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卵裡孵出的新生命》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2.77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蠶卵裡孵出的新生命》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蠶卵裡孵出的新生命》教學反思

《蠶卵裡孵出的新生命》教學反思 篇1

(一)觀察蠶卵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先讓學生通過肉眼觀察蠶卵的顏色、形狀、大小等特點,再讓學生使用放大鏡進行細緻的觀察。從學生的彙報看,他們的觀察很到位。例如:他們能用藉助直尺測量蠶卵的大小,用放大鏡觀察到蠶卵中心處略微向下凹,蠶卵有的是黃色,大多是灰紫色……這些說明學生已經能借助有效的工具進行細緻的觀察了,我感到十分高興。

(二)瞭解蠶健康生長需要的條件

在本環節中,我通過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問題(1)蠶要從卵裡鑽出來了,我們怎樣迎接小蠶的誕生?學生談到了要為小蠶建立一個“家”,並在盒蓋上鑽些小孔、為它準備食物等。這裡我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要在盒蓋上鑽孔?從而讓學生認識到蠶的孵化需要空氣。再通過講解,讓學生明白蠶卵的孵化還需要適宜的溫度與溼度。

問題(2)蠶寶寶誕生了,我們怎樣才能讓它健康成長?

這裡讓學生根據以往的飼養經驗來交流,同時教師給予正確的指導,學生明確了蠶的健康成長還需要考慮光照、食物、病蟲害等因素的影響。

(三)學習觀察記錄的要點和方法(這一環節不宜忽視)

提出兩個問題:

你認為哪些是需要我們記錄的?

你有什麼好方法可以把蠶的各個時期記錄下來?

旨在引導學生科學、細緻地觀察和記錄。

《蠶卵裡孵出的新生命》教學反思 篇2

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蠶卵的顏色、形態和大小等,並明白蠶卵裡孕育著生命,新的小蠶將從蠶卵裡孵出。如果僅僅是從完成這節課內容來看,還是非常容易的,但同時這節課是這單元的起始課,起始課一般要讓學生對這單元產生興趣,願意探索。還有一個問題,由於這單元的特殊性,很多學生養蠶的階段不一樣,而且蠶的孵化、蛻皮、吐絲、結繭、蛹化、羽化,這些過程也不一定在課堂上發生,可能是下課,可能是在家裡,這就需要他們平時觀察並記錄下來,可是他們的理論知識還跟不上,每一種現象發生他們並不知道就是這種現象,也不知道用什麼詞語來記錄,所以我第一節課的目的不僅讓學生對這單元產生興趣,並且還要對蠶的一生進行一個簡單的瞭解,知道這些階段會出現的特徵,這樣也方便他們觀察、思考與記錄。我是通過播放一個6分鐘的有關蠶的一生的'教學動畫片,在播放之前,就跟學生說,看視訊不是笑笑而已,我希望你們邊看邊思考,邊做筆記,我會隨時暫停提問的,看誰記憶最好,最火眼金睛。學生都看得非常認真。

這個視訊首先講述的是蠶寶寶的外形特徵,為了方便學生記憶並且理解有些特徵的作用,讓學生回憶上學期所學過的動物,哪一種或哪些動物和蠶寶寶的身體特徵比較相似,大部分學生很激動地說螞蟻,還有些同學說蝸牛和蚯蚓,他們回答得非常好,說是螞蟻,因為蠶有8對腳,這是上學期學的動物中只有螞蟻具備的,說是蝸牛,因為有腹足,而且同樣能“鋌而走險”,說是蚯蚓,都是環節動物,而且運動方式很像蚯蚓的伸縮運動。這裡既複習了上學期的知識,也對蠶寶寶的特徵感覺非常熟悉。

接下來關於蛻皮與一齡蠶到五齡蠶的關係,為了方便他們理解與記憶蛻皮的次數,提問有人知道一齡蠶是幾歲嗎,很多小朋友都說是一歲,我跟他們說其實齡就是年齡的意思,一齡蠶其實是他們週歲,蛻皮就是他們舉行隆重的生日party,所以每蛻一次皮,他們就長一歲,從週歲到五歲,過了幾次生日,就蛻了幾次皮,很多學生都理解了從一齡蠶到五齡蠶蛻皮了四次(這裡其實就是一個重點知識)。後面還提到了蛻皮的前兆是每隔數天停止進食,也不動,好像睡覺一樣,接著蛻皮再重複剛才的症狀,再經過四次蛻皮,蠶經過約7天會進行吐絲結繭。當蠶變得不愛吃桑葉,頭抬得高高的,也就是進入蠶眠期,在角落吐絲結繭,兩天時間蠶繭完成。約經10天蠶蛹就會羽化。當羽化成蠶蛾時,會有一對翅膀和觸角,學生非常驚歎和螞蟻竟然如此相似,我趁機問,那你們知道為什麼呢,有學生猜他們都屬於昆蟲,所以才相似。說明上學期學得還不錯的,學生也再一次複習了上學期的知識,同一種類的動物他們有相似的身體特徵。

這節課的優點是由於教學動畫片,學生非常感興趣,聽得非常認真,應該獲取知識不少。缺點是有個別學生還是不認真,我得深入瞭解一些原因,還有這節課點學生時有些學生還沒顧及到,以後儘量所有學生都能回答一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