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他的尊嚴》教案

來源:才華庫 1.06W

[教材簡介]

《為了他的尊嚴》教案

《為了他的尊嚴》記敘的是一位老婦人毫不客氣地讓乞丐搬磚,使乞丐獲取勞動所得,從而獲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嚴,並依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成功的故事

[設計理念]

一、 凸顯語文課“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基本特點。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努力開發教材,通過感情朗讀、想象、補寫等方式,深入體會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與主人公、作者產生心靈共鳴。

二、關注學生的發展,發揮主體作用。根據教材的特點,開展探究性的學習活動,通過問題引領、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獲得情感的體驗,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三、以點帶面,提高閱讀品質。抓住重點句,並以此輻射全文,以點帶面,提升閱讀整體性,提升閱讀品質。以婦人的話為突破口,抓住乞丐搬磚前後外貌、心理、語言、神態、行為和身份等的不同進行比較、感悟,從而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問題一)。

四、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在理解文章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抓住文章中的空白點,進行合理豐富的想象並且鼓勵求異思維。

五、 樹立大語文觀,課內外閱讀相結合。調動學生的語言積累,使課內外有機結合,並嘗試用一句話來表達本節課的收穫(格言創作),以進一步達到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昇華情感的目的。

六、 加強評價,激發興趣。重視課堂評價,用豐富多彩的評價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個性化朗讀,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自讀自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進一步培養學生質疑探究的能力,鍛鍊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寫“雙手健全的乞丐”在課文中有什麼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學——對學——群學”。

2、通過交流理解婦人所說“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後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這句話的含義。

3、引導學生用一句話表達學完本課的感受(格言創作)。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勞動獲取報酬,才能有尊嚴的道理。:

四、拓展與積累:發散學生思維,想象、擴寫乞丐搬磚的過程中幾次心理活動;試自己創作格言。

[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抓住乞丐搬磚前後外貌、神態、心理、語言、行為和身份等的不同進行比較、感悟,並有感情的朗讀,理解婦人所說“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後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這句話的含義。(問題一)

二、難點:看看那位雙手健全的乞丐,他是怎樣做的?想象他的結果會怎樣?作者在課文中寫他有什麼作用?(問題二)

[教學準備]

教師: 製作課件(音樂伴奏《秋日私語》、殘奧會圖片)。 明星個人評價表、明星小組評價表、田字格(黑板)。 學生: 蒐集有關尊嚴的名言、本課的三單。 【課前交流】

1、放鬆心情,與學生交談。

2、孩子們,準備好了嗎?我們開始上課,好嗎? 3、上課——問好—— (向聽課老師敬禮)。 [教學過程]

一、回顧質疑,直入重點。 ——(5分鐘)

1、師:請同學伸出右手在空中跟老師一起書寫。 【板書:尊嚴】 生:書空練習。

2、師:誰來說說這兩個字在寫的時候有什麼要注意的? 生:生答。

師:在生字本上把這個詞語規範地書寫一遍吧! 強調寫字姿勢:頭正、身直、腳放平。

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桌子一拳遠, 手離筆尖一寸遠。 生:生寫字。

師:輕輕放下手中的筆,請看黑板。

3、補充板書:“為了他的”,請齊讀課題。 師: “他”在這裡指的是誰? 生:乞丐。

師:哪個乞丐?

生:獨臂乞丐。 ——【彭武壹板書:獨臂乞丐】 師:誰為了他的尊嚴?

生:婦人 (女主人)。——【彭武壹板書:女主人】 4、你能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嗎? 請看大螢幕,舉手填空 ——段

一個(獨臂乞丐)來到一座庭院(乞討),女主人沒有施捨給他(錢物),卻要求乞丐(搬磚)。乞丐整整兩個小時才把磚搬完,並且從中受到了啟發,若干年後竟然成了一名(成功人士)。

師:老師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了!你們敢挑戰嗎?

你能用一句話說出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嗎?誰來試一試? ——句 師:你說得真好!能用簡練的語言把自己瞭解的故事內容介紹出來。 5、師:正如大家所說,都提到了文中的一個情節——搬磚(學生答) 師:女主人讓獨臂乞丐把磚從屋前搬到了——屋後,就一直放在這了嗎?又從屋後搬到了——屋前,你有疑問嗎?

生:

師:面對女主人這樣的做法,她的孩子也不解的發問,女主人怎樣回答呢?誰最先找到了答案?請你朗讀。

6、師:搬不搬磚對乞丐來說怎麼就不一樣了?

請大家把語文書打到P73頁,讓我們一起找尋答案。

7、掌聲有請我們本節課的學術助理!

