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應有時》心理課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2.77W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花開應有時》心理課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花開應有時》心理課教學反思

20xx年9月,參加了第四屆陰江市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會課比賽,我以說課比賽第一名的成績進入了決賽,在山觀中學舉行的上課比賽中獲得了高中組一等獎。

一、教學設計思路

青春期的異性同學交往一直是一個較為敏感的話題。這節課的設計是針對高二學生,高二學生正處在青春發育的後期,生理上不斷髮展和成熟,特別是性機能的成熟和性心理的發展。他們基本上都有一種與異性同學建立親密關係的嚮往,其中有一部分學生甚至已經進入了“接近異性的狂熱期”,但是由於高中生心智尚不成熟,理想主義和自我意識較強,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在與異性交往過程中會面臨困惑和各方面的壓力,在處理情感問題上不能把握好分寸,常常會影響到學習和人際交往,有時甚至會由於一時衝動做出悔恨終身的事。所以應該引導學生妥善處理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青春期戀情,建立一種健康而適度的異性同學關係,這對他們順利完成最後一年多的學業來說非常重要。

本活動圍繞大多數學生一直在私下議論、但又羞於公開談論的愛情話題,以對自己的愛情天堂的憧憬為切入口,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探討,讓學生認識愛情之花早開必夭折的道理,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負責任的性態度。通過活動,幫助學生正確面對婚前性行為,瞭解沒有保護的性行為會產生的不良後果,學會做出對己、對他人負責的決定;使學生懂得在高中階段的異性交往還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懂得只有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才有可能調整自己的行為,最終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異性交往觀念,自覺地意識到在愛情這一重大問題上,不應在不適當的時間、不適當的地點,做出不適當的選擇。

本課的重點是案例討論。因為高中生的青春期戀情已是普遍的現象,對於這類問題的教育,不能迴避、也不能靠堵或壓,而重在疏導。因此,我通過小萍與小軍兩個主人公異性交往的四個發展階段及相應問題的分析與討論串聯整堂課,讓學生通過案例演示,在互動溝通中深化對自己的認識,權衡異性交往的分寸,樹立健康的異性交往觀念。

二、教學片段實錄

第一部分:營造氛圍,匯入課題

1、熱身活動

首先請同學們聆聽歌曲《梔子花開》,並跟著節奏一起唱,這首浪漫、優美的歌曲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在這淡淡的旋律中,引入本課的討論話題“我們的愛情之花將何時開放”。

2、討論:我憧憬的他(她)

問1:你是否對某一異性同學產生過好感?

問2:你是否憧憬過自己的愛情天堂?

問3:當你對某位異性特別有好感的時候,通常會怎麼做呢?

通過前兩個問題,肯定青春期對異性好感是自然而正常的事,然後繼續問“當你們對異性產生好感的時候,你們通常會怎麼做?”同學們談了自己的想法後,引入本課的案例故事

第二部分:聚焦案例,呈現觀點

這個過程主要從案例故事的發生、發展展開,讓學生隨著案例故事的進展身臨其境,體驗感悟。

1、“愛”的萌芽:把主人公小萍和小軍交往過程呈現出來,並思考:“你對他們的交往有什麼樣的看法?如果是你,面對同學的議論、老師的勸告,你會怎麼做?”

這個問題的回答是由男女生分別從自己性別的角度來全班分享。因為對問題的看法,會投射出學生對異性交往的基本觀點。

2、“愛”發展:小萍與小軍因為同學和老師的注意,關係從“公開”轉入“祕密”,他們開始越走越近,關係越來越親密,直到有一天,小軍向小萍提出了“越軌”的要求。

教師提問:你們覺得小萍會怎麼辦?(拒絕、同意)理由是什麼?然後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在學生回答時適時用追問技術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猜想可能發生的相繼連帶事件(生理、心理、社會因素等),通過一些材料如《藏在書包裡的玫瑰》,補充說明越軌會產生的後果,鼓勵學生暢談拒絕的方式。

3、“愛”的煩惱:小萍沒有拒絕,兩個月過後,小萍發現自己懷孕了。這時小軍卻撇下她一個人走了。

教師提問:你覺得此時的小萍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的回答是通過學生的討論和師生的互動答疑來實現的。通過討論和師生互動答疑讓學生懂得發生這種始料不及的事該如何尋求幫助,儘可能避免更大的傷害。

