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印》教學反思彙總

來源:才華庫 2.56W

篇一:《腳印》教學反思

《腳印》教學反思彙總

通過《腳印》這篇課文教學設計與課堂實踐,我真的受益匪淺。尤其是在評課過程中,教研員對我提出的種種建議更是讓我對於教學設計和課堂上的“實戰”教學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1.只有更深層次地鑽研教材,才能在課堂上創造有效地情境。

這篇課文以一個生動的小故事滲透了自然界中小動物們的腳印各不相同的常識,並旨在藉此篇課文讓孩子對動物各種不同的腳印產生興趣。這堂課上,我對於“不同的腳印”這個常識的滲透還不夠,只是一味地在教學環節中安排了對於一年級小朋友來說枯燥無味的各項說話訓練。而且,雖然看似訓練點很多,卻因為沒有完全考慮到我班的特殊情況,所以導致訓練目標也沒有完全達成。如果能夠在更深層次地鑽研教材後,根據孩子的真實情況創設情境進行教學,也許教學效果會更好。

2.應該對教學環節進行更細化的安排。

在有些教學環節的處理上,我只是略微強調,如果能夠以學生出發,做好更細化的安排,也許能夠在更大程度上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使孩子在充滿興趣的狀態下主動學習。

3.切記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

對於這篇課文,我給我班學生制定的教學目標是能夠將課文中的語句讀出一定的感情。可是根據這堂課的教學情況看來,我班的孩子把一篇課文讀通順都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我應當適當放寬要求,先將讀通句子這點目標落實後再繼續強調語氣的朗讀。

4.表揚要及時,要有的放矢

在這堂課上,我對於孩子的回答所作出的表揚和評價基本到位。不過,在有些小朋友十分出色地回答出一個較難的問題時,我沒有給予他充分的表揚。這就是我在表揚這方面,仍沒有做到有的放矢。試想如果我能夠突出表揚那位小朋友的話,對於其他小朋友來說肯定是一種促使和鼓舞,能夠更容易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通過這節課,我覺得我學習到了很多,很多問題暴露出來並不是壞事,如果能得到有針對的分析和引導,還是“不虛此行”的。十分感謝教研員的不吝賜教,讓我有機會發現更多的問題,是我有了更為明確的改進方向。

篇二:腳印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時被文中人與動物之間互相信任、互相幫助、和諧相處的美好關係感染了,用自己的情,文中的情激發了學生的情,使課堂始終被一種濃濃的情感包圍著,這份情感隨著讀書的深入,對話的深入瀰漫開來,散發到教室裡每一個角落,滲進教室裡每個人的心田。

1、用人類的情感去感受狐狸一家的親情

教師很快讓學生理清>故事起因經過和結果,然後引導學生讀書,看老狐狸為營救小狐狸做了哪些努力,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文章以生動細膩,充滿感情的筆觸娓娓道來,很多地方讀來讓人感動至深。學生紛紛找到自己最感動的地方談自己的感受,比如,冒著生命危險給營救小狐狸;為陪伴小狐狸,蝸居在地板下等等,教師總是充滿激情地提升:這種陪伴,這種照顧難道和我們呢人類不是一樣嗎?這句話的反覆出現,一次,兩次,三次,頻繁地衝擊著孩子們的耳膜,也在孩子們的心田激起漣漪,是啊,動物和我們人類一樣也有這樣感人至深的親情,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對生命的熱愛之情不也悄悄地植根在孩子的心田嗎?

2、用人類的語言去表達狐狸一家的心聲

孩子們沉浸在狐狸一家的親情中,老師放上一段略帶傷感的音樂,用包含激情的語言激發學生心中湧動的情感:自己讀一讀你感動的句子,句子裡包含狐狸的多少心聲啊,老狐狸不能言,小狐狸也不能言,但我們能言,替它們說一句心中的話。前面情感鋪墊,音樂的渲染,教師語言的感染,讓孩子們深深沉醉其中,孩子們的情感被點燃了,激發了,教室裡出現了動人的場面:空靈的音樂流淌著,孩子們動情地朗讀著,真誠地述說著,時間在這一刻彷彿靜止不動了,一種美妙的情感在教室裡傳遞著。聽聽孩子們替狐狸表達的心聲: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會保護你的;我的兒子,無論有多大的困難,我們都不會放棄的;相信我們,一定會把你救出來的??孩子們真正走進課文了,融進課文了,彷彿自己就是文中的一個。

