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詩歌鑑賞--山水田園詩(蘇教版高三) 教案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2.27W

 淮海中學高三語文組                                  學案序號:5

大學聯考詩歌鑑賞--山水田園詩(蘇教版高三) 教案教學設計

專題複習:大學聯考詩歌鑑賞--山水田園詩          使用時間:2009年3月  日

主備人:張勇  束志剛                                參 與 人:高三語文組

教學目標:

1、把握山水田園詩的特徵 

2、熟悉和體會這類詩的意象及相應的思想感情,分析其常用表達技巧

教學重點:形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學難點:鑑賞能力的培養

一、山水田園詩:

山水詩源於南朝(宋)謝靈運,田園詩源於晉代陶淵明,以唐代王維、孟浩然為代表。中國山水田園詩淵源流長,詩人們以山水田園為審美物件,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閒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嚮往。這類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多用白描手法。

二、大學聯考例項

1.閱讀下面唐詩,回答問題。     過香積寺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注:安禪,佛家語,指閉目靜坐,不生雜念;毒龍:指世俗慾念)

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兩句詩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麼?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答案:詩眼分別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於岩石的阻擋,發出低吟,彷彿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於山林的幽暗,似乎顯得陰冷,“咽”和“冷”二字繪聲繪色,精練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

三、鑑賞山水田園詩,

1、把握形象的特徵和寓意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把握詩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楓葉”、“荻花”、“秋”三個意象不光點明瞭景物、時節,還通過這三個意象特有的屬性渲染了送別時的環境氛圍和詩人憂傷的情緒。古詩意象往往寓繁於簡,寓萬於一,以高度濃縮的藝術形象誘發想象,產生奇特的審美效果。

例: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06全國卷

              題竹石牧牛    黃庭堅

子瞻畫叢竹怪石,伯時①增前坡牧兒騎牛,甚有意態,戲詠。

野次②小崢嶸,幽篁相倚綠。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húsù

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角!           年礪角猶可,牛鬥殘我竹。

[注] ①伯時:宋著名畫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這首詩可分為幾個層次?它們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答:分為兩個層次。

前四句為第一層次,分別寫了石、竹、牧童、老牛四個物象,構成一副完整的畫面;後四句為第二層次,寫了作者由畫中的內容而生髮出的感想

(2)你認為這幅“竹石牧牛”圖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麼?有人認為作者在詩中“厚於竹而薄於石”,你對此有什麼看法?請說明。

答:一種自然平和的田園生活。

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實際上作者對石與竹同樣憐愛;因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著一種田園生活,無論是牛角礪石還是牛鬥殘竹,都是作者不願意見到的。

2、體味詩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是詩的核心,意境的把握是詩的形象的深層理解和感悟。中國古典詩詞最常用的藝術手法就是通過形象或描寫的景物來抒發感情,或借景抒情,或融情於景。自然景物一經詩人攝人筆端,就必然會帶上詩人的感情色彩,為表達詩人的特定感情服務,從而使詩歌產生意境

體味詩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詩中描寫了什麼樣的景物,什麼樣的生活畫面,畫面組合所表現的情境氛圍,或恬淡寧謐,或清新淡雅,或明麗絢爛,或雄渾壯麗,從而把握詩歌的感情,或是熱愛自然鍾情于山水,或是淡泊寧靜、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潔的情懷,或是對汙濁官場的厭惡,對隱逸生活的嚮往,或是復返自然後的一種寧靜閒適的生活情趣等。

   例:閱讀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東坡①   蘇軾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确②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注]①此詩為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東坡,是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②犖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請簡要賞析。(3分)

答:(1)第一句是全詩的鋪墊,描繪出一幅雨後東坡月夜圖,營造了一種清明幽靜的氣氛,以映襯作者心靈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

 (2)請結合全詩賞析“鏗然”一詞的妙用。(5分)

答:“鏗然”一詞傳神地描繪出手杖碰撞在石頭上發出的響亮有力的聲音,與月下東坡的寧靜清幽形成鮮明對比;(3分)聯絡前文對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讀者體味到作者堅守信念、樂觀曠達的情懷。(2分)

3、領會詩人寫景所表現的情感。

     一般的寫景詩,字裡行間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純粹是寫景的山水小詩,就不那麼好理解了。這就要求我們對作者的身世,當時的時代背景有一定的瞭解,即知人論世,才可能準確地領會詩人寫景所表現出的情感。

     這裡牽涉到一個感情寄託的問題,分析詩歌,應認真判斷感情寄託的深淺,切忌隨意撥高作品的思想內涵。

例: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東溪   梅堯臣 

                行到東溪看水時,坐臨孤嶼發船遲。

野鳧眠岸有閒意,老樹著花無醜枝。

                短短蒲茸齊似剪,守平沙石淨於篩。

                情雖不厭住不得,薄暮歸來車馬疲。

    自唐以來,古人作詩主張“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說詩人既要以自然為師,從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內心深處引發思想情感。請指出在這首詩中最能體現這一主張的一聯詩句,並說說它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體現的。    

