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問》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2.2W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與問》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與問》教學反思

《學與問》教學反思1

《學與問》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一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初拿到這篇文章,通讀一篇。與我們學過的《談禮貌》《滴水穿石的啟示》很相似,在文體和結構方面幾乎都如出一轍。應該說這篇文章脈絡清晰,內容簡單。

第一次備課時,我所做的就是梳理了課文。第一個事例是哥白尼的例子,我引導學生抓住“經常”和“纏著”理解哥白尼非常喜歡問。“這對哥白尼後來的成長有什麼影響嗎?”與下文的“不懈追求”聯絡起來。“這些問題呢?”讀一讀這些問題,通過對哥白尼事蹟的簡介(《天體執行論》、“日心說”),讓學生把握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與他成就的聯絡。

我們現在要不要多問呢?問誰呢?怎樣問呢?自然過渡到對3、4兩段的學習中去。(要學會發現問題,隨時隨地提出問題,拜能者為師。還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第二個事例是沈括的例子。他就是通過自己的思考解決了心中的疑團。最終成為了一個了不起的科學家。(“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夢溪筆談》)

最後再回到文章的中心觀點上來,讓學生將學與問結合起來,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做學習的主人。自己備完之後,感覺找不到任何的亮點,就是將文章分析了一邊,像我們的常規課堂一樣。

寫完教案,與範老師及同組的老師交流的時候,都感覺這樣一篇淺顯的課文,我們能不能上出新意,做一點大膽的嘗試。我們的初步構想就是將這節課定義為語文實踐活動課,那怎樣設計才能既讓學生活動了起來,又沒有脫離了課文。在一次次試教過程和鑽研教材的過程中,我們確定了教案內容。

將這次的課堂實踐感受總結為幾個關鍵字:

一、創新。沒有上過這樣的課。這節課將一個個活動滲透到課文之中,給枯燥的議論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讓學生和老師都感受到了一種新鮮,在試教和上課的過程我都感受到了學生對其的熱情高漲。這無疑是一次創新的設計。藝術都需要創新,課堂教學作為藝術的一種,也迫切地需要打破常規,進行創新。

二、不安。會不安是因為沒有上過,我們上過太多“循規蹈矩”的課了,對這樣的實踐有些沒有底。從蘋果的出示到奇妙的圖片再到設計妙計,我們將課堂完全地還給了學生,我們不清楚學生會怎樣提問,會怎樣回答,這在以前的教學中是很少的,我們對於學生的答案總是能心中有數,但這次的“心中沒數”多少使人有些“提心吊膽”,能不能在課堂中機智地處理突發的情況,或者是學生的反應不及我的想象效果又該怎麼辦,這些想法都使我頗感不安。其實教學也像任何一門藝術一樣,總是帶有遺憾的,但遺憾未必不美,完美無缺的課總是很少的。放準心態,平靜一些,或許呈現出的公開課的效果會更好,我們也會更從容一些。

三、進步。公開課對於青年教師的成長非常重要。在這次公開課中我也收穫了進步,得到了成長。創新的設計給我帶來的是靈感的撞擊,當課文教學遭遇瓶頸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換個思路去思考課文,打破常規去建構課文;專家的指導給我帶來了提升,範老師對文章的創新的把握,耐心的指導都讓我如沐春風,對如何處理教材有了更高層次地把握;團隊的合作讓我感受著溫情,一起交流,一起互動,既是智慧與智慧地碰撞,我們也是一起進步;大家的點評讓我明白了前進的方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課堂應該做好充分的預設,但無論怎樣生成的過程不可能完全等同於預設,這就需要教師有自己的教學機智。而教學機智是經驗和積累的養成。羅丹說:“在藝術中有風格的作品,才是美的。”其實有風格的課堂教學才是美的。提醒自己要繼續努力,做個機智的老師。

這節課已經畫上了句號,但我覺得我對它的思索不止如此,我對語文課堂教學的思索也遠遠不止如此。

《學與問》教學反思2

《學與問》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文章循著“提出觀點——舉例論證——得出結論”說理文一般順序和最重要的論證方法,讓學生體會說理性文章的特點和說理方法,受到如何說理的啟發,這對於高年級學生來說,學會有序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是非常重要的。無論在討論、辯論、勸說等交際實踐中,如何清晰、準確、有力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對交際實踐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應滲透如何向別人介紹自己觀點的方法。

