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來源:才華庫 9.94K

教學目標:

《蜀道難》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1.反覆誦讀,把握這首詩參差錯落的語言特點,在吟詠中體會蜀道的雄奇壯麗、高峻險要,感受詩的聲韻美。

2.品味蜀道之“難”的典型意象,體會詩人豪放飄逸的詩風,感受詩的意境美。

3.鑑賞詩人狀“難”之法,體悟詩人讚歎、驚懼、憂慮之情,感受詩的情感美。

教學重點:立足於“讀”,品味詩的意象、語言、藝術風格。

教學難點:調動想象力及感悟力,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一、引入蜀道:激發誦讀興趣

李白初到長安,賀知章往訪,看到了李白寫的《蜀道難》,他看完了之後,大嘆一聲:“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貶謫到人世上了啊!”此後,李白就被後人尊稱為“詩仙”。

二、傾聽蜀道:初讀感知質疑

(一)初讀

《蜀道難》氣象雄奇奔放,感情激越跌宕,興寄遙深,“非高聲朗誦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趣”(曾國藩語),讓我們在誦讀中感知詩情,參悟畫意。

1.讀準字音。

噫籲嚱 yīxūxī 魚鳧fú  石棧zhàn  猿猱náo   縈巖巒yíng

捫參ménshēn  撫膺yīng  巉巖chán  飛湍tuān  喧豗huī

凋朱顏diāo  砯崖pīng  崔嵬cuīwéi 吮血shǔn  諮嗟zījiē

2.指名朗讀。其他學生聽讀,注意字音、節奏是否準確。

3.示範朗讀。(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範讀。)要求學生特別注意讀準節奏、語氣,可輕聲跟讀。

讀前指導示例:

(1)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噫籲嚱”是複合嘆詞,須一氣讀出,中間不得停頓。“危乎高哉”亦當一氣讀,“乎”有延長音。“之”“於”皆當輕讀。)

(2)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表示極短的停頓。“有”有餘音。“之”輕讀。)

(3)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也”後聲斷氣不斷。“∥”表較長停頓。)

(4)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輕讀。)

4.齊讀課文。

1.整體把握。

(1)這首詩的主旨是什麼?請用一個詞或句子概括。

明確:“難”或者“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2)面對蜀道之難,李白如何感嘆?

明確:“噫籲嚱”“長嘆”“嗟”“長諮嗟”。

2.誦讀指導。

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語調讀出“長嘆”“嗟”“長諮嗟”之情?

(1)朗讀時應於抑揚頓挫中突顯詩中詞語的情韻意味,於舒緩疾徐中突顯長短散整詩句自由奔放之氣韻風神,於輕重緩急中突顯情感語氣的起伏跌宕。具體而言,即:

①能突出蜀道之山高、山危、人險的動詞(謂語)、形容詞(定語)應重讀。

②反覆出現的語句應重讀。

③突出蜀道高峻雄奇的詩句應略快,高昂些;突出蜀道荒涼慘烈的詩句節奏略慢,聲音低沉些。

(2)本詩主旨句的誦讀。

本詩的主旨句三次出現,有力表達出作者對“蜀道難”的感嘆,誦讀時要讀出各自的韻味。

①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此句感嘆蜀道的“高危”。在全詩的開頭,為全詩奠定了雄放的感情基調,也領起下面四句神話傳說。所以要讀得很有聲勢,特別是“噫籲嚱”三個驚歎詞重疊,更加重驚異之感,所以要讀得高亢。)

②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此句感嘆蜀道的“驚險”。“使人聽此凋朱顏”,聽了這些內容後,不禁使人紅潤的容顏都為之凋傷憔損,要讀得慢而傷感,要低調。)

③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此句感嘆蜀道的“凶險”。要讀得緩慢、深沉,讀出感嘆來。)

3.嘗試背誦。

《蜀道難》全詩294字,如何快速背誦,而又不易遺忘?這裡介紹一種方法--梳理思路記憶法。這種方法表現為:化整為零,邊思考邊誦讀。

梳理思路,實際上就是找行文方向與寫作層次,變詩人的詩為自己頭腦中的框架與路線。

全詩三段。

第一段,按思路,將其劃分為四個板塊來記憶。第一個板塊總起,第二到四個板塊寫蜀道來歷。

第一個板塊應題,可讀記如下詩句: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重點強化“危(高)”和“難”字。

第二個板塊本應該正面描寫蜀道難,但李白卻化用歷史傳說,言秦、蜀不相往來。可讀記如下詩句: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重點消化“何(多麼)”“茫然(一無所知的樣子)”“爾(那)”。

第三個板塊,詩歌拉回現實,並融入“五丁開山”的神話傳說: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天梯石棧相鉤連”,寫出了山勢之高峻,蜀道之驚險,這種險途,誰敢通過?