二、合作探究,多元展示。

(一)【問題一: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可以輕聲讀、大聲讀、默讀),思考:搬不搬磚對乞丐來說有什麼不一樣?(抓住乞丐搬磚前後外貌、神態、......心理、語言、行為和身份等的不同進行比較、感悟,並有感情的朗讀。】 ...........

1、小組合作學習。

2、交流彙報,隨機指導句子感情朗讀。

學術助理:現在我們交流問題一的答案,老師為我們送上了了第一把“金鑰匙”:請看大螢幕——大家能做到嗎? 課件出示:第一把“金鑰匙”: 1、彙報員聲音要洪亮,儀態要大方。

3

2、其餘小組有不同見解或有補充時舉手表示,並注意傾聽,隨時汲取優秀見解,完善本組學習成果。

(1)外貌不一樣:

A 這個乞丐很可憐,他的右手連同整條手臂斷掉了,空空的袖子晃盪著,讓人看了很難過,碰上誰都會慷慨施捨的。

B 他西裝革履,氣度不凡,跟那些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樣。美中不足的是,這人只有一隻左手,右邊是一條空空的衣袖。

【師:評中指導讀】

師:這個乞丐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生1:他只有一隻手,讓人看了感覺真的很可憐!

師:對,“可憐”就是這句話中的朗讀提示語,我們運用這個朗讀提示語把這句話“讀活”,請你試著把他這可憐的樣子讀出來,好嗎?

師:我認為你朗讀這句話時語氣表達不夠,假如這個乞丐就站在你的面前,他孤苦伶仃,無依無靠,更可憐的是他的右手連同整條手臂都斷掉了,讓人看了多難過啊!再讀一遍好嗎?

師:聽聽,斷掉了,晃盪著,讓人看了很難過!碰上你你會施捨嗎? 師:讓我們一起帶著同情之心來讀讀這句話。(生齊讀句子) 師:你們的朗讀,讓老師彷彿看到了一個可憐兮兮的乞丐就站在我的面前。 師:然而,若干年後,他由乞丐變成了——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生答),一起來讀,“他西裝革履??一模一樣。” (糾正讀音:一模mú一樣)

師:看來女主人的話是有她的道理的,“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後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 (生齊讀) (2)語言不一樣:

A 乞丐生氣地說:“我只有一隻手,你還忍心叫我搬磚!不願施捨罷了,何必捉弄人呢?”

B 乞丐接過錢。很感激地說:“ 謝謝你。”

C 乞丐說:“我不會忘記你的,這條毛巾也留給我作紀念吧。”說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師:評中指導讀】

A ① 師:面對人人都覺得可憐的乞丐,女主人卻非要讓他搬磚後才給他錢。所以,此時的乞丐是非常的—— 生氣(生答)。假如你就是乞丐,怎樣才能讀出你心裡的氣憤呢?帶著感受讀——

師:引讀——“乞丐生氣地說:??”

4

師:我聽出來了,此時的乞丐可不僅僅是生氣,他已經“憤怒了。”(誰願意再讀?)

師:字裡行間都透出你的氣憤。(另一生讀)

師:看得出來,你內心還有一種無奈啊!(生再讀)

師:你真會讀書,不但強調了重點詞,還讀得這大聲,可見乞丐是真的發怒了。

師:你是個朗讀高手,連表情都讓人看到你的憤怒。

② 師:“何必捉弄人呢”,你們認為女主人是不是在捉弄人嗎?(生齊答不是)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我從他後來的結果知道的。他最後變成了一個西裝革履、自信的成功人士。所以我覺得女主人沒有捉弄他。

③ 師:同學們,獨臂乞丐生氣了,因為他只有一隻手,女主人還讓他搬磚。然而,在老師看來,他最可憐的不是他失去了一隻手,而是失去了做人最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尊嚴(生答)。

師:他已把別人的施捨看成了理所當然,難怪乞丐生氣地說——同學們們,讀出來吧!——“我只有一隻手,??何必捉弄人呢?”

B師:他為什麼又變得感謝女主人呢?在感謝什麼? 生:他感謝女主人告訴自己還可以去幹大事業。 師:女主人他不會忘記什麼?

師:此時的乞丐真是感慨萬千啊! 因為女主人讓他找到了自己的尊嚴。 他明白了自己也是一個有用的人。 師:乞丐此時接過的是——生:20元錢。 師:但是,他得到的僅僅是錢嗎? 生:不是,是做人的尊嚴!

師:說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同學們,想想走上了一條怎樣的路呢?

看大螢幕,請齊讀——他走上了一條自新的路,走上一條自信的路,走上了一條成功的路。

師:

★此時,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女主人這一話的含義。 ——請齊讀,指向大螢幕。

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後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

★之前,還認為女主人在捉弄他的乞丐,此刻卻對女主人充滿無限的感激,看來——請齊讀,指向大螢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