為了上出說理性文章的特色,教學中,我是這樣進行的:

一、以“文脈”為基礎,設計教學環節。

課文按“擺出觀點——列據析理——總結提升”的結構展開描述,那麼在教學設計的時候就圍繞課文的結構進行設計,首先讓孩子們通過和課文的對話,擺出課文的觀點,接著品讀文中事例,使觀點深入人心,最後在感知內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運用,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學生在簡潔明快的教學環節的設計的帶領下,讀悟、讀說、讀寫相結合,學得輕鬆,學得高效,使原本可能出現的說教式的課堂教學變得有聲有色。

二、以“寫法”為依據,展開細節設計。

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個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非常典型的“擺事實,講道理”的寫作方法,那麼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說話板塊的教學,讓學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擺事實,講道理”的優勢,也進一步知道了課文的寫作方法。板書的設計也圍繞課文的描述進行。力求課堂教學的精緻。

三、以“學生”為主體,開展課堂教學。

新課標更傾向於開放的課堂,讓教師“用”教科書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互相合作、自我探究的良好氛圍中使學生的思維充滿安全感。整節課學生圍繞兩個大的問題,要麼閱讀,要麼思考,要麼交流,由被動的接受學習轉變為主動的研究性學習。這節課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教師始終站在導學、助學的位置,把課堂教學的主陣地留給了學生,尤其是教師和學生的交流,處處流露出對學生的期待、鼓勵,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給學生的身心極大地鼓舞。真正實現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學與問》教學反思3

《學與問》一課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緊緊抓住“勤學好問”這一點進行敘述。先寫“問”的重要性,再舉例子來證實;接著寫向誰“問”;然後寫“問”與“思”要結合;最後有理有據的提出觀點: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任。整個課文敘述,言簡意明,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問”的重要性,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金鑰坻。第二自然段寫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例如他對科學的不懈探求。第三自然段寫國小生有問題要請教別人,拜能者為師。第四自然段寫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第五自然段寫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做學習的主人。

我想,這篇課文層次清楚,中心鮮明,是篇很好的範文。所以,在上課伊始,我就請學生劃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後指導總結。學生根據我的指導,分別把課文的五個部分歸納出來,分別是:

1、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

2、哥白尼對科學奧祕的不懈探求,正是從這些稀奇古怪的“為什麼”開始的;

3、作為新一代的國小生,我們更應該像哥白尼一樣,遇事多問幾個“為什麼”,學會從平常的事物中發現問題;

4、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5、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學生歸納後,我要求大家看書,然後把課文的五個部分聯絡課文說說,力求每個學生都能清晰地說出作者的思路。這樣的好處是能統領全域性,清楚地瞭解課文內容。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學習課文就很輕鬆,也很明白了。

教學這篇課文之後,我感覺到,根據不同的文章定下不同的教學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學與問》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一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初拿到這篇文章,通讀一遍,發現與我們學過的《談禮貌》《滴水穿石的啟示》很相似,在文體和結構方面幾乎都如出一轍。應該說這篇文章脈絡清晰,內容簡單。

第一次備課時,我所做的就是梳理課文。第一個事例是哥白尼的例子,我引導學生抓住“經常”和“纏著”理解哥白尼非常喜歡問。“這對哥白尼後來的成長有什麼影響嗎?”與下文的“不懈追求”聯絡起來。“這些問題呢?”讀一讀這些問題。抓住省略號讓學生說說哥白尼還可能提哪些問題。並列舉古今中外名人因為勤學好問而成功的例子。讓學生把握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與他成就的聯絡。

第二個事例是沈括的例子,他就是通過自己的思考解決了心中的疑團。最終成為了一個了不起的科學家。(“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夢溪筆談》)

我們現在現在面對的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我們應該怎麼辦?(多問)問誰呢?怎樣問呢?自然過渡到第三自然段的學習中去。(要學會發現問題,隨時隨地提出問題,拜能者為師。還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在由“能者為師”讓學生說說與之相近的名言警句,如“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恥下問”等。

最後再回到文章的中心觀點上來,讓學生將學與問結合起來,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做學習的主人。自己備完之後,感覺找不到任何的亮點,就是將文章分析了一邊,像我們的常規課堂一樣。

