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分類教案

來源:才華庫 2.24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分類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小數學分類教案

國小數學分類教案1

1、對於教材,我瞭解了什麼?(我真正掌握教材了嗎?)

“三角形分類”是新課程教材中“空間與圖形”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此內容之前,已經學習了三角形的認識,能夠找出三角形,學習了角的知識,認識了常見的角,為學生研究三角形的特徵,從角和邊這兩種角度對三角形進行分類做了有力的知識支撐。三角形是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多邊形,一切多邊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個三角形,學好這部分內容,為學習其他多邊形積累了知識經驗,為進一步學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打下了基礎。

2、初讀教材,我產生了哪些問題?如何解決了這些問題?(我的問題一定也是學習者的問題,我解決問題的方式也許會給學生提供啟示。)

三角形有幾種?課前收集資料

3、設想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根據自己學生的情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他們可能會遇到什麼障礙?)

1.一個三角形,如果有兩個內角是銳角,它就是銳角三角形嗎?

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嗎?

4、我認為的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是什麼?(不完全是教參裡設定的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一類三角形的特點。

難點:理解並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徵。

5、我要給學生傳遞什麼資訊?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在掌握教材和其他課程資源的基礎上才能做出決定!)

教學中以直觀教學為主,運用觀察、動手操作、分組討論等多種方法,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結合教材,讓學生在“想一想”“做一做”“說一說”的自主探索過程中發揮學生相互之間的作用,讓學生自己在動腦、動手、動口中促進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自學能力。在教學中,首先把握新舊知識的銜接點,由三角形的認識,引出課題“三角形分類”。接著引導學生自學課本,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交流,尋找三角形分類的方法。最後讓學生各抒己見,歸納出各種三角形的特徵,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6、我要怎樣佈置預習?(有充分的預習,才有課堂的真正自主!)

三角形分幾種?什麼是等腰三角形?什麼是等邊三角形?

7、我有哪些資源、工具可以利用?(鼓勵思考利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哪些功能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彩色卡紙、三角形平面圖、固體膠、剪刀等。

8、我預設的教學程式有哪些?(模組式主題,不用詳述。)

(1)複習鋪墊

(2)揭示課題

(3)探究新知動手操作

(4)鞏固運用深化理解

(5)全課小結

國小數學分類教案2

教學內容:三角形分類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分類活動,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2、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體會每類三角形的特點。

3、通過研究,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三角形的分類

教學難點:區分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教學方法:引導、指導、遷移類推

學習方法發現、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步驟:

一、動中悟,創設情境

提問引入新課

(點明分類應按一定的標準進行)

1、出示幻燈,讓學生對三個角進行分類。

(分為銳角、直角、鈍角)

2、出示幻燈,讓學生觀察,引入課題———三角形的分類

3、根據三角形的特點指出每個三角形中最大的一個角

(學生逐一說說看)

4、猜猜看,它們分別是什麼三角形。

5、彙報分類結果,教師整理收集(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以前學習過的三角形的知識,自己觀察三角形並找出角的特點,並通過自己的分析、判斷,自己找到按角給三角形分類的辦法)

二、探中悟,學習新知

1、要求學生拿出題卡一,用手中的學具確定每個三角形中角各是什麼角。

2、仔細觀察,嘗試著按角的不同分一分,並按編號如實記錄在題卡二中

3、分小組彙報探究結果

4、思考:按邊怎樣分呢?

(設計意圖:運用各種形式的練習加深學生按角分類的認識,又引入了按邊分類的教學)

三、學中悟,自主探究

1、出示學具,師生一起動手摺一折。

2、學生彙報看到的結果,共同探討研究。

3、歸納總結特點(設計意圖:學生自己總結特點及方法,教師加以點撥,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四、憶中樂,加深記憶

引導學生小結本節課所學新知,感悟從中獲得的樂趣。

國小數學分類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分類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種三角形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在分類中體會分類標準的嚴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三角形的分類中感受各類三角形之間的關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三角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歡歡和笑笑給同學們發來請貼,邀請大家到數學王國做客.但路上有兩道關卡,只有順利通過才能得到通行證.

第一關:準確地認出他們,並說出他們的特徵.(課件出示銳角、直角和鈍角)

第二關:給他們取個形象又合適的名字.(出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同學們順利過關,來到了數學王國.它們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來迎接我們。(課件出示各種三角形)

1、喲,它們長得很相似的,找找它們有哪些共同點?

