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傳序》導學案(學生版) (人教版高二選修)

來源:才華庫 3.12W

教學目標:

《伶官傳序》導學案(學生版) (人教版高二選修)

1、瞭解歐陽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寫作本文給伶人立傳的目的。

 2、掌握重點字詞的意義、用法以及特殊句式。

3、理解文章的含義,把握作者總結的歷史教訓。

 4、背誦文中重點段落,準確記憶文中的名言名句。

教學重難點:如何通過正反說理突出中心論點的。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走近作者

作者:        (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          ,       (今江西省吉安永豐)人。四歲喪父,家境貧寒,刻苦自學,出身寒微,由母親親自教學,因家貧,不具紙筆,用荻畫地作書。學家。宋仁宗天聖八年進士及第。晚年曆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職,卒諡文忠。歷史上,他既是著名          ,又是          、金石家。

二、解題:  伶:                    。伶官:                    

序作為一種文體,相當於今天某些文章的“     ”或者編者的“      ”,它的內容或是提綱契領地         ,或者敘述著書作文的      ,以便有助於讀者理解下面有關書或文的內容。

三、時代背景:

1、北宋王朝建立後,隨著土地和財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統治集團          。由於北方少數民族的不斷進犯,      矛盾也日益      。面對這種形勢,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                  ,每年都要靠納幣輸絹以求苟安。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歐陽修通過後唐莊宗李存勖的興亡史進行          。 

2、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間的五個朝代,即                                    ,

是我國曆史上的動盪時期。在這短短53年間,先後換了四姓十四個國君,篡位、弒君現象屢見不鮮,戰亂頻繁,後唐      就是被殺的一個。後唐莊宗李存勖稱帝后,迷戀      ,“常身與俳優(雜耍藝人)雜戲於庭,伶人由此用事”,於是被敗政亂國的伶官景進、史 彥瓊、郭從謙等人所惑。後叛亂四起,擁有重兵的伶官拒不發兵,而莊宗親征又告敗北,眾叛親離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亂,用亂箭射死了莊宗。

100多年後,歐陽修就此事發表了自己的感慨,寫成了《新五代史伶官傳》。《伶官傳》中,作者對為莊宗所寵幸併為非作歹、敗國亂政的景進、史彥瓊、郭從謙等三人予以鞭撻,揭露他們把持朝政,以致後唐朝廷上下離心互相猜忌、禍亂不息的罪惡行徑。本文就是歐陽修為《新五代史伶官傳》 所作的序言。

三、預習提示:

(一)、本文宜採用誦讀法: 

1、讀出重音,體現出著重強調的意義來。     2、讀出節奏,體現出文氣的急切舒緩來。

3、讀出對比,體現出文章的抑揚變化來。     4、讀出語氣,體現出作者的感情傾向來。 

(二)、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及書下註解思考以下問題:

1、為李存勖編寫一個履歷表(參看教材P97註解③),推算他在公元908年、912年、923年、926年的年齡是多少歲。

2、在這幾個年頭裡,在李存勖身上分別發生了什麼事?

3、李存勖滅敵建國用了15年時間,而由盛到衰只用了3年,這一盛一衰的關鍵是什麼?

4、作者由李存勖盛衰之變得出的結論是什麼?

5、歐陽修在宋代中葉重提李存勖的史實,目的是什麼?

6、初讀課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並體會本文的論證方法。

7、找出文中的對稱語句以及反問句、感嘆句,體會其表達效果。

四、課文學習

(一)、梳通課文

第一、二段補充註釋:

1.盛衰之理, 理:                             2.豈非人事哉 ,人事:                

3.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原:                    4.與其所以失之者 ,所以:             

5.而皆背晉以歸樑,以:       6.爾其勿忘乃父之志,其:                            

7.負而前驅 ,負:                             8.及凱旋而納之 ,及:                 

第三、四段補充註釋:

1.方其系燕父子以組,方:     ;組:            2.函樑君臣之首,函:                 

3.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意氣:               4.抑本其成敗之跡,抑:      ;本:     

5.舉天下豪傑 ,舉:                                  6.數十伶人困之, 困:          

7.夫禍患常積於忽微,忽微:                           

      忽:                              ; 微:                              

(二)、問題分析:

第一段:

1、作者對天下興衰持怎樣的看法? 答:                                            

2、從第1段中找出論點?答:                                                     

3、依據(論據):答:                                                           

第二段:

1、通過第二段的敘述來看,“莊宗之所以得天下”在於什麼?

答:

2、晉王臨終遺言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用自己的話簡單回答。

答:

3、這兩段各自採用了什麼表達方式?兩段之間是什麼關係?