課末,總結昇華,拓展延伸,補充有關學與問的名言警句,學生交流然後出示齊讀,最後出示陶行知先生的《每事問》和《問到底》,讓學生課後讀讀並理解。

寫完教案,與年級組內的老師交流的時候,都感覺這樣一篇淺顯的課文,我們能不能上出新意,做一點大膽的嘗試。我們的初步構想就是將這節課定義為語文實踐活動課,那怎樣設計才能既讓學生活動了起來,又沒有脫離了課文。在一次次試教過程和鑽研教材的過程中,我們確定了教案內容。

上課的時候沒有老師聽課,但是我還是按照自己事先的設計進行教學。上完此課,將這次的課堂實踐感受總結為幾個關鍵字:

一、創新。沒有上過這樣的課。這節課將一個個活動滲透到課文之中,給枯燥的議論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讓學生和老師都感受到了一種新鮮,在試教和上課的過程我都感受到了學生對其的熱情高漲。這無疑是一次創新的設計。藝術都需要創新,課堂教學作為藝術的一種,也迫切地需要打破常規,進行創新。

二、不安。會不安是因為沒有上過,我們上過太多“循規蹈矩”的課了,對這樣的實踐有些沒有底。我們不清楚學生會怎樣提問,會怎樣回答,這在以前的教學中是很少的,我們對於學生的答案總是能心中有數,但這次的“心中沒數”多少使人有些“提心吊膽”,能不能在課堂中機智地處理突發的情況,或者是學生的反應不及我的想象效果又該怎麼辦,這些想法都使我頗感不安。其實教學也像任何一門藝術一樣,總是帶有遺憾的,但遺憾未必不美,完美無缺的課總是很少的。放準心態,平靜一些,或許呈現出的公開課的效果會更好,我們也會更從容一些。

三、進步。公開課對於青年教師的成長非常重要。雖沒人聽講,但我也收穫了進步,得到了成長。創新的設計給我帶來的是靈感的撞擊,當課文教學遭遇瓶頸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換個思路去思考課文,打破常規去建構課文;團隊的合作讓我感受著溫情,一起交流,一起互動,既是智慧與智慧地碰撞,我們也是一起進步;組內老師的意見讓我明白了前進的方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課堂應該做好充分的預設,但無論怎樣生成的過程不可能完全等同於預設,這就需要教師有自己的教學機智。而教學機智是經驗和積累的養成。羅丹說:“在藝術中有風格的作品,才是美的。”其實有風格的課堂教學才是美的。提醒自己要繼續努力,做個機智的老師。

這節課已經畫上了句號,但我覺得我對它的思索不止如此,我對語文課堂教學的思索也遠遠不止如此。

《學與問》教學反思4

經歷了《學與問》的教學歷程,我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是多麼重要。問題是思維的引擎。問題意識相當重要。可惜的是,充滿問題意識的學生好像太少了。(這不能怪學生。)這篇課文論述“學與問”之間的關係,重點強調了“問”的重要性。課文中舉了兩位名人的事例對文章的中心論點進行了具體論證。在教學中我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課文為什麼要舉兩個事例?只舉一個行不行?這個問題引起了學生的深思。第一個事例強調了要善於“發現問題”,第二個事例論述的是“解決問題”。學生的答案也較為豐富,但還不能清晰認識兩個事例之間的邏輯關係。

《學與問》教學反思5

《學與問》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列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波蘭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另一個是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感悟:“問”常常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讓學生明白“只有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勤學好問固然重要,但在求知的過程中,還要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去獲得答案。

在課堂上,學生樂於思考,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不僅鞏固了課本知識,體驗了文體的結構,更重要的是學生將已有的知識與新知識相結合,更加能體會課文所蘊含的哲理:“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只有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在知識的天地飛得更遠。”學生領會了文章的主旨,再聯絡實際生活,才能學以至用。

學生對課外知識的閱讀積累很有限,在提問到相關課外知識時,只有個別學生能夠回答完整,這說明以後要注重培養學生課外閱讀,並形成良好的積累習慣。

《學與問》教學反思6

《學與問》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一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剛拿到這篇文章,通讀一篇。與我們學過的《說勤奮》《滴水穿石的啟示》很相似,在文體和結構方面幾乎都如出一轍。應該說這篇文章脈絡清晰,內容簡單。

