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教案15篇

來源:才華庫 2.89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蜜蜂的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蜜蜂的教案15篇

蜜蜂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不招惹、捕捉蜜蜂,簡單瞭解被蟄後的急救方法。

2、瞭解幾種常見的有危險的小蟲子,知道躲避它們。

3、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活動準備

1、故事《生氣的小蜜蜂》。

2、課件。

3、故事掛圖。

4、音樂《春天》。

5、蜜蜂、蝴蝶、小白兔頭飾。

活動過程

(一)故事《生氣的小蜜蜂》,瞭解招惹蜜蜂帶來的危險。

1、教師講述故事前半段,並提問:小蜜蜂為什麼要蟄三個小朋友?看到蜜蜂后怎麼辦?遇到成群的蜜蜂追過來怎麼辦?

2、(出示掛圖《遇到蜜蜂怎麼辦》)教師結合掛圖小結:看到蜜蜂應該儘量避開,千萬別去招惹它們。遇到成群的蜜蜂應該趕快跑開躲避。如果來不及,就用衣服或其它東西遮住頭、臉等外露部位,並迅速蹲下。千萬不要大喊大叫,撲打蜜蜂,這樣會激怒蜜蜂,引來更猛烈的襲擊。

(二)瞭解一些被蜂蟄後的急救常識。

提問:如果被蜜蜂蟄傷後應該怎麼做呢?

教師繼續講述故事,總結蘭蘭媽媽的做法:如果被蜜蜂蟄了,一定要趕緊拔出毒刺,用肥皂清洗傷口,必要的時候要到醫院治療。

(三)瞭解幾種常見的有危險的小蟲子。

1、(播放課件)教師結合畫面分別介紹蜜蜂、馬峰、黃蜂,引導幼兒觀看蜂刺,瞭解各種蜂蜇人時,毒液就會被注入人體,使人面板紅腫,產生水泡,甚至會中毒死亡。蜜蜂蟄人後也會馬上死去,所以它們不會輕易哲人。馬峰、黃蜂的攻擊力很強,被它們蟄到非常危險,千萬不要去招惹它們,更不要去捅它們的蜂巢。

2、(播放課件)教師結合畫面分別介紹蜘蛛、蜈蚣等小蟲子。很多蜘蛛、蜈蚣等小蟲子也會帶來危險,不能用手去碰,要遠離它們。

(四)我們到野外去玩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教師小結:在野外遊玩時,千萬不要在靠近蜂巢的地方,更不要去捅蜂窩;儘量穿上長袖衣服、並戴上帽子;萬一被蟄,不要哭,不要用手去抓被蟄的部位,要趕快找大人幫忙。

(五)和幼兒一起扮演蜜蜂、蝴蝶、小白兔,跟隨音樂《春天》出去做遊戲。

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扮演小蜜蜂、蝴蝶、小白兔,唱起歌,跳起舞,出去做遊戲吧。

活動反思

小班的孩子年齡較小,注意力不太集中,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本節活動課我以故事的形式貫穿其中,並結合掛圖集中幼兒注意力。通過看課件瞭解其它常見危險的小蟲子,加深幼兒對本節活動內容的印象。在最後,我選了和本節活動季節有關的表演來結束活動,使本節活動課更加豐富多彩。

小百科:蜜蜂在昆蟲分類學上屬於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蜜蜂總科、蜜蜂科昆蟲的統稱,是膜翅目重要的類群。

蜜蜂的教案2

設計意圖

《指南》中指出:中班幼兒需能夠感知物體的形體結構特徵,體驗圖形間組合替換關係,中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在學習過程中著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徵。然而幾何圖形的熟悉往往過於單調、抽象,因此,教育內容的選擇要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

對幼兒來說,圖形間組合替換的能力的發展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本班幼兒平時對生活中的圖形比較感興趣,認識數學中絕大部分的圖形,在以往《修小路》一課中,能夠用正三角形拼出梯形;在整理積木時,知道兩個三角形可以組合成一個正方形,兩個正方形可以組合成一個長方形等。為了使幼兒進一步掌握這一知識經驗,本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進行探索,體驗六邊形特徵的同時,能用其他圖形拼出六邊形,體驗圖形間組合替換關係。另外,本次活動選取通向數學材料在激發幼兒的興趣的同時滿足幼兒人手一份,使教師清楚地分析出幼兒的發展水平,便於今後數學活動的實施。

綜上所述,我設計了《小蜜蜂的家》這一活動,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體驗六邊形的特徵和圖形間組合替換關係。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體驗六邊形的特徵——六條邊六個角。

能力目標:能用其他圖形拼出六邊形,體驗圖形之間的組合替換關係。

情感目標:能自主探索,不斷嘗試,用不同的拼法來拼六邊形。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能用其他圖形拼出六邊形並體驗六邊形的特徵。活動難點:體驗圖形之間的組合替換關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用圖形組合成新圖形的經驗。

物質準備:小插板、白色磁力板、畫有六邊形的底紙

模式積木(粗菱形 4 個、等腰梯形 8 個、正三角形 8 個)

活動過程

本活動分為四個環節:情景匯入——介紹規則——自主操作——經驗分享一、情景匯入

出示底紙,提問:“你知道小蜜蜂的家是什麼樣子的嗎?可是小蜜蜂的家破了幾個洞,請你觀察這個洞有幾條邊、幾個角?”根據幼兒回答,總結出,有六條邊和六個角的圖形叫六邊形,進而感知六邊形的特徵。接著提問:“你願意來幫他把家修補好嗎?”激發幼兒操作的興趣。

二、介紹規則

“怎麼才能把家修補好呢?”通過提問,引發幼兒思考,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方法並進行演示。本環節使幼兒瞭解操作方法為之後在操作中開拓幼兒思維打下基礎。

三、自主操作

每人一份材料,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找到更多的方法。

操作過程中,如果幼兒不理解操作規則,隨意拼搭,教師可挑出兩塊梯形讓幼兒填入六邊形中。如果幼兒表示沒有某種圖形、拼不出來,可請幼兒思考缺少的圖形可以用哪種圖形代替。如果幼兒已經完成一種拼法,可鼓勵他再想出更多的拼法。如果拼好的圖形超出六邊形輪廓,教師可一一指出,請幼兒思考如何調整。

四、經驗分享

請幾名幼兒上前分享自己不同的拼法。教師:“你想出了幾種拼法啊?願意來拼給大家看看嗎?你的這種拼法都用到了哪些圖形?分別用了幾塊?你的這種拼法和他有什麼一樣的地方、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五、活動延伸

1、將材料投放在區域內,幼兒探索出更多的組合方法,教師用拍照的形式記錄下來,豐富幼兒更多的經驗。

2、提供若干的正六邊形紙片,讓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對摺 1-2 次,開啟看看原來的六邊形被折線分割成幾個圖形、什麼圖形,並給每個分割出來的小圖形塗上不同的顏色。

活動總結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中班幼兒愛玩、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於是我採用情景匯入法、提問法、操作法進行活動,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通過體驗、交流討論掌握本次活動的經驗。

在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大部分幼兒這一知識經驗。

蜜蜂的教案3

一、設計意圖:

大班的孩子探索慾望較強,蜜蜂幼兒都知道,但是蜜蜂的相關知識卻不知道。這是幼兒所好奇的,所以,幼兒繪畫的同時熟知了相應的自然知識這豈不是兩全其美。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掌握簡筆畫的技巧。

2、完整的畫出蜜蜂的身體結構,體驗繪畫的樂趣。

3、培養幼兒懂得勞動是最美的。

4、感受兒歌與繪畫相結合。

三、活動準備:

蜜蜂的圖片,彩筆,記號筆,畫紙等。

四、活動過程:

1、開啟圖片給小朋友講解蜜蜂喜歡什麼樣的花朵?含苞未放的和剛剛開放的蜜蜂不會鑽進去,蜜蜂喜歡的是怒放的花朵。因為這樣的花朵裡花蜜和花粉比較豐富;蜜蜂是靠觸角來判斷花的氣味;蜜蜂的後腿上有一個凹槽,周圍長滿了絨毛,想一個花籃。蜜蜂把收集來的花粉花蜜都放進這個花籃裡去,等盛滿了再回家。

2、瞭解完了關於蜜蜂的知識現在開始學畫蜜蜂,老師在黑板上按照順序畫,先畫一個圓圈這是蜜蜂的頭,接著畫眼睛嘴巴,觸角然後再畫身體,,斑紋,翅膀,最後畫上蜜蜂的腿這樣一張簡筆畫就完成了。

3、提問幼兒蜜蜂是什麼顏色的?再給蜜蜂塗上正確的顏色。

五、活動結束:

作品完成後教給幼兒一首自編的兒歌《小蜜蜂》

小蜜蜂,嗡嗡嗡

飛到西,飛到東

採花粉,把蜜釀

愛勞動,做榜樣

小朋友,要學它

好好學習,本領大

蜜蜂的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模仿小蜜蜂小腳尖點地,後跟離地起飛的樣子。

2.能手腳協調地動作和學習聽指令遊戲。

3.培養幼兒合作意識,提高幼兒合作能力,發展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活動準備】

音樂《小蜜蜂》,黃、紅、白各色的花朵。

【活動建議】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圖片,引出小蜜蜂。

你們喜不喜歡小蜜蜂呀?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小蜜蜂有什麼本領?

