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教學設計 (粵教版高一必修二)

來源:才華庫 3.22W

教學目標

1.學習重要的實詞和虛詞,感悟語言運用的妙處。

2.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品鑑技巧之美。

3.體會作者投身自然並從中尋找到精神慰藉,進而擺脫現世苦難的旨趣。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以蘇軾《自題金山畫像》引入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人生中最無用世機會的三處貶所:黃州、惠州、儋州。

赤壁賦的寫作正是在蘇軾第一處貶所--黃州,此時他45歲。三年前,1079年,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被變法派、實權派李定等從詩作中斷章取義,摘出一些諷刺性詩句,以便掃除舊黨,送御史臺,即“烏臺”受審,所以這個案子叫“烏臺詩案”,蘇軾在獄中待了四個多月,後被貶黃州擔任團練副使,相當於縣武裝部部長,還無權簽署公文,不準擅離此地,要知道他以前可是大學士、禮部尚書(相當於國務院禮賓司司長)啊,政治上的不幸卻成了文學上的大幸,四年的黃州生涯,他創作了66首詞,200多首詩,170多篇散文,尤為著名的是豪放派代表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散文代表作《前赤壁賦》、《後赤壁賦》。

作家作品: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是豪放派詞風的創始人。他和南宋辛棄疾同為豪放派詞人,並稱“蘇辛”;散文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三蘇”;擅長行書、楷書,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

    賦是一種文學體裁,漢代以後,演變為律賦、駢賦和文賦。律賦、駢賦注重對偶工整和平仄協調,押韻也很嚴格,而文賦則突破了聲律的種種限制,較多吸收了散文筆法,清新流暢。

二、讀課文,疏通字詞。

三、整體把握

第1段,寫夜遊赤壁的情景,表達遊賞之樂。第2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第3段,寫客人對人生短促無常的感嘆。第4段,是蘇軾陳述見解,寬解對方。第5段,主客暢飲,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總體思想感情的變化可以濃縮為樂--樂極生悲--悲--悟--樂。

朗讀全文,把握語氣。

1段超然、歡快,2段前歡快,後悽清,3段讀出悲愴,4段雄辯的語氣,慷慨陳詞,5段喜悅超然。

四、文章第一段。

1、作者寫的是什麼內容? 是什麼樣的景? 看到這樣的景主客有了怎樣的心情?

景:風--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  月--月出東山 徘徊鬥牛 水--白露橫江 水光接天

教師點撥:清風和明月交織,天光和水色相接,浩瀚蒼茫,寧靜朦朧,空明澄澈,遊者心懷灑脫,超然獨立,如同飛昇仙境,泛舟之樂,溢於言表。這段因景生情,融情入景。

文章首段描寫江上秋景,水、月、風為主要景物,也是全文的主體意象,空靈澄澈的美景,引出作者遺世獨立的遐想,這是因景生情。

2、“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這幾句話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

一是在結構上引出了後文的“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以及主客對話的情節,二是為下文定下了得失兩忘、超然物外的感情基調,並且與結尾相呼應。

朗讀體會。

五、第二段講析

1、“空明”與“流光”,一為月下之水,一為水上之光。歌詞也緊扣住水與月這兩個意象。

2、歌詞中的“美人”指代什麼?歌詞代表了主人怎樣的情懷?

美人是指君主或美好理想。

3、作者是如何描寫簫聲之悲的? 

哀怨、思慕、啜泣、傾訴

藉助誇張、想像,運用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化抽象為具體,把洞簫那種嗚咽低迴的哀音表現得十分形象、真切。

朗讀體會。 

六、學習第三段

1、客人因何而悲? 

 “客”之所以“悲”,在於觸景傷懷,有感於人生短暫。其中先發歷史興亡之感,再寫現實苦悶之悲。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這麼個“一世之雄”尚且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生命短暫、有志而無為者,羨慕長江永恆,哀嘆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對於封建社會的文人士大夫來說,當他們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時候,往往就陷入這樣的苦悶與迷茫之中。雖為客語,實際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極面。 

通過“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再由他們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由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抒情。

2、本段是如何巧妙運用主體意象的?

第二段中客的一番議論,以“羨長江之無窮”扣住水,以“抱明月而長終”扣住月,以“託遺響於悲風”扣住風;於是,虛無消極的人生感嘆,藉助於第一段中展現的具體、現實的自然形象表達了出來。 

朗讀體會

板書

樂--                    樂極生悲                    --悲

風--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            水--空明              水 -- 羨長江之無窮          

月--月出東山 徘徊鬥牛            月--流光              月--抱明月而長終

水--白露橫江 水光接天                                    風--託遺響於悲風

 因景生情                       以歌抒情                     以景抒情

                                                         借物喻理(消極虛無) 

現實中的“水月”--空靈之美

歷史中的“水月”--蒼涼之意

哲理中的“水月”--睿智之理

第二課時

一、第三段補講:

1、聽本段朗讀。2:10--3:50.

2、本段是如何巧妙運用主體意象的?

第三段中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客的一番議論,以“羨長江之無窮”扣住水,以“抱明月而長終”扣住月,以“託遺響於悲風”扣住風;於是,虛無消極的人生感嘆,藉助具體、現實的自然形象表達了出來。(板書)

3、本段是怎樣將寫景、抒情、議論結合的?

