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的內容

來源:才華庫 1.69W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的內容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的內容 篇1

第一節數學課(9月6日)

真正上數學課今天是第一天,雖說課早已備好,昨天還簡單溫習了一下,結果還是一團糟。

1、沒有控制好教學時間;

2、備課不充分,無論對教材還是學生都不到位;

3、課堂紀律不好,學生說話、做小動作、思想開小差的較多。

問題已經擺在面前,現在要做的是解決問題。

現象1與現象2在本質上是一個問題,都是因為備課沒有備好,所以教學時間控制不好。解決辦法也很簡單——認真備課。(不過說來簡單做來難,已經是“老教師”了,改變起來更難。)像今天的內容,或者放棄估測的內容或者改成兩課時上,否則貪多求全,反而兩頭落空。

教學要學會做減法。

一、學生聰明與優秀大多不是教師的功勞,所以不用擔心因為自己沒有講到而影響到學生的成績,細想來還是擔心自己的平均分的因素多一些吧。

二、貪多嚼不爛。覺得得每個都重要,哪個都不能不講,跳出國小數學來看,都是可講可不講的。

現象3形成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教師講解缺乏吸引力。這裡不一定是教師的語言基本功問題,還有教學內容本身的問題。教師要努力發掘數學本身的魅力,用數學本身吸引學生,這才是最持久的動力。二是學生的習慣不好,這裡有歷史的原因,也有年齡的原因。除去這些客觀的原因,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正是我應該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首先還要從備課入手。通過備課命使數學的真、善、美得以在課堂中得到充分展示,發展學生的興趣與動機。古人說得發好“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通過細緻的備課還能提高教師的表達水平,使教師的語言更準確、簡潔、優美。

其次是認真、長期地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在這一點上今天已經進行了一些努力,例如準備哪些學習用品及它們的擺放位置,上、下課的禮儀,還有課堂中5秒鐘快速整理課桌,3秒鐘端正姿勢等,這些習慣絕非短時間可以養成的,如果自己淡忘了,疏忽了,學生肯定忘得比你快。(最好將這些都寫在備課本上,每天上課都可以看到,以此提醒自己)

今天紀律最不好的時間是作業時間。所以培養學生獨立、安靜完成作業是重中之重。一般來講是,課堂作業都是提前做過的,不會有普遍問題出現,即使有也在作業前指出、糾正了,所以要求學生在作業時保持完全安靜是可行的。

這裡還面臨一個問題,學生作業的速度相差懸殊。先做好的怎麼辦?是做思考題還是看課外書?應該都可以吧,或者將兩種方式綜合起來用,雖然會增加自己一點工作量,但若能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作業環境,培養學習一處習慣,那也物有所值了。

當然別忘記錯誤登記和作業訂正。這既是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機會,也是與學生溝通的最好時機。只要做好記錄,早上、中午隨時隨地可以訂正,這樣及時反饋,能避免問題堆起來無法解決。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的內容 篇2

新學期開始了,我們又開始了每學期的小組教學活動。根據學校制訂的教學工作計劃,從9月12日開始我們用4周的時光完成這次的活動。在活動中,我們無論是從教學資料的選取、還是教學環節的設計、以及教學方法的確定都經過了認真鑽研,精心設計。我們在這次小組教學中都力求創新,大膽試驗,力求體現新理念,構建新型教學模式。

總結我們組的這次小組教學活動,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課的型別多樣,體現多方面的教學探索。

本次小組教學我組的兩位老師選取了不一樣的教學資料,我們的目光不僅僅僅放在新課的教學中,如王豔伶老師,選取的是開放性的教學資料………數學萬花筒。這是教材中新加入的資料,而且在教參中也沒有具體的說明。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敢於自我挑戰,這樣才會不斷進取。

2、加強研討,合作探索。

小組教學的'目的就在於共同研討共同提高。在上課之前,王豔伶老師就反覆鑽研教研教材,精心製作電腦課件,並請來新教師來聽試講,共同研究教材及教案設計,重新備課。對新參加工作的老師來說,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幫忙。本次小組教學活動中我們克服困難,用心跨年段聽課,向其他老師學習。

3、每位老師發揮各自的特長,體現不一樣的教學風格。

為了讓學生感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解決於生活實際問題。王豔伶老師創設了與學生生活環境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過生日來匯入新課,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用組合的知識解決了實際問題;周怡老師對教材把握比較準確,在講授“倍”的初步認識是時能緊緊抓住以誰為標準,有幾個這樣的標準,就是幾倍,這一教學重點設計了一系列的教學活動。

4、收穫與體會。

在課後我們開誠佈公地共同評課,並能用新理念重新審視每一教育環節。在相互的研討爭論中,使我們在教學上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提高;還增強了我們年級數學教研組這個團隊的凝聚力。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會繼續發揚我們團隊的長處,開展好各項教育教學工作。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的內容 篇3