答:

第三段:

1、第三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答;

2.第三段和第二段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試具體說明。

答:              。第二段        敘說,第三段        敘說。

第四段:以感嘆結尾有何作用?

答:

課題:《伶官傳序》第二課時

年級: 高二(  )班    學生姓名:          學號:        組名:        

教學要點:

一、作者寫作意圖探討

1、為李存勖編寫一個履歷表(參看教材P97註解③),推算他在公元908年、912年、923年、926年的年齡是多少歲。

李存勖履歷表:

年代 年齡 事件

公元908年    歲

公元912年    歲

公元923年    歲

公元926年    歲

2、從表中可以看出後唐莊宗李存勖得天下用了多少年?稱帝后多少年就失去了天下?這一盛一衰的關鍵是什麼?作者由李存勖盛衰之變得出的結論是什麼?體會本文的論證方法。

答:得天下--     年--盛;   失天下--     年--衰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李存勖從公元908年接受三矢,繼承父志到公元923年       ,建立

       共用了       年的時間。對這十五年的記敘,歐陽修緊緊扣住“晉王三矢”的故事,寫了                     ,勾畫出了莊宗的       。言語中充滿對莊宗的       ,贊他牢記父志,敬對三矢;贊他胸懷大志,年輕有為。作者不禁直抒胸臆地發出感嘆“                     ”。

但就是這樣一位英雄,只經過短短三年的時間竟然落得了“君臣相顧,不知所歸”,最後被寵幸的伶人              的結局,作者此時又不禁發出了“              ”的感嘆。面對盛衰的變化人們不禁要          ,作者在開篇就明確地表明瞭中心論點“                              ”

強調了決定盛衰的關鍵是“        ”。在經過對莊宗盛衰之變的記敘後,作者又用結論性的語句“                     ”與中心論點呼應,明確了“人事”的內涵。接著作者盪開筆墨寫到“                                   ,豈獨伶人也哉?”這是對歷史教訓的       ,也是對北宋統治者的       ,希望統治者                                     。能使人逸豫亡身的                     ,如果                                   之中,忘記         ,同樣會導致身死國滅的下場。這意味深長的話語今天讀起來依然具有現實意義,它讓我們要時刻注意              ,不要沉溺於                            之中,要永遠              。

文章在論證中採用了        與           ,有力的證明了“             ”在“        ”的中心論點。運用例證法的關鍵在於選取        事件,作者在第一段就提出以                 的事實為論據,接著又詳述了“           ”的傳說,敘事中側重了        得天下,        使身亡。全文始終運用對比論證,以“        ”二字貫穿,從“盛衰”兩個方面進行論證。本文雖然材料繁複,但是作者始終著眼於“盛”“衰”與“憂勞”“逸豫”的        關係上,從中心論點到論據,從論證過程到結論,不論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實,還是抒發的感情和議論,都是在正反兩個方面的鮮明        中,申明“                                ”的“自然之理”,這就使得文章氣脈        ,前後呼應,散而        ,結構        。

歐陽修的說理文“一唱三嘆”富有感情,這與其多用      句、      句和      句是分不開的。對比句的表達效果是給人以鮮明的      感,反問與感嘆句的運用則更便於作者      感情。文中有許多精彩的至理名言,應該熟記。例如:

3、明確作者寫作意圖

歐陽修寫《伶官傳》並冠以短序,目的是評述伶官        而      的史實,借   論   ,借   諷   ,諷諫當時北宋王朝的執政者            、居安思危、            、            ;通過總結            ,也表達了作者            的情懷。

 

二、課後習題

(一)、請反覆誦讀下面兩個由一些既對偶又錯落的短句所構成的長句,體會與“盛”“衰”相配合的在文勢上的揚和抑、起和落,感受前後情感的變化。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樑君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設題意圖: 引導我們從句式的整散變化中體會文勢的起伏變化,運用“因聲求氣”的辦法,深入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情意。

參考答案:這兩個長句一寫       ,一寫       ,運用鮮明的      方法,總結        ,闡述“                        ”的道理。前面寫莊宗系燕父子、殺樑君臣勝利歸來、還矢太廟時的             ,“可謂壯哉”!而與此相對應,又寫到後來天下大亂時的士卒潰散、君臣泣下沾襟,“            ”!作者寫凱旋時的躊躇滿志,筆勢       ,情調       ;寫敗亡時的倉皇失措,筆勢迂迴,情調              。因前後所表達的內容不同,語言和情感也發生了          、          的變化。而且句式       結合,多使用       的詞語,就更突出了前後              的特點。

(二)、把下列各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1、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2、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歸之。

3、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

4、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劉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