2、有這麼多共同點,老師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還是有區別的,你們發現了嗎?

3、看著這些長得相似,但實際上大大小小、形狀各異、零零亂亂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麼?板書:三角形分類。

4、學生自由討論,給三角形分類.誰願意上來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5、學生展示分類結果:

從角分: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講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斜邊。從學具中找出直角三角形,說說你是怎麼知道它是直角三角形的?

從邊分:等腰三角形和沒有相等的邊的三角形。講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稱。

從你們的學具中找出等腰三角形,你怎麼知道它是等腰三角形的?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沒有三條邊都相等的?(等邊三角形)

找出等邊三角形並證明.

三、實踐應用

1、畫三角形。選擇你最喜歡的三角形畫下來,並向同學們介紹你的三角形.

2、猜三角形:

出示一個直角

出示一個鈍角

出示一個銳角(能不能正確猜出是什麼三角形?為什麼?

3、填一填

4、找一找:在孔雀圖中找出你喜歡的三角形說一說。

四、總結,拓展

在這節課的探祕中你瞭解到了什麼?你還想研究些什麼?

國小數學分類教案4

教材分析:

學生在四年級之前已經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圖形,這些知識在學生頭腦裡是零散的。本節課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這些學過的圖形進行整理歸納,把這些圖形練習在一起,建構初步的圖形知識體系,培養學生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的能力。同時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發現三角形的穩定性與四邊形的不穩定性,並利用生活例項,讓學生認識到三角形穩定性和四邊形不穩定性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具體的分類活動,整理圖形,認識不同類別圖形的特徵。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到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及三角形穩定性,認識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情感目標:在圖形的認識的活動中,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探索的過程,提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技能目標:能根據圖形的特徵,將圖形按一定的標準分類。

教學重點:

能夠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圖形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

體會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和三角形的穩定性。

教學準備:

由硬紙片做成的各種平面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模型。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引入新課。

展示課件,提問:我們以前已經學過哪些圖形?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畫出或找出相應的圖形模型。

想一想:你能不能根據各圖形的特徵進行分類呢?教師板書課題:圖形分類

(一)分一分:讓學生獨立嘗試分類,採用標號的方式進行。(也可以畫出圖形來分類)。並與同桌交流分類的方法。

彙報與交流:分小組彙報分幾類及分的理由。

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

(1)立體圖形;

(2)平面圖形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線段圍成的)。

師:剛才我們分出的平面圖形還能再分類嗎?試一試。

1.平面圖形(根據是否線段圍成)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五邊形…) 圓形

2.平面圖形(根據角的數量或根據邊的數量)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3.平面圖形(根據是否有直角組成)

長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師生共同小結分類的方法。

二、實踐活動:(探究四邊形和三角形的特徵)

1.學生拿出準備好的活動四邊形和三角形。

師:拉一拉,你發現了什麼?同桌交流。

2.彙報與板書。

小結:平行四邊形易變形,不具有穩定性。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3.展示課件。觀賞這些圖形的性質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鞏固與應用。

斷一斷

1.梯形和平行四邊形都是四邊形。( )

2.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都具有穩定性。( )

3.由四條邊構成的圖形是四邊形。( )

畫一畫

1.請你用一根線段把一個正方形分成兩個相同的三角形。

2.請你將下面圖形分成一個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可抽生回答。或採用集體回答的方式。

五、作業

1.用你自己的方式,畫出圖形分類表。

2.完成校園作業本13頁。

板書設計:

圖形分類

立體圖形

圖形: 曲線圍成的圖形

平面圖形

線段圍成的圖形

我們發現:四邊形具有不穩定性,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國小數學分類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經歷給三角形分類的過程,認識並辨別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瞭解各種三角形的特點。

2、通過觀察、比較、歸類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3、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體會每一類三角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理解並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徵。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提問:我們學過哪幾種角?什麼是銳角?什麼是直角?什麼是鈍角?

根據學生彙報,師歸納:銳角:大於0且小於90;直角:等於90;鈍角:大於90且小於180。

2、課件出示下面三個角。

提問:怎樣把這三個角轉化成三個三角形?