通過“客曰”,“西望夏口”到“鬱乎蒼蒼”是寫景;再由他們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以曹操和自身作對比);由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抒情。

板書:悲嘆

水-- 羨長江之無窮

月--抱明月而長終

風--託遺響於悲風

以景抒情、借物喻理(消極虛無)

二、匯入

餘秋雨的《山居筆記》有一篇散文叫《蘇東坡突圍》,這篇文章主要講述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後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作者認為這段煉獄般的經歷讓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餘秋雨寫到(投影以下文字):

“這一切,使蘇東坡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也使他的藝術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昇華,他,真正地成熟了--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這成熟,在課文當中體現得最充分的莫過於第四段主對客的一段勸慰,它體現了蘇軾獨有的人生觀。

三、研習第四段:

(齊讀)

1、針對客人人生無常的感慨,蘇子陳述己見以寬慰對方,他的觀點闡發分為哪兩步?他在論述時是怎樣運用“水”、“月”、“風”這三個主體意象的?本段表現了蘇軾什麼樣的人生態度?

(分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明確:第一步--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變;而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著羨慕長江的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以此類推,人生得意與失意,人的禍福、得失也不是固定不變的,現在得志的人將來也可能失意,這樣一想,快樂時不會忘形,痛苦時也不致失態。(蘇軾當然不懂得什麼是物質不滅定律,但這樣一說倒還挺吻合的,萬物最終歸於一種基本平衡)總之,以水與月為載體,深入淺出地說明了事物具有變與不變兩重性的道理。板書:變與不變

豁達的人生觀和宇宙觀。這種觀點,本質上就是莊子“萬物齊一”的思想,即齊得失,忘禍福,混貴賤,等賢愚,莊子的相對論並非科學,它是否定差別,否認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的。變換角度來“齊物”,本會致人至懷疑主義的怪圈,但蘇軾卻用得恰到好處。

第二步--以“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代表自然界美好的事物,說明天地間萬物各有其主,個人不能強求的道理。在大自然中找到精神寄託。板書:可取和莫取 

蘇軾的人生態度是豁達,樂觀,超脫,隨緣自適(隨遇而安),返歸自然的。

2、你知道蘇軾的人生觀受哪三家哲學的影響嗎?

除上面說到的莊子觀點外,佛家說與世無爭、隨緣,道家說要順其自然。所以,蘇軾用以自我解脫的藥方,主要是佛道兩家的哲學。佛道思想使他觀察問題時比較圓融通達,常能用一種超然物外的曠達態度來解脫人生的憂患和苦惱;同時,原有的儒家思想又能使他堅持理想,堅持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赤壁賦創作於一場人生的大災難後,然而在人世的苦難和艱難的煉獄中,東坡卻獲得了一次完整意義上的脫胎換骨。這時獲得的樂是真正的樂。

讀結尾段。照應開頭,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由悲而喜,照應首段。

四、“客”是真實存在的嗎?本文多次寫到主客問答,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客,不確指某人,主客雙方,其實是作者為展開辯論而虛設的兩個思想對立方面,是作者內心矛盾鬥爭的獨白,客的苦悶就是蘇子的苦悶,問答的過程其實就是蘇軾自身思考、排遣苦悶的過程。最終主說服客,表明積極的一面戰勝了消極的一面,瀟灑達觀、返歸自然的情懷取代了政治上的失意,人生無常的苦悶。從結構上說,使情節波瀾起伏、搖曳多姿。

五、小結:景、情、理三者融為一體

   文章首段描寫江上秋景,水、月、風為主要景物,也是全文的主體意象,空靈澄澈的美景,引出作者遺世獨立的遐想,這是因景生情。第三段中客的一番議論,扣住水、月、風表達虛無消極的人生感嘆,這就是借物喻理。至第四段,蘇子反駁,以水與月譬喻,深入淺出地說明了事物具有變與不變兩重性的道理,再信手拈來,以“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代表自然界美好的事物,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全篇文章,議論賦予景物以微妙的哲理內蘊,寫景使哲理呈現了生動可感的形象,而抒情又成了文章的內在脈絡,三者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呈現出理趣之美。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高明手法,使本文達到了寫景、抒情、說理的統一。與上文相同,是一篇寫出理趣的山水散文。

五、文言知識梳理

詞類活用:

舞幽壑之潛蛟 泣孤舟之嫠婦--使動用法

侶魚蝦而友麋鹿--意動用法

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名詞作動詞

東望武昌--名作狀

特殊句式:

固一世之雄也--判斷句

何為其然也--倒裝句

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被動句

通假字: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一詞多義:

望:七月既望(農曆每月十五)  西望夏口(向遠處看)

長:抱明月而長終(永遠)   而卒莫消長也(增長)

虛:浩浩乎如馮虛御風(太空) 盈虛者如彼(月缺)

然:其聲嗚嗚然(……的樣子,形容詞詞尾)  何為其然也(這樣)

六、練習四

所謂“窮而後工”之“窮”,不單單指生活條件惡劣,貧困,仕途坎坷等物質的“窮”,更深的是指有志難酬,對國家命運的擔憂等心理上的“窮”。而所謂“工”的文學,都是能夠傳世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較高的文章。這些文章,幾乎都是作者經歷了艱難的人生之路後誕生的。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shuì)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報仁安書》

就如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窮困是作家的不幸,卻是文學的萬幸。恰恰是因為“窮困”,才能激發人的心靈,啟用人內在隱藏的潛能,從而爆發激昂悲慨的創作力,寫成千古傳頌的奇文。所以說“窮而後工,工源於窮。”

七、書目推薦:林語堂 《蘇東坡傳》

餘秋雨 《山居筆記蘇東坡突圍》

韓小惠 《讀人記微笑著面對》

《康震評說蘇東坡》

板書:悟

水月--變與不變           議論

可取和莫取          

借物喻理    形象    抒情    內涵 

                                寫景

 

張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