第一次備課時,我所做的就是梳理課文。第一個事例是哥白尼的例子,我引導學生抓住“經常”和“纏著”理解哥白尼非常喜歡問。“這對哥白尼後來的成長有什麼影響嗎?”與下文的“不懈追求”聯絡起來。“這些問題呢?”讀一讀這些問題。抓住省略號讓學生說說哥白尼還可能提哪些問題。並列舉古今中外名人因為勤學好問而成功的例子。讓學生把握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與他成就的聯絡。

第二個事例是沈括的例子。他就是通過自己的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想結合解開了心中的疑團。最終成為了一個了不起的科學家。(“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夢溪筆談》)

我們現在現在面對的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我們應該怎麼辦?(多問)問誰呢?怎樣問呢?自然過渡到第三自然段的學習中去。(要學會發現問題,隨時隨地提出問題,拜能者為師。還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在由“能者為師”讓學生說說與之相近的名言警句,如“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恥下問”等

最後再回到文章的中心觀點上來,讓學生將學與問結合起來,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做學習的主人。自己備完之後,感覺找不到任何的亮點,就是將文章分析了一邊,像我們的常規課堂一樣。

課末,總結昇華,拓展延伸,補充有關學與問得名言警句,學生交流然後出示齊讀,最後出示陶行知先生的《問到底》,讓學生課後讀讀並理解。

上課的時候有老師聽課,但是我還是按照自己事先的設計進行教學。上完此課,將這次的課堂實踐感受總結為幾個關鍵字:

一、創新。沒有上過這樣的課。這節課將一個個活動滲透到課文之中,給枯燥的議論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讓學生和老師都感受到了一種新鮮,在上課的過程我都感受到了學生對其的熱情高漲。這無疑是一次創新的設計。藝術都需要創新,課堂教學作為藝術的一種,也迫切地需要打破常規,進行創新。

二、不安。會不安是因為沒有上過,我們上過太多“循規蹈矩”的課了,對這樣的實踐有些沒有底。我們不清楚學生會怎樣提問,會怎樣回答,這在以前的教學中是很少的,我們對於學生的答案總是能心中有數,但這次的“心中沒數”多少使人有些“提心吊膽”,能不能在課堂中機智地處理突發的情況,或者是學生的反應不及我的想象效果又該怎麼辦,這些想法都使我頗感不安。其實教學也像任何一門藝術一樣,總是帶有遺憾的,但遺憾未必不美,完美無缺的課總是很少的。放準心態,平靜一些,或許效果會更好。

這節課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課堂應該做好充分的預設,但無論怎樣生成的過程不可能完全等同於預設,這就需要教師有自己的教學機智。而教學機智是經驗和積累的養成。羅丹說:“在藝術中有風格的作品,才是美的。”其實有風格的課堂教學才是美的。提醒自己要繼續努力,做個機智的老師。

本課已經畫上了句號,但我覺得我對它的思索不止如此,我對語文課堂教學的思索也遠遠不止如此。

《學與問》教學反思7

今天的這節語文課上,第六小組的同學提出了這樣一個求助的問題,即:問的重要性,他們小組內有土同的答案,請其他的小組的同學幫忙解決。他們的答案一說是“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一說是“問是開啟知識電燙的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提出後,第五小組的同學何文新立即給予瞭解答,說應該是第二個答案。我接著問:“能說說你的理由嗎?”可是說不出來,我等了一會,可是還是沒有人說。我開始生氣了,說:“你們在小組合作探究時,就沒有發表你們各人的意見嗎?”等了一會還是沒有。現在想起來我自己都感覺這個問題問的沒有價值。我在當時是這樣回答學生的:“在這裡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問的重要性,更形象。”接著,我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又問學生,誰能仿照這樣的句式在寫兩句?等了一會沒有人說,“難道同學們都不會?”我心裡這樣想著。我沒出聲,在等待,還是沒人說,於是我有點著急了,終於有人回答了。朱冬成說:“問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橋樑。”卜方圓說:“問是攀登知識的高峰。”我覺得不錯,我給了他們點修改,:”可以把“通向”改為“抵達”,在“知識”前加上“科學”更好點。

