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班教案

來源:才華庫 2.45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海洋》大班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洋》大班教案

《海洋》大班教案1

活動內容:

海洋音樂會。

活動目標:

1.瞭解海洋裡的魚類,激發幼兒對海洋生物的探究。

2.感知各種魚*哪個部位發出聲音,願意根據提示展開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收集各類魚類圖片。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師:你知道哪些小動物會唱歌嗎?

(小鳥/小青蛙/小鴨子/…)

師:其實有許多動物都會唱出美妙動聽的歌曲,連小魚也會唱歌呢!想聽一聽嗎?

二、故事講述,適時提問:

1.小黃魚的家在哪那?它是怎麼唱歌的?

2.它唱起歌來“呱呱呱。。”這聲音像誰呢?

3.海豚的歌聲是怎樣的呢?誰來學一學?

4.對蝦唱起歌來又是怎樣的呢?

5.它們都會發出好聽的聲音,那這些聲音是怎麼發出來的呢?猜猜是他們身體的哪個部位會發出聲音來呢?

(引導瞭解:收縮魚鰾、撲打鰓蓋、咬牙齒、摩搽鰭棘等)

6.小青魚也想報名參加音樂會,能近來嗎?為什麼?

三、延伸:

師:海洋裡還有許多魚累會演奏音樂呢,你還想請誰呢?(幼兒討論)

四、結束活動。

《海洋》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海洋動物的食物鏈,感知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係。

2、培養幼兒大膽探索的慾望。

3、萌發幼兒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錄音、電腦、錄音機、圖片、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形式匯入活動。

師:在藍藍的大海里生活者許多許多的動物。你們知道有什麼動物嗎?(幼兒回答)

師:今天海洋裡發生了一件大事情我門去看看好嗎?

二、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播放課件:海底世界。

幼兒交流:看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它們吃什麼?

三、自由探索動物間的食物,初步感知食物鏈。

師:你們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寶貝,請你們找出它們之間吃於被吃的關係。

幼兒分別採用操作電腦、聽錄音、觀察圖片、詢問老師等方法進行自由探索,初步感知海洋食物鏈。感知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係。

師生小結:這些動物你吃我,我吃它,一環扣一環,象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構成的鏈條叫食物鏈。

四、瞭解食物鏈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萌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1、討論:食物鏈斷後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

2、相互講述:海洋裡沒有了鯊魚,又會發生什麼事情?

3、課件演示:感知食物連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師生小結:原來呀,食物鏈上的動物一樣都不能少,缺了一環,大海就會生病,海水就要變得又髒又臭,其他的小動物也不能生活了,而且還要危害到我們人類。

《海洋》大班教案3

教材與學情分析:

提起海鮮,總是能激發起幼兒由衷的愉悅,因為這便是舟山孩子生活中日不可缺的一道菜。對於海鮮的美味、色彩、外形,幾乎每一位大班幼兒都有較豐富的生活經驗。同時大班幼兒均有過上飯店吃飯和看大人做菜的經歷,對於廚師做菜不感陌生,而且極喜模仿成人的活動,讓他們來當一回廚師,自創“海洋大餐”,毫無疑問會引起幼兒極大的興趣,和躍躍欲試的表達的願望。立足幼兒生活,通過藝術活動,將孩子們的興趣導向內化,他們那種表面的、對“製作海洋大餐”的興趣無疑會轉化為對藝術活動的主動參與,從而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併為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提供了可能。

本活動通過孩子與材料的互動作用,藉助範例後置法,在相互對比中使孩子的新舊經驗產生衝突,從而主動建構起新的經驗,活動以塑造個性、發展創造力為目的,依據大班幼兒喜歡探究的特點,設計了嘗試、欣賞、再嘗試和評價四個環節,讓幼兒探索在先,討論學習在後,力求從孩子的現有水平中瞭解“學”,在引導孩子的發展中把握“教”,真正使每位孩子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範圍內獲得發展。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引導幼兒初步感受生活中的美,體驗進行美術創作表現活動的樂趣與成功感。

2、技能目標:鼓勵幼兒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材料大膽創作出一盤與別人不同的“海洋大餐”。

3、認知目標:通過觀察活動,進一步瞭解海里的動植物。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教學準備:

1、教具:欣賞用的圖片若干張,錄音機、磁帶等。

2、學具:各類海產品(海帶、紫菜、蝦皮、魚片、魷魚絲等),各種顏色和切成各種形狀的菜(點綴品),盤子。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出課題。

1、請幼兒園的廚工介紹自己用海產品做成的菜,講講它的原料及營養成分。

2、請幼兒比一比原料與成品的差別,進而再來品嚐。

(二)嘗試獨立做菜。

1、師:你們想不想像廚師伯伯一樣,自己親手來做?