答:詩句:野鳧眠岸有閒意,老樹著花無醜枝。

思想情趣: 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閒情逸趣和對優美自然景色的讚美。 

如何體現:能結合景(“野鳧眠岸”“老樹著花”)和情(“有閒意”“無醜枝”)加以分析即可。

4、分析詩歌描寫景物的手法  

    山水田園詩一般通過寫景來抒情,所以要善於分析詩歌描寫景物的方法,才能準確把握所寫景物的特點,從而把握詩歌的感情。

    山水田園詩寫景的方法很多,要留意作者觀察景物和描寫景物的角度,如高、低、遠、近,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寫景物的具體方法,常見描寫手法有側面描寫、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明襯暗、渲染、白描等。  

例:閱讀下面一首詩歌,然後回答問題

                      雨後池上     劉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簷楹。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試從“靜”與“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

答: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鏡”“照簷楹”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後幽美迷人的靜態。三、四句”忽起“”垂楊舞“及垂楊葉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出的”萬點“聲響等,表現了雨後池上的一種動態之美。詩既寫出了靜態,又寫出了動態,以靜現動,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了一幅雨後池塘春景圖。

小結:    山水田園詩屬於寫景詩的範疇,側重於歌詠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園。山水田園詩在盛唐形成一個詩碑,至於山水田園詩之外的數量更多的寫景詩反例顯得不很突出了。古代優秀的山水田園詩,都是佳山勝水的自然美在藝術上的再現,因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給人以美的享受。這類詩歌的主要特點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亦即作者筆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謝靈運、陶淵明、孟浩然、王維、范成大、楊萬里等,李白、杜甫、歐陽修、蘇軾等也有大量描寫山水的佳作。  

鞏固訓練:

1、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野夕答孫郎擢①      何遜②

山中氣色滿,墟上生煙露。杳杳星出雲,啾啾雀隱樹。

虛信無賓客,幽居乏歡趣。思君意不窮,長如流水注。

[注]①孫郎擢:孫擢,何遜的友人,生平不詳。②何遜(?一約518):南朝梁詩人。字仲言,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曾任尚書水部郎、廬陵王記室等職。

(1)詩題為“野夕答孫郎擢”,詩的前四句是怎樣寫“野”、“夕”的?請簡要分析。(5分)①“山中”、“墟上”把“野”具體化了;②“氣色滿”、“生煙露”則是環繞著“夕”字,將傍晚的景色展現了出來;③寫星星從雲中鑽出,又以昏暗的“杳杳”作背景,更讓我們感到了“夕”色;④我們聽到鳥雀在“啾啾”地鳴叫,但卻不見蹤影,因為它們歸巢深藏在樹林之中,這既為我們描繪出“野”景,又替“野”景抹上了一層“夕”色!

(2)這首詩表現出詩人什麼樣的心情?末句中的“流水”比喻什麼?(3分)

表現出詩人因“幽居”、“無賓客”而“乏歡趣”的心情。詩人末句中用“流水”來比喻對朋友的一種連綿不斷的思念之情。

2、                  小孤山①[宋]謝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③無涯駭眾觀。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

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注]①小孤山:位於安徽宿松縣城南65公里的長江之中,四無依傍,地勢險要,是南宋軍事要地。

②謝枋得:宋弋陽(今屬江西)人,以忠義自任,曾率軍抗元。兵敗後隱居福建一帶,後被元人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渦。

(1)詩中小孤山的形象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此詩託小孤山以言志,表達了詩人儘管身為孤臣,時處末世,也要勇敢堅毅、殺敵報國的壯烈情懷,以及自己能夠力挽狂瀾、取得抗元勝利的堅定信念。

(2)簡析“危似孤臣末世難”中“孤”字的妙處。 

【答案】①小孤山的“孤”與孤臣的“孤”,字面相應,聯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徵與詩人砥柱中流的壯士情懷相應,託物而言志。

③偶然存留的孤山與末世僅存的孤臣相應,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將帥嚴重匱乏,比喻貼切。

3、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後回答問題。(6分)

[正宮] 叨叨令    無名氏

溪邊小徑舟橫渡,門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斷紅塵路,白雲滿地無尋處。說與你尋不得也麼哥,尋不得也麼哥,卻原來儂①家鸚鵡洲②邊住。

[注]①儂:我。    ②鸚鵡洲:此處為“漁父居處”的代稱。

(1)本曲前四句運用豐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麗的自然圖景,其中流水  意象體現出溫潤柔美的特徵,而  白雲  意象則給人以飄逸渺遠的感受。(2分)

(2)請結合全曲簡要分析“卻原來儂家鸚鵡洲邊住”所蘊含的思想情感。(4分)

①點明漁父(隱士)居住的環境是與世隔絕、遠離紅塵的“世外桃源”,表現其對所處環境的喜愛、自豪之情;②寫出漁父(隱士)超然塵世的情懷和隱逸的情趣。

4、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餘思,日暮尚溪亭。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

獨行芽落葉,閒坐數流螢。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1)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映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其情感?(2分)

答案:(1)用“清秋”“日暮”“月初白”“落葉”“流螢”“孤燈的意象,表現時間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變化。

(2)請結合全詩,評析第三聯中“穿”、“數”二字的藝術效果。(4分)

答案:(2)詩人於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樹,酒已半醒,周圍一片。冷清幽寂,詩人獨立在落葉飄零的樹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表達出詩人孤獨、徘徊的情緒。詩人又坐在林中百無聊賴地“數”起了流螢。“數”字傳神地描繪出詩人苦悶無聊的心境。 拓展遷移

學法指導

拓展遷移

學法指導

拓展遷移

學法指導

拓展遷移

學法指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