《學與問》教學反思8

《學與問》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一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剛拿到這篇文章,通讀一遍。與我們學過的《說勤奮》《滴水穿石的啟示》很相似,在文體和結構方面幾乎都如出一轍。應該說這篇文章脈絡清晰,內容簡單。

文中第一個事例是哥白尼的例子,我引導學生抓住“經常”和“纏著”理解哥白尼非常喜歡問。“這對哥白尼後來的成長有什麼影響嗎?”與下文的“不懈追求”聯絡起來。“這些問題呢?”讀一讀這些問題。抓住省略號讓學生說說哥白尼還可能提哪些問題。並列舉古今中外名人因為勤學好問而成功的例子。讓學生把握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與他成就的'聯絡。

第二個事例是沈括的例子。他就是通過自己的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想結合解開了心中的疑團,最終成為了一個了不起的科學家。

通過“我們現在現在面對的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我們應該怎麼辦?”自然過渡到第三自然段的學習中去。(要學會發現問題,隨時隨地提出問題,拜能者為師。還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再由“能者為師”讓學生說說與之相近的名言警句,如“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恥下問”等最後再回到文章的中心觀點上來,讓學生將學與問結合起來,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做學習的主人。

課末,總結昇華,拓展延伸,補充有關學與問得名言警句,學生交流然後出示齊讀,最後出示陶行知先生的《問到底》,讓學生課後讀讀並理解。》教學反思

《學與問》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一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剛拿到這篇文章,通讀一遍。與我們學過的《說勤奮》《滴水穿石的啟示》很相似,在文體和結構方面幾乎都如出一轍。應該說這篇文章脈絡清晰,內容簡單。

文中第一個事例是哥白尼的例子,我引導學生抓住“經常”和“纏著”理解哥白尼非常喜歡問。“這對哥白尼後來的成長有什麼影響嗎?”與下文的“不懈追求”聯絡起來。“這些問題呢?”讀一讀這些問題。抓住省略號讓學生說說哥白尼還可能提哪些問題。並列舉古今中外名人因為勤學好問而成功的例子。讓學生把握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與他成就的聯絡。

第二個事例是沈括的例子。他就是通過自己的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想結合解開了心中的疑團,最終成為了一個了不起的科學家。

通過“我們現在現在面對的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我們應該怎麼辦?”自然過渡到第三自然段的學習中去。(要學會發現問題,隨時隨地提出問題,拜能者為師。還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再由“能者為師”讓學生說說與之相近的名言警句,如“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恥下問”等最後再回到文章的中心觀點上來,讓學生將學與問結合起來,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做學習的主人。

課末,總結昇華,拓展延伸,補充有關學與問得名言警句,學生交流然後出示齊讀,最後出示陶行知先生的《問到底》,讓學生課後讀讀並理解。

《學與問》教學反思9

《學與問》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圍繞“勤學好問”這一觀點,敘述了“問”的重要性、向誰“問”,怎樣“問”,教育學生要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這篇課文語言直白、簡潔,結構清晰、明瞭,我是這樣設計我的教學思路的:

一、讀題——構想

讓學生讀題目,想一想:看了這個題目如果你是作者準備怎樣告訴大家“學與問”呢?問題引起了學生興味,都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為什麼要“學與問”?我們該怎樣學,怎麼問?向誰問,向誰學?學與問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學與問了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通過學生一系列的思考,然後我告訴學生這麼多問題,我們該怎樣一步一步告訴大家呢?讓學生討論,讓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的觀點。然後讓學生走進文字,充分與文字交流,看看自己的觀點和文字的敘述是不是吻合,如果不吻合,你覺得學到了什麼?

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自覺與文字交流的積極性提高了,同時還學會了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結構等,這樣對學生理解文字將會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在學生與文字的交流過程中,自然地將自己的思考和作者的構想結合起來,找到異同,融會貫通地感悟、評析、甄別、梳理。

二、分享——互辯

在學生理解了課文的寫作結構,熟讀了課文以後,我讓學生自由談談自己的收穫,把自己的收穫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時傾聽的同學可以提出不同的見解或者補充的建議。這樣讓學生在分享的同時,也能使自己的收穫變得更多豐厚、深入,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給予適當的點撥、引導,給予合理的評價、賞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