一、對試卷的認識:

本次試題體現瞭如下幾個特點:

1、試題的難度上,整體偏難,基本題、中等題、拓展題三種試題分數比大致為:6:2.5:1.5。命題綜合性較強。

2、力求體現《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基礎知識覆蓋面很大,突出教材重點。

3、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基礎,知識覆蓋面力求寬泛。

本次試題以基礎知識為主,考查了本冊教材的數學概念、數學計算,時間、長度單位及周長,解決問題等,可以說是點多面廣。

4、注意貼近學生實際,體現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本試題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索取題材,使學生從中體驗、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如:老師帶領學生出遊等解決問題中都是學生身邊的現實生活中喜聞樂見的。這樣把原來似乎生硬枯燥的知識生活化、活化了解題情境。

5、注重考查學生的各種能力。

如:填空、划船等。不僅考查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收集資訊的能力、操作能力和計算能力,同時也考查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對學生考試情況的分析:

通過對本次試卷的分析,從整體來看,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比較好。基本功紮實,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從試卷中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1、部分學生對知識的靈活變通的能力教差,不能熟練的運用所學的知識解答問題。對時、分、秒等時間概念掌握不到位,似是而非,運用不夠熟練。

2、審題時對關鍵字的把握不準確,說到底還是學習能力的問題。

3、面對沒有做過的題,不敢嘗試,主動探索的能力差。

4、少部分學生計算錯誤率較高。

三、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

1、對基礎知識的教學比較紮實,基礎題型訓練較好。教師比較重視的一些問題,得分率較高。

2、平時教學中注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能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題型訓練。

3、平時教學中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學生有一定的運用能力。

4、教學中能給學生自我發展的空間,促進了學生能力的提高。

5、教師教學中對教材有巨集觀的把握,能注意各領域知識的融合。

6、平時對有些知識點訓練不到位,導致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不強,沒有達到靈活運用的程度。對解題規範性訓練不足,造成有些學生“會而不對,對而不全”。

7、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培養不足,審題能力訓練不夠。

8、期會考試沒有複習,知識點不到位,影響考試效果。對學生答題規範性訓練不到位。

9、教師對教材挖掘不夠,站的高度不夠。

四、對今後教學的啟示

(一)立足教材,落實“三基”

要特別注意知識方法過程教學,特別是數學定理、公式的推導過程和例題的求解過程,基本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基本的解題思路方法被想到的過程,要敢於、勇於向學生暴露自己的思維、展現自己的思維,讓學生了解感悟教師的求解過程的思路方法,避免教師一說就對、一猜就準、一看就會,只給學生現成結論局面的出現。

(二)注重過程,培養能力

教學中,要將數學教學作為一種數學思維活動來進行,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問題的提出過程、解決方法的探索過程、方法能力的遷移過程。讓學生在參與數學思維活動、經歷知識產生髮展過程中,逐步提高數學能力。

1、重視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增強用數學的意識,逐步學會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去探索新的數學問題,學會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並加以解決。平時教學中多給學生創造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如,對同一個或同一類數學問題賦予不同的數學情景,讓學生在不同的情景中用相同的思想方法處理問題。

2、重視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

平時的教學中,要讓學生熟悉數學語言,包括文字語言、符號語言、邏輯語言、圖形語言和數表,培養他們閱讀理解和表述數學問題的能力,因為只有具備了較強閱讀理解能力、熟練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才能把自己的真才實學反映在答卷上,才能取得較客觀的較好的數學成績。

3、重視對學生聯想能力的培養

聯想在解題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所謂聯想解題,就是根據題意展開聯想,從自己的知識倉庫中找到與題目接近或很相似的原理、方法或結論,變通使用這些知識,使問題得以解決。

(三)變式訓練,提高素養

教學中,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善於將學生從思維定勢中解脫出來,養成多角度、多側面分析問題的習慣,以培養思維的廣闊性、縝密性和創新性。對例題、習題、練習題、複習題等,不能就題做題,要以題論法,以題為載體,闡述試題的條件加強、條件弱化、結論開放、變換結論、多種解法、與其他試題的聯絡與區別、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等,將試題的知識價值、教育價值一一解剖,達到“做一題,會一片,懂一法,長一智”。

(四)開發教材,拓展課程資源

我們常常談教學基本功,也往往提到處理教材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課堂調控能力,以及板書、情感、教態等。其實,最關鍵的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準確不準確、深刻不深刻。

聯絡實際,還原教材的生活本色。似真發展,還原知識的生長過程,民主教學,促進教材動態生成。改編習題,促進學生髮散思維能力的發展。拓展教材,促進課程資源有效開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