(2)幼兒自由想像各種小蜜蜂飛的樣子,

(3)教師總結:飛的時候高高的,小腳尖點地,後跟離地,手臂平舉形成飛的樣子。

飛起來的時候輕輕的,小腳輕輕點地踏步。

2.請能幹的小朋友上來示範表演,全班小朋友配上音樂跟隨老師一起來表演小蜜蜂飛。

3.學習兒歌《小蜜蜂》。

4.教師介紹遊戲玩法及規則。

(1)學小蜜蜂飛,學蜜蜂採蜜。

小朋友排好隊,兩臂側平舉,學習蜜蜂飛,學蜜蜂做蜜動作,屈膝微蹲,彎腰,頭向下低,手臂向後伸直,輕輕搖晃小腦,邊飛邊唱兒歌。

(2)小蜜蜂一起去採蜜。

小朋友排著隊兩臂側平舉,學習蜜蜂飛,飛到黃色的花朵邊,做蜜動作,屈膝微蹲,彎腰,頭向下低,手臂向後伸直,輕輕搖晃小腦。然後在飛回來。

到黃色的花朵上採蜜。到紅色的花朵上採蜜。到白色的花朵採蜜。

(3)遊戲規則:要飛到花朵的邊上做動作才能返回。

5.遊戲結束,放鬆活動

師:小蜜蜂們!我們採了那麼長時間的蜜,都累了吧,讓我們停下來休息一下吧!

蜜蜂的教案5

教學目標:見教參116頁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弄清實驗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同學們,你們對蜜蜂有什麼瞭解呢?

2、學生彙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辨別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裡,它都能自己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現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林,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我們來看一看法布林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二、初讀課文

1、分小組讀完課文,給難讀的字正音。

2、自由讀,討論: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麼?

三、理解課文

1、小組內合作完成表格

驗證內容

驗證過程

驗證結果

2、學生彙報,師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寫內容。

3、質疑

(1)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

(2)你從哪裡發現的呢?(要求學生讀出有關詞句)

(3)看到這樣的驗證結果,你有什麼想法?

4、嘗試用你的體會到的感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5、從作者的做法裡你得到什麼啟發?

(凡事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四、總結:

大科學家法布林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度,認真研究蜜蜂辨認方向的本能,給我們的啟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自己的科學素養,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貢獻力量。

五、作業

1、完成相應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板書設計

26、蜜蜂

驗證內容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

驗證過程①選40只蜜蜂,做上白色記號。其中20只受傷了。②把蜜蜂帶到兩裡外放。

驗證結果20只沒受傷的蜜蜂中有17只飛回來。

蜜蜂的教案6

設計意圖:

春天來了,草兒綠了,花兒開了,小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忙著採蜜。小朋友們對蜜蜂充滿了好奇,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說:蜜蜂是從哪裡來?它怎麼會飛?它的衣服怎麼這麼漂亮?等等。為幫助幼兒能更好的瞭解蜜蜂,結合《美麗的春天》這一主題,我設計了這個戶外活動,《可愛的小蜜蜂》。想通過本次活動,讓每個孩子都能夠了解蜜蜂,通過遊戲得到鍛鍊和發展,讓每個孩子學習到新的玩法,感受遊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鍛鍊幼兒手腳協調地動作和學習聽指令遊戲

2。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3。培養幼兒合作意識,提高幼兒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音樂《小蜜蜂》,黃、紅、白各色的花朵。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圖片,引出小蜜蜂。

教師:小朋友,春天到了,美麗的小花快開了。勤勞的小蜜蜂開始採蜜了。

師:小蜜蜂可愛不可愛呀?你們喜不喜歡小蜜蜂呀?(可愛,喜歡)那有沒有能幹的小朋友知道小蜜蜂有什麼本領?(會飛,會採蜜等等)師:小蜜蜂是怎麼飛的呢?

幼兒自由想像各種小蜜蜂飛的樣子,教師總結:

①飛的時候高高的,小腳尖點地,後跟離地,手臂平舉形成飛的樣子。飛起來的時候輕輕的,小腳輕輕點地踏步。

(2)請能幹的小朋友上來示範表演,全班小朋友配上音樂跟隨老師一起來表演小蜜蜂飛。

(3)學習兒歌《小蜜蜂》。

小蜜蜂,嗡嗡嗡。

飛到西,飛到東。

不怕苦,不怕累。

採花蜜,勤勞動。

(二)遊戲

1、學小蜜蜂飛,學蜜蜂採蜜。

小朋友排好隊,兩臂側平舉,學習蜜蜂飛, 學蜜蜂 做蜜動作,屈膝微蹲,彎腰,頭向下低,手臂向後伸直,輕輕搖晃小腦,邊飛邊唱兒歌。

小蜜蜂,嗡嗡嗡。

飛到西,飛到東。

不怕苦,不怕累。

採花蜜,勤勞動。

2、小蜜蜂一起去採蜜。

小朋友排著隊兩臂側平舉,學習蜜蜂飛,飛到黃色的花朵邊,做蜜動作,屈膝微蹲,彎腰,頭向下低,手臂向後伸直,輕輕搖晃小腦。然後在飛回來。

(1) 到黃色的花朵上採蜜。

(2)到紅色的花朵上採蜜。

(3)到白色的花朵採蜜。

三、結束。

師:小蜜蜂們!我們採了那麼長時間的蜜,都累了吧,讓我們停下來休息一下吧!

活動反思:

教師針對幼兒今天的表現,及時的給予鼓勵和評價,表揚和鼓勵那些在活動中積極參與的幼兒。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讓他們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老師的肯定,以培養其對體育遊戲活動的興趣。

蜜蜂的教案7

第一課時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①同學們,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群小客人(板書課題:蜜蜂)你們瞭解蜜蜂嗎?

②同學們知道的可真不少。法國有個生物學家叫法布林,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研究蜜蜂的,好嗎?

初讀感知

①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通順。

a.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遇到生字新詞圈起來,多讀幾遍。

b.同桌互相聽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檢查自學情況。

a.出示生字詞卡片或展示生字詞課件,檢查認讀情況。

b.指名分段讀課文,師生評議。

③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朗讀感悟

①學習第一自然段。

a.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b.相互交流知道了什麼。

c.你們有興趣跟著作者一起去做這個試驗嗎?

②學習第二自然段。

a.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b.讓學生當小小講解員,說說“我”的試驗是怎麼做的。

先說給同桌聽聽。

再請兩三名泩說給全班同學聽。

c.說說在這個試驗中,哪些做法是不可少的,要陳述理由。

d.朗讀“這時候……幾乎要觸到地面”這句話,轉換角色想一想:假如你當時看到這種情景會怎樣想?

課堂練習

①指導寫字。

a.出示生字卡片“論、試、驗、袋、證、概、減、阻”,組詞朗讀。

b.交流識記生字方法和寫字的經驗。

c.學生書寫

②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複習檢查

①抽讀生字詞卡片。

②複述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做試驗的有關內容。

朗讀感悟

①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a.教師引入:這些蜜蜂能回到它們的家嗎?

b.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c.說說這兩段告訴我們回來了幾隻蜜蜂?這麼長的路途,它們用了多少時間?

d.假如你當時看到這兩隻歸來的蜜蜂,你是什麼

心情?會對它們說些什麼?

e.指名學生多人次地帶著這種高興,激動、甚至有點意外的心情朗讀三、四兩個自然段。

②學習第五自然段。

a.教師再引:同學們一定很想知道其他蜜蜂的下落吧,請讀第五自然段。

b.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後,再指名朗讀。

c.說說從這一段中知道,又飛回來幾隻蜜蜂,大概用了多少時間。

d.如果想表達“我”對這些蜜蜂的讚賞,你覺得讀時要注意哪些詞語?

e.讓學生先自己一邊讀一邊體會,然後讀給大家聽,評評再讀讀。

③學習第六自然段。

a.學到這裡,同學們一定非常佩服小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它們怎麼會有這種能力的?讓我們看看本文作者法國生物學家法布林是怎麼說的。

b.學生多遍朗讀第六自然段。

c.你們同意法布林的這個結論嗎?請結合他做試驗的方法,談談自己的看法。

語言實踐

①教師引述:小小的蜜蜂竟有如此大的本領。下面我們來講講這個故事,好嗎?可以一個人講,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講。

