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優秀教案設計

來源:才華庫 5.29K

教學目標:

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優秀教案設計

1.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2.通過朗讀,領會課文字裡行間表達的感情,能用簡潔的語言表述故事內容。

3.領會“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蘊涵的人生哲理。

教學理念

1.藉助學生豐富的生活體驗,把課文主旨的理解形象化、生活化。

2.藉助課文對人生哲理的概括,引導學生把自己朦朧的生活感悟哲理化。

課型:語言教讀品味課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心理學家曾做一個實驗,將一隻飢餓的鱗魚和一群小魚放在水箱的兩端,中間用透明的玻璃隔開。剛開始,鱗魚毫不猶豫地向小魚發動進攻,它失敗了,還毫不氣餒。接著,它又向小魚發動了第二次更猛烈地進攻,又失敗了,並且受了傷。它還要進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進攻無望後,它不再進攻了。這個時候,心理學家將玻璃擋板拿開,鱗魚仍然一動不動,它只是無望地看著那些小魚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閒地游來游去,放棄了最後的努力,最終活活餓死。同學們,這個故事給了你什麼啟示?

【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互相討論,並進行課堂交流活動。教師小結學生的發言內容,並匯入新課】

【明確】同學們的說法各有所不同,但都說明了當失敗和挫折接踵而至時,不要放棄不懈努力,否則,難以求得生存或取得事業成功這個道理。而放棄最後的努力,也就等於失去了生存的機會,這是一個失敗的事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這是一個成功的事例。【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整體感受,把握思路

(一)朗讀活動

1.朗讀要做到讀音準確---老師建議大家用“圈讀”生字生詞的`方法練習讀準音。(學生活動)

【落實】悶熱 凸出 凝視 吸泣 瘦骨嶙峋 頭暈目眩 小心翼翼

2.朗讀要注意表達語氣---老師建議大家用“選讀”精彩段落的方法練習、體會。

〖指點讀這一課,要學習用恰當的語速、語氣、語調來表達字裡行間的感情。

(1)要準確流暢地用普通話朗讀;

(2)注意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語氣語調;

(3)注意讀出  我  在不同情景中的語氣語調。

【學生進行自主的朗讀體驗活動】

【落實】學生演讀“暮色蒼茫……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經歷”這一部分。

【落實】學生演讀文中最後一段。

(二)認識課文

1.我們學習課文,閱讀文章,首先要認識它。要從整體上把握它,要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它,這就叫做認識課文。

2.下面請同學們自主地閱讀課文,同時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依據記敘的要素用簡潔的語言表述故事的梗概。

(2)把故事分成三個階段,用最少的文字概括出來。

(3)這篇課文涉及哪些人物?這些人物個有什麼性格特徵?作者是怎樣描寫他們的?

(4)通過閱讀,說說這是一篇怎樣的課文?

〖指點(1)、講故事分兩步走:第一步根據記敘要素,先說說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環境和起因;第二步講述脫險的經歷。

〖指點(2)、根據文字內容或指點(1)來概括。

〖指點(3)、可以從故事內容、從人物、從文章結構、從文章技法、從文章給人啟迪等角度來認識課文。

【先請同學們合作交流,分小組討論;然後在全班合作交流,自由表達對課文的認識;最後老師小結,與同學們對話交流,重點落實(3)(4)】

【落實(2)】冒險---遇險---脫險

【落實(3)】只要學生抓住語言材料來概括,言之成理就行。

【落實(4)】這是一篇:

※寫“我”的童年故事的文章----回憶性。

※先敘事再述感、層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

※基本上是由細節構成的文章----生動性。

※通過一件小事表現多個人的文章----藝術性。

※通過一件小事表達生活感悟的文章----哲理性。(此點“哲理”應結合末段及標題中的“再”來感悟,並把這種“感悟”延伸到整個生命的長河之中。)

三、讀品結合,領悟語言。

文中許多語言是值得細品的,用“變”的手法進行比較品味,方能理解其深意。下面請大家運用“變”的手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語言。

