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找規律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1.65W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找規律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找規律教學反思

找規律教學反思1

本節課是“找規律”這一單元的第一節課,主要是介紹一些圖形簡單的排列規律,培養學生用數學觀點發現規律的意識。教學例1是最簡單的圖形的變化規律,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

我運用猜顏色的活動匯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什麼第一組好猜,第二組猜不對,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學生感知規律。匯入課題找規律。接下來以學生感興趣的主題圖引入,讓學生充分觀察並感知圖中的事物,如:彩旗、小花、燈籠、人物的排列規律。同時也使學生感知顏色是有規律的排列的。創造規律活動是有趣味的,並不是單調的創造規律,而是給他以材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喜歡的材料,創造自己的規律。不但激發了學生熱愛數學,主動發現美的情趣,又讓我感到驚歎的:原來在孩子的手中可以創造出更美的數學,更真的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在教學中,我把知識進行拓展,讓學生都紛紛舉出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通過找生活中的規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不足之處在於,一是在這節課上我發現自己平時對學生放手探究還不夠,總害怕學生不會,應該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究,二是鑽研教材不夠深入,應讀懂讀透教材,例子舉得太少,都侷限在顏色裡,應讓學生感知更多的規律。

今後我將以課程改革和校本教研為契機,加強學習研討,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中反思,反思後再實踐,努力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找規律教學反思2

5·4青年節這天,我在中心學校上了一節三年級數學《找規律》。課後,縣教育局教研室汪主任的`點評可謂是一針見血,完全看透了我設計的思路和教學的安排,點評之處有根有據,讓我心服口服,受益匪淺。

專家指出本節課的突出點:

第一,整堂課完全是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一個大課堂,大空間。合作學習的設計有要求、有過程、有結果。從計算結果、發現規律到運用規律進行計算、最後進行規律的總結,整個流程一氣呵成。我想,專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握了我教學的思路和流程,這是需要多麼深厚的功底和閱歷。

第二,能分清知識的易混點。“150×40=6000”通過這個例子向學生提問“為什麼乘數中一共有2個0,可是結果中卻有3個0”。我覺得這就是專家細心之處和研讀教材與眾不同的地方。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更要注意這個方面,把握知識的易混點,不要讓學生混淆。

第三:課前熱身活動讓學生自己來主持、當小老師;活動中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並說出想法。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設計思路。

第四,課堂上預留了大量的學生做練習的時間,減輕了學生課後的作業負擔。的確,這一點我是吸取了上次公開課拖堂的教訓。

為了減輕學生課後的作業負擔,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應當在達到了基本的教學目標後,預留學生做練習的時間。專家的點評很到位,有血有肉,鼓勵的話讓我更加自信。

再來說說專家對本節課的幾點思考:

第一,找規律上要把握住方向、標準的。一致性。聽完,我有點疑惑,我讓學生找規律可不是漫無目的瞎找規律,而是將每兩個算式進行比較地去找的。但專家建議都應當以第一個算式5×1為標準來進行比較。我思考須臾,覺得的確是這樣,沒有必要將5×10和50×10進行比較,因為學生在計算5×10和50×10的時候,都是直接計算5×1的,然後在結果後面添上0就可以了。這一點值得思考,在四年級“商不變的規律”中應當要注意。

第二,在運用數學歸納法時,至少需要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算式,才能得出一般性的規律,不然,得出的規律就是特例,不能算規律。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數學就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我在高中和大學裡,學數學歸納法的時候,老師也是和我們說過找規律至少要三個例子。我在上這門課之前就思考過這一點,因為書上的確安排了3個算式讓學生找規律。可是,我為了追求整堂課的效率和新穎性,避免重複,我還是將後面兩個算式給避開了,只講了第一個算式。殊不知這是學習任何規律中最大的忌諱,我忘了最原始的原則。這一點很值得我深思,也是我學到得最深刻的教訓。

第三,在找規律和總結規律的過程中教授的太快,應當讓學生們暢所欲言後,教師適時給出提示性的話語進行總結。造成這種想象主要是怕一堂課的時間不夠,擔心學生暢所欲言後難以及時收場。

我在今後教學中需要在重難點的地方放寬時間,不要顧慮許多,讓學生們大膽的說想法,說到他們無話可說為止,我才進行指導總結。專家給出的建議會讓我彌補不足,羽翼豐滿。

找規律教學反思3

我執教的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找規律” 第一課時,這是找規律的起始課,主要讓學生自主學會尋找簡單的圖形排列規律,為後面課時的學習打好基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觀察,操作,猜測等活動,發現圖形不斷重複排列的簡單規律,理解規律的含義,並能用準確的數學語言描述和表示規律,同時會根據發現的規律進行推理,確定後續圖形的排列方式。在發現規律,描述和表示規律以及簡單應用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數學表徵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時感受規律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初步培養學生欣賞數學規律規律美的意識並能學以致用。教學重點時能發現圖形排列的簡單規律,並能用準確的數學語言描述規律。教學難點是理解重複排列規律的含義並能準確描述和應用規律。

《找規律》這部分內容的活動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較強,於是我本著“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產生的興趣。教學中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造一個發現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體現數學的價值。”這一理念來設計、實施教學。回顧整節課,學生好像是在“節日”中度過,時時閃爍著創新思維的火花。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教學成功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內容的真實性是教學成功的前提。

先是創設即將到來的六一兒童節動畫情景,接著圍繞“裝扮我們的教室,過快樂的六一”這一主題,將學生置身於一個真實的現實場景中,將數學與學生進行零距離接觸。在這美麗的“節日世界”裡,學生用獨具個性化的思維方式、審美方式,以積極的心態去創造、去享受,以激發他們愛數學、發現美的情感,增強數學應用意識、創新意識。

二、探究性、活動化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和保障。

《標準》指出: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大膽探索,同方交流自己的發現,準確的描述規律,運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自主發現不同層次的規律,有圖形形狀的規律,顏色的規律,掌聲的規律,小朋友自己上臺排隊的規律。利用15多花按自己喜歡的規律塗色,展示學生的答題紙,彙報自己不同的想法。充分地讓學生經歷了探索規律的過程,學生在動手、動眼、動口、動腦中學會創新,切身感受到數學的美和作用,享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只要設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活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便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時,一直在擔當著主人翁的角色,主動地探索規律、創造規律,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

三、聯絡生活,感悟規律的美

從學生說出自己生活中見過的有規律的事物,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結合,學以致用,感受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斷營造出規律的美的感受。再用課件讓學生進一步對規律的美有所體驗,聯絡生活實際,感悟生活中也處處充滿這美麗的規律。

總之,本節課我加強直觀教學,提高數學學習趣味性,強化語言表達訓練,是本節課教學中我較為注重的學習策略。在教學環節當中,我通過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找一找、擺一擺、塗一塗等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動態的過程中感悟規律、經歷發現規律過程,並獲得一些數學思想方法和積極的情感體驗。

不足:對於一年級的學生,更應該使用兒童語言及語氣,貼近學生,使學生有親切感,更加讓學生愛上數學課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