②學生自由組合講故事。

③指名學生上臺講故事,師生共同評點。

指導寫字

①出示生字卡片“測、括、確、誤、途、超”,組詞朗讀。

②小組內交流各自識記生字的方法。

③同桌提醒寫字注意事項,介紹寫字經驗。

④學生書寫。

積累語言

把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蜜蜂的教案8

【課 型】音樂歌唱課

【教學版本】人民音樂出版社 音樂4

【教學內容】用愉悅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蜜蜂飛的形象。

【授課時數】一課時

【授課時間】20xx年3月21日 星期一

【授課物件】二年級

【授課教師】李x

【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一首德國歌曲,2/4拍,整曲只用5個音(1 2 3 4 5)構成,由3個樂句(ABA形式)組成,節奏簡單,旋律簡潔,易於演唱和表演,歌曲形象地表現了小蜜蜂在花叢中振動翅膀,勤採花蜜的場景,大受低年級學生的喜愛。

【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和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具有自然的噪音,初步瞭解正確的歌唱狀態。能夠從簡短的音樂材料中,感受音樂所表現的形象,能結合自身對動物的瞭解,從而用自己的聲音或靈巧的形體模仿其音響和特徵。若採用歌、圖片、對話、情境等生動有趣且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更易被這階段的學生接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用愉悅的的心情完整演唱歌曲《小蜜蜂》,瞭解蜜蜂的相關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聆聽、演唱和表演歌曲《小蜜蜂》,感受音樂所表現的“飛”的形象,表達對小蜜蜂的喜愛之情,保護益蟲之感。

過程與方法:以體驗為主,用猜謎、闖關、聆聽、合作編創等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學習。

【教學重點】用愉快的聲音、活潑的情緒表現歌曲。

【教學難點】掌握歌曲第二樂句連續出現的八分音符節奏,並能清晰演唱。

【教學方法】體驗感受式、情境誘導式、合作討論式、聽唱法等。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雙響筒、鋼琴、圖示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1,唱音階,打手號。

2,練聲曲:

師:54 | 3 0 | 23 42 | 1 0 |(喵喵喵,猜猜我是誰?)

生:54 | 3 0 | 23 42 | 1 0 |(喵喵喵,你是小花貓!)

(汪汪汪-小黃狗、呱呱呱-小青蛙、咩咩咩-小綿羊等等)

二.新課學習。

(一)匯入。

1,猜謎語,情急創設。

師:今天老師邀請了一位小精靈,你們猜!它是誰?

(謎語:小蟲唱歌嗡嗡嗡,飛來飛去花叢中,勤採花粉多釀蜜,人人誇它愛勞動。——蜜蜂) 師:你們是怎麼猜到的?

生:(採花粉、釀蜜、嗡嗡聲。)

2,瞭解蜜蜂相關知識。

師:嗡嗡聲是蜜蜂的叫聲嗎?

生:(嗡嗡聲不是蜜蜂叫聲,是蜜蜂翅膀與空氣摩擦發出的聲音,因為蜜蜂每分鐘拍打翅膀200-400次。)

師:讓我們學學小蜜蜂啪打翅膀飛一飛。“嗡嗡 | 嗡 0 | 飛吧 小蜜 | 蜂 0 ||”

生:(邊讀邊學蜜蜂飛)“嗡 嗡 | 嗡 0 |飛吧 小蜜 | 蜂 0 ||”

師:隨著小蜜蜂飛呀飛,來到了花園裡,這裡有有五顏六色的花朵,美麗極了。忙碌的蜜蜂真是太可愛了,他即愛勞動又團結,你們想不想學習它?今天老師就教大家一首小蜜蜂勞動場面的一首歌,《小蜜蜂》(播音樂,生完整聆聽。)

(二)基礎學習。

師:但是小蜜蜂說呀,哼!你們想學會,可沒那麼簡單,得過幾關,你們敢挑戰嗎?

1.第一關:用“噠”拍讀節奏。(解決“0”休止符,注意強弱、停頓)

XX | X 0 | XX XX | X 0 | XX XX | XX XX ||

2.第二關:聽音模唱。

師:聽鋼琴,聽到的音用“la”來唱。

生聽音模唱。

3.第三關:看誰反應快。

師:這一關叫“看誰反應快”,當聽到旋律“54 | 3 0 | 23 42 | 1 0 | (嗡嗡嗡飛吧小蜜蜂)”隨著音樂飛一飛,學蜜蜂拍動翅膀。不是這段音樂時,就不動,能做到嗎? (播音樂,生律動。)

師:小蜜蜂對你們讚不絕口。說同學們反應真靈敏,邀請大家一起來到花園裡。(展示圖片)

(三)學習歌曲。

1.第一段:

師:花園裡有三朵奇特的小花,當小蜜蜂飛過時,小花在與小蜜蜂說悄悄話。同學們來幫老師聽一聽第一朵小花在說什麼呢?

(播放第一段音樂)

生回答。師揭第一段歌詞“我們決不傷害益蟲,快快飛到大樹林子”

師:為什麼蜜蜂會蜇人,還被稱為益蟲呢?

生:(蜜蜂是益蟲,可以採花粉釀蜜。蜂蜜可以解毒,蜂王漿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 師:我們不能傷害它,讓我們帶著愛它保護它的情緒學一學。(板書“益蟲”)

生跟琴慢唱。

2.第二段:

聽第二段音樂。

師:第二朵小花在讚美小蜜蜂,你聽聽她說了什麼?

按節奏讀歌詞“為採花蜜辛勤勞動,為採花蜜辛勤勞動”。

師:小蜜蜂早上採集花粉花蜜,晚上釀蜜,一天到晚辛勤勞動,勤勞嗎?

師的親身經歷:(上個月我到廣州的百萬葵園遊玩,被一些小蜜蜂深深感動了,我看見他們正在開放的向日葵的花朵上認真吸允著花蜜,吮著一排排密集的向日葵花蕊,完全不顧在拍照中的我,看著他們做事堅持不懈,那麼勤奮的樣子,我想呀!它們可不像我們有些小朋友,寫著作業喊手累就停筆了,畫的畫半途而廢,你說我們要學習小蜜蜂什麼品質呢?) 生:(勤勞,做事要堅持。)

跟鋼琴慢唱旋律。(板書“勤勞”)

3.第三段:

聽第三段音樂。

按節奏讀歌詞“花蜜採得又多又香,高高興興飛回蜂房”。

師:這一段又告訴同學們這是一隻怎樣的小蜜蜂?你說它的心情怎樣?

師:一天的忙碌,一天的收穫,小蜜蜂滿載而歸了,請同學們繼續保持微笑用快樂的感覺唱一唱。

(板書“快樂”)

4.跟琴,完整演唱整曲。(翻開書本第50頁)

5.學習歌譜。

師:小蜜蜂說呀,你們唱詞唱的那麼好聽,歌譜你們會唱嗎?

生:(跟鋼琴學唱音名)

6.找音。

師:小蜜蜂看你們這麼聰明,又給同學們出難題了,看看誰最細心,找出歌曲由多少個不同的音組成?

生:“五個音,1 2 3 4 5 ”

三.綜合表現。

1.我是小小作曲家。

師:你看,這首可愛的德國歌曲《小蜜蜂》,是由作曲家只用五個音就作出來的,多美的旋律啊,同學們,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回小作曲家,只用這五個音作曲子,做一首屬於我們自己的曲子。

①展示旋律填空卡。

②學生分4組思考討論,選用一個節奏條。

③完善曲子(處理,拍號,終止線,結尾音)。

四.課堂小結。

師:今天你學到了什麼?

生:……

今天我們學習了《小蜜蜂》這首歌,我們要向小蜜蜂學習什麼品質?(益蟲,勤勞,團結,奉獻)希望小朋友們都能像小蜜蜂一樣勤勞,團結同學,樂於助人,同時蜜蜂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愛護它。最後就讓我們學著小蜜蜂的樣子飛出教室感受美好的大自然吧! (跟音樂演唱,飛著排隊出教室!)

