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星星的孩子》課文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3.18W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星星的孩子》課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星星的孩子》課文教學反思

《數星星的孩子》課文教學反思1

《數星星的孩子》是人教版第四冊第八組中的課文,翻開書,精美的插圖早已吸引住了我們的眼球,再美美地讀著課文,恍惚間自己彷彿回到了兒時,也像文中的張衡一樣,偎依在老人的懷裡,與天上的星星一齊眨著眼睛,聆聽著星星和星星的對話……

似乎一切都本該這麼美,但怎樣讓學生感悟出這種美,又很自然的被情緒帶入文字呢?一件孩童都做過的遊戲,又怎樣讓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出,張衡與之不同的耐心、恆心、細心呢?

這就需要我更深的研究文字,找出一條切實可行的捷徑來。還記得這樣的格言:“聽到的,過眼煙雲;看見的,銘記在心;做過的,刻骨銘心。”這就是有效性的課堂,這就是我本課努力實現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有效統一。

一、營造氛圍,從語言的組織到課件的運用,整節課都始終“美”在課堂裡

文美,自然課堂也該是美的,我精心營造課堂氛圍,讓孩子們忘卻了這本是課堂,而牽引著他們不由自主的走進了故事中,切身的感受著張衡數星星時,不一樣的心態,真正實現了心靈與心靈的共鳴。課初始,我就在大螢幕上出示了一大幅滿天星空圖,在孩子們被一閃一閃的星星吸引的時候,提問“晴朗的夜空涼風習習,星星眨著眼睛,你想說什麼?”孩子們聞言,個個舉起了小手。課堂立刻就充滿了一種活力,也讓氣氛變得和諧了許多,然後,我再根據孩子們的回答,巧妙的引入了文中的一句話“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裡。”提問:“這句話,美嗎?美在哪?”大家暢所欲言,氣氛更熱烈了。這樣的設計,不僅烘托了氣氛,更自然的匯入了文字。為後面的教學也做好了鋪墊。

二、以“讀”為主線,落實了“讀-品-悟”的語言實踐過程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關鍵的環節,它在語文課堂裡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更是體現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在教學互動中,我將“讀”的練習貫穿於整個過程,通過讀課文、說感受、議體會、再讀課文四個環節,紮紮實實與每個段落,在這樣邊讀邊思,邊思邊悟的學習流程中,孩子們親近了人物,喜歡上了張衡,喜歡上了奶奶,更喜歡上了博學的爺爺,也使主人公張衡那善於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植根於孩子的心中。

三、讓生字的教學和課堂一樣充滿靈性

本課中的生字比較複雜,學起來有點難度怎樣讓孩子們記得清楚,又能學著運用呢,在“撒”字的教學中,我先讓他們說說這個字該怎麼樣記,當有人說出,用加一加的方法記時,我又借勢引領他們看這個字的組成,是由“提手”加一個“散”,也就是說,用手將某樣東西散開。隨後提問:“撒用在句子裡有什麼好處呢?”孩子們馬上就聯想到了,寫出了星星很多。

教學距離時,為了讓大家理解什麼叫“距離”,我採用了黑板上繪圖的方式,更直觀的解釋了“距離”的意思,大家在理解了的基礎上,還能說句子呢。

四、通過“數星星”“課本劇”等環節,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張揚個性,激揚靈性的陣地。

“數星星”“演課本劇”都是為了做過的,能更刻骨銘心。孩子們將自己當作了張衡,學著數星星,數著數著,累了,放下了胳膊,這樣的細節當然是我所期待的,我抓住這一現象,採訪,解惑,在孩子們自己的話語中,輕而地達到了教學的難點,體會了張衡的耐心。“演課本劇”是課中緩和氣氛的一個小插曲,在自扮自演的遊戲中,孩子們更能深刻的體會人物的心態,感悟人物的個性特點。

五、瞭解張衡的卓越成就,激勵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決心。

這是最後的昇華部分,在成功的觀看了“北斗七星”是如何繞“北極星”轉動的科學知識後,再進一步瞭解張衡的成就,孩子們對張衡的佩服之情油然而生,紛紛說出了,也要像張衡一樣愛好科學知識,學習科學知識。

但在這節課的設計中,還是有史料不及的狀況發生,比如,缺少有張有弛的課堂張力,不能靈活的應變突發事件等,這都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中,多多揣摩,多多鍛鍊。

《數星星的孩子》課文教學反思2

本課的教學效果很差。因為在預覽教材時,把教學的目標定點定高了。學生不但沒有跟上我的教學指導,而且變糊塗了。我的教學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對天文地理一點沒折,似乎在本課開始就沒能吸引住學生的味覺,有些強牽附會。讓學生自己去找查資料,瞭解張衡的個資料,可對於二年級學生,一班山村孩子,哪裡找呀,在彙報預習學習情況時,師生都沒底兒了。

於是我就憑著自己這點語文基本功,開始對文字作了些分析。沒想到這一分析,學生有好幾個在打呼嚕了,孩子們都提著無奈的眼皮兒望著我顯得一幅苦澀的表情。為了完成自己的所謂教學任務,又開始分析課文了。(我說,本課在開頭只是寫了這個數星星的孩子什麼樣,他是怎樣數的,並沒有交代這個數星星的孩子是誰,這就設立了一個懸念,激發了讀者閱讀的興趣,接著寫這個孩子與奶奶,爺爺的對話,可謂“吊”足了讀者的“胃口”,到結尾時才點題,使人不但耳目一新,而且印象深刻,這就是在文章的結尾如何點題,如何在文章的結尾點題呢???沒折了,學生又睡著了兩個??)。

