誰呀?(小熊)咦,小熊在幹什麼呢?

2、小熊對大樹說:“大樹大樹,你別動,我來給你畫張像。”大樹是什麼樣的呢?

3、幼兒聽故事引發對大樹的關注。

提問:大樹長得什麼樣呢?

大樹的身體在哪裡;大樹的腳在哪裡;大樹的手臂在哪裡;大樹的手臂上有什麼?(引導幼兒說說)

4、師生合作給大樹畫像

師:我們一起給大樹畫張像吧。先畫什麼呢?粗粗的樹幹是大樹的“身體”(邊畫邊學說)。誰來幫大樹畫畫它的樹枝呢?——師生合作畫像

小結:每顆大樹都有樹幹、樹枝、還有許多樹葉。粗粗的樹幹是大樹的“身體”,長長的樹枝是大樹的“手臂”,樹上還有好看的葉子,地下的根是大樹的“腳”。

二、觀察不同的大樹(價值分析:通過觀察不同大樹的圖片,進一步瞭解大樹的不同特徵。)

1、出示各種大樹的圖片: 這些大樹都一樣嗎?哪裡不一樣?

小結:大樹的高矮、粗細、形狀和葉子的顏色都是不一樣的。

2、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大樹的不同造型

師:那我們也來做一棵你喜歡的大樹,看看哪棵樹和別人的不一樣,吳老師也來做小熊,給它畫張像。

3、小動物們也很喜歡大樹,你知道有哪些小動物也喜歡大樹嗎?

小結:大樹的朋友真多,小動物都喜歡和大樹做朋友。

三、遊戲“小鳥和大樹”(價值分析:在遊戲扮演中感知“上、下、前、後”的方位,體驗和大樹遊戲的快樂。)

1、聽,誰來了?小鳥飛來了,我們一起來學小鳥,和大樹做朋友吧!

2、隨“鳥媽媽”在音樂聲中飛一飛,按“上、下、前、後”的要求,停在大樹的相應地方。

3、幼兒遊戲:小鳥要聽仔細,音樂停下來,小鳥也要停下來,要停在樹的上面、下面、前面和後面。當小鳥停下後師問:你停在了大樹的哪裡?

小熊畫大樹小班教案2

設計意圖:

春天到了,植物、動物都發生了一些明顯的變化。與季節相結合,最近我班正在開展“小花園”的主題。“小熊畫大樹”是二級主題中的一個點,正是展示了春天特徵的一個故事——有趣味性也不乏知識點。圍繞故事我通過想象模仿、課件等從樹的構造、樹與動物的關係、樹的用途幾方面入手,從而激發孩子護樹的情感。活動前我先讓孩子認識了樹的各部分名稱,進行了畫柳樹的活動,還讓家長蒐集了有關樹的用途方面的知識,並告訴孩子,帶孩子去古華公園找春天。活動主要有兩個環節。第一環節為分享交流,第二環節為故事,喂大樹喝水為延伸活動。活動目標有兩點,第一點為認知方面的要求,第二點為情感方面的要求。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瞭解樹的各種特徵和用途。

2、願意保護樹木。

活動準備:

前期經驗準備:樹有什麼用;創設交流的情境;課件;插入教具等。

活動過程:

一、分享交流

春天來到了,你發現了什麼?(看照片交流)

小熊畫大樹小班教案3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瞭解樹木是我們的好朋友,激發幼兒喜愛樹木的情感。

引導幼兒細緻觀察樹木,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欣賞並理解故事,能在集體前複述故事。

活動準備:

樹幹、帶有一小段樹幹樹枝和樹葉的上半棵大樹;故事繪畫的紙、筆;撕貼的紙、糨糊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出示小熊)小熊想做什麼呢?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猜猜看小熊想畫什麼

小熊為什麼要畫一棵大樹呢?老師來講一個故事。

二、聽“小熊畫大樹”的故事

1、教師邊講故事,邊相應地出示大樹的各個組成結構:

粗粗的樹幹是大樹的身體,(什麼是大樹的身體?)長長的樹枝是大樹的手臂,(什麼是大叔的手臂?)樹上還有許多好看的樹葉。

2、小熊發現:咦,大樹沒有腳,怎麼能站著呢?(個別幼兒想象回答)大樹說:“哈哈,我的腳長在地底下,樹根就是我的腳。”(大樹的腳是什麼?平時我們看得見嗎?)

3、提問:

大樹的身體是什麼?

大樹的手臂是什麼?

大樹的腳又是什麼?

你們喜歡大樹嗎?為什麼?

3、小結:有了大樹,小鳥就有地方築窩,松鼠才可以在大樹上竄上竄下忙個不停,夏天還可以在樹下乘涼。大樹可真好,我們都喜歡它。

三、畫大樹

1、老師畫大樹:引導幼兒用動作輔助表達有關語句)

小朋友,老師做小熊,你們做大樹,畫出一棵棵的大樹。

什麼是大樹的身體?

什麼是大樹的手臂?

什麼是大樹的腳?

2、肢體語言

(1)你們的身體做什麼?

你們的手臂做什麼?