教學反思

本節課結合學生對小蜜蜂的認識,把音樂知識融入到學生所喜愛的動物和情境中,讓學生在歌曲的學習中掌握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這首《小蜜蜂》旋律比較簡單,學生自然學得比較快,所以我對這首曲子進行了基礎知識學習、編創曲子、延伸情感等環節。首先提煉歌曲中的旋律,以練聲曲的方式熟悉旋律;再用謎語與花園圖片進行匯入,讓學生了解蜜蜂“嗡嗡”聲的由來。整節課讓學生在歌曲的學唱、模仿小蜜蜂動作的過程中,結合有趣的“蜜蜂與三朵小花的對話”環節,進行重點教學,較好的解決了連續的八分音符的演唱,更讓學生從三段歌詞中瞭解蜜蜂的三個特點(益蟲、勤勞、快樂),使學生整節課都有輕鬆愉悅的感覺。在情境佈置與熟悉歌曲的過程中都是用多聽、多感受的方法,通過聽覺為先導,讓學生自學聆聽歌曲中“三朵小花”對蜜蜂的讚美,來熟悉歌曲,同時培養了孩子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但是,作為一節公開課,我的經驗比較少,心中也不免有些緊張,存在以下不足,亟待改正: 1, 一節課下來,學生基本能唱好,但是演唱的形式太單一,學生的律動較少,一節課累了老師,悶了學生。(我太注重學生的紀律了,擔心“放”給孩子動了,我就無法“收”回來了!) 2, 第一遍的音樂聆聽,我著急著讓學生熟悉旋律,而帶著學生拍手。(第一次的聆聽很

重要,應該要給學生一個完整的聽覺效果,讓學生自己去靜心思考。)

3, 專業教學還不夠嚴謹。比如:學生在“我是小小作曲家”環節作的曲子不成調,成了“四不像”(我應該協助孩子,完善曲子,而不是作完按教案上完就算了!)

4, 學生學習打手號時要注意手號的準確位置。

5, 節奏學習時,教師要注意強弱規律的示範。

6, 編創曲子時,要先讓學生學習唱名。(備課時是按照學習歌譜演唱→找音→“小小作曲家”循序漸進的,但是一上課就把這些教學環節弄亂了!得反省!)

要是再給我上一次,我會這樣修改我的教學環節。

1,讓學生圍成4個圓圈而坐,黑板上畫出花、草、樹等景物,設計花朵和小蜜蜂的頭飾,情景佈置可以給予學生一種美的感受和身臨其境的感覺。

2,“瞭解蜜蜂相關知識”。除了嗡嗡聲的學習,可以加入蜜蜂形狀的圖片或蜜蜂採蜜的視訊,更形象生動的通過效果讓學生感受蜜蜂的勤勞!

3,基礎學習,第一關。節奏拍打,不要多而要精!加強強弱的引導。

4,歌曲演唱形式,可加入:分組演唱,分角色演成(扮演小花和蜜蜂),律動演唱(小蜜蜂的圓圈舞)。

總體來說,我應該注意讓學生多律動,讓學生通過表演去熟悉音樂,感知音樂,並通過肢體語言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感情和對音樂的理解。因為孩子們本身就處於好動的年齡階段,在律動表演過程中,在“情景”中學,提高學習積極性,不僅能突破了音樂課枯燥的反覆學唱難關,學生也能在動中感受體驗美、表現美。同時,我的專業技能仍需要大大的提高! 非常感謝各位導師對我這節課的指點和指導,讓我明白“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需要在教學中不斷地摸索,並根據學生的特點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使教學更符合學生的實際,貼近學生的生活。同時謹記周立清老師對音樂公開課的五字總結“趣,美,活,實,新”,向著這目標前進!

蜜蜂的教案9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勾線筆與水粉相結合的作畫方法表現小蜜蜂。

2、初步瞭解水粉畫的神奇。

3、進一步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繪畫用紙、勾線筆、水粉顏料等

2、師畫好的蜜蜂半成品

活動過程:

一、以謎語匯入活動

小小蟲兒真可愛,飛到東來飛到西。

飛來飛去採花粉, 釀出蜜來人人誇。

師出示已畫好的蜜蜂半成品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誰能猜出來這是什麼呀?哦,這是一隻還沒有穿好的衣服的小蜜蜂。

小朋友想想猜一猜要怎麼給蜜蜂穿衣服?

二、交代要求,幼兒塗畫,教師指導

1、 師出示小蜜蜂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師:小蜜蜂有著圓圓的腦袋,一個彎彎的弧形嘴巴和一雙象豆芽一樣的觸角,有著橢圓形身體,黃黑相間的有許多的紋路(條紋),胸部上有一雙翅膀。小蜜蜂最喜歡採食花粉。

2、學會用手指粘上水粉將顏色充分印壓在蜜蜂身上

教師示範:在畫好小蜜蜂身體的輪廓上,用右手食指輕輕粘上水粉顏料(黃色與黑色)塗抹在小蜜蜂的身上,注意先塗上黃色水粉然後再塗抹出黑色的細紋。

3、讓幼兒大膽地嘗試用水粉進行創作繪畫。

(1)幼兒嘗試先用勾線筆勾畫輪廓。

(2)幼兒再嘗試用水粉大膽作畫。

3、教師巡迴指導,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

三、作品展示

1、幼兒將作品貼在作品牆上,讓幼兒欣賞一幅整體的畫面。

2、幼兒試著評選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啟發幼兒從畫面安排、色彩運用、想像力等方面進行評價。

蜜蜂的教案10

一、素材解讀

1、素材的選取。對兒童來講,最感興趣的事物是哪些接近於兒童自身的生活,既與兒童的思維習慣相吻合、與兒童的活動規律一致、並且能夠引發兒童情感共鳴的事物。比如,兒童之所以喜歡看動畫片,除了其中優美的畫面以外,裡面的故事情節是最主要的因素,雖然動畫片中的主人翁大多是一些小動物、卡通人物,但由於它們之間的故事是沿著兒童的思維習慣、思維模式向下發展的,所以通常會受到兒童的喜愛。本單元選取的情景素材就具有這樣的特點。從“蜜蜂王國--整裝待發--勤勞工作--國王查帳”情景串來分析,儼然就是一幅兒童自身活動的畫卷。用這樣的素材作為學習材料,不僅能夠引發兒童學習的興趣,而且也能夠使兒童從中受到遵守紀律、熱愛集體、誠實勤勞等方面的教育,同時還能夠感受一些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

2、本單元的情景串。本單元有4個資訊窗。依次是:

蜜蜂王國--整裝待發--勤勞工作--國王查帳

二、單元知識分析

1、知識基礎。有兩個重要基礎--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與萬以內數的認識。(以下畫陰影部分為與本單元有緊密聯絡的內容)

一年級下冊:

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如57-29中的第一步計算......57-20=37)、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如57+29中的第一步計算......50+20=70)、兩位數加減一位數(進位、退位)(如57-29中的第二步計算......57-20=37,37-9=28)。

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進位、退位)、豎式、小括號、計演算法則(用豎式計算,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上加10,再減;算式有小括號的,先算括號裡面的)、10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其中豎式計算是學生能夠進行解決問題的重要基礎。

2、教材的地位。有三點:

是三位數加減法學習的開始階段;

是數的計算領域的擴充套件(在第二單元萬以內數的認識之後,相應的萬以內數的計算也從此拉開了帷幕,所以說是計算領域的擴充套件);

是今後學習萬以內數加減法(二)的重要基礎(是學習兩次進位、兩次退位、連續退位三位數加減法的重要基礎)。

3、知識構成。共設有4個資訊窗,每個資訊窗的學習內容如下:

資訊窗1: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

資訊窗2: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筆算,估算。

資訊窗3:一次進位(退位)的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筆算。

資訊窗4:加減法的驗算。

三、單元教材解讀

(一)資訊窗1的解讀

1、情景圖的解讀。本資訊窗作為單元的起始內容,用“蜜蜂王國”作為故事情節發展的開展,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徵。作為了解“勤勞的小蜜蜂”心理的最大需求,不是蘊含在其中的數學知識,而是能夠了解蜜蜂王國與人的王國的共同之處。自然能夠稱得上是“王國”與“勤勞”,那麼就應該與人的王國一樣,有分工,有合作,那麼是不是這樣呢?只要開啟情景圖仔細閱讀,就會發現蜜蜂王國與人的王國是一樣的--有侍從、衛兵、清潔工、保育員。素材正迎合了兒童的心理需求。

2、情景圖中的資訊。

侍從--32只;

衛兵--45只;

清潔工--29只;

保育員--57只。

3、例題的設定與功能。本資訊窗設計了2個紅點,2個綠點,共4個例題。

第一個紅點:保育員和清潔工一共有多少隻?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進位)。

第一個綠點:侍從和衛兵一共有多少隻?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不進位)。

第二個紅點:保育員比清潔工多多少隻?學習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退位)。

第二個綠點:衛兵比侍從多多少隻?學習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不退位)。

4、教學的策略及注意事項

(1)教學目標:

①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正確地口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

②以多樣化解決問題、探求計算結果為基礎,促使學生對數的計算有新的認識,並在優化、選擇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計算技能。