通過這樣的分享交流,學生的學習成功得到展示並且在分享的過程中有深化、有補充、也有質疑,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之間的思維得到碰撞、交流,大家在這樣的收穫中,也逐漸加深了對文字的理解。

三、拓展——想象

在學生的交流中,分享中,設計幾個訓練點,這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學生們的交流中,學生對“問常常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影響比較深刻,我是這樣設計的:如果說“問”是金鑰匙,鋪路石,那麼“思考”“學習”就是就是什麼呢?學生的表達也都非常形象,有“思考就是一艘劈波斬浪的航船。”“思考就是一盞永不熄滅的航燈,指引我們前進。”“思考就是推開知識大門的巨手。”“思考就是一座駕起的通往知識海洋的金橋。”“思考就是我們騰飛的兩隻強健有力的翅膀,任我們翱翔。”……

通過這樣的想象拓展,學生不光認識了“問”的重要,同樣也知道了善於思考、善於學習的重要。然後讓學生理解“相輔相成”的意思,理解“學”與“問”的聯絡,就水到渠成了。

《學與問》教學反思10

《學與問》一課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文章淺顯易懂,條理清晰,言簡意賅,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課文緊緊抓住“勤學好問”這一點進行敘述,先寫“問”的重要性,再舉例子來證實;接著寫向誰“問”;然後寫“問”與“思”要結合;最後有理有據的提出觀點: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問”的重要性,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第二自然段寫哥白尼從小喜歡“問”,成就了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第三自然段寫國小生又問題要請教別人,能者為師。第四自然段寫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第五自然段寫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做學習的主人。

我想,這篇課文層次清楚,中心鮮明,是篇很好的範文。上課伊始,我並沒有老生常談似的讓學生分段,概括段意,然後指導總結。我個人認為,解讀一些文章,有的時候不一定非按部就班的初讀,分段,概括段意;精讀,理解重點詞句,總結。有些文章整體性很強,分段反而會讓其支離破碎,再者,有些文章很長,每段從何處始,到哪兒終,這都是見仁見智的,並不是一定能分個明明白白的,若非要弄一個正確答案來,會不會侷限學生的思維呢!

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另闢蹊徑。上課伊始,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同學們,我們今天要學的是《學與問》這篇文章。相信同學們都已經預習了,你覺得這篇文章是重在敘述一件事,還是重在塑造人物形象,若都不是,那是為了告訴我們……”

“都不是”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是告訴我們一些道理”幾個思維活躍的學生大聲說。

“大家贊同嗎?”我順水推舟。

“贊同”

“那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劃出講道理的句子。”

不知不覺中,學生上了我設好的圈套。

很快,學生的手如雨後春筍般一個接一個的冒了出來,臉上寫滿自信。

指名一一彙報,相機板書: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我接著忽悠:

“是的,道理是擺在這兒了,你信嗎?憑什麼信他呀!”

這樣,又輕而易舉的由道理過渡到用來證明道理的事例。

就這樣,課文的脈絡清晰可見,學生的學習思路既明瞭又跳出了分段的圈圈。這節課,教的從容,學生學的也輕鬆,比那一潭死水般的呆板的教學模式要好些吧!

當然,原有的教學模式是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這樣的教學設計只是我個人的一個嘗試,也是本人的拙見,若有妄自尊大之嫌,敬請各位同仁予以諒解

《學與問》教學反思11

《學與問》與學生學過的《談禮貌》《滴水穿石的啟示》在文體和結構方面非常相似,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一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應該說這篇文章脈絡清晰,內容簡單。因此本課教學對於內容的理解不需要花費過多的時間,我覺得語文教學的兩大要點“學習文章寫了什麼”和“明白文章怎樣寫的”,本文可以著重從第二個方面入手,就是圍繞“文章講了什麼觀點,舉例什麼道理,學與問兩者有什麼關係”等為明線,通過學生自學,師生對話,來滲透“如何寫”說理文的學習,亦即弄清說理文的結構。縱觀本文教學過程,在注重言語實踐訓練方面,有以下兩個方面值得交流。

