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保護家鄉河[綜合實踐活動教案

來源:才華庫 1.48W

本學期國小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選擇了“關心社會生活”這個研究主題,我們圍繞“保護家鄉的小康河”這一課題開展活動。希望通過有關“小康河”的各種研究活動,讓學生了解家鄉河,保護家鄉河,體驗社會生活,培養學生初步的環境保護意識。

國小語文保護家鄉河[綜合實踐活動教案

課題就這樣產生了

教學中我發現,三年級學生的表現意識很強,每逢週一到校後,他們便急切地把自己在週日裡的所見、所聞、所感告訴老師或同學。這是他們最得意、最輕鬆的時候,有的學生因此耽誤了週一早晨的班務。於是,我和學生商量,星期一的晨會內容就定為“三言兩語”,不僅滿足了學生的需要,還很受學生的歡迎。

一天,在“三言兩語”時間裡,張怡同學說:“我昨天下午跟媽媽去密水商城買鞋,走到小康橋橋頭,發現那兒垃圾成堆,有一個大概是精神病的人還躺在上面晒太陽,真是髒死了,我只好捂著鼻子走過了這段路。”她的話引起了很多同學的議論。

“是,老師,這件事我也看見了,那小康河裡的水黑黑的、臭臭的。”快嘴快舌的王大鵬接著說。

孫葉童說:“我媽媽經營的小布店就在河岸上,整天薰得不得了。媽媽說再在這兒待下去,她會得癌症死掉的。”她說著,快要哭了。

“是啊,小康河橫穿我們高密市區,汙染這麼嚴重,會有多少人深受其害啊!怎麼辦呢?”我提出了問題。

學生們情緒高漲,紛紛獻計獻策,提出了很多治理小康河的建議。

愛思考的吳向前提出了一個問題:“老師,以前的小康河是什麼樣子的`?從什麼時候起才汙染嚴重了?”

學生們爭論了起來,有幾個學生看著我,希望我來回答。

“這個問題老師也不知道。”我故作遺憾地搖搖頭,“我看,我們就圍繞小康河開展一次研究活動吧,把你們想知道的問題了解清楚,想做的事情親自做一做,好嗎?” 學生們躍躍欲試,就這樣,課題產生了。 [教學中,臺老師是個有心人,她充分利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話題,注意激發學生對事物的興趣,並注意培養學生的探究熱情,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在充滿熱情的狀態下,確定了活動主題。]

我們準備這樣做

趁熱打鐵,週二的綜合實踐活動我打算提前進行。 課前,我在黑板上板書了“保護家鄉河”五個大字,下面出示了小康橋、河水以及橋頭垃圾成堆的簡筆畫,旁邊用彩色粉筆寫道:“為小康河貢獻力量”。一上課,我讓學生觀察這幅畫,讀這一行字,然後問: “你準備做些什麼?” “老師,我想在橋頭上立塊牌子,寫上: ‘您好,請別倒垃圾’。” “還可以寫‘保護家鄉河’。” “老師,還可以寫‘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編一首保護小康河的兒歌。” “寫封信給市長,請求政府出錢,疏通河道,讓河水流動起來。” “信中還要寫上在河兩岸種樹、種草、種花。” “還要寫在河裡養上金魚。” “老師,我想寫封信給小康河沿岸的居民,希望他們不要再往河裡倒垃圾、排汙水,行不?” “我當郵遞員,去送信。”幾個學生接連發言。 “老師,未來的小康河一定很美,我想用筆畫一幅畫。” “我想調查:小康河的汙染給沿岸居民帶來哪些危害。” 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說了很多,我急忙把這些問題板書在黑板上,然後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的活動內容,並自主地組成研究小組。最後,我要求各小組學生進一步討論如何活動,形成了初步的活動方案。課後,我指導學生把活動方案列印好,分發給每個活動小組。

[這個教學環節,體現了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和方式應尊重學生選擇的原則,通過全班同學的幾次討論分享資訊,研究什麼,怎麼研究都由學生自己決定。學生自始至 終都是積極主動的參與者,但並不意味著 教師袖手旁觀,教師要擔當活動的組織者, 幫助學生形成一個活動方案。]

我們是這樣做的

編兒歌組的同學一下課便你一句我一 句地創作起來,他們的臉上泛著紅光,勁頭 十足,還邀我參與他們的創作活動。終於有 一天,他們的創作完成了,便迫不及待地讀 給我聽:

從前的小康河,

河裡水嘩嘩響,

魚兒肥,蝦兒壯。

如今小河變了樣,

河水黑,垃圾堆,

兩岸居民遭了殃。

小朋友,要牢記,

環境保護很重要,

人人都出一份力,

為了保護家鄉河。

我讚揚他們說:“真能幹。可這麼好的 兒歌就我們班同學知道、會讀,是不是影響 小了點?”於是他們通過商量決定,把兒歌 打印出來送到學校“小百靈廣播站”,還要 到學校《西苑春蕾》編輯部投稿,看著他們 興高采烈的樣子,我感到了由衷的喜悅。

“老師,我們去人家裡調查,人家不讓 進門,還說小孩子胡鬧,我們想請潘林的媽 媽帶我們去,因為她媽媽是警察,你說行 不?”

調查小康河汙染危害小組組長吳向前 向我求教。這真是一個好主意,活動方案裡 可沒有這一條,我點點頭說:“家長工作忙 怎麼辦?”

“利用家長歇班的時間。”

“我們可以幫助家長做家務。”

“沒關係,我媽媽可支援我的學習啦!” 潘林自信地說。

“老師,我爸爸幫我從網上下載了一些關於環境汙染危害的資料,我們小組都看了,您看看吧。”任勇自豪地說。

他們通過調查,查閱資料,做出了小康河汙染危害的結論:1、垃圾侵佔土地,有礙衛生,影響景觀;2、干擾人們的正常生活,影響人們休息、娛樂和工作;3、河水會汙染地下水;4、會汙染大氣;5、會使人致癌;6、傳染疾病。

這個小組的活動進行到這裡,他們又提出了要繼續調查的問題:小康河汙染危害這麼嚴重,人們為什麼還要往裡面倒垃圾,排放汙染呢?

“丘小封,你的蒐集工作怎麼樣了?”我 問的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不願與別人交 流,選擇了獨立研究的學生。他紅著臉說: “老師,我只找了很少的資料。”“沒想想原 因?”他說:“我沒和同學合作。”“一個人的 力量太小了,是不?”在徵得他的同意後,我 為他找來了合作伙伴。從與同學合作開始, 他變得話多了,開朗了,在活動中表現很 好,和大家合作得很愉快,大家都說:“丘小 封變了。”

家長也看出自己孩子在綜合實踐活動 中不僅學會了本領,而且鍛鍊了交往能力, 完善了孩子的個性品質,表示要大力支援 孩子的研究活動。

[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主動 與學生交流,充當鼓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把活動中形成的新的問題引向深入,拓寬研究課題;教師及時發現困難學生,為他們提供有力的幫助,這不僅僅使學生心靈上得到了滿足,甚至可以給學生一個新的人生體驗。]

我學會了研究

至此,小康河的研究性學習已接近了尾聲。這時,學生的興趣都達到了高潮,從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研究積極性著眼,我決定將活動延伸,開展了一次題為 “我學會了研究”的交流、彙報活動。

那天,教室裡貼了很多學生的畫,還貼 了“小攝影師”們為小康河拍的照片。調查 小康河歷史的小組首先發言,他們講得有 聲有色,有根有據,聽得大家心服口服;搜 集環境汙染危害的小組彙報得更精彩,他 們自編自導了小品“和小康河的對話”,他 們的出色表演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宣 傳小組的同學聲情並茂地朗讀了《致市長 的一封信》、《致小康河沿岸居民的一封 信》;編兒歌小組的同學齊聲朗誦了自己創 作的兒歌,這次他們給兒歌加上了題目“小 康河變健康河”。

朗誦著兒歌,欣賞著小品,觀賞著圖畫,傾聽著故事,學習著知識,這是一次難忘的彙報、交流活動。最後,我留下一份作業:“繼續尋找身邊的課題”,為下次的綜合實踐活動埋下伏筆。

[這樣的彙報、交流活動,喚起了學生對探索過程的回憶,它既是對研究成果的彙報,又是對研究方法的梳理,學生通過交流,與同學們分享勞動成果,在交流、彙報中學會了讚美,學會了欣賞,學會了理解,獲得了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品嚐到成功的快樂,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堅定了他們繼續研究、探討的信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