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腳》課後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2.93W

課堂上常見到這樣的現象:老師提出一個問題請學生回答,第一位學生回答錯了,馬上請第二位,第二位回答錯了,立刻請第三位。……直到回答對了為止。一旦學生回答正確,老師立即予以肯定並長噓一口氣:總算完成任務了。接著提出第二個問題……周而復始,迴圈往復。試想,這樣的教學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嗎?我們為什麼不能再給回答錯誤的學生一次機會呢?讓學生再想想,再想想……

《爬山虎的腳》課後教學反思

教學《爬山虎的腳》一課,我問學生:“爬山虎的腳長在哪裡?請找出書上的句子讀一讀。”王竹漢站起來讀“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我用小黑板出示這句話說:“這句話很難讀懂,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看誰能真正讀懂。我請讀懂的同學到黑板上來畫出爬山虎的腳。”我在黑板上畫了爬山虎的一根莖和一片葉子。不一會,許多同學紛紛舉手,要求上黑板畫爬山虎的'腳。

我請了朱成,他信心十足地走上講臺,拿起粉紅色的粉筆畫起來。他把爬山虎的腳畫在遠離葉柄的莖的一頭。我指著小黑板上的句子說:“你再讀讀這句話,看看畫得對不對?”他又讀了一遍,恍然大悟似的。他說:“喔,我知道了!”他這次把爬山虎的腳畫在葉柄的根部,與葉子在同一面。我一看,又畫錯了,“反面”這個次沒有讀懂。

我很著急,真想把事先準備好的爬山虎實物讓他看一看,再畫,轉念一想,不行。語言文字應該靠學生讀懂,而不是靠實物或圖片看懂。讀物或圖片的出現要選準時機。

我對朱成說:“你讀的還不仔細,再讀讀。”這次,朱成一字一頓地讀。過了一會兒,他擦掉前兩次畫的腳,第三次把爬山虎的腳畫在葉柄的根部,在葉子的另一面。同學們紛紛表示贊同。

這時,我拿出爬山虎的實物,讓學生看看爬山虎的腳到底長在哪裡。學生證實後都滿意地笑了,為自己讀懂課文而高興。朱成的笑從心底溢到了臉上。

再給學生一次機會,學生才能在機會中有所獲,有所悟!讓學生再想想,再想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