③以“演算法多樣化”為手段,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學生在一年級下冊學習100以內數的計算時,學到的方法只有一種,既用豎式計算,隨著數的認識的不斷擴充套件,對學生計算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包括計算方法的選擇、計算技能的提高、在計算學習過程中其它能力的培養等等,因而只用豎式計算顯然不能滿足學生的能力及技能的培養,有必要把計算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既口算),這既是學習的必要,同時也是生活的需要。

(2)故事引入。教師要對蜜蜂的相關知識有所瞭解,並能引導學生用故事來敘述情景,滲透各學科之間的互相融合。建議教師把故事寫在備課中,並佈置學生觀察情景,用故事描述情景。

(3)教學材料準備:計數器。

(4)時間分配:教材中的問題一和三是重點要學習的,問題二和四是對以上學習的鞏固。所以在時間上不能平均用力。

(5)教師對學生的基礎的分析是探究學習的重要保證。學生在一年級下冊已經學會了用豎式計算100以內的加減法,這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基礎。本單元就是在這個基礎之上,進一步學習如何進行100以內的口算。正是因為學生具有了這樣的一個良好的基礎,才為課堂實施以解決問題為基礎的探究性學習奠定了有效的保證。

(6)100以內數口算加減法的算理的抽象與昇華是教學目標達到的重要保障。雖然學生已經具備了用豎式進行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基礎,但是由於本節課要達到的目標是讓學生能夠進行口算,所以學生在思維習慣與思維模式上有了變化。正是這種變化可能導致很多學生不適應。因而必須進行從深層次上幫助學生理解這種變化,既對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算理進行抽象、提練與昇華,這是本節課上教師必須要做的工作。這個工作做不好,口算教學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或者說即使能夠勉強達到了這個目標,目標的達成也是不紮實的。

(7)“演算法多樣化”的優化選擇問題:也既如何進行100以內數的口算。

課程標準中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課程實施建議”中的“鼓勵演算法多樣化”;二是課程目標中“解決問題”維度的要求--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教學中如果僅僅強調一個方面目標的實現而忽視了另一個方面的目標,必然會使教學偏離正確的航向。比如如果僅僅強調“鼓勵演算法多樣化”,如果我們的學生學完了本節課或者到本單元結束後還是用“豎式式的口算”(既從後往前算),那麼我們的教學的價值在哪裡?演算法多樣化其實是解決問題的多樣化,是“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的學習過程,如果僅僅停留在“你喜歡什麼方法就用什麼方法算”低層次理解水平上,必然會使教學處於低水平狀態。因而教學要達到的目標是要實現以上兩個方面的互相融合,既在“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也既“鼓勵演算法多樣化”的基礎上讓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既優化演算法,也就是在進行100以內數的口算時,不能僅僅停留在“豎式式口算”的水平上,要讓學生學會“從前往後”思考進行口算。當然在教學中還要照顧到一部分學生的特殊思考方法,同時實現教學個性化的需要。

5、例題教學的具體闡釋

第一個紅點:保育員和清潔工一共有多少隻?57+29

列式與計算--口算--與梳理。

列式與計算:個體嘗試--彙報交流--引導。學生具有的基礎是豎式計算,這也是學生可能首先想到的方法,因而可以讓學生先完成豎式計算的任務,也既首先用原來的方法把問題解決。引導是指讓學生把豎式計算的計算過程進行表述,教師不能僅僅從計演算法則的角度進行,而要從相同計數單位相加的角度進行梳理。

口算:個體嘗試--彙報交流--引導。學生嘗試口算的方法還可以有如:29+50=79,79+7=86等。

在口算的嘗試階段,學生極有可能不按教材所指示的方向進行,大多數情況下學生還是用原來的老辦法,既:7+9=16,寫6進1,5+2+1=8,57+29得86。這裡學生是按豎式想的辦法來進行的,教師要及時地給予引導:

與梳理:用了豎式計算與口算兩種方法進行了學習,接下來就要進行口算方法的提練與梳理。不論是豎式計算還是口算,其實這兩種方法的實質是相同的,既把相同計數單位的數進行相加,豎式計算是從低位加起,口算是從高位加起,如何把這兩種方法融合為一個整體,使學生理解口算的方法是從高位加起,就是這個階段的重要任務。

首先對每一種方法的算理進行梳理(伴隨著教師的引導概括,教師可以用計數器進行演示,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第一種方法--先把整十數相加,再把一位數相加。其實是把57分成了50和7,把29分成了20和9。這個過程滲透了“十進位制”計數的數學。

第二、三種方法--先加上整十數,再加上一位數。其實是把其中的一個數不變,另一個數分成了一個整十數和一位數。這個過程滲透了“先算部分,再算整體”的分解與組合。

不論哪一種方法,都改變了學生原有的豎式計算的認知結構,對學生來講,是一個挑戰。

第二個紅點:保育員比清潔工多多少隻?57-29

教學程式與上面的例一相同。

在上面的例一學習中,其中有一種口算方法是“先把整十數相加,再把一位數相加”,學生可能沿著這個思路去想,既“先把整十數相減,再把一位數相減”,此時遇到了困難,因為一位數7-9不夠減。如何把這個負遷移改正過來,是教學的重要任務。一般水平的學生可能還是用老辦法去解決,既按豎式借1的方法去想。既:40-20=20,17-9=8,20+8=28。不是說這種方法對學生思維培養沒,而是這種方法在目前階段不適合大眾的一般思維能力。聰明的學生可能就去尋找另外的方法,不少學生可能會在這個地方被攔住。此時就需要教師深入到小組去點拔。

有的學生可能會沿著上面的第二、三種思路去思考,很快找到問題解決的辦法,既:

接下來的任務是揭示每一種方法的實質,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抽象演算法:

有兩種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第一種方法的算理,一是計數器,讓學生把每一種方法的計算在計數器上演示出來;二是方格圖,讓學生用兩種方法從57個方格中去掉29個方格。

1

以上的第一種方法,其實就是減法性質的應用;第二種方法其實就是滲透了“先加上整體,再去掉部分”的。

(二)資訊窗2的解讀

1、情景圖的解讀。如果說前一個情景給我們的感覺是以“靜”為主,這一個情景是以“動”為主,教材在編排時注意了動與靜的結合處理。作為了解蜜蜂王國下一步該幹什麼的心理需要,學生急於想知道故事情節的發展,既它們去幹什麼,教材選擇“出發”作為故事情節發展的延續,符合兒童的年齡與心理特徵。我們成人不妨以兒童的視角來審視本情景圖,當兒童讀懂了情景圖以後,馬上就會有置身其中的同感,平時與小夥伴一起遊戲、捉迷藏的活動體驗馬上就會湧止心頭。

2、情景圖中的資訊。

向東飛--103只

向南飛--286只

向西飛--530只

向北飛--310只

3、例題的設定與功能。本資訊窗設計了3個紅點,1個綠點,共4個例題。

第一個紅點:向西飛和向北飛的一共有多少隻?學習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的筆算。

綠點:向西飛比向北飛的多多少隻?學習幾百幾十減幾百幾十的筆算。

第二個紅點:向北飛和向南飛的一共有多少隻?學習三位數加三位數(不進位)。

第三個紅點:向南飛和向東飛的一共約有多少隻?學習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估算。

4、教學的策略及注意事項

(1)教學目標:

①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三位數加減法計算(不進位與不退位)的算理,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②初步認識“約等號”,會用約等號來表示三位數加減法計算的結果。

③使學生經歷“猜想--驗證”探究問題答案與計算結果的過程,培養初步的數感與符號感意識。

(2)故事引入。

(3)教學材料準備:計數器。

(4)課時分配:建議例1、例2、例3一課時,例4一課時。

(5)基本思路:先解決問題,再抽象概括。

(6)例題教學的結構框架:以問題為框架開展探究與發現的學習活動(既以三個紅點例題作為結構框架)。

向西飛和向北飛的一共有多少隻、向西飛比向北飛的多多少隻--向北飛和向南飛的一共有多少隻--向南飛和向東飛的一共約有多少隻。

以問題為框架也既以題目的型別為框架:例一為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個位上是0的加減法),例二為一般情況下的加減法,例三為三位數估算加減法。

從中我們不難發現,教學過程是一個尊重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先解決問題然後再抽象概括的探究學習的過程。

(7)教學目標的定位分析。學生在一年級下冊已經學會了用豎式計算100以內的加減法,上一個資訊窗藉助於這個基礎,學生學會了100以內的口算方法。籠統地來說,學生要達到的目標是會用豎式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但是其中有一種型別的題目我們是不是再提高一下要求,既例一型別的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不進位)。為什麼?仔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在《課標》中要求會口算的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之中,需要進位與退位的題目是口算的難點。530+310型別的題目,由於計算時不需要進位與退位,思考時沒有改變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既學生可以按照從前向後的口算順序來思考,所以我們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口算。其實不需要進位與退位的三位數加減法要比100以內需要進位與退位的口算加減法簡單。

(8)豎式計算的順序:可以從高位算起,也可以從低位算起。由於本資訊窗的內容不需要進位,所以不管從哪裡算起,都對思維的過程與計算的結果不產生影響。

5、例題教學的具體闡釋

第一個紅點:向西飛和向北飛的一共有多少隻?