學生回答:只要將角兩邊分別添上一個端點,再將這兩個端點連線起來就轉化成三角形了。

3、匯入:我們已經學習了角的分類,那麼三角形又可以怎樣進行分類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三角形分類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交流共享

1、課件出示教材第82頁例題5。

2、組織學生觀察課件中的6個三角形,指名說出每個三角形的3個角分別是什麼角。

學生觀察後得出:

(1)②號和④號這兩個三角形的3個角都是銳角。

(2)①號和⑥號這兩個三角形中都有1個直角,2個銳角。

(3)③號和⑤號這兩個三角形中都有1個鈍角,2個銳角。

3、小組合作交流,嘗試分類。

提問:你能根據角的特點把這些三角形分類嗎?

學生在四人小組內交流討論,完成分類。

小組內再互相分別說說什麼樣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教師巡視,參與學生小組討論,瞭解學生的交流情況。

4、組織全班交流。

(1)通過學生交流得出:3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有1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1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2)啟發思考。

提問:一個三角形中可能有2個直角或2個鈍角嗎?為什麼?

引導交流得出:一個三角形中不可能有2個直角或2個鈍角,因為三角形3個內角的和等於180。

追問:一個三角形最多有幾個銳角?最少有幾個銳角?

引導學生交流得出:一個三角形最多有3個銳角,最少有2個銳角。

5、認識三類三角形的關係。

教師介紹: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都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它們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下圖表示。

國小數學分類教案6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明確三角形的特徵,學習了三角形三邊的關係,掌握了角的概念和角的分類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三角形是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多邊形,一切多邊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個三角形,學好這部分內容,為學習其他多邊形積累了知識經驗,為進一步學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打下了基礎。根據三角形由三邊圍成的圖形的獨有的特徵,以及角的分類:銳角、鈍角、直角等這些推理,對學生來說,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總結和歸納“三角形分類”的標準並不難。

教材分為兩個層次:一是三角形按角分為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並通過集合圖形象地揭示三角形按角分的三種三角形之間的關係,體現分類的不重複和不遺漏原則;二是三角形按邊分為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按邊分類較難一些,教材不強調分成幾類,著重引導學生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邊和角的特徵。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對一些三角形的每個內角大小的測量、比較、分類,使學生認識三角形可分為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2、通過動手測量操作,會按邊的特徵給三角形進行分類,使學生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及它們的特徵。

3、使學生聯絡實際感受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能積極參與操作、實驗等學習活動,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並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會按角的特徵及邊的特徵給三角形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區別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徵。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量角器、三角板、直尺、隨堂小卷(包含有供給學生探索的各類三角形圖形)。

五、設計理念

“自主學習的過程實際就是教學活動的過程”。以活動促學習是本節的教學定位。通過情景創設,學生經歷探索發現、討論交流、獨立思考等活動,逐步建立對三角形角與邊特徵的認識。通過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分一分、連一連、猜一猜等多種形式的學習,為學生提供更多“數學對話”的機會,通過教具、學具、多媒體的運用,讓學生經歷從現實空間到幾何空間的抽象變化的過程,從而獲得對三角形邊、角特徵的認識,進而學會給三角形分類。

六、學情分析

“三角形分類”是新課程教材中“空間與圖形”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此內容之前,已經學習了三角形的認識,能夠在物體的面中找出三角形,學習了角的知識,認識了常見的角,為學生研究三角形的特徵,從角和邊的不同角度對三角形進行分類做好了有力的鋪墊。

四年級的學生通過一、二年級的學習,對三角形都有一定的認識,而且也學習了角的分類和線線之間的關係,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量一量、比一比、分一分、議一議等方式來解決問題。在交流各自的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解決問題。

七、教法與學法

教法:創設情景——為自主探究搭建平臺;積極引導——為有效學習指明方向;主動參與——為合作交流營造氛圍;激勵評價——為主動學習鼓勵加油。

學法:觀察分析——在情景中提出問題;探索思考——在操作中解決問題;分組交流——在探索中理解問題;獨立反思——在總結中內化問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新

師:下面的角各是什麼角?(出示課件)

怎樣判斷一個角是銳角、直角或鈍角?