【此過程分三步:自主閱讀,提出問題----藉助資料資訊,合作釋疑-----明確相關結論,獲得知識。】

【落實】

※“那是費城七月裡一個悶熱的日子,雖然時隔五十七年,可那種悶熱我至今還能感覺得到。”將這句中的“至今”刪掉,將“感覺得到”換成“回想起來”比較一下效果。(“至今”強調了這件事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所以雖己年過花甲仍然記憶猶新,而且是能夠清晰地“感覺得到”那種悶熱,“感覺得到”是從生理器官的感覺角度突出了記憶的清晰與真實,如在眼前,而“回想起來”只是一種心理活動,不如前者有表現力。)

※“大約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卻是高不可攀的險峰。”將句中的“只有”“但”刪掉,比較一下效果。(“只有”強調了懸崖並不算是險峰,用“但”字將語意一轉,突出了它對“我”而言是高不可攀的,側面表現了“ 我”身體的柔弱和內心的自卑。)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裡咚咚直跳”改為“我瘦骨嶙峋,心在胸腔裡咚咚直跳”可以嗎?(原句言簡意豐,將多個資訊組織進一個句子,讓“瘦骨嶙峋”作“胸腔”的定語,比改後的句子更有表現力,更讓讀者為之擔心、揪心。相比之下,改後的句子過於平淡,缺乏表現力。)

※“我終於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驚肉跳,儘量往裡靠。”刪去“終於”,將“儘量”改為“努力”,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終於”突出了整個過程對於“我”的艱難程度以及“我”緊張得絲毫不敢放鬆的心情。“儘量”比“努力”更能表現出一個動態的過程:“我”不停地一點一點地往裡靠,直到再也沒有一點空間可以挪移,更能表現出“我”的極度恐慌。)

※“我聽見有人吸泣,正納罕那是誰,結果發現原來是我自己。”這句話似乎不合常理,不如改為“我忍不住吸泣起來”,這不是表達更直接、更簡潔嗎?(看似不合常理的句子,恰恰表現了“我”當時己因極度的恐懼和絕望失去了判斷力,六神無主,意志崩潰了。改後的句子,語言雖簡潔明瞭,卻無法表現這種恐懼到了極點以至產生幻覺的心理狀態。)

※“我聽到了傑利和我父親的聲音!”將這個句子末尾的感嘆號改為句號,如何?(改後無法表達“我”當時驚喜萬分的心情。)

※“下來吧,孩子!晚飯做好了。”這是父親見到孩子時所說的第一句話,似乎沒有一點緊張和關切,不如改成“我的孩子!可把你爸爸給擔心死了!你怎麼樣?受傷沒有?別害怕,爸爸抱你下來!”效果如何?(文中的父親懂得怎樣鍛鍊孩子,讓孩子從國小會獨立,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所以,他雖然擔心,也不會表露出來,而是用最為日常化的話語儘量淡化事情的嚴重性,讓孩子放鬆心情,學習在困難面前保持鎮定。改句中,父親自己就已經先慌亂了,又如何幫助孩子學習鎮定呢?而抱孩子下來的決定很容易養成孩子的依賴心,老是讓父母抱著的孩子是永遠長不大的。)

※“這似乎能辦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腳去探那塊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刪去這句中的“似乎”“而且”效果如何?(“似乎”表明“我”在父親的鼓勵下開始有了一點勇氣和信心,刪去後語氣變得十分肯定,不符合此時“我”才剛剛開始發生變化的情形。“而且”表現了“我”在看到自己通過努力取得了一點成績時的欣喜,信心也有所增加。刪去後,無法表達“我”在這過程當中的心理。)

※“最後,我一腳踩在岩石上,投入了父親強壯的手臂中。我先是吸泣了一會兒,然後,我產生了一種巨大的成就感。”這句話所表現出的“我”的心情似乎是前後矛盾的,刪去加點部分,效果如何?(“吸泣”真實地再現了劫後餘生的“我”心有餘悸,同時也有一種獲得安全感之後的舒坦,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種戰勝困難的自豪感和成就感,這種情感體驗是十分豐富的,刪去後,會顯得過於單薄,而且情感沒有了發展和過度,也顯得不夠真實。)

四、訓練朗讀,增強語感。

1.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2.指導朗讀文中富於哲理的段落。

五、熟讀背誦,積累語言。

1.背誦文中富於哲理的段落。

2.以“第一次”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