2、師:老師在桌上已經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海產品和配料,想來試一試的小朋友輕輕地回到桌位上,趕快做一盤與眾不同的“海洋大餐”吧!

3、幼兒嘗試自己製作“海洋大餐”,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三)欣賞作品,瞭解造型塑造和色彩搭配的方法。

1、集體互評:你喜歡哪盤“海洋大餐”?為什麼?

2、感知欣賞:你發現這些“海洋大餐”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引導幼兒欣賞菜的造型和色彩)

3、再次評價第一次作品。

(四)第二次做菜。

1、交代要求,再次做菜:給你們一次機會,你可以把剛才做的那盤“海洋大餐”再加工一下,也可以重新做一盤。做完後,我們來評出最佳創意獎、最佳色彩獎和最佳造型獎。

2、教師巡迴指導、評價。

(五)作品評價。

1、向你的同伴介紹自己的菜。

2、集中作品,請幼兒介紹菜名。

(六)延伸活動。

把自己的菜介紹給其他班的小朋友,並與他們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海洋》大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動手能力,會用各種方法制作魚。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創造能力。

3、增強對魚外形特徵的認識。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水彩筆、油畫棒、圖畫紙、電光紙、皺紋紙、剪刀、膠棒、紙杯、紙盤、課前組織幼兒參觀海洋觀、透明膠條

活動過程:

一、以謎語形式引出活動主題。

師:“不是船兒水中游,搖搖尾巴點點頭,深海淺水都能去,味道鮮美營養多”

幼:魚

二、能說出部分魚的名稱,並瞭解魚的外形特徵(教師出示相應圖片)

師:前幾天,我們一起參觀了海洋館,在那裡我們看到了許多魚,誰

還記得它們的名字。

幼:燕魚、鯊魚、氣鼓魚、章魚、射水魚?

師:它們長得什麼樣?

幼:有的像條帶子,有的像個梭子,有的身上長滿刺,有的能變顏色,

有的魚會飛?”(教師引導)

三、激發幼兒製作的願望

1、師:小朋友都特別喜歡去海洋館看魚,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一起動手來製作你喜歡的魚,放在咱們班的“海洋館”中。(出示以海洋館為背景的泡沫板)

2、引導幼兒討論:用什麼方法制作魚。

幼:剪、折、畫、撕、盤紙、用藥盒、盤子等製作魚的方法。

四、幼兒製作各種各樣的魚。

1、教師分別介紹材料,幼兒自主選擇活動形式。

2、教師分組指導:

A、剪紙組:重點指導幼兒運用對稱的方法剪魚,在此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鏤空,剪出不同形態及花紋魚。

B、繪畫組:重點能畫出魚的外形特徵,並大膽運用顏色較均勻塗出美麗的花紋。

C、撕紙組:教師根據幼兒能力提供不同材料,一種沿線撕,一種脫線撕。

D、手工製作組:根據紙杯及紙盤的形狀貼上上魚眼睛、魚腮、魚鰭等,鼓勵幼兒大膽裝飾。

五、美麗的海底世界

1、師生共同佈置“海底世界”幼兒將自己的作品隨意貼上在展板上。

2、請幼兒簡單介紹自己的作品,用什麼方法制作的,叫什麼魚。(為魚起名字)

3、請幼兒共同給我們的海洋館起名字。(最後結果為“美麗的海洋世界”)

4、音樂遊戲:“快樂魚兒遊遊遊”。

聽音樂,模仿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暢遊和相互嬉戲的情景。

活動反思

首先教師結合班內環境主題――魚來開展這次教育活動,幼兒以對魚的結構、形態及特徵有了一定的瞭解,在參觀“海洋館”之後,幼兒對魚有了更深的認識,在此基礎上讓幼兒用各種方法來製作魚,(剪紙、撕紙幼兒已有一定基礎)。其次,製作的方法、形式也是由幼兒自己想出來的,自由選擇的,因此增強了幼兒學習的興趣。還有活動內容及材料的提供,適合不同能力的幼兒,符合了《綱要》中面向全體,注重個體差異。最後,活動結束時的安排能夠讓每名幼兒有表現的機會,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且動靜結合。另外在活動的指導中應有3名教師,避免幼兒分組後盲目的進行操作。

《海洋》大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能用深淺不同的蘭色丙稀印出大海,掌握水浸轉印畫的方法。

2、能用水粉畫出有趣的海洋生物。

3、體驗水浸轉印畫的快樂與成功。

4、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調好的深藍、湖藍的丙稀顏料、各色厚顏料。

2、平扁有邊不漏水的托盤、一次性桌布、自制的大頭棉籤、A4大小的水粉紙、小塑料勺子、抹布。

3、提前將托盤裝適當的水,擺在教室四周備用。

4、範例、轉印好的底色紙、作品展示區。

〔活動過程〕

一、出示轉印好的深淺顏色明顯的大海底色。

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藍色象什麼?