一、鼓勵學生將文字學習和實踐經驗相聯絡。

比如在舉例說說自己“問”的經驗,開始學生出現卡殼現象,後來通過點撥,引導,將學生逐漸帶到生活實踐中,激活了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的表達有“米”可“炊”。在如何學會提問的環節,我和學生置換了角色,精心創設各種情境,提出在什麼情境下該去問誰,也就是深入理解“拜能者為師”的道理,調動學生將文字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認識,再以運用的方式予以表達出來,使文字的學習落實到語言實踐中來。在後來的拓展環節,更是用比較難的開放式辨析題“談談對有人說課題應該改為《問的重要性》的看法”來考大家,使學生將學習到的文字材料經過邏輯性很強的組織加工。總之,本文的教學時時刻刻都圍繞著言語實踐進行,沒有滿足於單純讀讀文字材料而脫離學生的生活實踐,並且時刻保持師生的平等對話氛圍。

二、注重聽說讀寫相結合,重視寫的訓練。

本文學習我隨時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語言能力進行調整教學,所以沒有過多的程式化步驟,僅僅備課時根據教學重難點預設了必須實現的目標,過程則通過師生對話向前推進,所以師生的“聽”很重要。王尚文在《語文教學對話論》中就非常重視“聽”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因此只有認真聽,才有可能使以下的“說”“讀”“寫”順利進行下去。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開頭和課中用書籤作為獎品,一方面鼓勵學習積極性,一方面滲透了相關資料在書籤上,比如書籤上寫著或貼著學與問的觀點、學與問的有關名言、小故事等,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

在學習完文字之後,我在作業環節安排了“寫讀後感”這個小練習,練習的小提綱既是對文字的內容概括,也是對結構的梳理,同時也為讀後感的內容起到了概括作用,一舉三得,降低了寫作難度,使寫作成了不再頭疼甚至是一件快樂有成就感的事。

當然,教無定法,不同的情境下,說理文會有各種不同的教學側重點,本次教學權當一次積極的探索。

《學與問》教學反思12

昨天,是進修學校組織“送教下鄉”活動的日子。之前,我就接到了通知要準備上一堂公開課。接到通知,我既高興又緊張。高興的是,我可以鍛鍊一下自己;緊張的是當著那麼多人的面,雖說公開課也上了不少次,但還是少不了要緊張的。其實,上過後想來這對我來說真是一次鍛鍊啊!我為何不爭取這樣的機會呢?

“送教下鄉”的六年級語文主講者是來自市九小的郭老師。我們倆都上《學與問》第一課時。雖說課時相同,可教學設計卻不一樣。這真的是同課異構啊!郭老師設計的第一課時主要以教學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並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最後理清課文的思路。而我的設計主要是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找出作者提出的觀點,理清文章脈絡,然後學習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雖說郭老師最後因時間關係沒有把理清思路這個環節上完,可從郭老師的課堂上,我們確實學到了不少。確切地說,這樣的教學設計更適用於我們鄉村的學生,而我的教學設計卻顯得底氣不足了。郭老師課堂上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不僅適用於這節課,而且是終生受益啊!“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嘛。這樣的教學指導值得我們鄉村的老師學習。鄉村的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都不牢,良好的學習習慣更是未能養成,導致到了六年級了讀錯字、寫錯別字、讀書拖腔的現象還是很嚴重。如果我們的語文老師從學生讀一年級時就開始培養學生的這種讀書學習的能力,那麼到了六年級就不至於這樣了。其實追究起來,原因還是多方面的。一是大多數的學生都沒有接受幼兒教育,知識的獲得從一年級開始,起步肯定比市內的學生晚多了;二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夠重視,他們的文化水平不高,沒有教育孩子的能力,存在著只要把孩子交給學校就沒有自己事的思想;三是受當地方言的影響,學生學習拼音比較困難,學完了一年級不會拼音的學生還是有很多,這樣導致了認字不多,讀書自然不流利了。在中心學校,我帶的六(3)班就是從下面學校來的寄宿生。雖說他們比其它的學生基礎要好些,可基礎不紮實的還有一大把。平時課堂上膽子小,不善表達。說實話有時真為此而大為光火,心裡想他們怎麼就一言不發呢?反思自己,煩惱他們啊!看著他們這樣懂也不回答,無奈中漸漸地沒了自信,是老師的失敗啊!漸漸地自己彷彿脫離了新課程改革的軌道了。課堂上的交流、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好像在這都派不上用場了,除了反思還是反思啊!

