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綜合教案:昆蟲教案及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3.33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綜合教案:昆蟲教案及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綜合教案:昆蟲教案及教學反思

一、教學目標:

1、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瞭解昆蟲的主要特徵。

2、仔細傾聽科學童話,瞭解內容,並能從中獲得一定的科學知識。

3、熟悉昆蟲的定義,並能據此作出判斷。

二、教學準備:

PPT課件、毛毛蟲圖片若干、幼兒對昆蟲已有的認識、對或錯選擇板

三、教學過程:

1、什麼是昆蟲

(1)今天王老師要帶大家來認識很多有趣的`昆蟲,仔細看看有哪些是昆蟲?

(2)你覺得長得怎樣的蟲子才是昆蟲?

2、講述《昆蟲運動會》,使孩子瞭解昆蟲的判斷特徵。

(1)請幼兒先猜測哪些昆蟲回來?

(2)昆蟲運動會的接待員是誰?他為哪些昆蟲報名了?沒有報名的有誰?

(3)它為什麼要請蝸牛、蚯蚓、蜈蚣和蜘蛛回去?

小結:原來啊蝸牛和蚯蚓沒有腳不是昆蟲,蜈蚣和蜘蛛腳太多也不是昆蟲,只有六隻腳的蟲子才是昆蟲。

3、教師出示圖片繼續講故事

(1)看這時誰來了啊?

討論:毛毛蟲也想參加昆蟲運動會,你覺得小螞蟻是幫它報名還是請它回去?為什麼?

(2)如果你是小螞蟻,你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為什麼?

王老師給每位小朋友都準備了一條毛毛蟲,你現在是小螞蟻請你來貼一貼,並說出選擇的理由。

4、完整的欣賞故事

(1)毛毛蟲有沒有參加運動會?

(2)他為什麼能參加運動會?

小結:原來昆蟲有三個成長階段分別是卵、幼蟲和成蟲。毛毛蟲是昆蟲的幼蟲階段,所以毛毛蟲是昆蟲。

5、根據故事引出兒歌《有趣的昆蟲》:運動會,真熱鬧,昆蟲朋友來參加。頭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們都有六條腿。不能多,不能少,千萬不能數錯了五、延伸請幼兒自己出去找一找昆蟲

活動反思

多元整合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活動的內容我們也把學習活動的內容於我們的課題研究進行有機整合,把孩子對昆蟲積累的經驗等其他方面經驗的收集進行有機整合,使孩子對兩個不同的內容出發收集相關的學習資料,便於孩子在活動過程中得以體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