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小鼓教案

來源:才華庫 1.78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鼓小鼓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鼓小鼓教案

大鼓小鼓教案1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感受歌曲的強弱變化,掌握× ×∣ ×× ×∣的節奏型。

2、引導幼兒學唱歌曲,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大鼓、小鼓各一面,鼓槌;圖譜;樂曲《春天》、《春天在哪裡》錄音磁帶。

2、事先排好律動,學會練聲曲《春天真美麗》。

3、幼兒成半圓坐好,中間空出空隙。

4、鋼琴伴奏,黑板、夾子、遮蓋布等。

活動過程:

一、律動匯入師:"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出來唱歌跳舞了,我們也來唱歌跳舞吧。" (幼兒聽《春天》的音樂做律動,並找個位置坐好。

二、練聲《春天真美麗》。

師:"小朋友,春天美嗎?我們一起來唱《春天真美麗》吧!"(教師彈琴,引導幼兒練聲。)

三、學唱新歌。

1、教師有表情地範唱歌曲,幫助幼兒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詞

師:"春天真美麗,小朋友在春天裡唱歌跳舞真快樂,大鼓小鼓也來唱歌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他們唱了些什麼?"

2、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理解圖譜的含義。

3、引導幼兒邊看圖譜邊演唱歌曲。

4、出示大鼓小鼓,幫助幼兒感受歌曲的強弱,引導幼兒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歌曲的強弱。

6、引導幼兒跟著鼓聲來唱歌。

四、放音樂《春天在哪裡》,引導幼兒到教室外面去尋找春天,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唱得真不錯!現在老師就把大鼓和小鼓放在我們的音樂區,等一下,感興趣的小朋友可以來這裡一邊敲鼓一邊唱歌,好嗎?""小朋友你們看,春天來了,美麗的花兒開放了,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到外面去尋找春天吧!"

活動反思

是一節奧爾夫音樂活動。活動目標主要讓幼兒喜歡和教師、同伴一起參加音樂遊戲;感受大鼓、小鼓的不同的節奏,發展音樂感知能力。

活動準備有大鼓和小鼓;活動過程中,小朋友們很喜歡敲大鼓、小鼓,打節奏。活動的重難點是激發幼兒喜歡參加音樂遊戲的興致並感受大鼓和小鼓不同的節奏。

在本次活動中,小朋友們知道dong dong 和 tong tong,但在唱的時候,有的孩子不能區分強弱,什麼時候唱的高,什麼時候唱的低,覺著好玩有趣,象聲詞唱的都一樣高。因而在唱之前,要讓幼兒多聆聽感知。上課過程中,幼兒對於歌曲的學習雖然有些困難,但最終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初步的運用強弱對比,實物演奏的方法來演唱歌曲。在用大鼓小鼓敲擊樂器“感應強弱”時,小朋友很積極的敲,但節奏、強弱把握有待提高,部分幼兒節奏感不強,拿到樂器會敲個不停。對此,在發樂器之前,可先讓幼兒拍手,拍身體不同部位先進行練習,熟悉節奏;對於小朋友能力的預設不夠準確,關注不夠多,這一點主要體現在歌曲教學中,遇到問題未能靈活解決,老師掌控課堂的能力有待於提高。

大鼓小鼓教案2

活動目標:

1.區分音的強弱。

2.學會唱《大鼓與小鼓》這首歌。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重點:

辨別區分聲音的強弱。

活動難點:

會正確表現聲音的強弱。

活動準備:

大鼓、小鼓。

活動過程:

1.用身體動作表現強與弱。如:拍手和點手心,拍手心和拍手背,拍腿和拍肩等。

2.認識強弱記號。

教師準備兩幅圖片,上面畫有f和p,告訴小朋友f表示強,p表示弱,並用動作表示出來。

3.學習歌曲《大鼓與小鼓》

(1)小朋友敲擊大鼓、小鼓,進一步感知音量的變化。

(2)欣賞並學唱《大鼓與小鼓》,小朋友用聲音的大小來表示大鼓、小鼓的強弱變化。

4.用節奏樂器演奏,注意聲音的強弱並表現出來。

活動延伸:

1.在活動室裡放置強弱記號f、p。

2.表演唱《大鼓與小鼓》。

評量:

能用動作、音量表現聲音的強弱。

分析:

此次活動通過身體的動作來感知強弱,通過學唱歌曲辨別強弱,使小朋友在遊戲中學會了區分聲音的強弱,從而發展了小朋友的音樂感知能力。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採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大鼓小鼓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知樂曲中的強弱關係。

2、嘗試夠用多種方式表現出樂曲中的強和弱。

3、感受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

1.認識鼓。

2.小軍鼓5個、音樂圖譜。

活動過程:

一、大膽猜想,認識禮物

1、神祕禮物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件禮物,你們猜一猜這塊紅布蓋著的是什麼?誰想過來摸一摸?

