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謝中書書》導學案_高一語文教案

來源:才華庫 1.13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答謝中書書》導學案_高一語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答謝中書書》導學案_高一語文教案

學習目標

1. 瞭解作者的有關情況,背誦短文《答謝中書書》。

2. 賞析景物描寫,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 積累優美的寫景詞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學習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作品優美的意境,體會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學習時間: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找資料,瞭解作者。

2、把“書”這種文體的有關知識寫下來

3、初讀文章,給下列劃橫線的字注音。

夕日欲頹(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

4、學生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文句,讀出節奏、韻律、情調。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二、學習、研討

1.藉助課下注釋解釋下列加橫線詞的意思。

五色交輝( ) 四時俱備( ) 曉霧將歇( ) 夕日欲頹( )沉鱗競躍( ) 實是欲界之仙都( ) 未復有勇與其奇者( )

2.對照課下注釋,理解文句,整體感知文意,並劃出疑難詞句。重點翻譯下列句子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未復能有與其奇者。--------------------------------------------------

夕日欲頹,沉鱗竟躍。-------------------------------------------------

3.根據提示給文章劃分結構層次,並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第一層 句,總起句,以感慨發端。

第二層從 到 ,描寫描繪大自然中景之美。第三層 ,感慨自然之美景。

三、深入探究

1.陶弘景描繪了一幅清麗的山水畫,他描寫了哪些山川美景呢?又是怎樣描寫的?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反覆閱讀課文,用下列句式說話:

“我從文中 句中,讀出了 之美,作者寫出了它 的特點。”

示例:我從文中“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讀出了晨昏變化之美,作者寫出了“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時,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將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的熱烈歡快的晨景,和清靜幽寂的暮景。

2、“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這一句中的“亂”字,讓人想到混亂、亂七八糟,這個字是換成“齊”“共”等等好不好?為什麼?讓學生思考回答。“沉鱗”指什麼?這裡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3、.本文對景物的描寫可以說是美妙至極,請你試舉一例闡述一下“妙”在何處?

4、.“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以作者的感嘆總括前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5、.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積累遷移

1.總領全文景觀的句子是什麼?

2.文中表現晨昏變化之美的句子是什麼?

3.能概括全文主題的句子是什麼?

4.文中用簡潔的語句描繪高山流水的語句是什麼?

5. 這篇文章運用了哪幾種表達方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