課上到這裡,無須多說,孩子們已經被感動了。文章要傳遞給孩子們的感受狐狸一家的親情,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諧相處的主旨已經不知不覺印在孩子們心裡了。但是,教師不滿足,用了相當的時間進行了一番近乎說教的總結上升,一下子沖淡了學生自身的體驗。如果到這裡,教師沒有過多的說教的東西,而是留給孩子更多的回味,讓孩子在今後的生活體驗中豐富加深這種體驗,或者給孩子提供“斑羚飛渡”之類同樣震撼人心的文字讓孩子自己去讀,留給孩子的思考的空間會更多一些。

篇三:腳印教學反思

通過《腳印》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與課堂實踐,我真的受益匪淺。尤其是在評課過程中,教研員對我提出的種種建議更是讓我對於教學設計和課堂上的“實戰”教學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1.只有更深層次地鑽研教材,才能在課堂上創造有效地情境。

這篇課文以一個生動的小故事滲透了自然界中小動物們的腳印各不相同的常識,並旨在藉此篇課文讓孩子對動物各種不同的腳印產生興趣。這堂課上,我對於“不同的腳印”這個常識的滲透還不夠,只是一味地在教學環節中安排了對於一年級小朋友來說枯燥無味的各項說話訓練。而且,雖然看似訓練點很多,卻因為沒有完全考慮到我班的特殊情況,所以導致訓練目標也沒有完全達成。如果能夠在更深層次地鑽研教材後,根據孩子的真實情況創設情境進行教學,也許教學效果會更好。

2.應該對教學環節進行更細化的安排。

在有些教學環節的處理上,我只是略微強調,如果能夠以學生出發,做好更細化的安排,也許能夠在更大程度上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使孩子在充滿興趣的狀態下主動學習。

3.切記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

對於這篇課文,我給我班學生制定的教學目標是能夠將課文中的語句讀出一定的感情。可是根據這堂課的教學情況看來,我班的孩子把一篇課文讀通順都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我應當適當放寬要求,先將讀通句子這點目標落實後再繼續強調語氣的朗讀。

4.表揚要及時,要有的放矢

在這堂課上,我對於孩子的回答所作出的表揚和評價基本到位。不過,在有些小朋友十分出色地回答出一個較難的問題時,我沒有給予他充分的表揚。>這就是我在表揚這方面,仍沒有做到有的放矢。試想如果我能夠突出表揚那位小朋友的話,對於其他小朋友來說肯定是一種促使和鼓舞,能夠更容易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通過這節課,我覺得我學習到了很多,很多問題暴露出來並不是壞事,如果能得到有針對的分析和引導,還是“不虛此行”的。十分感謝教研員的不吝賜教,讓我有機會發現更多的問題,是我有了更為明確的改進方向。

篇四:腳印教學反思

《腳印》是一堂非常有趣的想象畫課, 課中通過讓學生認識瞭解各種動物的腳印, 來把腳印想象成其他形象, 並運用腳印組合的方法進行設計想象, 完成一張腳印的想象畫。這堂課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及對事物進行聯想和再造想象的能力, 通過活躍學生的美術思維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為了上好這堂想象畫課, 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我設計採用了課件匯入, 激發興趣——啟迪智慧, 觀察想象——運用方法, 設計創作等步驟。首先在課的開始, 師生共同回顧一年級課文《雪地裡的小畫家》這首充滿情趣的小詩: “下雪了, 下雪了, 雪地裡來了一群小畫家, 小雞畫竹葉, 小狗畫梅花, 小鴨畫楓葉, 小馬畫月

牙, 不用顏料不用筆, 幾步就成一幅畫! ”學生欣賞小詩的同時, 感覺到動物腳印的奇妙。接著在明白腳印為什麼奇妙之前, 先用同學們最熟悉的人的腳印引入, 接著在多媒體課件上出示了許多動物的腳印, 讓學生看腳印、猜動物。通過這兩個環節, 學生熟悉了形象, 鞏固了記憶, 為想象創作做好了鋪墊。