在學習的最初階段,可以讓學生開展以個體嘗試為基礎、小組學習為保證的探究驗證過程--試一試,530+310得多少;然後讓學生彙報一下自己小組的探究結果(顯性的計算結果)及探究過程(隱性的思維活動過程)。為幫助全體學生都能理解計算的算理,教師有必要結合學生彙報的過程,對全體學生進行操作探究的指導--利用計數器,把抽象的推理變成學生的活動,如“5個百加3個百是8個百......”這一思路,教師就要指導學生都來完成在計數器上的操作。最後,讓學生自已完成“向西飛比向北飛的多多少隻”的探究,這其實是一個演繹探究的學習過程。

可能有的教師會問,題目比較簡單,有必要再用計數器嗎?再簡單的題目總有少量的學生不理解、不會做,另外,使用計數器以後,當學生遇到如857-37、29+540這樣的題目時,學生可能就不會出現數位不對齊的情況。

教師要指導細緻,如可以讓學生邊撥珠邊口述。

第三個紅點:向南飛和向東飛的一共約有多少隻?估算

(1)估算的意義:所謂估算,既把不是整百、整十的三位數變成與它接近的整百、整十的三位數,也既把題目變得簡單一些便於思考。因而首先就要思考每個數接近哪個整百數、整十數,本題是變成整百數來思考。

(2)估算與問題的情景密不可分。到底什麼時候變成整百數、什麼時候變成整十的三位數,這與思考者對情景的理解與把握有很大的關係,既與思考者的數感有關係。很多情況下估算的判斷要與情景聯絡,不能從純數學的角度來思考。

(3)估算與驗證相結合。探究出286+103≈400以後還要進行驗證,既求出286+103的準確數與之比較,從而判斷與驗證估算結果的合理性。

(4)“≈”的讀、寫要指導細緻、到位。

(5)要及時抽象與梳理估算方法。

(三)資訊窗3的解讀

1、情景圖的解讀。正象小朋友在一起開展一個活動一樣,大家說好了一起出發,奔赴各自的目的地,到目的地去幹什麼呢?這是瞭解人的活動的心理狀態。教材中的情景圖在設定上也注意到了故事情節的自然發展,照應了以上兩個情景,小蜜蜂從蜜蜂王國裡出發後去了哪裡,它們要去幹什麼,這是小朋友想知道的事情,因而情景設定了小蜜蜂去果園與花園採蜜的情節。

2、情景圖中的資訊。

一隊:518只;

二隊:227只;

果園在我們家的後面,離家592米;

從家到花園374米。

3、例題的設定與功能。本資訊窗設計了2個紅點,1個綠點,共3個例題。

第一個紅點:果園到花園有多遠?學習一次進位的三位數加三位數的筆算。

第二個紅點:第二隊比第一隊少多少隻?學習一次退位的三位數減三位數的筆算。(十位向百位借1)

綠點:從家到果園比從家互花園遠多少米?學習一次退位的三位數減三位數的筆算。(個位向十位借1)

4、教學的策略及注意事項

(1)教師要首先幫助建立情景的表象。特別是家與果園、花園之間的位置關係,如果僅僅通過字面上的敘述與講解,學生是不清楚的。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師生共同完成家與果園、花園之間的位置圖,以此學生理解情景。

(2)估算意識的培養是數與代數領域教學的一條主線,因而本資訊窗中的例一就是從估算入手開始教學活動。

(3)教師對學生估算過程及結果要有充分估計。例一592+374的估算結果可能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方法:兩個數都變成整百數來估算(結果為1000),既上一個資訊窗學過的方法。

第二種方法:兩個數都變成整十數來估算(592≈590,374≈370,590+370=960);

第三種方法:其中一個數變成整百數,另一個數變成整十數(592≈600,374≈370,600+370=970)。這是教材上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更適合學生目前的基礎,教學不妨從這種估算方法切入。

第二種方法:在沒有學習進位加法時大部分學生是困難的,屬於暫時要放進“問題口袋”中的問題。為什麼?因為估算是能利用原有知識能解決的,而590+370=960與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是一樣的(需要進位),所以暫時放進“問題口袋”之中。

第三種方法:這種估算方法可以實現教學的兩個功能,一是可以實現估算教學的再發展。在上一個資訊窗中學習的是把三位數變成整百數來估算,接下來就需要學習把三位數變成整十數的估算方法,這是教學的再發展,教學總不能停留在原來的基礎上。二是這種方法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通過觀察找到數本身的特點,如592從數本身來講,更接近於600,所以選擇把它變成整百數來估算。

第二種方法教師不去強化(如果有聰明的學生能夠想到這種方法,可以在例題教學之後再回頭進行解釋處理)。第三種方法教師可以在第一種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引導。

(4)要開展有指導、有層次的探究性學習。

估算、豎式計算、計數器操作雖然都能解決問題,但如果把這幾種方法放在一起,讓學生進行一個大的學習活動,顯然是不現實的。因而在每一個例題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要分開層次,既先進行估算學習,再進行計數器操作計算的學習,最後完成豎式計算的學習。

(5)難點的突破:利用計數器、開展買賣活動等進行有指導的探究。

指導探究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層次:一是讓學生完成在計數器上的操作;二是教師邊講解邊完成在計數器上的操作;三是讓學生隨著教師一起完成在計數器上的操作;四是與豎式的書寫相一致,在計數器上從低位開始撥珠,完成十位滿十向百位進一的操作活動,教師先演示,師生再一起完成這個活動。也可以通過開展買賣活動來突破難點。

5、例題教學的具體闡釋

第一個紅點:果園到花園有多遠?592+374

列式與猜想--探究與驗證--反思與昇華。

列式與猜想--引導學生列出算式以後,首先進行猜想得數的學習。可以引導學生先去完成個人思考基礎上的小組研究,然後組織交流活動。最後對估算的算理用數字及算式進行抽象,既:

592≈600,374≈400,600+400=1000,592+374≈1000;

592≈600,374≈370,600+370=970,592+374≈970。

不論哪一種方法,教師都要引導學生隨著教師的講解與引導,把估算的思考過程寫出來,不能僅僅進行口頭的表述。

探究與驗證--怎樣才能知道估算的結果對不對?592+374的得數到底是多少?

引導學生想到“用計數器計算”:

(1)指導學生用計數器計算,並指名演示。

(2)教師演示,並讓學生隨著教師一起完成在計數器上的每一步操作。如果有必要,可以反覆幾次。

反思與昇華

(1)指導學生用豎式嘗試計算,並組織演示與交流活動。

(2)計算器與豎式計算的比較:

教師演示並指導學生完成592+374在計數器上從低位加起的操作活動,並與豎式計算的每一步相比較,幫助學生理解豎式計算每一步的算理與意義,特別是十位相加滿十向百位進1的意義及每一步計算要注意的事項。

(3)昇華。結合豎式對每一步計算的算理進行梳理概括--個位上2加4得6,在得數個位上寫6;十位上9加7得16,在得數十位上寫6,向百位進1;百位上5加3得8,再加上從十位進上來的1得9;592+374等於966。引導學生在理解了算理的情況下進行敘述,教師注意在學生敘述困難時給予幫助。

(四)資訊窗4的解讀

1、情景圖的解讀。作為本單元的最後一個資訊窗,教材在編排上注意了故事情節的完整性。正像小朋友們開展活動一樣,故事總得有個結尾。成群結隊的小蜜蜂從蜜蜂王國裡出發,奔赴各自的工作崗位,經過自己的辛勤勞動,享受豐收的果實。情景圖在處理上照應了第一個資訊窗,從大王發號示令開始,到大王檢查與驗收結束。

2、情景圖中的資訊。

以表格的形式呈現了蜜蜂生產和使用情況。

3、例題的設定與功能。本資訊窗設計了1個紅點,共1個例題。

紅點問題:怎樣檢查呢?

4、教學的策略及注意事項

(1)情景的理解是教學的重要基礎:幫助學生把生活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情景中的問題為“去檢查一下蜂蜜的生產和使用記錄對不對”,其中包含有兩層意思,一是蜂蜜的生產,二是蜂蜜的使用記錄。蜂蜜的生產是指情景中表格的左邊部分,蜂蜜的使用記錄是指情景中表格的'右邊部分,檢查對不對實質上就是檢查表格中的計算對不對,要幫助學生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

(2)探究過程:要對學生的探究活動作充分的估計。當學生理解了情景中的問題、並在教師引導下對“怎樣檢查”有了初步的理解後,學生對第一個問題的探究過程有:一是573+318=891;二是318+573=891;三是891-318=573;四是891-573=318。對第二個問題的探究過程有:一是891-264=627;二是891-627=264;三是627+264=891;四是264+627=891。

(3)梳理:整體思考,對比觀察。教學時教師要把上面的第一種方法抽取出來使學生理解這就是小蜜蜂的計算過程,同時板書出橫式,以便於下面的分析。分析時要讓學生對比觀察豎式的不同,得出交換加數的位置的驗算方法......