第四個板塊,可從觀察角度與寫法層面來引導學生記憶: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這一板塊,前兩句是“面”,後兩句是“點”,“六龍回日”和“捫參歷井”句是想像,而“黃鶴”“猿猱”句是映襯。

第二段分為三個板塊來記憶。

第一個板塊,先設問作答,然後用鳥渲染愁情: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這一個板塊強化兩個詞,一是“畏途”,一是“愁”。

第二個板塊,是主旨句復現: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第三個板塊,先進行視覺描寫,再進行聽覺描寫,進一步寫蜀道之難,並勸誡人們別來蜀地: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第三段,可分兩個板塊識記。

第一個板塊是重筆描寫劍閣險要: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這一個板塊要注意記表現劍閣特點的詞語,要注意“猛虎”“長蛇”的雙關義。

第二個板塊,主旨句第三次出現,詩人二度勸告: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課文的翻譯:噫,哎呀,好高啊好險啊!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和魚鳧是古蜀國的帝王,他們開國的事業何等茫然。從古到今四萬八千年,秦蜀二地從不通人煙。西面太白山上只有鳥飛的路線,可以通往峨眉山巔。多少壯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後才有一條天梯似的棧道互相鉤連。上有那駕著六龍的日車也要回頭的高峰,下有那奔騰澎湃的激流也要倒退的回川。連高飛的黃鶴也不得過啊,猿猴要過也無法攀援。青泥嶺上路,盤旋又盤旋,百步九折繞山巒。抬起頭來不敢出大氣,手摸星辰頭頂天。只好坐下來手按胸口髮長嘆。

西行的人啊,你什麼時候回來呢?這可怕的蜀道,實在難以登攀!只聽見鳥兒在古樹上哀號,雌的跟著雄的飛繞在林間。又聽見子規在月下哭泣:“不如歸去!不如歸去!……”一聲聲,愁滿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聽一聽也會使人失去青春的容顏。山峰連著山峰,離天還不到一尺遠,千年枯枝倒掛在懸巖上邊。激流和瀑布各把神通顯,衝得山岩震,推著巨石轉,好一似雷霆迴響在這萬壑千山。“蜀道是這樣的艱險啊!可嘆(你們這些)遠道而來的人,不知是為了什麼?”

劍門關氣象非凡,但也格外高險。一人來把守,萬人難過關。把關的人若是不可靠,他反而成為禍患。行人來到這裡,早上要防備猛虎的襲擊,晚上要警惕長蛇的暗算。它們磨快了牙齒,時刻要擺人肉宴。被它們殺害的人啊,密密麻麻,成千上萬。“錦城雖說是個好地方,倒不如早早回家去!”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當我踏上歸途回身西望,還止不住連聲長嘆。

第二課時

一、品味蜀道--明象析言探法

(一)品讀典型意象,揣摩蜀道“難”在哪裡。

提問:歐陽修這樣評價《蜀道難》:“太白之精下人間,李白高歌蜀道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李白落筆生雲煙。”李白的這種與眾不同的風格是如何通過哪些意象來表現的?蜀道“難”在哪裡?

1.指名三位學生分別從課文1-3節找出蜀道的典型意象。

明確:“鳥道”“天梯”“石棧”“高標”“回川”“黃鶴”“猿猱”“青泥(嶺)”“悲鳥”“子規”“連峰”“枯鬆”“瀑流”“劍閣”。

2.作者為什麼選擇這些典型意象入詩?

明確:這些意象能夠表現出蜀道的“難”。

3.結合詩中的意象,說說蜀道“難”在哪裡?