師:那麼我們能不能根據角的分類對三角形進行分類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三角形的分類。揭示課題並板書:三角形的分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複習與新知識有密切聯絡的舊知識,是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遷移鋪墊,為突破難點打好基礎。)

二、新課:

1、動手活動:

(1)出示小卷子,觀察每個三角形。可以動手量一量,並填寫好表格。根據你發現的特點將三角形分一分類。

2、按角分的情況

引導學生明確:相同點是每個三角形都有兩個銳角;不同點是還有一個角分別是銳角、直角和鈍角。

師: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不同進行分類

(1)分類。

根據三角形三個角的特點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類。

圖①和圖⑥,三個角都是銳角,它就叫銳角三角形。(板書)

圖②和圖④還有一個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板書)

圖③和圖⑤還有一個鈍角,它就叫鈍角三角形。(板書)

師引導學生歸納出:

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2)三角形的關係。

我們可以用集合圖表示三角形之間的關係。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用一個圓圈表示。(畫圓圈)好像是一個大家庭,因為三角形分成三類,就好象是包含三個小家庭。(邊說邊把集合圖補充完整。)

(3)因為三角形中至少要有兩個銳角,所以判斷三角形的型別,應看它最大的內角……

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分法?

3、按邊分的情況:

讓學生動手操作,量出下面各三角形邊的長度,找一找發現了什麼?

(1)生:我發現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還有三條邊都相等的。

(2)師:我們把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條邊叫腰,另外一條邊叫底。(邊說邊板書)

(3)師:把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邊說邊板書)

(4)師:同學們請你們分別量一量課本84頁的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各個內角,你有什麼發現?

(5)從紅領巾、三角板、慢行標誌中找一找哪裡有這兩種特殊的三角形?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操作,可以引導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也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探索思考的環境,使得他們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同時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一知識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討論和交流,使學生在“互助”中積極去探索,去發現,去發現知識,解決問題。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促使學生在探究分類中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學會創新。)

國小數學分類教案7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四年級下冊第二部分的內容,是建立在學生已認識四邊形的知識基礎上進行的。本課的內容是對四邊形進行分類,通過分類讓學生了解梯形的特徵,並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四邊形按兩組對邊是否平行可分為平行四邊形、梯形和其它四邊形。教材給出的三組圖形是根據兩組對邊是否平行來進行分類的,教材主要是對A組和B組進行研究。教學分類方法後,教材還適時安排了一些練習,旨在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滲透集合的數學思想,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等活動,瞭解梯形的特徵,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

2.知道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3.培養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等活動,瞭解梯形的特徵,進一步認識平四行邊形。

2.知道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等活動,瞭解梯形的特徵,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

二、教法、學法

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方法為主,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形成過程,有目的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總體思路,我設計了“激趣導課——探索新知——鞏固應用——課堂總結”四個環節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展。

1、激趣導課

出示各種四邊形:在四邊形這個大家族裡,你若仔細觀察,會發現它們各有特點,這節課咱們根據四邊形各自的特點給它們分分類。(板書:四邊形分類)這樣,賦於數學知識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和親切感,促使學生主動地去探索。

2、探究新知

(1)觀察課前準備好的四邊形。“觀察-比較”是現代科學探索中常用方法。讓學生觀察四邊形的邊有什麼特點,再進行比較。使學生從具體的實物中建立了豐富的表象。

(2)小組合作。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並分類擺放,再說一說你分類的依據是什麼,這樣,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正確或錯誤的分類方法。

(3)反思評價。學生到前面黑板上演示分法,並說出每一組四邊形的特點,再給每一組四邊形起一個名字。師生共同概括分類的方法,同時利用集合圖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最後讓學生看課本,體驗成功喜悅。

3、鞏固應用。

為了鞏固所學知識,發展學生思維,我設計了填一填、剪一剪、拼一拼、試一試四個練習題組,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穫,體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人人都獲得成功的體驗。

4、課堂總結

(1)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2)我們是通過什麼方法來把四邊形分類的?

通過學生自主總結梳理知識,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特別對學習方法的總結有利於學生可持續發展,是發展性教學目標在課時的體現。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也許不夠完美,但在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會體現出極大地熱情,非常投入,獲得強烈的感受。這是單純靠書所達不到的。在這種學習過程中學生獲得了更大的自主空間,不僅可以掌握相關的學習內容而且會體驗到用多媒體形式表達和組織資訊的特點,逐漸掌握通過多媒體形式學習知識的方法,最終形成一種資訊素養。

國小數學分類教案8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分類》。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分類》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P38的內容。