在學生對動物腳印的形象充分了解熟悉的基礎上, 我開始讓學生對腳印進行觀察想象, 這是本堂課的難點, 要突破這一難點, 教學時領著學生去感受腳印、認識腳印、美化腳印、表現腳印,利用腳印特有的自然形狀展示自己的想象,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感悟美,表現美的能力。在認識腳印的過程中利用了生動的課件直觀的展示了不同動物的腳印,所以學生在美化腳印、表現腳印的環節都較好的完成。

篇五:奇妙的腳印教學反思

《奇妙的腳印》是一堂非常有趣的想象畫課,課中通過讓學生認識瞭解各種動物的腳印,來把腳印想象成其他形象,並運用腳印組合的方法進行設計想象,完成一張腳印的想象畫。這堂課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對事物進行聯想和再造想象的能力,通過活躍學生的美術思維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為了上好這堂想象畫課,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我設計採用了課件匯入,激發興趣——啟迪智慧,觀察想象——運用方法,設計創作等步驟。首先在課的開始,師生共同回顧一年級課文《雪地裡的小畫家》這首充滿情趣的小詩:“下雪了,下雪了,雪地裡來了一群小畫家,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學生欣賞小詩的同時,感覺到動物腳印的奇妙。接著在明白腳印為什麼奇妙之前,先用同學們最熟悉的人的腳印引入,接著在多媒體課件上出示了許多動物的腳印,讓學生看腳印、猜動物。通過這兩個環節,學生熟悉了形象,鞏固了記憶,為想象創作做好了鋪墊。

在學生對動物腳印的形象充分了解熟悉的基礎上,我開始讓學生對腳印進行觀察想象,這是本堂課的難點,要突破這一難點,教學時領著學生去感受腳印、認識腳印、美化腳印、表現腳印,利用腳印特有的自然形狀展示自己的想象,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感悟美,表現美的能力。在認識腳印的過程中利用了生動的課件直觀的展示了不同動物的腳印,所以學生在美化腳印、表現腳印的環節都較好的完成。

篇六:奇妙的腳印教學反思

《奇妙的腳印》是一堂非常有趣的想象畫課,課中通過讓學生認識瞭解各種動物的腳印,來把腳印想象成其他形象,並運用腳印組合的方法進行設計想象,完成一張腳印的想象畫。

這堂課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對事物進行聯想和再造想象的能力,通過活躍學生的美術思維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如何上好這堂想象畫課,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我設計採用了“課件匯入,激發興趣——啟迪智慧,觀察想象——運用方法,設計創作。

首先在課的開始,我找來了一首充滿情趣的小詩,“下雪了,下雪了,雪地裡來了一群小畫家,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步畫,咦!青蛙怎麼沒看見,噢!還在洞裡睡覺呢!”學生欣賞小詩的同時,我在黑板上快速勾畫出詩中小動物的腳印,學生對動物的腳印更加熟悉了。

接著學生們小組交流動物腳印的資料。通過回顧和交流,學生們對動物腳印有了更加感性的認識。我又在黑板上出示了許多動物的腳印,讓學生看腳印,猜動物。通過這兩個環節,學生熟悉了形象,鞏固了記憶,為想象創作做好了鋪墊。在學生對動物腳印

的形象充分了解熟悉的基礎上,我開始讓學生對腳印進行觀察想象,這是本堂課的難點,要突破這一難點,我採取了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方法——思考、探索、想象。

1、腳印轉一轉我把動物的腳印進行了各種角度的旋轉,讓學生再次觀察想象,交流感想,說說可以變出什麼新形象。通過觀察變換角度的腳印,進行再次想象,給學生開闢了想象的新天地,讓他們感受各種奇特美麗的腳印造型,從而培養學生美術思維的靈活性與獨創性。

2、組合的腳印

腳印組合,這是由單個腳印變成一副畫的關鍵,也是想象創作的重中之重,我先在黑板上出示一條小魚的圖畫,來讓學生找找奧祕。孩子們驚喜地發現這幅畫,全部是用腳印組成的,原來腳印還能組成美麗的畫。這裡已由前面的正向的思維想象,由腳印到形象,發展到了逆向的思維想象,由形象到腳印。

在作業講評環節,我進行了搶答賽小遊戲。挑選學生作品,進行搶答賽,讓學生1、猜猜腳印組成了什麼2、找找畫面中的動物的腳印3、說說畫面給你的感覺。通過搶答遊戲,活躍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思維。我們驚喜的發現,許多學生的作品想象大膽而富於創造,畫面的構圖,色彩也把握得很不錯,讓我看在眼裡,喜在心裡。