(看,這片藍色象什麼?天空、大海、小河、池塘)

教師示範講解“大海”的繪畫方法,理解水浸轉印畫的概念。鼓勵幼兒大膽猜想。

(這片漂亮的大海是怎樣畫出來的呢?這是用了一種和我們平常不一樣的畫法畫的。)

二、水浸轉印概念:這些藍顏料是什麼顏料?水粉嗎?不是。是丙稀,融於水在水面會自然洇開,再用水粉紙輕放在水面上,提起顏料就會轉印在紙上。

示範講解:

1、將深藍丙稀用勺子盛滿,倒在有水的托盤裡靠近你的一邊,再將淺藍丙稀用勺盛滿倒在靠近深藍丙稀的地方,讓兩種顏色自然過渡,融合在一起。

2、將水粉紙平放在托盤中,用手輕輕的捏在紙邊,用手在水中晃動,讓深淺不同的藍丙稀均勻沾滿白紙。

3、輕輕晃動十下,抖幹水,放到桌上晾乾。

三、出示範例,引導幼兒觀察。

(範例與藍底色同貼在黑板上。)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要畫出的各種海洋生物。

(大海里都有什麼海洋生物?你想在你的那片大海里畫些什麼?)

教師邊用大棉籤在藍底色上繪畫幼兒說出的生物。

提出要求:

1、繪製大海底色時先用深藍色再用淺藍色丙稀。

2、注意用手抖水時的動作要輕。

3、畫面內容豐富,與別人不同。

4、注意作品及桌面衛生。

四、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鼓勵能力強幼兒可以用丙稀在水中倒出波浪形狀,畫出豐富的海洋生物。

鼓勵能力弱幼兒大膽用丙稀繪製底色,大膽繪畫。

五、作品展覽講評。

鼓勵幼兒從底色轉印的顏色,畫面內容的豐富來進行講評。

〔活動反思〕

幼兒在活動中比較有序的分組去進行水浸轉印,幼兒通過動手操作了解丙稀和水粉顏料的不同特點,較好的掌握了水浸轉印的方法,在自己已有去海邊趕海,見過的各種海洋生物的經驗基礎上,教師直觀生動的示範,使幼兒進一步提高了繪畫海洋生物技能。在評價部分幼兒能從畫面的內容豐富程度、底色轉印的方法掌握進行講評,幼兒對這種新奇的繪畫方法感興趣,掌握較好。

《海洋》大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的樂趣。

2、知道鯊魚、章魚、五彩魚的結構特點,並用繪畫表現出來。

3、初步學習組織畫面。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用藍色的水彩,油畫棒,海底圖CD等。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引起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去過海底世界嗎?上個星期老師也去了海底世界,看到海洋裡的魚漂亮極了,我把它們的照片拍了下來,你們想看嗎?"

2、播放世界的CD,欣賞。

教師介紹魚的形狀、顏色及海洋裡的景色。

3、展示圖畫《海洋裡的魚》,教師講解示範。

教師:這是一張老師畫的海洋裡的魚,上面有哪些魚?(鯊魚、章魚、五彩魚、飛魚等)它們長的什麼樣?(分析魚的結構)今天我們來學畫一張海底世界的圖吧。

①鯊魚。先畫一個長長的橢圓,後面不封口,再畫魚鰭、魚尾,最後畫鯊魚的眼睛、嘴巴、鰓裂。

②章魚。先畫一個不封口的圓,在圓上畫章魚的眼睛、嘴巴,最後畫章魚的觸手,是長長的橢圓,彎彎曲曲的,可以多畫幾個。

③五彩魚。先畫一個不封口的橢圓,畫出魚頭,再畫魚的眼睛,開口處畫魚的嘴巴,然後畫魚鰭,有背鰭、胸鰭、腹鰭,最後給五彩魚畫上美麗的花紋,可以是長條、三角,也可以是圓圈。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小朋友的可以用油畫棒來畫海底裡的各種魚,然後用藍色的水彩塗在上代表一塊小小的海洋。畫的魚可以有大有小,有的遊向左邊,有的遊向右邊,有的在上,有的在下,魚的顏色可以塗得鮮豔些,海底還可以畫些什麼呢?想想你在電視或書上看的海底世界,讓我們的海底世界更熱鬧!

