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表》優秀教案設計

來源:才華庫 2.97W

一、教材分析:

《陳情表》優秀教案設計

《陳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的講讀課文。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屬於中國古代散文。單元教學目標主要有三:一是通過誦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在熟悉內容的基礎上鑑賞文章的語言特色,三是體會古代散文在記敘中兼以議論或者抒情的特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熟讀課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2).理解“險釁、夙遭閔凶、見背、門衰祚薄、煢煢孑立、夙嬰疾病、烏鳥私情”等文言詞語。

(3).積累成語:煢煢孑立、形影相弔、零丁孤苦、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保衛危淺、朝不慮夕等。

2、能力目標

(1)品味作者在敘述中蘊含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義。

(2).鑑賞哂文直抒真情、不加雕飾又用詞得體的寫作技巧。

(3).學習本文結構思路的縝密、嚴謹及語言表達的準確和生動形象。

3、德育目標

通過分析讓學生理解“孝”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會李密的言外之意,即對統治者的反抗精神。

三、教學重點

1.在反覆誦讀中體會作者字裡行間蘊含的真切情感。

2.體味本文用詞的精練、準確和生動形象。

3.把握文 意,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通過對文句的理解,剖析“情”的含義,即:苦情、親情、忠情。體會作者融情於事的巧妙手法。

四、學情分析

本課面向高二年同學,經過一年的學習,他們已經具備自主學習淺近文言文的能力。能夠掃清字詞障礙,理清行文思路。

五、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要求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再結合本課時的教學內容,參考學生的實際特點,制定本課時的主要教學方法如下

1、點撥法。點撥重要的字、詞、句,使學生積累字詞;學生在質疑討論時,老師在必要時進行點撥,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作者的苦情、孝情、和因進退兩難而產生的憂懼之情。

2、誦讀法。在反覆的`誦讀中,體會作者在敘述中蘊含的真摯情感。

3、質疑討論法。學生自由質疑,討論,培養思考提問的學習習慣, 培養自學能力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工具書,課內資料 課外查閱有關資料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製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後延伸拓展學案。

3、教學環境的設計和佈置:教室裡多媒體開啟 學生分組坐好

七、課時安排:

3課時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瞭解作者、寫作背景和文體。

2.研討課文第一、二自然段:積累字詞,深入理解文意,理清思路,熟讀背誦。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並瞭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匯入新課,展示目標

蘇軾曾經說過: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

(三)瞭解作者、寫作背景和文體

讓學生閱讀課下注釋①,標劃要點,老師再補充。

1、 解題 點撥:本文的題目是《陳情表》,“表”,是古代臣下呈給帝王的一種文書,也是一種文體。“陳”是陳述的意思,“情”,課下注釋中沒有註解,那是什麼意思呢?

提示:情:①情況(事實);②衷情(孝情、忠情);③情理(忠孝之道)。

點撥:李密為什麼要給皇帝寫《陳情表》呢?自然引出對作者和寫作背景的介紹?

2.作者及背景?李密自幼喪父,四歲時母親改嫁,依靠祖母劉氏撫養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聞名於鄉里。李密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屢次出使東吳,表現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蜀國滅亡後,李密退居家裡侍奉祖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