(4)關於驗算教學的目標:學會驗算的方法是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用什麼方法去驗算,不要求學生記住結論。到了高年級以後,學生學完了四則計算需要對四則計算中各部分的關係進行時再來系統學習,給出結論。此處的教學是為以後系統學習作準備的。使學生知道:怎麼來驗算加法呢?我們可以用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來算,看得數是否與原來計算的一樣,如果一樣,說明原來的計算結果是對的。當然還有其它的驗算方法,不再一一說明。

重要的是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驗算習慣。

蜜蜂的教案11

【教材簡析】

無數蜜蜂在花叢中飛舞,看似紛亂的蜂群,卻讓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列寧當作嚮導。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來,只要肯動腦筋,許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辦成。

【學習目標】

1、會認六個生字,會寫九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別“常常”和“經常”的意思。

3、能領會列寧善於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讀文體會列寧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好品質。

【教學設計】

一、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1、出示課件(蜜蜂在花叢中飛舞)。

2、導語:

小蜜蜂不僅勤快,還會給人領路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蜜蜂引路》(板書課題)吧!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藉助拼音讀課文,讀準字音。

2、遊戲“蜜蜂採蜜”玩中識字。

3、交流識字方法。

三、細讀課文,理解字詞

1、聯絡生活理解“附近、談天”。

2、換一換掌握“常常”的用法。

3、朗讀中體會“果然、驚訝”。

四、深讀課文,體會感悟

蜜蜂真的會給人領路嗎?列寧是怎樣利用蜜蜂作嚮導找到養蜂人的?

1、小組合作,交流討論。

2、畫一畫列寧找養蜂人的路線圖。

3、再讀第二段,談談你的感悟。

五、朗讀全文

六、我們該向列寧學習什麼呢?

學生交流。

七、列寧善於觀察和思考,這是前蘇聯人民的偉大領袖,課件出示列寧圖及資料

八、聯絡實際,擴充套件延伸

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許多的困難,我們該如何面對、如何解決呢?學習這篇課文你一定會有收穫的。

蜜蜂的教案12

活動的生成:

幼兒在戶外活動時,發現花叢中有許多小蜜蜂在飛舞、並自發地進行了它們在幹什麼的討論,由此引發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對蜜蜂展開積極的探索,喜歡蜜蜂的勤勞和團隊精神。

2、能積極講述關於蜜蜂的經驗,運用多種方式大膽表現。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過程:

一、觀察花叢中的蜜蜂,圍繞主題展開討論。

流程:

觀察——圍繞觀察到的現象展開討論——整理出瞭解的問題——制訂解決方案。

分析:

這個環節中,幼兒的討論是關鍵,教師要善於抓住幼兒的閃光點,引導幼兒和教師共同商定下面的活動。

二、用圖片瞭解蜜蜂的外形特徵。

流程:

查詢圖片——觀察圖片——集體討論——繪畫表現。

分析:這一階段的認知活動與過去的集中教育活動在形式上相象,但是,由於活動是幼兒自己制定的,而且解決的是幼兒感興趣的問題,所以,幼兒查詢資料和觀察的積極性較高,討論和繪畫的主動性也很高。

三、查詢相關資料,展開深入探索。

流程: 蒐集資料——講解、交流——觀察、驗證——模仿表現

分析:幼兒查詢到的資料有的來自幼兒園的資料室,有的來自於網際網路,還有的來自於家長。他們必須有一個對知識的理解過程,而相互交流不僅可以使教師瞭解幼兒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而且,還提高了幼兒

的表達能力,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再次的觀察驗證可以使幼兒將從書上了解的知識感性化;模仿表現則可以滿足幼兒的表現欲,提高活動的積極性。

四、美工表現、製作主題板。

流程:

確定內容——選擇材料——分組操作——集體組畫。

分析:隨著對蜜蜂瞭解的深入,幼兒的表現慾望不斷增強,但表現能力卻沒有太大的提高。在這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設計了不單純是繪畫表現的綜合表現手法,在摺紙、繪畫、小製作、拼圖等多種手段的操作過程中既滿足了幼兒的表現欲,又提高了幼兒的操作能力。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從幼兒興趣出發,結合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滿足了幼兒發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但是,在活動中也有個別環節由於知識性強而導致部分幼兒難於理解。如何把幼兒掌握知識的環節遊戲化,更好激發幼兒的興趣,將是下一個主題中應探索的課題。

蜜蜂的教案13

教學目標:

蜜蜂——昆蟲類。結構為頭、胸、腹,胸部上有兩對翅,下有三對足。群居。螞蟻——昆蟲類。結構為頭、胸、腹、足(三對)。群居、多型及生活特點。蜜蜂或螞蟻的基本結構及畫法。蜜蜂飛行或螞蟻爬行時的基本動態。吃苦耐勞,熱心為群體工作,不怕困難,合作。

教學重點:

身體的基本結構、形象、三對足的位置及蜜蜂飛行螞蟻行走,覓食、獨立或合作的動態。

教學難點:

蜜蜂與花、螞蟻與食品,環境背景的關係,整體完成一幅畫的構圖安排,合作覓食的表現。

教學準備:

彩色水筆、油畫棒或釘子、筆帽、筷子、油墨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設問:你們家裡誰最勤勞?為什麼?

那你知道在動物王國裡誰最愛勤勞嗎?為什麼?

你知道蜜蜂什麼樣,是怎樣生活的嗎?他住在哪裡?

放錄影或演示電腦課件——勤勞的小蜜蜂

學習蜜蜂的基本畫法

看了這些你有什麼想法嗎?

除了這些他們還會幹些什麼呢?

把你們的想法畫出來講聽好嗎?

畫一幅合作工作的勤勞小蜜蜂的作業。

要求:

1.(1)畫出幾隻有不同勞動動態的小蜜蜂。

(2)表現出蜜蜂勤勞工作的場面。

(3)新增環境背景完成。

2.可以發揮想象畫出蜜蜂王國的生活與工作情景。

展示學生作品,互相欣賞

欣賞評述:教師表揚鼓勵

板書設計:

勤勞的蜜蜂

圖片學生作品

課後反思:這節學生畫出的蜜蜂大多是沒有故事情節的單一形象,但他們對蜜蜂裝飾的非常漂亮,整體畫面效果很好。

第二課時

你知道在動物王國裡除了蜜蜂

以外還有誰最愛勤勞嗎?為什麼?

你知道螞蟻什麼樣,是怎樣生活的嗎?他住在哪裡?

放錄影或演示電腦課件——勤勞的小螞蟻

學習小螞蟻的基本畫法

看了這些你有什麼想法嗎?

除了這些他們還會幹些什麼呢?

把你們的想法畫出來講聽好嗎?

畫一幅合作工作的勤勞小螞蟻的作業。

要求:

1.(1)畫出幾隻有不同勞動動態的小螞蟻。

(2)表現出小螞蟻勤勞工作或的場面。

(3)新增環境背景完成。

2.可以發揮想象畫出小螞蟻王國的生活與工作情景。

欣賞評述:展示學生作品,互相欣賞

教師表揚鼓勵

板書設計:勤勞的螞蟻

圖片學生作品

課後反思:

這一課學生表現的基本成功。有部分學生的畫面比較生動,能讓觀者看出小螞蟻在做什麼?並且色彩搭配的也較鮮豔,形象大方,構圖飽滿。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只是將螞蟻的基本結構畫出,沒有進行想象,讓人感覺畫面內容有些死氣,還有個別學生,將螞蟻身上畫上許多花紋,但在塗色時,卻沒有變換顏色,結果,物象就是一種色,也給畫面的整體效果減了彩,如果引導到位,這些現象就可能避免了,因此,下次再講此課時,我要研究如何引導的問題。

蜜蜂的教案1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生字新詞。能認讀“試驗、證、阻、測、括”等10個生字,正確書寫“論、試驗、袋、證、概、減、阻、”等14個生字。聯絡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試驗、阻力、推測、包括、逆風、超常、本能”。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學習法布林留心生活、認真觀察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師揭題:蜜蜂

2、板書題目:指導“蜂”的寫法。

生齊讀課題。

3.師:看到這個課題,你有哪些疑問呢?想知道些什麼?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來揭開問題的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初讀課文

1.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將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投影這個要求)