(1)教師適當指導能力差的幼兒畫鯊魚、章魚。

(2)提醒幼兒安排好畫面;鼓勵幼兒均勻塗色。

(3)提醒幼兒耐心的塗海水。

(4)海底還可以畫些水草、珊瑚、貝殼,這樣畫面就豐富了。

5、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將幼兒作品拼在一起,形成一幅大的"海底世界",引導幼兒欣賞,並說說哪些魚畫得好,為什麼。

活動反思:

通過創設寬鬆的學習氛圍,提供豐富多樣又易於操作的裝飾材料,幼兒在觀察、製作等環節,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與方法來裝飾魚,不僅體驗到製作的快樂,而且培養了幼兒畫、撕貼、按的技能,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提升了新的經驗,師幼互動良好,達到了預期目標。

小百科:海洋(SEA),地理名詞,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為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為海洋,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水體。

《海洋》大班教案7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的樂趣。

2、知道鯊魚、章魚、五彩魚的結構特點,並用繪畫表現出來。

3、初步學習組織畫面。

活動準備

1、課件—海底世界

2、色的水彩,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引起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去過海底世界嗎?

老師也去了海底世界,看到海洋裡的魚漂亮極了,我把它們的照片拍了下來,你們想看嗎?

二、欣賞課件—海底世界

教師介紹魚的形狀、顏色及海洋裡的景色。

三、展示圖畫《海洋裡的魚》,教師講解示範。

1、教師:“這是一張老師畫的海洋裡的魚,上面有哪些魚?

(鯊魚、章魚、五彩魚、飛魚等)

它們長的什麼樣?

2、分析魚的結構

教師:今天我們來學畫一張海底世界的圖吧。

(1)鯊魚。先畫一個長長的橢圓,後面不封口,再畫魚鰭、魚尾,

最後畫鯊魚的眼睛、嘴巴、鰓裂。

(2)章魚。先畫一個不封口的圓,在圓上畫章魚的眼睛、嘴巴,

最後畫章魚的觸手,是長長的橢圓,彎彎曲曲的,可以多畫幾個。

(3)五彩魚。先畫一個不封口的橢圓,畫出魚頭,再畫魚的眼睛,開口處畫魚的嘴巴,

然後畫魚鰭,有背鰭、胸鰭、腹鰭,最後給五彩魚畫上美麗的花紋,可以是長條、三角,也可以是圓圈。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小朋友的可以用油畫棒來畫海底裡的各種魚,然後用藍色的水彩塗在上代表一塊小小的海洋。

畫的魚可以有大有小,有的遊向左邊,有的遊向右邊,有的在上,有的在下,魚的顏色可以塗得鮮豔些,海底還可以畫些什麼呢?想想你在電視或書上看的海底世界,讓我們的海底世界更熱鬧!

1、教師適當指導能力差的幼兒畫鯊魚、章魚。

2、提醒幼兒安排好畫面;鼓勵幼兒均勻塗色。

3、提醒幼兒耐心的塗海水。

4、海底還可以畫些水草、珊瑚、貝殼,這樣畫面就豐富了。”

五、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將幼兒作品拼在一起,形成一幅大的“海底世界”,引導幼兒欣賞,並說說哪些魚畫得好,為什麼。

《海洋》大班教案8

 活動目標:

1、知道大海中有豐富的動物和植物,能說出幾種常見的動物和植物的名稱、生活習慣。

2、能根據自己確定的標準對海洋世界的動物、植物進行分類。

3、瞭解海洋動物與人之間的關係,初步具有保護海洋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做有關海洋世界的調查。

1、師幼共同收集有關海洋動植物的圖片。

3、動畫片《海底總動員》的片段,《水族館》音樂磁帶、錄音機4、教學掛圖:《海洋世界》。

活動過程:

1、通過觀看動畫片《海底總動員》引發幼兒興趣。

教師播放動畫片。

2、引導幼兒利用調查表,進一步認識各種海洋動植物。

教師:除了動畫片離得這些動植物,大海里還有什麼?它們是什麼樣的?生活在什麼地方?有什麼本領?

教師引導幼兒分組交流,提醒幼兒輪流介紹,並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述。

引導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教師在黑板上出示教學掛圖和相應的動植物圖片。教師:誰願意告訴大家你知道的海洋動植物?你最喜歡哪一種動植物?他叫上你名字?有什麼本領?

3、引導幼兒確立標準進行分類。

教師:我們一共收集了多少種動植物的資料。

教師:把它們拜訪在一起時,怎樣讓別人看得更清楚呢?(引導幼兒進行動植物分類。)動物有這麼多種,還可以怎樣區分呢?

4、教師引導幼兒樹立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

教師:假如這裡是大海,你想做大海里的什麼動物或植物?

教師:你希望大海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大海呢?

教師:讓我們跟著音樂《水族館》學一學你想做的動植物的樣子,好嗎?