(1)難在“山高”。明確:通過直接感嘆、自古不通、六龍回日、猿鶴難度、攀援體驗極寫山高。

 (2)難在“勢險”。明確:通過直嘆其險、水急、巖峭、鳥悲、鬆掛、人慌,多方烘托,極寫其勢之險。

(3)難在“人凶”。明確:通過地險、人凶、戰烈極寫蜀道人事之險。

(二)細讀精彩詩句,賞析“言外之趣”。

提問:你認為哪些詩句最能表現蜀道之“難”?為什麼?

示例:(1)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巧妙地化用“五丁開山”這個神話故事,使我們彷彿聽到五丁拽蛇時的大聲呼喊以及隨後一聲使山河改觀的巨響,也彷彿看到無數勇敢的人在高山上開闢道路、架設棧道的情形,顯得很有氣勢,寫出古代勞動人民在劈山架路的過程中的悲壯的業績,極富浪漫主義的色彩。

(2)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用“六龍回日”的神話故事,上下對舉的表達方式說明蜀道難行,把蜀道的危和高寫得令人心驚肉跳。不僅把誇張和神話融為一體,正面寫山高(蜀道的高峻,連太陽神見了它都要繞道行駛),而且襯以“回川”之險。水險,更見山勢的高危。

(3)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緣

--按理說黃鶴飛得很高,連黃鶴都飛不過去,可見蜀道山勢的高峻;猿猱一般攀緣技術比較好,這種山連猿猱都攀不過去,可見山勢的險峻。通過黃鶴和猿猱都飛不過去或者攀不過去來側面的烘托出蜀道之高,實際上是一種以虛襯實的寫法。

(4)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第二句寫出了蜀道山勢的迂迴,地勢的複雜,是一種會讓人迷惑的山路,走進去就像迷宮一樣,突出了蜀道迂迴盤旋曲折的特點。

(5)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寫登上頂峰以後的情形,摹寫神情、動作: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步履艱難、神情惶悚,困危之狀如在眼前。這也很像一組鏡頭,而有趣的是後一幅:詩人從星星中間穿過,有時還好奇地觸控它們,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6)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這是一幅極其驚險的畫面,與上文著重寫蜀道之高不同。連峰絕壁,砯崖轉石,都會危及遊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聞而心驚,故下文雲“其險也如此”。詩人實寫山勢的高險,然後由靜而動,寫出水石激盪,山谷轟鳴的全景式的驚險場景,如果說上面山勢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麼此處山川的險要更令人驚心動魄了。

運用誇張:“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極言山峰之高,絕壁之險,渲染了驚險的氣氛。

3.教師小結。李白正是以變幻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出了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

(三)研讀神奇筆法,探尋藝術魅力。

提問:清代詩評家沈德潛曾評論這首詩說:“筆陣縱橫,如虯飛蠖動,起雷霆於指顧之間。”作者運用了怎樣的神奇筆法來描摹蜀道之“難”?又是如何讓筆底驚雷乍起的呢?

示例:

(1)想象豐富。思接千載,神騖八極,從遼闊的時空著手,想到蠶叢魚鳧開國、五丁開山、六龍駕日等神話傳說,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

(2)誇張大膽。用“四萬八千歲”寫出隔絕歷史之久;用“難於上青天”“捫參歷井”“去天不盈尺”寫出蜀道山嶺之高;用“百步九折”寫青泥嶺之盤旋曲折;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殺人如麻”寫出蜀地之凶險。

(3)側面烘托。用“鶴猿愁度”“衝波逆折”“枯鬆倒掛”來烘托蜀道之險峻;用“飛鳥悲號”“子規夜啼”來烘托蜀道之荒涼悽清;用“仰脅息”“撫膺坐長嘆”“側身西望長諮嗟”等切身感受來烘托蜀道峻險。

(4)擬人生情。用“猿愁”“鳥悲”“瀑喧”,溝通了人與自然萬物,對蜀道之險形成同感。

(5)反覆詠歎。詩人創造性地繼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見的復沓形式,主旨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在開頭、中間、結尾出現三次。不僅鮮明地突出了全詩的基調和旋律,而且有力地強化了詩歌感情。三次重複每一次都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內容的進一步深入,情感的又一次深化。開篇處詠歎主旨句,是詩人仰望蜀道時發出的一聲長嘆,直逼主題,直抒胸臆,同時也為下文描寫蜀山的高危張本。詩的中間再次詠歎主旨句,有勾連前後的作用,既綰結前一層“蜀道高危駭人,淒涼萬狀”,又開啟下一層“蜀道極其險惡,易守難攻”。結尾第三次詠歎主旨句,總結全詩,呼應開頭,既將“蜀道之難”的主題概括無餘,又藉助副句“側身西望長諮嗟!”留下深長意味。

