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美術公開課教案《花被子》含反思

來源:才華庫 1.86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公開課教案《花被子》含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美術公開課教案《花被子》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美術公開課教案《花被子》含反思 1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印畫活動,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2 、學習用多種手法進行印畫,感知色彩、圖案的美。

3 、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 、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活動準備:

1、紅、黃、綠三種調好的水粉色。

2、白紙人手若干,紙卷、筆套、印章、瓶蓋各若干。

3、背景音樂:《搖籃曲》和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課件

1、老師播放課件,幼兒欣賞各種花紋的被子。

2、說說見到的花被子有哪些顏色?你喜歡哪一條?

二、感知顏色

1、觀察課件的最後一張,引導幼兒說出這條被子用了什麼顏色?

2、老師介紹印畫小被子的材料,並示範印花的方法。(用印章蘸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分散拍印在紙上,再用紙卷蘸上另一種顏色在紙的空隙間拍印。)

三、幼兒操作

1、師:小朋友,你們的午睡室每人都有一條漂亮的花被子,可是森林裡的.小動物卻只有白被子,它們想請小朋友幫忙把它們的白被子變成花被子,你們願意嗎?

2、幼兒開始印畫,老巡迴觀察。提醒幼兒注意用完的材料要放入原來顏色的盆中,手髒了在抹布上擦乾淨。(播放背景音樂)

3、教師個別輔導,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引導個別能力強的幼兒選擇多種材料或顏色創作。

活動反思:

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抓住教育契機,在增強個體自信的同時,對其他孩子也能起到一定的引領作用。可見,普通的教學活動,只要能抓住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也會得到較好的成效。

幼兒園小班美術公開課教案《花被子》含反思 2

活動目標

1、感受冬日陽光的溫暖,並體驗表演故事的樂趣。

2、能夠說出故事中的對話,理解故事內容。

3、知道晒太陽是冬天一種取暖的方式,勤晒被子有利於健康。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5、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活動重點

認真傾聽故事,體驗表演的樂趣。

活動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準備:帶領幼兒到戶外感受沒有陽光的地方有什麼感覺(陰涼、冷冷的),陽光照在身上什麼感覺(暖暖的、很舒服)。

2、教具準備:課件、故事視訊、動物頭飾、情景創設、被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冬季)冬季有什麼特點?如果太陽出來以後,陽光照在身上的感覺是怎麼樣的?”(暖暖的很舒服)。冬天來到了,小動物們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

二、學習故事對話,理解故事內容

1、播放故事,幼兒傾聽。

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故事裡面都有誰?他們在幹什麼?

“小松鼠的被子是什麼?小松鼠晒過的被子上聞到了什麼?”

2、再次欣賞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我們聽聽小動物們都說了些什麼,請你們仔細聽。”

“小松鼠問了胖小豬、小山羊什麼?他們是怎麼回答小松鼠的?最後小松鼠說了什麼?”小動物晒過被子後,蓋著有太陽味的被子,心情是怎樣的?

教師小結:冬天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很舒服,勤晒被子能將被子進行消毒,讓我們的被子香香的,身體棒棒的。

3、利用教具,師幼共同講述故事,幼兒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師:“孩子們,現在我們一起來講一講這個故事吧。”

教師帶領幼兒講故事,引導幼兒大膽地講述。

三、情景表演,體驗表演樂趣

教師為幼兒帶上頭飾進行表演,全體幼兒分為三組,一組表演小松鼠,一組表演小山羊,一組表演小豬,幼兒自願選擇角色。

師:“孩子們,現在我們來當作小動物一起來表演吧!”

小結:孩子們表演的都非常好,晒太陽也是冬天的一種取暖的方式,還能讓我們身體更加強壯呢!

四、活動延伸

發散幼兒思維進行談話活動。

師:“還有誰喜歡太陽?為什麼?”

教學反思

《香香的.被子》是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簡單,符合幼兒的心理狀態和認識水平,富有教育意義,易於幼兒接受。而且故事貼近幼兒生活,知道晒太陽的作用,培養一些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兒對於晒被子的好處經驗掌握的還是比較好的,知道被子放久了,上面會有很多細菌,要讓太陽公公用陽光消滅它們。被子溼了,也要用太陽光晒一晒。在故事講述時,幼兒聽的很認真,很快知道故事裡的三個主人公的大致對話,我也讓幼兒嘗試跟著老師講故事,說說主人公在裡面的對話,幼兒還是樂意說說的。並將 ABB形式的形容詞作為本次活動語言學習的重點,孩子們一開始對這樣的詞覺得很滑稽、有趣,於是我就藉機將孩子的這個發現強調,幫助孩子理解,豐富了孩子詞彙,並嘗試運用這些語言,孩子們興趣濃厚。

幼兒園小班美術公開課教案《花被子》含反思 3

活動目標:

1.培養熱愛生活,熱愛進行家務勞動的生活態度。

2.學會整理房間的方法,掌握相關家務技能。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佈置整理房間的道具。(如:衣櫃、各類服裝、書架、各類圖書、生活用品等。)學生準備:每人準備一件衣服;每人準備一個書包;注意桌椅擺放,留出較大的活動空間。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情境激趣:同學們,你們喜歡去別人家做客嗎?今天,我就帶你們認識兩個新夥伴--東東和玲玲,到他們家去看一看,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去嗎?