教師播放音樂,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自己喜歡的海洋動植物。

《海洋》大班教案9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辯論,培養兒童良好的聽說習慣,提高兒童完整講述,培養兒童思維的敏捷性。

2、鼓勵兒童大膽地在眾人面前表達個人見解,培養兒童的自信心。

3、學會用“我認為……因為……所以”句式連貫地說話。

二、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

兒童已瞭解辯論的知識,並組織兒童看淺顯易懂的辯論賽。

2、物質準備

字卡:我認為……因為……所以、雖然……但是……我認為、特別、有趣、獨特、精彩、響亮、蘋果隊、雪梨隊。

彩旗六面、知識問答題十道、號碼牌十四個。

三、活動過程:

1、師生談話,匯入活動。

生:我認為人生活在海洋裡好!

生:我認為人生活在陸地上好!

師:小朋友,人到底生活在海洋裡好還是生活在陸地上好呢?請你們找一個同伴討論一下。

2、兒童討論後,教師。

師:原來小朋友當中也有兩種不同的看法,那今天我們就進行一次辯論賽,辯論的題目是《人生活在陸地上好還是生活在海洋裡好?》。

3、向兒童介紹辯論賽的規則。

教師組織兒童自由選擇自己的立場,正反兩方隊員、拉拉隊分別為自己隊喊口號打氣。

4、一一辯論環節。

教師向兒童介紹一一辯論的要求,要求兒童學習用“我認為……因為……所以”的句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兒童進行辯論,在辯論過程中教師給予簡單的鼓勵和。

5、駁論環節。

教師向兒童介紹駁論的要求,要求一方兒童用“我認為……因為……所以”的句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另一方用“雖然……但是……我認為”的句式進行反駁,兒童進行對應駁論,教師在這個環節同樣進行簡單鼓勵和。

6、教師。

我們的辯論賽到此告一段落了,小朋友都表現的很好。其實人生活在陸地上還是生活在海洋裡都有好處和不好之處,關鍵的是我們從小要熱愛學習,學會愛護環境,等我們長大了做科學家,我們一起到月球上住好嗎?雖然今天辯論賽雙方不分上下,但是我們必須分出輸贏。怎麼辦呢?不過不要緊,下面老師為你們準備了更加精彩、刺激的知識搶答賽。

7、知識搶答賽。

教師介紹遊戲規則,組織兒童進行遊戲,最後產生冠軍、亞軍,請出頒獎嘉賓進行頒獎,整個活動結束。

《海洋》大班教案10

主要領域

科學

活動目標

相關領域

語言、美術

萌發熱愛海洋的情感

瞭解海洋汙染對人類的影響

嘗試找出汙染的原因並商討對策

主要形式

集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35分鐘

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海洋及水質汙染的影響

難點:嘗試找出汙染的原因並商討對策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對海洋及水汙染有初略的瞭解

物質準備:課件、磁帶、有關水質汙染的新聞剪報、各種美工材料及工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神祕的海底世界

1.幼兒自由議論,互相交流海洋裡有些什麼。

2.觀看有關海洋的課件,知道奇妙的海底世界裡,有著不同的海洋生物。

3.一起聆聽錄音帶“海洋裡的聲音”,並嘗試分辨鯨魚、海豚和海獅所發出的聲音。

二、基本部分:海洋汙染的原因

1.通過新聞剪報,讓幼兒瞭解海洋汙染對生物以及我們人類的危害。

2.幼兒自由討論、互相交流,嘗試找出汙染的原因和商討如何減少日常生活的汙水。

3.到附近海門河邊實地觀察水源的生態環境,嗅嗅河水所發出的氣味,觀看垃圾船打撈河面垃圾的過程。

三、結束部分:我們是環保小衛士

1.引導幼兒討論:我們能為海洋做些什麼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改善海洋水質汙染活動。

2.設計保護海洋的宣傳單、宣傳口號。

【延伸活動】

上街向行人派發宣傳單,呼籲大家一起保護海洋。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神祕的海底世界、神祕的海洋生物對幼兒有著不可抵擋的誘惑。為了增加幼兒對海底世界的感性認識,在開始上課時,讓幼兒觀看課件、聆聽錄音帶,使幼兒對海底世界有了初略的印象。在此基礎上,通過剪報使幼兒知道海洋汙染的危害,並利用對幼兒園附近海門河的實地觀察,瞭解水質汙染的嚴重性,從而萌發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全班師生同心協力、共同寫信、設計宣傳單及口號,將保護水質化為實際行動,延伸活動更加深化了這一行動。