4.教師小結。李白通過大膽聯想、極度誇張、反覆烘托、生動擬人,反覆詠歎,把“蜀道難”具體化了,使之可見、可聞、可觸。蜀道高險,幾不可攀,但終究有路可通;詩仙之韻,幾不可及,也終有“章”可循。

二、悟得蜀道--美讀達意通情

(一)老師提出探究性問題。

《蜀道難》的寓意及其主旨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唐宋詩醇》中說“蓋其詩筆勢奇崛,詞旨隱躍,往往求之不得”。代表性的說法有:

1.詩人描寫了這個險象環生的蜀道,本身就有寄寓。暗示社會的風雲變幻,險象叢生。

2.第二節中作者來到蜀道時的感觸: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愁空山等就有寄寓。暗示自己當時失落、悲觀的心情。

3.“問君西遊何時還”“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暗示自己對長安官場的恐懼,既想入仕,以實現“濟世救民”的理想,又擔心官場險惡,不能功成身退,充滿了矛盾。

(一)全班分小組爭鳴、辯論。(觀點相同的為一組)

第一小組提出的觀點:《蜀道難》的寓意是“仕途坎坷”。

理由:李白像中國絕大多數的文人一樣,做著兼濟天下的美夢,但他又和一般文人不一樣,他不希望走“科舉”道路,而是經人舉薦由布衣而一躍成為卿相。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開始了一個新的漫遊而兼求仕的時期。才高八斗的他又來到長安,不但沒人舉薦他,生活也陷入了困頓,還結交了一幫小混混,被人家揍了一頓,粉碎了他“平步青雲”的政治美夢,這時他才明白“仕途之難,難於上青天”,心懷未酬之志離開了長安。

第二小組提出的觀點:蜀道難行,不如歸去。

理由:從文字來看,作者的思想是層層推進的:蜀道險--蜀道難行--不如歸去。縱觀全詩,蜀道難行之意貫穿首尾:無路時,不可行;有路處,亦難行。

首先,山勢高峻,路途曲折,不可行。

其次,古木森森,鳥鳴悽悽,亂人心志,不可行。“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失伴的梟鳥在古木間悲號,啼血的杜鵑在夜月下哀鳴,草木含悲,萬壑生愁,風雲變色,百獸震惶。人處其間,尚未邁步,然前行之志已頓失矣!

第三,山鳴谷應,萬壑震響,奪人魂魄,不可行。“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急流相匯,戰鼓隆隆;瀑擊巖壁,雷鳴陣陣;碎石翻滾,萬壑震響。人行道中,恍如面臨千軍萬馬,兩股戰戰,幾難行矣!

最後,戰亂髮生,其禍烈烈,尤不可行!“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猛虎磨牙,長蛇吐信;陰風蕩谷,鬼鳴啾啾。貪生怕死乃人之本性,當生命可能受到威脅時,趨利避害便會成為人的必然行動。對行者而言,萌生歸意則是非常自然的了。

(五)老師小結。

對探究性的問題,我們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胡適語)。

五、活寫“蜀道”:賞詩寫詩表情

.為詩人擬頒獎辭。

示例:你從月光下走來,你輕揮衣袖,灑下一片浪漫情懷;你從蜀道上走來,你微微昂頭,留下一身豪放氣概; 你從唐詩中走來,你揮灑文墨,記下一個鼎盛時代。

你名中帶“白”,的確,正如一張白紙,才可盡情在上面描繪出天馬行空的想象,才可盡興在上面揮寫出任何豪邁、磅礴的氣勢,才可溫柔地傾訴出那一片浪漫心境。

一身傲氣,驚世才華,是你;一派灑脫,寫遍情懷,是你! 

板書設計

開篇:主旨句一見

一嘆高 蜀道來歷

難行 蜀道高峻

二嘆險 景物悽清--以“何時還”起

可畏 山水險惡       

中間:主旨句二見

照應

三嘆戰禍之烈  劍閣險要

申戒        殺人慘景--以“早還家”結

結尾:主旨句三見

 

惜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