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遊戲活動教案《躲避“火球”》含反思

來源:才華庫 2.77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遊戲活動教案《躲避“火球”》含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遊戲活動教案《躲避“火球”》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體育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2、探索滾球、躲避球的方法。

3、能用眼跟蹤、觀察物體運動方向的同時,提高快速躲閃的能力。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已玩過教師手持多個“火球”滾向他們,幼兒靈活躲閃,不被球擊中。

2、環境準備:“火球”3只(在足球的球面上畫有火焰圖案,滾起來象火球)、平坦的場地。

【活動過程】

玩法一:全體幼兒站在場地中間,教師手持火球滾向幼兒。幼兒躲閃靈活,不被擊中。球的數量逐漸增多。

規則:被球擊中者停止遊戲一次。

注意事項:奔跑時注意安全,避免碰撞。

評析:這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遊戲。這個遊戲基本保持了原來“打野鴨”的方法。但是難度上有變化。

一、是球的數量有所增加,教師手上的.球從一個到多個滾向幼兒。

二、是滾球的方向在不斷變化。教師在圓圈上,不斷變化滾球的方向,幼兒也跟著跑動躲球。

玩法二:幼兒分兩隊,一隊幼兒站在邊線上滾火球,另一隊幼兒依次排開站在圓圈上,躲避正面滾來的火球,想出各種躲避火球的方法。(見圖一)

規則:

1、只能在圓圈內躲避火球,如果離開圓圈就算犯規。

2、提醒幼兒只能用球滾同伴的腳,不能拋擊同伴腳以上的身體部位。

評析:這個玩法注重了幼兒間的互動。幼兒在相互滾球與躲避過程中,要動腦筋玩,隨著球滾過來的方向,左右跑動,上下跳動,前後奔跑等,活動的運動量大,幼兒身體的敏捷性得到提高。

玩法三:幼兒分三隊,一隊幼兒站在圈內,兩對幼兒迎面站立在邊線上,持球的一隊先將火球滾向圈中的幼兒,對面一隊幼兒接到火球后再立刻滾出,幼兒滾球速度又快又慢,躲球的幼兒需不斷判斷火球滾來的方向迅速躲避。被球擊中的幼兒與滾球者交換位置,遊戲繼續進行。(見圖二)

規則:

1、滾球的幼兒接到球后,迅速把球滾向圈中幼兒。

2、被球擊中的幼兒須與滾球者交換位置。

評析:幼兒由兩隊變為三隊。由於兩邊幼兒滾球的速度快慢不一,這就需要躲避火球的幼兒對不同方向向先後滾來的火球迅速作出判斷,從而不斷變換自己的身體方向靈活的躲避。

玩法四:幼兒分三隊,一隊幼兒站在前面的起跑線上,兩隊幼兒在其側面迎面站立。聽到指令,起跑線上的幼兒迅速向前面跑動,躲避從兩側面滾來的火球,以速度最快,不碰到火球者為勝。躲球的幼兒與滾球者交換位置,遊戲繼續進行。

規則:

1、奔跑時注意安全,不互相碰撞。

2、被球擊中者停止遊戲一次。

評析:這個玩法難度很大。幼兒要從躲避正面的火球變為躲避兩側面的火球。兩側幼兒同時不斷將球滾向中間跑動中的幼兒,求得數量越來越多,火力越來越猛,幼兒需迅速判斷時機,快速衝向終點,從而成功地躲避火球,這對幼兒來說具有很大的挑戰性。既要鼓勵幼兒大膽、勇敢、又要鼓勵幼兒反映迅速,身體隨著球滾動的方向的改變而改變。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幼兒及家長的共同參與,完成了基本教具沙包的準備工作,即彌補了園內玩具不足的現狀,又在某種程度上讓家長了解到孩子在園的一些活動,有助於促進家園交流。

活動一開始,材料的投放工作(在安全有序的條件下)也讓孩子參與,,符合“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到活動結束的“打掃戰場”也都有孩子參與其中,他們願意幹而且快樂著。

教育工作也是一份良心工作,與能力有多高關係不很大,只要你願意去做,沒有做不好的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