2.播放兩段家庭生活錄影:一段是玲玲的家,突出乾淨整潔;另一段是東東的家,物品擺放雜亂無章。

3.請學生談一談看到這樣兩個完全不同的環境,心裡有怎樣的感受。如果被邀請去做客,客人會有怎樣的感覺。

二、情境體驗,練習整理

1.參與實踐,掌握分類整理方法。

(教師在課前準備好模擬練習用的物品,如:書櫃、衣櫃、服裝、生活用品等,擺放在教室一側。)

(1)請學生幫東東整理雜物。

A1思考討論:怎樣才能整理得又快又好呢?,!從討論中明確整理物品時應先分類。

B.請6名同學到前面來動手分類整理,全班給予評價。

(2)師生共同回顧,總結出正確的整理物品的方法。

2.模擬現場,整理房間。

過渡:剛才,同學們看到東東家裡亂糟糟的,我們把物品進行了簡單的分類,但房間裡現在能稱得上是乾淨整潔嗎?

(1)分別討論整理書櫃、衣物、雜物時的具體方法和注意事項,引導學生明確在整理物品時要堅持"物品擺放要方便合理"的原則。

A.雜物可以放到整理箱中。

B.整理書櫃可以按照書的類別、大小、常用與不常用等標準進行擺放。

C.整理衣櫃時,要考慮哪些衣服適合掛起來,哪些衣服適合疊平整。並請一名學生進行疊衣服示範,再開展全班疊衣服比賽。

(2)學生分3組,分別進行整理書櫃、衣櫃和雜物的體驗活動,並在體驗過後進行適當的評價。

3.回憶父母做家務的情境,感受父母的忙碌。

利用課件,展示幾組父母每天辛勤做家務的圖片,結合剛才的體驗活動談談自己的感受。

三、聯絡生活,活動拓展過渡:現在讓我們再來看看第二位小朋友玲玲在平時是怎麼做的,她在教我們做什麼事?

1.交流生活技能,學習疊被子的方法。

(1)全班交流:你在家自己疊被子嗎?你是怎麼疊的?

教師請會疊的學生現場演示,並隨機給予指導。

(如班裡沒有會疊的學生,可請他們觀看疊被子錄影,學習正確疊被子的.方法。)

(2)學生動手實踐,學疊被子。 學生以毛巾當被子,以小組為單位練習疊,然後在小組內進行評價。

2.開展整理書包競賽活動。

過渡:同學們,整理書包是每天都要做的事,哪些同學自己會整理書包呢?

(1)開展整理書包競賽,評出優勝個人。

(2)請獲勝的學生介紹整理書包的經驗方法:教師隨機點撥,引導歸納出看課程表整理書包的方法。

四、暢談收穫、知情達意

1.說認識,談收穫。

說一說在生活中我們做的哪些事也是在整理?談一談學習這節課的收穫。

2.結束語:大家說得真好,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收穫。雖說整理是件小事,可要天天堅持自己整理也不容易,相信同學們會克服困難,主動分擔家務,讓父母少操心,用自己的方式去回報父母之愛!

活動反思:

《指南》在健康領域(三)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目標2指出,“大班幼兒能按類別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同時疊被子也是我園特色課程大班整理禮儀活動之一。因此,我班在開展禮儀教育活動時,我設計了疊被子這個活動。通過觀察我們班幼兒午睡起床後,有個別動手能力強的幼兒在互相合作疊被子,但是在疊被子過程中沒有掌握正確方法,所以疊被子過程有點困難。

針對我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會疊被子》活動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幼兒都能積極參與活動中。疊被子是他們生活中常見的,只是平常在家都是家人代替的,在本次活動,幼兒都能親自體驗,掌握正確的疊被子的方法,並能享受成果帶來的喜悅。同時,幼兒疊被子及整理習慣的養成,更重要的是活動後的習慣持續,這就需要家園共育,一起培養幼兒良好的整理習慣。

幼兒園小班美術公開課教案《花被子》含反思 4

活動目標:

1. 感知7以內的數量,能手口一致地正確點數。

2. 在遊戲情境中學會按被子特徵進行對應匹配。

3. 積極愉快地參與遊戲,感受遊戲的快樂。

4. 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5. 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已認識數字1--7。

2. 物質準備:

教具:

(1)PPT;

(2)展板:一面為草地背景掛有供幼兒"晒被子"的繩子、夾子,草地上有3-7的點卡標記;另一面為5幢房子背景,每間房子分別有不同動物(狗、兔、貓、雞)、不同顏色(紅、黃、藍、綠)標記,房內小床枕頭上有4-7的數字標記;

(3)布袋若干。

學具:

不同數量食物圖案的"小被子"(米黃色、紅色、黃色、藍色、綠色)若干。

活動過程:

一、設定情境,引發興趣。

1. 觀看、交流PPT一,進入主題。

師:今天的天氣真好啊!瞧,紅紅的太陽出來了,小動物們也出來啦,有誰呀?一共來了幾隻小動物?它們出來幹什麼的呀?

2. 師小結。

二、遊戲:幫小動物晒被子。

1. 觀看、交流PPT二---八,學習按一個特徵進行匹配。

(1)師:它們的被子有什麼不一樣?小狗的被子上為什麼是骨頭?小狗被子上有幾根肉骨頭?那你們猜一猜小狗會把被子晒在幾號竿上?為什麼?

(2)依次幫助其他動物按數量對應找到它們喜歡的.竿子。

(3)師幼共同小結。

2. 師交待遊戲規則。

3. 個別幼兒示範晒被子。

4. 幼兒遊戲,師隨機指導。

5. 活動評價。

三、遊戲:幫小動物送被子。

1. 出示房子展板,學習按多個特徵進行匹配。

2. 個別幼兒示範送被子。

3. 師交待遊戲規則。

4. 幼兒遊戲,師隨機指導。

5. 活動評價。

6. 結束語:X這間房子怎麼沒有被子呀?想一想為什麼?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