4、“愛”的結果:小萍其實並沒有處理好這個事情,最後導致孩子早產了。

教師在這裡設計了一個提問:你們看了小萍的故事,有何感想?學生在心形紙上寫下自己對異性交往的認識和感想,然後全班分享。

第三部分:總結觀點,突出主題

把學生的感想、感悟提煉,使學生對異性交往有一個深度認識。

三、教學反思

1、選題恰當

選擇一個適合的話題,這對於上課成功與否至關重要。

青春期的異性同學交往是當今學生、家長、老師最關心的熱點話題之一,同時它也是一個相當棘手、難以恰當處理的問題。

本課在內容上較以往可以說是有所突破——從正面跟學生一起討論是否接受異性的性要求、懷孕、生育等問題。對於這個話題,在剛開始選擇的時候有過擔心,擔心尺度太大,學生在課堂上不敢也不願談,但覺得這個話題非常具有現實性:生活中,中學生談戀愛、發生性關係,甚至有女生還生下了孩子等現象確實存在,迴避不代表不發生,迴避不代表不談論,上學期給女生做心理講座的時候,問到一些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識,學生大多不知道、不清楚,後來交流的時候發現他們掌握的很多所謂的知識都是道聽途說的,沒有一個科學、系統學習的渠道和過程,這更堅定了我上這節課的`信念,我覺得把現象、問題擺到桌面上分析遠比私下議論的效果好得多。事實也證明,通過這樣的正面交流活動,基本可以反映出學生的真實心聲。特別是小萍面臨幾次“怎麼辦”時,從學生的回答中可以折射出他們的真實想法。如:對於“他們是否要交往下去”的問題,大多數同學會選擇“繼續交往”,對於“是否接受性要求”,大部分學生表示“不行”,這對於少數有類似問題的學生,在分享別的同學的選擇及其理由時,他們的心靈同樣在接受一次自我審視甚至是清理洗滌,這對於他們的自我成長同樣是有積極意義的。

2、準備充分

因為本課的話題比較敏感,學生難免有顧慮,不敢說真話,所以如何利用課堂45分鐘讓學生敞開心扉、發表真實觀點成為本課的活動難點。

為此我做了兩點準備:一是將座位重新編排,6—8人一組坐在一起,坐時讓每個學生較方便地看到其他組裡同學,組與組間呈倒U字型,這種安排是為了降低學生的防備心理,便於形成開放、民主、安全、溫暖的課堂氛圍,而且,有利於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大膽表現自己,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活動中去。二是上課之初先給學生作了關於活動規範的說明,雖然花了一點工夫,但從整節課的學生表現來看,這個環節是成功的,學生都是用坦誠的心與別人交流。在分享感受時,很多同學都是主動分享,且回答有深度,多次得到其他學生自發的熱烈掌聲。

3、互動良好

這堂課是借山觀中學高二03班的學生開設的,學生都是陌生的,本來我很擔心學生不肯說真話,不願意表露心聲,但事實證明並非如此。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發現學生非常樸實,也非常配合,在說明活動規則和幸運抽獎後,學生的情緒被調動起來,隨著故事情境的深入,學生融入到故事氛圍中,身臨其境,用坦誠的心與別人交流。從整堂課的實施情況來看,學生活動參與積極性高,互動非常好,課堂上學生的回答內容真摯可信,既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又出人意料,非常精彩。

4、不足之處

總的感覺是,基本上達成事先設定的活動目標,但有些環節的實施細節上,還可以做得更細。比如:

(1)唱《梔子花開》時,我是讓學生站起來跟著音樂唱的,但實施過程中,我發現因為還處在熱身階段,學生還沒有脫離課堂的陌生感,因此,站起來唱的時候有點拘謹,而且唱完整首歌,時間拉得有點長,可以讓學生坐著唱,這樣更自然、更放鬆。

(2)學生在心形紙上寫下自己對異性交往的感悟後還可以再昇華一下,讓學生把這些感悟珍藏,遇到問題時可以拿出來看一下、思考一下。這樣做能讓整堂課變得更有意義、更有延展性。

通過這堂課,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採取尊重、理解和支援的態度,不簡單評判學生想法與做法的對與錯,而是把問題拋給學生自己去討論、思考,學生是能夠在體驗中收穫異性交往的正確態度的,也是有能力解決好自己成長到路上遇到的問題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