2、教學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認數、認識物體和圖形的'基礎上來進行分類的。分類思想是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它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有序劃分和組織的過程。分類對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會分類不僅是今後學習統計等內容的重要基礎,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教材的設計意圖,我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

(2)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超市實物的擺放情況,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感知分類的意義。

(2)通過操作學會按單一的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讓學生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學。

(2)讓學生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學會按單一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難點:讓學生掌握對物體進行分類的方法。

5、教學準備

錄影(大潤發超市和文具櫃檯)、課件、教具、學具袋。

二、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的教學物件是剛入學不久的一年級學生,他們具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慾,並且好動、愛說,所以在教學中,我安排了學生擺一擺、分一分、說一說、做一做,通過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教學過程中我綜合運用啟發式教學,採用情境教學法、嘗試教學法、活動教學法等來促進學生對新知的內化和建構,在合理選擇教法的同時,還會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使學生不僅學會,而且還要會學。我融觀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對學生分類能力的培養。

國小數學分類教案9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 知道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符號是“°”。

2. 掌握3個特殊角“直角、平角、周角”。

3. 掌握“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係。

能力目標

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的主動探索過程。

情感目標

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分享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理解“周角、平角、直角”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旋轉成角”。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及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

1. 情景匯入角的計量單位。(課件演示)

2. “度”是角的計量單位,讀作“度”,用符號“°”標示。

3. 1度可以簡寫成“1°”

4. 出示37°,“37”表示數值,是“量數”,“°”是“計量單位”。

5. 作為計量單位“度”,生活中的應用範圍很廣:水沸騰時為100度,結冰時為0度;正常體溫是攝氏37度,高於它就是發燒了;一盞100瓦的燈,連續開10小時,用電1千瓦小時,我們常稱作1度電;近視眼患者佩戴300度的眼鏡;某種白酒38度;上海位於北緯32度、東經122度,等等。

說明:通過課件的演示和生活中例項的介紹,生動的引導角的度量單位“度”,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習直角、平角、周角的定義。

1. 請你仔細地讀讀上面3句話,你覺得有什麼問題。

2. 出示P68、P69出現的定義

i. 一點(O)和從這一點(O)出發的兩條射線(OA和OB)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ii. 直角: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四分之一週,所成的角叫做直角;

iii. 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半周(二分之一週),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iv. 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週,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3. 理解“旋轉、端點、射線”。

v. 端點——一點(O)、曾經叫做“一個點、頂點”

vi. 旋轉——利用圓規畫圓,體會旋轉,繞圓心旋轉;

vii. 射線——沒有盡頭,也就無法表示長度,所以角度與射線的長度無關;

viii. 重新定義銳角和鈍角

ix. 銳角:小於直角的角叫做銳角。(與以前說法一致)

x. 鈍角:大於直角而小於平角的角叫做鈍角。(重點理解“小於平角”)

說明:通過對概念中關鍵詞的理解,多媒體課件的演示,讓學生認識了直角、平角和周角。學生學習的過程變得具體化和形象化。

三、學習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係。

1. 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2. 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

3. 2直角=1平角、2平角=1周角、4直角=1周角;

說明:通過對角之間關係的整理,讓學生能夠熟知不同型別的角。

四、小練習

1. 下列這些是角是銳角、直角、鈍角、平角還是周角?

∠=78° ∠=180° ∠=123° ∠=360° ∠=20° ∠=90°

2. 填空

一個周角=_____個平角=______個直角

3. 填“<”、“>”或者“=”。

銳角〇90° 90° 〇鈍角〇180°

說明: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學生對角的分類有更明確的認識。

五、總結

師:說說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發現了什麼,對我們有何幫助?你對你今天的學習評價如何?

國小數學分類教案10

教學內容:

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數學四年級第七冊P83-85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認識、熟悉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2、熟練使用量角器量角。

能力目標

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的主動探索過程,靈活使用工具。

情感目標

通過主動操作,使學生感受到量角器的作用,體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含義,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善於使用工具,善於找到趁手的工具。

教學重點:

熟悉量角器,會用量角器畫角。

教學難點:

量角器上有兩組“零刻度線及其讀數”,學生應正確尋找與使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及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 同學們,今天開始我們要學習“角的度量”,我們先來聊聊兩句成語:“磨刀不誤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磨刀花費時間,但不耽誤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準備,就能使工作加快。

3.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4. 就我們即將學習的內容“角的度量”來說,我們也必須準備好合適的工具——量角器。