二、活動效果

本次活動以“神祕的海底世界”、“水質汙染的危害”以及“我們是環保小衛士”三個環節貫穿展開,再一層層漸次深入,充分調動了大班孩子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活動中使幼兒在視覺、聽覺的衝擊下感受海底世界,豐富了海洋生物知識,激發幼兒產生熱愛海洋的情感。通過實地觀察海門河汙染情況,使幼兒直觀地瞭解水質汙染的不良後果,以及海洋汙染的原因。在最後的環節中幼兒以實際行動來保護海洋,呼籲大家參與到環保活動中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海洋》大班教案11

設計意圖:

“海”是一個幼兒感興趣的話題,海里的魚、神奇的海洋世界……幼兒充滿了探索的慾望。經過一系列的經驗準備——上網查資料、爸爸媽媽的講述、書本閱讀等,今天我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寬鬆的交流平臺——經驗分享會,希望孩子們能通過自我學習、同伴學習,獲得更多有益經驗。同時,希望通過經驗釋出、動作表現等方式,培養孩子大膽、自信的表現力,體驗活動的樂趣以及成功的滿足。

活動目標:

1、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大膽講述自己獲得的資訊,分享他人的經驗。

2、會用肢體動作創造性地表現豐富的海洋環境,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問卷調查、音樂

活動過程:

一、經驗分享

“前兩天,我們分組收集了關於海洋的一些知識。今天,我們都來說一說,進行經驗大分享好嗎?”

1、海洋裡的動物

2、世界之最

3、海洋與人們的關係

4、我知道的海

二、短片欣賞

“海洋是一個神祕的世界,更是一個美麗的地方,經過了熱烈的經驗釋出,讓我們休息一下,一起來欣賞短片。”

三、動作表現

1、“你看到的大海是什麼樣子的?你會用身體動作來做嗎?”

合作:

“有時,微風輕輕吹過,海面泛起小小的波浪。”“有時,海水也會大發脾氣。”(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相關情景。)

2、“海里的動物最自由,動動你的身體,讓我猜猜你是誰?可以一個人做,也可以好朋友合作試試看。”

3、

“可以是單獨動作,也可以好朋友合作表現,希望你們讓大家看到的是一個美麗的、豐富的海洋世界。”

幼兒自由討論,動作表現。

4、動作展示

(1)分組

(2)集體大造型

四、結束活動

“海洋是天然的魚倉、藍色的煤海、鹽類的故鄉、能量的源泉、娛樂的勝地,海洋世界蘊藏著許許多多的奧祕,小朋友,讓我們一起好好學本領,長大去探索吧!”

活動反思:

今天我帶領孩子一起觀察學習了海底世界,使沒有見過海的孩子有了美麗的嚮往,同時培養了他們熱愛環境的樂趣。

《海洋》大班教案12

活動目標:

1、導幼兒用抹的技能塑造出海洋的特徵。

2、豐富畫面,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3、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橡皮泥人手一份、油畫筆、稀釋後的乳膠、擀麵杖、塑料刀、木板人手一塊、泥工板、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大海嗎?(喜歡)陳老師也很喜歡大海,今天我還帶來了一幅大海的畫(出示範畫)你們看,這幅畫是用什麼做成的呀?(橡皮泥)對了,那你們想不想也用橡皮泥做這幅畫呢?

二、教師講解示範。

(1)1、我們先取一小段藍色的橡皮泥放在木板上,用大拇指用力地抹開,要把它抹得長一些,抹完後,再取一點橡皮泥接著剛才的地方開始抹,這時候,要注意了,突起來的橡皮泥不要用手指去壓,那樣就不漂亮了。(空木板上抹橡皮泥)

2、然後取一點白色的橡皮泥抹在藍色上面,這樣天空和雲彩就做好了。(出示天空和雲彩)

3、再取深藍色的橡皮泥用剛才抹的方法將木板剩餘的部分做成大海。(出示天空與大海)微風吹來,海面上捲起朵朵浪花,我們可以用綠色、白色和紫色橡皮泥交叉或重疊地給它做成浪花。

4、最後,我們把整個畫面都塗上一層乳膠。塗的時候要輕輕的。

(2)美麗的大海做好了,可是大海冷冷清清的,很寂寞。我們把大海的朋友找來,好不好?