2、揭開謎底

請一個小朋友揭開紅布,展示鼓,告訴幼兒:這是鼓。

二、嘗試敲鼓,感受聲音

1、感受鼓聲

請個別幼兒來前面試著敲一敲,感受鼓的聲音。

2、敲出大聲

比比誰能敲的更大聲,並提問:“你是怎樣敲出大鼓的聲音的?”

師邊總結邊出示大鼓圖片:用力敲,就能敲出大鼓的聲音。

3、敲出小聲

出示小鼓圖片,問:“誰能敲出小鼓的聲音?”幼兒嘗試敲出小鼓的聲音。

師總結:輕輕敲,就能敲出小鼓的聲音。

三、師幼遊戲,猜猜聲音

師:咱們一起來玩一個猜猜遊戲好嗎?猜猜看我做的動作是在敲大鼓還是在敲小鼓?你是怎麼知道的?

請幼兒猜猜看,並請個別幼兒及全體幼兒一起來模仿敲大鼓和敲小鼓的動作。

師總結:用力敲就能敲出大鼓的聲音,輕輕敲就能敲出小鼓的聲音,

四、欣賞歌曲,模擬聲音

請大家一起欣賞教師演唱《大鼓小鼓》的歌曲,感受歌曲中的強弱。

1、欣賞表演

教師根據圖譜表演《大鼓小鼓》,幼兒變看圖譜邊安靜傾聽。

2、再次感受

教師再次表演將歌曲的強弱關係體現得更明顯一些,讓孩子們一下子就能夠感受出來。

3、語言表達

師:“我再表演一遍,請小朋友們注意聽一聽,說說大鼓和小鼓的聲音有什麼不一樣?”“你來試著唱一唱大鼓的聲音和小鼓的聲音?”

五、師幼合作,表現聲音

1、師幼合作

請孩子們和老師一起合作表演,教師唱前半段歌詞,幼兒接後半段強弱明顯的鼓聲。如:教師:大鼓大鼓,幼兒:咚咚;教師:小鼓小鼓,幼兒:通通通……

2、家幼合作

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合作表演,家長唱前半句,幼兒表現鼓聲,也可互換。

3、全班表演

全班一起表現歌曲,要明顯的展現強弱。

六、創編動作,替代聲音

教師啟發幼兒利用各種方式模擬歌曲中的強弱,比如拍手、敲打桌子、跺腳等,引導幼兒用聲音的強弱來表現歌曲中的大鼓和小鼓,並注意啟發幼兒在選擇表現方式的時候注意聲音的強弱。教師鼓勵幼兒與大家分享自己的表現方式。

七、集體表演,對比聲音

把家長和幼兒分組,分成演唱組、演奏組、肢體動作表演組,一起合奏,達到活動高潮。

大鼓小鼓教案4

活動目標:

1.區分音的強弱。

2.學會唱《大鼓與小鼓》這首歌。

活動重點:辨別區分聲音的強弱。

活動難點:會正確表現聲音的強弱。

活動準備:大鼓、小鼓。

活動過程:

1.用身體動作表現強與弱。如:拍手和點手心,拍手心和拍手背,拍腿和拍肩等。

2.認識強弱記號。

教師準備兩幅圖片,上面畫有f和p,告訴小朋友f表示強,p表示弱,並用動作表示出來。

3.學習歌曲《大鼓與小鼓》

(1)小朋友敲擊大鼓、小鼓,進一步感知音量的`變化。

(2)欣賞並學唱《大鼓與小鼓》,小朋友用聲音的大小來表示大鼓、小鼓的強弱變化。

4.用節奏樂器演奏,注意聲音的強弱並表現出來。

活動延伸:

1.在活動室裡放置強弱記號f、p。

2.表演唱《大鼓與小鼓》。

評量:能用動作、音量表現聲音的強弱。

分析:此次活動通過身體的動作來感知強弱,通過學唱歌曲辨別強弱,使小朋友在遊戲中學會了區分聲音的強弱,從而發展了小朋友的音樂感知能力。

大鼓小鼓教案5

大鼓和小鼓小班打擊樂教案

活動名稱:大鼓小鼓(小班打擊樂)

活動目標:

1、在做做玩玩中感受聲音,體驗探索聲音大小的樂趣。

2、通過身體樂器鞏固歌曲《大鼓和小鼓》的音樂節奏,並用樂器演奏歌曲。

活動準備:

1.進場音樂《快樂拍拍拍》

2.音樂《大鼓小鼓》

3.圖片:大鼓和小鼓

4.塑料小瓶。豆子4筐

5.鈴鼓

活動過程:

一、進場音樂《快樂拍拍拍》,帶領幼兒用小手拍拍,初步感知節奏Tata,titita

二、自制沙錘,感知聲音的大小。

1.出示大鼓和小鼓的圖片,讓幼兒觀察鼓的大小,並用身體樂器感受大鼓小鼓不同的聲響。

2.自制樂器沙錘,用樂器來表示聲音。

師:你們看,這是什麼?(教師出示一個小瓶),你能讓她發出聲音嗎?