你們的腳做什麼?

你們的手又可以做什麼?

(2)邊蹲下從根開始邊做動作,邊用“我們”來進行語言表達。

大樹是我們的好朋友,它是那麼神氣!你們想不想畫一棵大樹?

3、幼兒畫大樹:

幼兒嘗試用繪畫、撕貼等方法畫一棵大樹。

四、大樹變森林

這麼多的大樹在一起會變成什麼?(森林)你們喜歡嗎?

小朋友們可以在樹下做什麼呢?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表現積極,但忽視了能力弱的幼兒的表現,在下次活動中需要個別指導。

小百科:樹木是木本植物的總稱,有喬木、灌木和木質藤本之分,樹木主要是種子植物,蕨類植物中只有樹蕨為樹木,中國約有8000種樹木。

小熊畫大樹小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瞭解樹的各種特徵和用途。

2.願意保護樹木。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前期經驗準備:樹有什麼用;創設交流的`情境;課件;插入教具等。

活動過程:

一、分享交流

春天來到了,你發現了什麼?(看照片交流)

小結提升:春天來了,小動物都出來了,植物(小花、小草、小樹)也越長越綠,越長越美。

二、故事:小熊畫大樹

1.根據故事提問

小熊到大樹下面來幹什麼?

小熊對大樹說:大樹你別動,我來給你照張像!可是,哪裡是大樹的身體呢?大樹的手臂又在哪裡呢?

小熊發現:咦,大樹沒有腳,怎麼站呢?

大樹的朋友可多了,猜猜看,它有哪些朋友?他們可以在樹上幹什麼?

嘩啦啦,下雨了,小動物們怎麼辦呀?

2.看課件欣賞故事寶寶們,你們知道大樹還有哪些用處啊?

樹有這麼多的用處,我們要愛護它,我們可以為大樹做些什麼?

三、喂大樹喝水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援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迴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小熊畫大樹小班教案5

活動取材於幼兒的生活,幼兒有一定的經驗,對活動非常感興趣。在活動中,幼兒的表現處處有亮點,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幼兒提升了經驗。

在第一環節中,設計的匯入,是說說幼兒的身邊事,既他們的好朋友,所以一開始孩子們就非常“樂說”,而且,有的孩子因為有兩個好朋友,為此還爭吵起來。比如說冠鋒的好朋友是萌萌,而碩碩也因為要做萌萌的好朋友,於是,免不了的一場爭執就在大家面前開始了,最後在我的干擾下,才平息了。

在第二環節中,當我提問:大樹身體是什麼?大樹的樹葉是什麼?大樹有手臂嗎?他們回答得挺快:甜馨說:樹幹是樹的身體;悅悅說:樹葉是大樹的頭髮;天琪兩手臂平展著說:樹枝是手臂;我又投出一個問題:那大樹有腳嗎?大家有些遲疑了。有的說沒有腳;渡渡說:樹幹就是腳。我搖頭,他們又開始琢磨,最後天琪說對了:樹根是大樹的腳。“哦”大家發出了同一個聲音。此時,個別幼兒的經驗帶動了集體幼兒。(顯然,大部分幼兒沒有這些經驗)我給幼兒們肯定的答案:樹根就是大樹的腳,它們張開許多細細的根鬚,伸展向四面八方,牢牢地抓住泥土,使得大樹穩穩地站住了。又通過小熊畫大樹的故事,形象化的讓孩子感覺樹和我們一樣有“四肢”,使幼兒對大樹朋友有進一步步的認識。

第三環節是讓幼兒發揮想象,先自由說說大樹可能會有哪些朋友,再通過觀看課件瞭解樹是動物的好朋友,說到動物他們的思維非常活躍,因為動物是他們最喜歡的。他們說了松鼠喜歡吃松果,在樹上跳上跳下忙個不停;小猴子喜歡在樹上做遊戲、小鳥在樹上築窩……。

第四環節中,從瞭解大樹和我們人類的關係(用途):他們從課件中看到了許多果樹圖片,便迫不及待地告訴我:我喜歡吃蘋果、我喜歡吃葡萄、我喜歡吃橘子、我喜歡獼猴桃……。還有的說喜歡西瓜、草莓。(這裡也是一個盲點,需要在今後的活動中填補);當了解到大樹給我們人類帶來的許多幫助,又看見大樹 “躺倒在地受傷了”,(被砍伐的樹)他們不能理解,說:這個樹倒下了,長歪了;被風吹斷了。(這個經驗是缺乏的,我給孩子們補充了養分)再回歸到生活中保護大樹,幼兒們的感觸很深。我提議讓孩子們誇誇大樹,他們沒有侷限於教師的“大樹大樹真好”,而自主的改為:渡渡:大樹大樹真幫!天琪:大樹大樹真漂亮!甜馨:大樹大樹真美麗!雨晴:大樹大樹我們喜歡你!天琪:大樹大樹我們愛護你!傑傑:大樹大樹我們給你澆水!……。從而使真情再現。

不過,活動的時間有一點過長,因此,有一些孩子有些坐不住了,語言還需要再精練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