想想大海有哪些朋友?(幼兒回答)

小結:大海的朋友可真多,有海鷗、小船、海星、魚等,等會兒請小朋友做好大海後,把你喜歡的大海的朋友也做上去,最後別忘了給大海的朋友也塗上一層乳膠,讓它們變得更漂亮。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四、請部分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五、展示作品。

《海洋》大班教案13

設計意圖:

孩子們這兩天突然特別興奮,因為多功能活動室內增加了一個大大的海洋球池,裡面堆滿了色彩鮮豔的海洋球,孩子們每天最激動的事就是在海洋球池內游來游去,那種海洋球和身體各部分撞擊、擠壓的快樂溢滿了一張張花朵般的小臉,是這種快樂感染了我,同時也激發了我設計本次活動的慾望。音樂《漁夫曲》的節奏明快,旋律簡單,ABA曲式的多次重複讓人對樂曲結構能很快熟悉,且樂句分割清晰,能讓幼兒較準確地找準句末音,進而形成樂句的概念,藉助海洋球這一來源於幼兒生活、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的遊戲工具,用遊戲化、情景化的方式來表現、詮釋這段樂曲,對於初步創編舞蹈節奏組合的幼兒來說,非常適合,且能很好地激發幼兒的創作、表現慾望。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嘗試在自己身體的不同部位,創編簡單的海洋球舞蹈節奏組合,並能初步感受樂句的概念。

2、藉助單個造型表現,讓幼兒初步感知不同體態變換所營造的造型美。

3、體會遊戲的快樂,感受成功的愉悅。

活動準備:

音樂準備:漁夫曲;物質準備:海洋球人手一個;場地準備:幼兒圍圈而坐。

活動流程:

在身體上舞蹈――感受樂句的變換――單個造型表現

活動過程:

一、身體上的舞蹈

1、 出示海洋球,問:這是什麼?你們以前玩過嗎?怎麼玩的?

2、 玩的時候,海洋球碰到了身體的哪些地方?

3、 引導幼兒初步探索海洋球在身體上自由地舞蹈,如手臂、肩膀、膝蓋、小腳、鼻子、耳朵等。

4、 幼兒用×× ×××× ×的節奏嘗試創編海洋球舞蹈,並用兒歌輔助動作演示,如:肩膀 肩膀碰一 碰,或:耳朵 耳朵碰一 碰,邊有節奏地朗誦兒歌,邊讓海洋球在相應的身體部位有節奏地進行跳躍舞蹈。

5、和音樂節奏匹配自由進行表演。

6、請每個幼兒做一次小領隊帶領大家聽音樂一起表演,方法是領隊隨音樂節奏朗誦並用動作演繹一次,其他幼兒跟著表演一次相同的動作,給每個幼兒一次當小領隊的機會。

評析:從幼兒藉助海洋球自由地舞蹈到有節奏地表演,這是一個漸進的探索過程,通過這個過程能讓幼兒初步感知體態律動的快樂,同時也能感受創編成功的`喜悅,特別是小領隊的發揮直接對孩子的創編和表現能力提出了挑戰,也是孩子在這一活動中最具創造性的環節。但適度的要求又能讓每個孩子在創編過程中都能獲得成功,也為孩子自信大膽進入下一活動環節提供了良好的心理保障。

二、感受樂句的變換

1、創設情境,引導幼兒創編海洋球找朋友的兒歌。海洋球跳舞跳累了,他想出去走一走,找個朋友玩玩了。

如:小――小――海洋球,出――來――走走走,

找――個――好朋友,相――互――點點頭。

A、第一次朗誦兒歌的時候,讓海洋球在身體的某個部位隨兒歌節奏舞蹈,提問:海洋球有沒有找到好朋友?(沒有)

B、第二次朗誦的時候,在每一句的結尾最後一個字,用海洋球和旁邊的海洋球相碰,以引起幼兒的對比注意,第一句示範結束後就提問:現在我的海洋球有沒有找到朋友?他是什麼時候找到朋友的?讓幼兒感受樂句的句末音,從而形成樂句的概念。

2、集體遊戲:找朋友,聽音樂完整朗誦兒歌並表演找朋友的情節,要求在每一句的句末找到一個和自己顏色不一樣的海洋球,相互碰撞一下表示做朋友。音樂連續不斷,遊戲也可以隨幼兒的遊戲興趣連續不斷。

評析:生活化的情境創設為幼兒創編兒歌提供了經驗保障,加上上個環節的擴散化思維的鋪墊,對於大班下學期的孩子來說能很快創編成功,在此基礎上,利用自己手中海洋球和別人手中海洋球相碰的情節,也巧妙地將樂句的句末音進行了強調,讓孩子在遊戲化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樂句的變換。

三、 嘗試表現單個海洋球造型

1、海洋球在找朋友的一路上,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東西,現在請你們猜猜看,我的海洋球看到了什麼樣的東西?(教師示範表現兒歌后的定格海洋球造型,如:花朵、大樹、太陽等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

2、提問:我的海洋球看到了什麼?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3、幼兒嘗試隨著音樂表現兒歌結束後的定格造型。教師請幼兒相互欣賞並猜測各自的造型,對錶現特別出色的幼兒給予鼓勵,這個環節也可以反覆進行。

