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敬老過重陽》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2.8W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課程內容從教科書擴充套件到所有對兒童有意義、有興趣的題材;課堂從教室擴充套件到家庭、社會及其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延展……”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實施開放性的策略。

《尊老敬老過重陽》教學反思

一、教學內容的'開放

新教材向學生講述了一個個生活事件,卻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裡展示社會生活的全部。因此,我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教材所提供的教學內容大膽取捨,補充學生確實需要的主題。《尊老敬老過重陽》這一主題活動,我就補充了“誇誇我家老人”這一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誇一誇”的活動中認識到老人為家庭、為社會奉獻了自己全部的愛,感悟到“為什麼要尊老敬老”,為學生尊老敬老的行為提供“敬和愛”的情感鋪墊,體現由認知到內化,由內化到行為的德育規律。

二、教學時空的開放

過去我們將教學活動侷限於課堂上,把學生禁錮在與真實生活相隔絕的課堂世界內,造就了一個個在課堂上和生活中表現截然不同的“兩面人”!《尊老敬老過重陽》這一課我打破了以往品德課的概念,讓學生接受德育的地點由小課堂走進大社會,同時,學生接受德育的時間也不再侷限於課堂40分鐘。課前,學生調查、蒐集關於重陽節、老人節的資料;課上,學生討論交流的是自己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的事情,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感想;課後,讓學生在“我為老人做事情”活動中深化道德認識。似乎在不經意之間,學生就受到了道德的薰陶和感染。“尊老敬老”這一傳統美德就深深地鐫刻在他們心中。

三、教學評價的開放

以往的評價主體、形式單一,不利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持續發展。在本課教學中,我關注了學生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引導學生在“重陽節獻愛心”實踐活動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老人的敬愛;在“小表演”活動中,引導學生個性化的表現,體現了教師評價的開放意識。

短暫的四十分鐘很快就過去了。我在開放式的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們在真境中孕育真情,在真情中發表真話,從而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美好道德的體驗與感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