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知識大比拼》教案

來源:才華庫 9.8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海洋知識大比拼》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海洋知識大比拼》教案

活動目標:

1、瞭解動物的不動種類,能說出幾種動物的名稱及主要特徵。

2、瞭解海洋動物與人之間的關係,形成愛護海洋動物的意識。

3、培養傾聽的習慣,激發與同伴合作、競爭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參觀水族館。

2、開展以“海洋動物”為主題的生成活動。

3、收集相關資料(圖書、標本、vcd等)。

4、藍貓、淘氣圖片各一副;沙魚、海馬、鯨的圖片及vcd。

5、邀請一位老師當裁判。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引起比賽

(1)出示藍貓、淘氣圖片

教師:藍貓和淘氣現在也在研究海洋動物,今天他們爭吵了起來,都說自己知道的海洋動物多。現在我們來幫幫他們好嗎?

(2)將幼兒按自願分成藍貓隊和淘氣隊。

2、進行比賽

第一環節:你說我也說

要求:(1)說出你知道的海洋動物名稱。

(2)兩隊幼兒輪流回答,每人有一次向別人求助的機會。

(3)說的多的一組可以的五個標誌,少的得四個標誌。

(教師認真傾聽幼兒的回答及時肯定幼兒的表現)

小結:(1)按魚類和非魚類引導幼兒進行簡單分類。

(2)裁判評發小標誌,激發幼兒下一步比賽的'慾望。

第二環節:你爭我搶

要求:(1)根據電視畫面回答。

(2)採取搶答的方式,答對一個得一個標誌。

(3)每人有一次求助的機會

問題:沙魚是怎樣捕食的?安康魚是怎樣釣魚的?鯨是魚嗎?

(引導遊兒認真聽仔細看,根據畫面及解說來回答)

小結:請裁判評說。

第三環節:大家一起說

討論:大海被汙染了,海洋動物會有什麼變化?我們能做什麼?

要求:幼兒自由討論,兩隊可以有相同的看法。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小結:請裁判根據幼兒的回答做出評比。

3、總結:

(1)幼兒交流感受

(3)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延伸活動:

(1)繼續收集資料,比一比哪隊多。

(2)建立海洋博物館。

活動反思:在設計這一活動時我有一個顧慮,對於中班幼兒來說是太難了。活動中孩子們的積極反應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老師富有創意的活動中,孩子們將前一段時間探索出來的知識全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了出來。在觀看電視時又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當孩子們的小手如森林般舉起時,我才感到這才是孩子們自主的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