上完了這堂課,剛開始自我感覺還是可以的,可晚上讀了麥詞校長的博文《怎樣的課是一堂好課》之後,對比自己,離一堂好課的標準還差得遠呢!真慚愧啊!還是努力奔著上好一堂好課的目標奮進吧。希望今後的我有更大的進步。

《學與問》教學反思13

《學與問》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一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教學第一課時,我從談話匯入。板書“學”、“問”,人們常把有知識的人說成“有學問”。今天我們來學習《學與問》。告訴學生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課文,也就是議論文。然後與學生一起回憶學過的議論文。(《說勤奮》《談禮貌》《滴水穿石的啟示》),總結出議論文的一般特點:提出觀點——證明觀點——得出觀點。

接著讓學生自學,讀課文,找出文章的觀點,同時給文章分段。應該說這篇文章的脈絡是非常清晰的。學生很快就找出了文章的中心觀點: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分段也是很簡單的。

教學第二課時時,我從“問”字入手,引出漢字中也有學問,再追問“為什麼把知識說成學問呢?”讓學生進入第一自然段的學習,重點理解兩句話,並通過比較句子,體會“問”的重要性,再朗讀體會句子的含義》。在學習哥白尼的例子時,我先介紹他的成就,再引導學生抓住“經常”和“纏著”等詞語體會哥白尼非常喜歡問的好習慣成就了他,並與下文的“不懈追求”聯絡起來,體會他是由好問開始走上探索之路,加上勤學終於取得成功的。然後,我讓學生自己說說讀了哥白尼的故事受到的啟發,並再次讀讀第一節中的句子,體會“問”的重要。

那麼,我們現在要不要多問呢?問誰呢?怎樣問呢?自然過渡到對3、4兩段的學習中去。(要學會發現問題,隨時隨地提出問題,拜能者為師。還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在教學第二個事例時,我主要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故事,並從文字中體會他的勤學與好問,讓學生明白問不到答案時還應該多觀察思考,向沈括學習,通過自己的思考解決心中的疑團,最終成為了一個了不起的科學家。教學中,我還嘗試著讓學生對古詩進行質疑提問,再通過交流理解古詩,最後再回到文章的中心觀點上來,讓學生說說對學與問的關係的認識,明白只有將學與問結合起來,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才能做學習的主人。教學的最後,我為了讓學生加深對“問”的重要性的認識,讓學生補充說說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又出示了一些名人名言,讓學生從更多的資訊中去懂得“問”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

《學與問》教學反思14

《學與問》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列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波蘭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另一個是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感悟:“問”常常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讓學生明白“只有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勤學好問固然重要,但在求知的過程中,還要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去獲得答案。

成功的地方:

1、課前對教材研讀的較為深入。這篇文章結構清晰,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課前,我認真地讀了好多遍,已經做到熟練背誦。(我想這給我在課堂上留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學生的理解以及評價學生做了很好的準備)

2、從關注教案轉而關注學生。以前教案不熟使我無法更好地關注學生,因為想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而有時不得不忽視學生的真正所需,無法從促使學生提高的角度去著眼自己的課堂,而這堂課我體會到一種調控課堂的樂趣。我不捧課本,眼睛關注著學生,我能用啟發性的語言和評價引導和激勵他們去思考,看到有些孩子朗讀不佳,我會“停下課來”指導、鼓勵他去朗讀……

不足的地方:

1、懸疑不夠。這篇文章比較直白,開頭我設計了一個匯入:同學們,人們常把有知識說成有“學問”,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那麼學與問到底有什麼聯絡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接著板書:學與問,齊讀課題。——這樣的匯入直接,可似乎調動不起學生的興趣,如果我先板書“學”,進行談話,接著板書“問”,最後再添上一個“和”字,那麼學與問到底有什麼聯絡呢?可能簡單而又使學生產生一種探究的慾望。

2、沒有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一個高效的問題應該是先有幾個同學舉手,過一小會,又有幾個同學舉手,再等等,舉手又多了……而這節課,可能容量比較大,潛意識裡有“搶”的意識,當看到上述情況的“好兆頭”時,我已經“等不及”請學生來回答問題,而沒有給其他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

3、在教學設計時,由於沒有考慮到時間的安排,所以前鬆後緊。在今後的教學中有待改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