看樣子我的課堂很快就會被炒“魷魚”了,我被孩子們炒了。還別說,這班孩子也可愛的,有個男孩兒睡著了,嘴裡還在跟著我“是”,這個“是”字都被清口水給沐浴了。也不知怎的.,我手中的教材也不知什麼時候給擱下了。一個孩子的“哈欠”驚醒了我,原來是我的平淡乏味的所謂教學把孩子們都整得疲憊不堪的,我立刻意識到了。於是轉念來了個“高八度,低八調”的京劇腔,說:“現在開始講第一個故事:我說:“有一個孩子,他非常愛學習,睡著了還在看書??”教室裡譁??一陣笑聲。總算只有一孩子還沒有醒。於是我又接著編:說:“另一個孩子更愛學習了,而且非常用功,他睡著了還在跟著老師讀‘是’??”這個‘是’字我讀得又粗又重的,還拖得很長,長音中帶著彎兒,目的是想驚醒還在睡覺的孩子。沒想到,我的高調還真驚醒了這孩子,他眯著眼睛大聲地繼續“是”,這下全班孩子鬨堂大笑。我總算鬆了口氣,孩子們都醒了。

我反思到了自己的失敗。其實文中出現了三個人物,張衡、奶奶、爺爺。張衡的話天真;奶奶的話慈祥;爺爺的話博學,鼓勵性強。這麼好的文字素材怎麼不去讀呢?

我改變了自己的教學思想,立即用語言刺激孩子們的思維,設了問題“天上的星星能數得清嗎?”(依照課文內容進行解說:晴朗的夜晚,滿天的星星,大大小小,密密麻麻,一閃一閃的,我們能數得清嗎?當然??)算是用語言刺激了學生的感覺,勉強將本課從知識技能到教學目的完成了本課。

雖然本課是失敗的,但我也獲得了許多感悟。作為語文老師還真得要有廣博的知識才算是一個好的語文老師,否則真的是有些盲目。老師如此,學生又怎樣呢?

本人單從這篇課文的角度去反思,大體上還是沒有違背語文原則。因為我在本課完

後,安排了學生習作練筆,也對自己失敗的教學作了些彌補,習作效果還是不錯的(例子略)。我很清晰地感受到了,學生是閱讀的主體,閱讀教學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探索空間,去研讀文字,品味精華,體悟情感。在角色體驗中,領悟課文語言的精妙,感悟課文的主旨意趣,在動態中獲息語言智慧和人文精神的薰陶。本文字來在寫作上是有因果關係的。以“讀”為主線,從“讀—品—悟”的語言實踐過程中領悟主人公的情感。這個環節在語文閱讀中是關鍵環節,它在語文課堂裡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教學互動中,將“讀”的練習貫穿於整個過程,通過讀課文,談感受、議、反饋讀,引導學生親近人物。使主人公張衡那善於觀察與思考的人物品質根源在孩子們心中紮根。

通過本課教學的糟糕程度,我總結了自己的感悟。要真正給予學生一個快樂的課堂,還真得需要教師精心營造課堂氛圍,讓孩子們忘卻課堂這個“僵硬”的舞臺。老師要用情感、興趣牽引孩子們的不由自主,快樂地走進文字故事中。切身感受主人公的心態,真正實現心靈與心靈的共鳴,這樣才叫語文課堂。

《數星星的孩子》課文教學反思3

本課教學我採用變序法進行教學。先學習課文的最後一段,讓學生了解張衡由於刻苦鑽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那麼,他小時侯是怎樣數星星的呢?再學習前面的課文,抓住張衡認真耐心的詞句進行教學。充分運用,演示星空圖,讓學生直觀感知星空的美麗,激發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有助於學生的感情朗讀。本節課教學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1、主導線索清晰明瞭

整個課堂教學用兩個問題進行貫穿:數星星的孩子是誰?小時候的他是怎樣一個人?所有教學活動緊緊圍繞主線索展開,一氣呵成。

2、寓教於樂,注重語文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從學生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出發,採用表演法、遊戲法、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法,讓學生在輕鬆、愉快、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快樂識字,主動探究,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發展其想象能力,受到情感的薰陶,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合作意識。

3、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設計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中心環節。因為知識在訓練中鞏固。能力在訓練中形成,思維在訓練中發展,習慣在訓練中培養,情感在訓練中陶冶。在教學時,我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組織課堂教學。如教學張衡怎樣數星星這幾個動詞時,我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坐、仰、指、數”等幾個動詞後,沒有“紙上談兵”講意思,而是讓學生自己讀讀、自己做做、自己數數。這樣,有動有靜,動靜搭配,既使學生學得快樂,又通過訓練代替了教師的千言萬語。

還有設計了一個小練筆環節,你想對張衡說點什麼,寫下來。學生都把自己的觀點寫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本課不足之處:

1、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引導學生讀的次數太少,應給讓學生反覆的讀,抓住關鍵詞,讓學生體會張衡對星星的感興趣。

2、運用上沒有做到及時,在一個環節上出現了問題,比如:北極星是什麼?北斗七星又是什麼樣子的?它怎麼樣繞著北極星轉的,為什麼我們的祖先把它分成一組一組的。我沒有用給學生講解,這是本節課最大的失誤。

3、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感興趣還是不夠明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