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案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W

一、多媒體計算機的互動性,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認知主體的作用。

活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案教學設計

人機互動的特性是計算機獨有的,多媒體計算機的人機互動方式更是豐富多彩,給計算機下指令可以說話,可以按鍵,可以在手寫板上書寫,可以用紅外線遙控;甚至可以讓計算機感知溫度、溼度、照度。根據不同的指令,多媒體計算機可以進行不同的工作,可以線性地前進、後退,也可以聯想性跳轉、連結。展示的內容圖文並茂,影音同步,多姿多彩。這樣的人機互動方式能使學習的過程不再枯燥呆板,而是妙趣橫生,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很好地激發起來,併產生強烈的學習願望,進而形成學習動機。另一方面,教師精心編制或採集的課件水平越高,越能充分發揮計算機的互動性,學生在利用這些課件學習的時候,就越能充分發揮認知主體的作用。他們可以根據個人的基礎或經計算機測試後提出的建議,自主地決定學習的程序,甚至可以自由地選擇學習的策略。學習的過程不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高漲的學習興趣和充分的主動參與,形成了優化的內部心理過程,與優化的外部刺激相互作用,就能使學生獲得有效的認知。

[例項一:一堂一年級識字課]

電腦室裡,一年級的小朋友們正在各自的電腦上用老師編制的測試課件自己測試前幾天學過的生字。測試的形式有聽音選字、部件搭配、判別筆畫、選字填空、正誤比較等。教師在講臺的監控機上瀏覽每一個學生的自測過程。五分鐘後,檢測結果出來了,有的同學得到了計算機獎的大紅花並伴有一首優美的樂曲。有的同學得到了“還不錯,要更加努力!”的評語,有三個同學計算機給提出了“前面的內容沒學好,請複習!”的要求。如是,這三個同學回到課程主介面,從“複習”視窗選擇了檢測時有困難的生字開始自覺複習,複習好了就學習新的生字。其他同學則從“往下學”視窗選擇了新學的`生字開始了學習,有的同學選了8個生字,有的同學選了10個生字,最自信的同學選了15個生字。學習的生字是計算機自動智慧提供的,如你選了一個“樹”字,它就會向你推薦“村、林、棵、桃”等字。每個字的學習內容有讀音、部首、結構、筆順、形體演變(動畫)、識字祕訣(兒歌、順口溜、意義聯想)、練習等七個部分。學生學習過程中可以按一下桌面上的“HELP”鈕(電子舉手)得到老師的指導,大部分時間都是頭戴耳機、嘴對話筒、手操滑鼠全心投入學習,以往枯燥乏味的識字課在這裡竟是那樣的津津有味,學習過程中他們還能不斷地得到計算機的鼓勵和表揚。一堂課下來,每個同學都是那樣心滿意足,而老師的課也上得十分輕鬆愉快。據瞭解,這個班的識字教學效率提高了47%,學生對生字的音、形、義鞏固得比其他班明顯要好得多,而且學生的詞彙量也大,自主學習生字的能力明顯增強。

二、多媒體及網路提供資訊的豐富性,有利於優化學生語文知識的意義建構。

語文學習中學生完成語文知識的意義建構,必須達到四個層次:

1、理解語義——憑藉積累或工具書,理解詞、句、段的意思。是表層建構。

2、領會語意——聯絡背景、上下文、作者或說話人的身位、地位、場合等,領會語言的含義,明白為什麼寫和為什麼說。是深層建構。

3、欣賞語境——根據語義和語意,體會語言表達和運用上的好處,欣賞作者和說話人的語言技藝,明白怎麼寫和怎麼說。是語言的審美建構。

4、形成語感——綜合上述三個層次的所學、所思、所悟、所賞,激起對語言文字的熱愛,激發閱讀欲和表達欲,形成閱讀和表達的良好的感覺和信心。這是語言能力的建構。

縱觀上述四個層次,語文知識意義建構的完成,既依賴於主體自身的語文學養,也離不開學習資訊的完備和充分。多媒體技術能把超大容量的、形式多樣的語文資源智慧化地整合在一起,線上幫助、線上翻譯、超級連結等技術能讓學生“即憤即啟”、“即悱即發”,心想事成;對同一個學習目標,可以讓學生既讀文,又賞圖,還看電影,更可以聽演唱,甚至可以動手把學習內容進行藝術加工,如根據詩文的意境電腦繪圖、電腦作曲。心理學家赤瑞特納的實驗證明,獲取大量的資訊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資訊刺激越能調動學生眼、口、手、膚等多種感官協同作用,獲取的知識保持得越好。網路技術的相關聯想搜尋,加上網路資源資訊量的無與倫比,與多媒體計算機相結合,給學生提供的語文學習資訊,絕非“白紙黑字”可以同日而語。由此看來,多媒體及網路技術提供資訊的豐富性,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地完成學習,最好地優化了學生語文知識的意義建構。

[例項二:一堂一年級閱讀課《花園,果園》]

上課了,伴隨著同學們耳機裡優美的樂曲,電腦顯示器上映出了鄉村農民開闢荒地種果樹的情景。在春光明媚的日子裡,果樹枝頭百花競放,蜂縈蝶舞,鄉村被一片花海掩映著,格外迷人;秋高氣爽,果樹被累累的碩果壓彎了腰,農民們笑臉如花,載歌載舞地收穫著豐收的喜悅。學生完全陶醉在美妙的境界之中。隨後,影片定格成幾幅靜態的畫面(有利於學生注意力由影片轉到文字上來),熒屏下方滾動顯示課文的內容,耳機裡伴隨著悅耳的朗讀,學生也情不自禁地跟著讀起來。隨後學生操作滑鼠學習生字,運用復讀功能反覆讀每一句話,師生互議理解意思。最後電腦映出了一段祖國城鄉美如畫的影片,教師引導學生極富感情地總結:“我們的祖國就像大花園,我們生活在祖國的大花園裡!”一堂課下來,學生學得有情有趣,理解到位,全都會背誦課文,而且受到了美的薰陶和自然而深入的愛國主義教育。

三、多媒體及網路組織資訊的人性化,能夠顯著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人的思維和內部心理活動是聯想式、跳躍式的,如同人腦神經系統的網狀結構,一個神經興奮點能馬上引起與其他神經元的關聯,神經興奮點亦因此不斷轉移。一個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以後再內省一下,常常有考慮了很多的問題和一個問題考慮了很多方面的感覺。多媒體及網路對資訊資源的組織,具有超文字(或說超媒體)特性,即不是按線性結構組織資訊,而是按立體網狀結構組織資訊。資訊的提取者根據需要選擇切入點進入了資訊庫,那麼這個切入點將與其他一切相關的資訊點建立關聯,計算機就能最快、最全、最新、最方便地為你提供資訊。這個特性如同人腦的思維方式,是很人性化的。這個特性應用於語文教學,將顯著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因為語文學科的綜合性最強,內容覆蓋面廣,被戲稱為“模模糊糊一大片”,不像數學“清清楚楚一條線”。之所以“模模糊糊”,是因為靠教師和學生人為地組織學習資料和學習任務,常常是參考辭典、文選、圖集、故事、典故一大堆,令人無所適從;拼音、識字、學詞、解句、思想教育一大路,容易顧此失彼。而多媒體及網路技術對這些資源和任務的管理卻清清楚楚,有機關聯,讓你操作起來得心應手。“若欲工其事,必先利其器”。只要課件編制得好,或利用多媒體及網路技術熟練,語文教學必將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張媚芳:《在情境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S1期。

翁勝利:《現代教育技術與國小語文教學的改革創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