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國小五年級語文下冊《金字塔》教案

來源:才華庫 1.1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部編版國小五年級語文下冊《金字塔》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部編版國小五年級語文下冊《金字塔》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譯、愧”等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澄、著”。

2.默讀課文,說說你對金字塔有了哪些瞭解。

3.瞭解兩篇短文分別採用了怎樣的方式來介紹金字塔,兩種方式有什麼不同。

4.根據兩篇短文介紹的金字塔的知識,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金字塔。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1.出示金字塔的圖片。學生髮言,說說自己對金字塔的瞭解。

2.今天,我們通過對課文的學習,瞭解一下不同的作者對金字塔的介紹有什麼不同。

二、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1.《金字塔夕照》

朗讀課文。課文是什麼體裁?結構是怎樣的?(寫景散文。“總—分”結構。)

(1)第1自然段總起全文。

(2)第2自然段寫金字塔與周圍的景物構成了一幅開闊雄渾的畫卷。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金字塔比作金山。

“一幅多麼開闊而又雄渾的`畫卷啊”是感嘆句。改為陳述句是:真是一幅開闊而又雄渾的畫卷。

(3)第3自然段寫作者對“金字塔”這個漢文譯名來歷的思考。

(4)第4自然段寫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令人難忘。

全文描寫了金字塔在夕陽照耀下的美麗圖景和作者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金字塔這一人類建築奇蹟的讚歎之情。

2.《不可思議的金字塔》

本文是一篇圖文結合的非連續性文字,是一篇說明性質的文章。

(1)本文由兩部分組成:

①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讀非連續性文字,要注意讀圖和篩選資訊。說一說你從這一部分中獲得了哪些資訊。

生1:胡夫金字塔重量約600萬噸,體積約258萬立方米,塔底面積約52900平方米。

生2:胡夫金字塔位於開羅郊外的沙漠裡。(引導:讀圖,有駱駝說明是在沙漠裡。)

生3:金字塔歷史悠久。(建於公元前2700年左右。)

生4:金字塔外觀雄偉。(“共用230萬塊石頭建成,平均每塊重2.5噸。整個胡夫金字塔相當於50層樓高,塔底面積有126個籃球場那麼大,體積是1萬多個教室的總和。”)

(引導:運用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說明金字塔的雄偉。)

生5:工藝精湛。(“中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黏著物”“至今仍很難用一把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

(引導: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生6:設計巧妙。(兩個“正好”突出了這一設計的巧妙。)

②建造金字塔時的古埃及

利用前面學過的方法,篩選概括資訊。

這一部分主要講了古埃及悠久的文明和取得的成就。

有哪些成就?

(建造了金字塔,在天文學、數學、幾何學、地理學等方面的成就,精湛的造船技術、採石技術、造屋技術,石窟陵墓、神廟等建築成就。)

(2)金字塔是古埃及人的智慧的結晶,至今仍有許多未解之謎,你能蒐集資料,回答課文中提出的問題嗎?(答案不唯一,重點引導學生體會金字塔是一偉大奇蹟,體會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這篇課文包含兩篇短文,體裁各不相同,描寫的都是金字塔,但角度各異。從中我們可以學習到描寫一處景物的方式有很多。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方式,查詢相關資料,試著介紹一下金字塔吧。

板書設計

金字塔

金字塔夕照(寫景散文)——金色的

教學反思

1.課前設定預習方案,讓學生蒐集金字塔的資料,瞭解金字塔的基本情況,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非連續性文字是閱讀文字的一種,通過本文的學習,學生學會了讀圖和篩選資訊。在教學時,讓學生自主發現、自主總結,培養了他們閱讀非連續性文字的興趣和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