評析:“木頭人”遊戲是孩子們生活中非常喜歡的一種遊戲,這個環節是在借鑑“木頭人”遊戲的方法上進行改編的,遊戲一方面能很好地激發幼兒的創作表現慾望,另一方面也幫助提高了幼兒對體態造型美的表現、欣賞水平,同時也將幼兒活動的興奮點提到了高潮。

四、活動延伸

合作表現上、中、下三個層次搭配的海洋球造型。從單個的造型到雙個、三個以及上、中、下三個層次的造型變換,可以進一步將造型組合的美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幼兒可以嘗試在音樂活動區域內進行合作表現。

《海洋》大班教案14

活動目標:

1、知道目前海洋動物的生活環境,有保護海洋的願望。

2、能用繪畫的形式寫信。

活動準備:

海洋動物、海洋汙染的錄影;海洋動物胸飾;音樂磁帶;白紙;記號筆;蠟筆;教師示範信一封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激發興趣

1、請幼兒觀察胸飾,同伴間互相介紹自己的胸飾。

2、播放海洋動物的錄影及柔和的音樂,讓幼兒邊看邊模仿海洋內動物的活動姿態。

二、觀看錄影進行討論

1、播放海洋汙染的錄影,請幼兒想象海洋裡的動物感受。

1)當你在這個環境中,你會有什麼感覺?

2)會說些什麼?

3)會怎麼做?

2、和幼兒一起討論海洋怎麼會變成這樣的。

3、提議畫一封信給人類,把海洋裡動物的想法告訴他們,請人類停止汙染海洋。

三、幼兒畫信並展示信的內容

1、提醒幼兒注意信的格式

2、教師幫助個別幼兒完成畫信

3、幼兒展示信的內容。

《海洋》大班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1、瞭解海洋豐富的寶藏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2、知道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萌發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

二、活動準備

地球儀、掛圖《有用的海洋寶藏》、製作多媒體課件、實物(各種海鮮、鹽、貝殼、珍珠等)

三、活動過程

(一)瞭解海產品有哪些?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各種海鮮食品,引起幼兒對海洋的興趣。(墨魚、海帶、蝦、扁魚、槍蟹)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很多好吃的東西,不知道大家平時生活中,有沒有見過呢?它們分別是什麼東西呢?現在我們來看一看。

2、你們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從哪裡來的呀?比如說,西瓜是從田裡摘下來的,蘋果是從樹上摘下來的,河蝦是從河裡撈上來的)

重點:要讓幼兒分清海和河的區別,分清海產品與淡水產品的區別

3、教師小結:這些都是從大海里撈上來的食品,你們吃過這些東西后覺得這些東西都有點什麼味道呀?

可以請幾個小朋友用舌頭舔一舔這些海產品的味道,從而得出結論:海產品的味道是鹹鹹的。

(二)瞭解海產品為什麼是鹹的?

1、大海可真是很能幹,給我們帶來了這麼多好吃的東西!那你們知道它是怎麼做,才能讓這些食品變的鹹鹹的呢?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討論。

2、教師小結幼兒的討論的結果後出示白白的鹽。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是什麼味道的嗎?你們知道鹽是怎麼來的嗎?

3、教師播放工人晒鹽的圖片,幼兒瞭解鹽的由來。

4、教師小結:大海里的水份裡含有大量的鹽的成分,所以在海里的一些水產品也變成了有鹹鹹的味道。給我們的餐桌增添了更多的食品,和不同的風味。

5、播放各種海鮮的圖片

(三)瞭解更多的海洋裡的寶藏

1、我們知道海洋裡有好吃的各種海鮮,你們還知道海洋裡還有什麼寶貝嗎?

2、幼兒討論後教師給予小結:

(1)海底裡有豐富的礦藏,比如石油,我們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它(同時播放海上石油井的圖片);

(2)海底裡有美麗的珊瑚,珍珠,可以美化我們的生活(同時播放其工藝品的圖片);

(3)海水的衝擊力可以用來發電,就是水力發電(同時播放發電廠的圖片);

(4)海水可以幫助人們運很重的物體(同時播放大輪船的圖片);

(四)尋找海洋,保護海洋

1、師幼討論總結:海洋的美麗和海洋給人類帶來的寶藏

2、那你們知道在地球上海洋有多大嗎?

播放世界地圖,請幼兒找一找,地球上的海洋在哪兒。瞭解海洋麵積很大。

3、地圖上海洋是藍色的,很美。但現在大海媽媽的顏色變了。(教師播放大海被汙染的圖片,魚類在海灘集體死亡的圖片)

因為我們人類不斷的生產,不斷的把廢物投放到大海,大海受到了汙染,所以在那裡生活的各種動物,生物的生命都受到了威脅。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4、教師小結:海洋是美麗的,為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它是人類的好朋友,要好好保護它。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