說明:通過成語的情景,引入量角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 請你仔細地觀察量角器,然後做一個介紹。

2. 羅列量角器的相關知識:(請學生介紹)

(1)量角器是一個半圓,這個半圓被分成180等份;

(2)量角器上有一箇中心點,叫做“中心”;

(3)從“中心”向左右兩邊,分別有兩條直線,都叫做“零刻度線”;

(4)兩條零刻度線分別對應兩組讀數;

(5)讀一讀量角器上的刻度

說明:通過對量角器的認識,讓學生熟知量角器每部分的構成,為下部分的量角做好必要準備,並且由學生自主觀察,獲得新知,這樣對於學生正確使用量角器度量會有所幫助。

三、自學課本,嘗試操作

1、請先獨自思考,再看書自學如何正確使用量角器量角

(1)自學

(2)彙報交流:量角器上最小的讀數是0°,的是180°,說明使用量角器可以測量出從0°—180°的角。

2、完成書上第84頁的量角,並總結出量角三要點。

3、請用量角器測量三角尺的角,並記錄下來。

4、交流評議。

說明:通過學生自學,初步瞭解如何用量角器量角,再通過課件的演示和教師的口述相結合,讓學生進一步掌握量角的正確過程,最後請學生自己通過操作,總結出量角的三要點,這樣學生對使用權用量角器量角的過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又經歷了自主嘗試,親歷學習過程,老師又能夠及時巡視,點評糾正,這樣學生就能少走彎路。

四、分層練習,及時鞏固

1、填空

量角器是一個 ,從中心向左右兩邊各有一條 。

量角器被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應角的大小是 ,記作 。

2、獨立完成書p71的第1、2、3、4、5題。

(1)小組合作交流。

(2)小結。

說明:通過這部分的練習,幫助學生梳理本節課的知識要點,讓學生更明確量角的方法。

五、課堂總結,收穫評價

師:說說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發現了什麼,對我們有何幫助?你對你今天的學習評價如何?

說明:二期課改強調對學生的評價,學生能夠通過自我的評價,相互的評價和教師的評價有機結合,能夠全面的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狀態。

國小數學分類教案1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商場實物的擺放情況,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

2、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4、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難點:學會對物體進行分類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1、錄影。

(1)商場外景鏡頭。

(2)商場物品遠景鏡頭(依次播放食品類、家電類、鞋類、文具類、服裝類)。

(3)商場物品近景鏡頭。

①櫃檯物品;②售貨員正在擺放文具;③顯示擺放結果。

2、商品櫃檯及相應物品。

3、學具袋(6袋不同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類。

(1)播放錄影①:商場外景鏡頭。

(2)播放錄影②:商場物品遠景鏡頭。

提問:你看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

通過看錄影,使學生明確商場物品有很多種。引導學生說出,商場是把一樣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2、明確分類。

(1)播放錄影③:商場物品近景鏡頭(文具櫃檯第一層是文具盒;第二層是練習本;第三層是筆。一位售貨員阿姨正在往櫃檯裡分類擺放文具。)

提問:你看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

引導學生說出:阿姨是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了一起。

揭示概念:像阿姨這樣,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板書課題)

學生結合所看錄影說說什麼是分類。

(2)猜一猜。

繼續觀看錄影從而猜測阿姨拿的物品會放到哪一層,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要把同一類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鞏固發展,體驗分類

1、擺一擺。

出示商品櫃檯,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相應物品分類擺放在櫃檯裡。學生彙報物品是如何擺放的,教師指明分類的必要性──通過分類使每種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許多方便。

2、完成“做一做”的題目。

(1)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類活動。

(2)小組活動,組內互相交流是怎樣分的,體驗分類的方法。通過分一分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作用。

(3)彙報交流。

教師在巡視中指導,同時注意學生中分類的不同方法。

3、完成練習六第1~3題。

(1)第1題,啟發學生在書上圈一圈,並說一說是怎樣圈的,為什麼這樣圈。

(2)第2題,指導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出來。啟發說出:4輛車是同一類的。

(3)第3題,教師說明題意,學生互相交流,使學生明確其中一個與其他三個不是同類。

4、補充練習。

每組一袋物品,明確要求:先討論一下應該怎樣分,哪一組分得又快又準確。然後彙報說明。

三、全課小結(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