2.檢查字詞。(出示課件)

師:我看有些同學已經讀完了,老師來檢查一下同學們的讀書情況。先讀詞語,看準字形再讀。(出示詞語)

生齊讀:

蜜蜂 試驗 紙袋 證實

飛散 幾乎 大概 阻力

遙遠 推測 包括 檢查

迷失準確無誤 逆風而飛

沿途 陌生 超常 解釋

師:“散”這個字,在這兒讀四聲。“括”要讀清楚。

個別讀。

3.檢查課文朗讀。

師:我們把這些有生字的詞語放回到句子裡,看看能不能把句子讀正確。請同學起來讀句子,其他同學注意聽,請你來評價一下。(課件出示)

生1:聽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裡,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我想做個試驗。

生2: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生3: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測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生4:在四十分鐘的時間裡,那兩隻小蜜蜂飛了兩裡多路,這還包括了採花粉的時間。

生5:這樣,二十隻蜜蜂中,十七隻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儘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生6: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

師引導聯絡上下文或找近義詞理解詞語。 試驗 阻力 包括 推測 逆風而飛 陌生 超常 本能

(二)整體感知

1.師:下面請你快速瀏覽課文,看看文中的法布林做了一個什麼試驗。你能從文中找到關鍵句子來說一說嗎?快速瀏覽是一種語文學習能力,你要找出準確的句子啊。

師生交流,明確。(作者做的試驗是證明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板書: 聽說 做試驗

2.默讀課文,討論作者從試驗中得出了什麼結論?

三、精讀課文,學習方法。

(一)方法導學

1.學習課文的第2自然段,體會法布林做試驗考慮周全、觀察仔細。

師:既然做試驗,就要準備充分,生讀,瞭解試驗過程。

投影:填空

2、讀第五段

師:因為試驗考慮全面,最後才能得出正確的結果。哪一句是結果呢?(要看他為什麼做試驗)。一起找,讀一讀。

板書:確確實實

師:試驗結束了,作者得出了什麼結論?齊讀,你現在知道“超常、本能”的意思了嗎?

課文開頭你提的問題還有沒解決的嗎?

(二)學法總結

師:剛才我們用找關鍵句子、邊讀邊概括的方法讀了課文,接下來寫寫生字吧。

四、寫字練習

師:同學們,看一看本課的14個生字哪幾個比較難寫,我們特別需要注意的?提醒一下同學們。

預設:“概”,注意中間部分要寫小點,要避讓。“超”的下邊一捺要足夠長。要能托起上邊的“召”。

蜜蜂的教案15

設計說明:

蜜蜂是自然界中勤勞的小動物,個子小小卻力量驚人,清晨煽動著它的翅膀,在花叢中尋找花蜜,造福人類。在《蜜蜂做工》的音樂中,蜜峰的勤勞、智慧與分工合作、和諧相處使幼兒得到啟迪,萌發幼兒愛勞動、樂意為集體做好事的情感。幼兒隨音樂節奏舞動,體會勞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瞭解小蜜蜂勞作的狀態,學唱歌曲。2、融入歌曲情境,學唱歌曲並能跟隨音樂節奏想象創編動作。3、感受“蜜蜂做工”的愉悅心情,萌發熱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重點:

瞭解小蜜蜂勞作的狀態,學唱歌曲。活動難點:融入歌曲情境,學唱歌曲並能跟隨音樂節奏想象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1、幼兒對小蜜蜂形象及行為的基本感知。2、小蜜蜂圖片、歌曲圖譜、音樂。

活動過程:

一、謎語匯入,調動幼兒已有經驗。

1、教師設定謎語提問,引出“蜜蜂”這一主角。謎語:翅膀一展亮晶晶,整天飛舞花叢中,手足不閒愛勞動,釀造蜜糖好過冬。幼兒若難以猜想,教師可將後兩句“愛勞動”和“釀造蜜糖”為切入點,強調並給予提示。

2、討論小蜜蜂採花蜜時的場景。那大家說說勤勞的小蜜蜂最愛幹什麼事情?它是怎麼去採花蜜的?重點落在蜜蜂的飛的動作、形態的表述。

二、結合圖譜欣賞、學唱歌曲。

1、初步欣賞歌曲。勤勞的小蜜蜂要去工作了,他們成群結隊地出發了。還唱起了很好聽的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蜜蜂們都唱了些什麼!

2、結合圖片譜,理解歌詞。請你們說說,小蜜蜂唱了哪些好聽的歌詞呢?教師根據幼兒所說的歌詞,拿出相對應的圖譜,並且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好。若還有幼兒未答出的內容,再放一遍音樂,相應歌詞出現時,拿出圖譜。

3、結合圖譜,學唱歌曲。幼兒跟著教師,結合圖譜演唱歌曲,熟悉歌詞。熟悉後,慢慢撤去圖譜,鞏固歌詞。

三、跟隨音樂,學習並創編律動。

1、集體討論蜜蜂做工時的動作,結合音樂形成律動。請大家開動腦筋,想想小蜜蜂是怎麼飛出去勞動的?勞動的時候又是做什麼動作的呢?請小朋友用肢體動作來試試!教師根據幼兒的意願選擇動作並加以修改,組成一連串蜜蜂勤勞工作時的動作。討論完畢後,先根根據音樂打節拍,再加入動作,完整跳一遍。

2、邀請部分幼兒扮演小花和蜜蜂,做個別演示。蜜蜂採蜜,除了有小蜜蜂,還應該有什麼呢?(花)那老師想邀請五隻小蜜蜂和三朵小花來中間,跟著音樂,表演小蜜蜂做工,誰想做小花?我想看到三朵造型不同的小花。因為整首曲子分為三遍完整歌詞演唱和一遍說唱,所以此階段每輪邀請的幼兒只表演完整的一遍歌詞即可,共邀請兩輪。

3、集體表演,幼兒可自行創編動作。下面大家可要聽清我的要求了。老師要邀請七個小朋友做小花,其餘的都做小蜜蜂。第一、二遍歌詞的時候,大家按照老師教的那些動作來跳,後面兩遍每隻小蜜蜂和每朵小花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做動作,表現出與眾不同的蜜蜂和花朵。我們看看花園裡誰最漂亮。

四、提升總結,激發愛勞動之情。

1、引導幼兒講述蜜蜂“勤勞”的特性。花園裡的小蜜蜂和小花朵可真美麗,在冬天到來之前小蜜蜂要儲存很對很多的蜂蜜,開開心心過個冬天。那小蜜蜂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呢?

2、總結結束。除了自己學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還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做事,老師相信你們都是勤勞的小蜜蜂。

活動延伸:

回家後,能做學做一件小事,如自己繫鞋帶、自己洗臉等等,並長期堅持,學做一隻勤勞的小蜜蜂。活動反思:舞動起來更精彩觀察記錄整節課圍繞著《蜜蜂做工》這首旋律簡明的曲子展開,使幼兒在歌唱、律動中體會到勞動的快樂。活動中學唱歌曲環節非常精彩,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參照圖譜,對難懂的詞句各個攻破,反覆幾遍幼兒大都能掌握並唱的津津有味。但是到了律動創編環節,教師運用口語及肢體語言提示幼兒思考蜜蜂做工時飛行與勞動的動作,但大多數幼兒只是單純地揮動手臂以示飛行,勞動的動作無人響應。最後結合音樂完成全曲創編時,勤勞的小蜜蜂們也只在花園中揮著翅膀飛來飛去,沒有加入創造性的動作,部分幼兒跟隨教師的動作進行模仿,並未達到目標及教師的預期效果。

分析與反思

1、所學音樂過於熟悉,新鮮度欠佳。《蜜蜂做工》這首曲子無論在課間活動還是幼兒自身的鋼琴教學都有接觸,音樂一起便能唱譜。喪失了新鮮感的音樂由教唱到律動,加之播放次數過多,幼兒對此產生疲倦感,無法集中注意。

2、未能關注幼兒的興趣點,教師成主導。整節課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一步步完成的,學唱部分或是因為尚存部分新鮮感,幼兒學本領的慾望較強,掌握良好。但接下來由思考、模仿到創編,幼兒似乎是跟著教師的思路在進行,越顯被動,甚至一些男孩子不願意參與。

調整思路

1、更關注幼兒的已有經驗。備課前需掌握幼兒的已有知識水平,《蜜蜂做工》不太適合大班幼兒的能力發展,可選用《快樂的小蜜蜂》作為音樂欣賞及律動創編,依照幼兒的掌握水平分課時或一課時完成。

2、動作先於歌詞掌握。幼兒會因為掌握了歌詞理解了內容而改變對原本音樂的感知,束縛了創意本身的發展。若使幼兒純粹欣賞音樂,依自己對節奏及旋律的感覺創編律動,效果或可更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