師:教師出示豆子。(今天老師還為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的豆子,那豆子和小瓶子在一起能發出聲音嗎?(幼兒自由探索自制沙錘)

並用手裡的沙錘探索大鼓和小鼓的聲音。(力氣大發出大聲和力氣小發出小聲)

三、歌曲《大鼓和小鼓》

1.傾聽音樂,帶入歌曲《大鼓小鼓》,嘗試用自制樂器進行兩種節奏型伴奏tata(tongtong) titita(dongdongdong )

2.帶入樂器(鈴鼓)表演

今天小樂器也來到了我們身邊,讓我們和小樂器一起來給大鼓和小鼓伴奏吧!

3.樂器分組表演(一組敲鼓,一組搖鈴)

四、小樂器累了,讓我們輕輕地把它們送回家吧,活動結束

大鼓小鼓教案6

活動內容

歌曲:《大鼓小鼓》

活動目標:

1、讓學生在音樂聲中產生一中快樂感,一種身臨其境的共鳴,流暢地演唱歌曲《大鼓小鼓》。

2、通過教學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欣賞力。

活動準備:

大鼓、小鼓。

活動過程: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大家一起學習了歌曲《歡樂舞》,下面,讓我們一起再來欣賞這首曲子好嗎?

1、複習演唱歌曲《歡樂舞》。(要求學生聲情並茂的演唱)

師:同學們的表現真好,都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老師可真高興。下面,老師請同學們看一組圖片,我要看那位小同學觀察事物最仔細,老師就把一個小禮物送給他。

2、欣賞鼓的圖片

師:誰認識這是什麼?請問你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下,看見鼓,聽到鼓聲的?

生:過年、過節、開慶祝會。

師:人類從大自然的風雨雷電聲中得到啟示並創造了鼓,鼓的種類很多,我們來欣賞一些圖片大鼓、鈴鼓、大軍鼓、小軍鼓(每顯示一張圖片,教師作介紹)

二、學唱歌曲

1、歌曲匯入:鼓是最古老的樂器,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有一首歌曲唱得就是大鼓和小鼓的響聲,你們想聽嗎?(想)。

(1) 生聽歌曲《大鼓小鼓》。

(2) 師提問:這首歌曲中有哪些樂器?

(3)生:鼓(哪兩種鼓?)大鼓和小鼓

顯示課題:課件顯示大鼓小鼓的圖片。

2、認識力度記號

(1) 師:歌曲中大鼓的聲音是怎樣的?(咚咚)小鼓呢?(嗵嗵嗵)今天,老師也拿了兩隻鼓,大鼓和小鼓,誰願意來敲一敲?聽一聽,大鼓發出的聲音和小鼓發出的聲音在力度上,哪個強?哪個弱?

生敲,答:大鼓發出的聲音強,小鼓發出的聲音弱。

(2)師:在音樂中強的記號用“f”來表示;弱的記號用“ p”來表示

(3)帶領學生讀一讀。

(4)師:如果用拍手、拍肩、拍腿、跺腳,用哪兩種拍法更能對比表示出大鼓的聲音(強)和小鼓的聲音(弱)?

生:跺腳表示大鼓的聲音;拍手錶示小鼓的聲音。

師:我們來按節奏拍一拍 x x x x x

咚 咚 嗵 嗵 嗵

3、師教學生朗讀歌詞(1) 師讀到“咚咚”,學生跺腳 x x ;師讀到“嗵嗵嗵”,學生拍手x x x

4、師範唱。

師:注意聽歌詞中“大聲是大鼓,小聲是小鼓”,老師是怎樣唱的?

師唱,生回答問題。

5、學唱歌詞:師教唱三至五遍

6、學唱歌譜:採用聽唱法,劃拍視唱。(二遍)

7、演唱形式:結合律動(跺腳、拍手)

8、齊唱

三 、師生互動

1、分男女生

2、一組唱大鼓,一組唱小鼓。

3、師生接唱

4、生敲大鼓、小鼓伴奏演唱

5、歌表演《大鼓小鼓》。

(1)、同桌相互練習歌表演。

(2)、評選優勝表演者。(獎勵小紅星標誌)

四、拓展。

1.兩個小朋友對唱。(一個唱大鼓的聲音,一個唱小鼓的聲音)

2.回家把這首歌唱給家人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