在課的尾聲,我告訴學生,要感受大千世界的美麗,就別忽略它的每一個饋贈。如果我們平時都能仔細觀察自然,觀察生活,善於插上想象的翅膀,那麼一定會有新的驚喜。

篇七:成長的腳印教學設計及反思

實驗國小 紀曉燕

教材分析:

《成長的腳印》是人教版國小《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我們在長大》的第一個主題。學生從入學到現在,即將順利地完成了國小低年級的學習任務。在這兩年裡,他們有了很多變化與進步:不僅是身體、身高等身體素質的變化,還包括學習能力、交往能力等心理素質的變化。本課的編排,及時地讓學生回顧、發現自己的成長,為成長而興奮,以使他們充滿信心地迎接中年級的學習;並讓他們體會到自身成長離不開很多人的關愛,懂得要做個關愛他人的好孩子。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國小生活,在各方面都有了進步。與一年級相比,他們參加的集體活動、接觸的人更多,對周圍的事物有更多的興趣。他們活動能力強了,收集資訊的渠道也寬了,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是二年級學生總結自身生活經驗的能力較弱,教師如何幫助他們系統地回憶、交流、展示,則顯得很重要。

設計思路:

本課設計,立足品德課的活動性與生活性,從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出發,密切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以生活作背景、鋪墊,逐層深入:從成長概念的直觀引入,到從學習、品德方面發現成長;從“展示自己的本領” 進一步體驗“成長快樂多又多”到“對家長說句話”懂得感恩,強化學生“長大”的體驗,最後再順勢引導他們體會長輩、他人的愛,做個懂事的好孩子。多角度、多層次地引導學生感悟成長。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引導學生認識到很多人,特別是父母、老師對自己成長傾注了很多的愛,培養他們學會關心他人,做個懂事的孩子。

知識與技能: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成長與變化,欣賞自己的優點與長處。知道長大的含義。

行為與習慣:培養學生勤于思考、樂於探究、善於學習的好習慣。善於欣賞和表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過程與方法:通過蒐集資料、討論交流、展示作品、訴說心裡話等活動,使學生多角度、多層次感受到成長,體驗成長的樂趣 。

 教學重點:

深入挖掘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個“腳印”,使他們為成長感到快樂。

教學難點:把握二年級學生認知特點,於細微處入手,引導學生在情境活動中樂於表達、探究。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

(1)找一找小時候的相片及用過的東西,在家裡與父母開展“講述照片背後的故事”,回憶成長的點點滴滴;蒐集入學以來一件“最得意的作品”。

(2)反映自己優點的美術手工作品、獎狀、證書、作業等實物,學生自帶的各種展示特長的

2.教師準備:課件,成長樹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課件出示教師年輕時的照片。

師:仔細觀察你有什麼發現?

(學生自由回答)

2.師小結:隨著時間的腳步,老師長高了、長胖了,更重要的是老師成熟了,對不對?實際上不只是老師、你們大家、我們周圍的一切、世界萬物每時每刻都在不斷的成長。同學們,你們看-----

3.課件播放植物的快速成長動畫,師製作成長樹---引入新課

二、新課:

(一)我長大了:

1.看照片猜猜看

師:剛才的短片我們看出了小草發芽了、開花了、竹筍長成高大的竹子,不知不覺中我們同學已經是二年級學生了,在這裡我要給同學看一張照片。

(課件一名學生嬰兒時的照片)

師:這是我們班一位同學小時候的照片,可愛嗎?

師:猜猜看他是誰?(學生自由猜,師不透露答案)

師:最後一次機會。

師:預設兩種情況:一都沒猜對,二有同學猜對了。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吧。(學生上講臺)

師:同學們對比觀察一下,他與小時候有什麼不一樣?

(生點評,師小結)

2.說說長大後,自己發生了哪些變化。

師:這個同學長胖了、長高了,其實我們每個同學都在成長、在不斷地變化。你願意把自己的變化說給大家聽聽嗎?師強調是“成長中的變化”

(學生自由發言:長高了、長胖了、身體變化了、········)

師追問:怎麼知道你的變化呢?(2—3學生回答,展示小的衣服、照片等)

3.師小結:剛才老師聽出來了,通過衣服變小、鞋子變小、小時候的照片、等看出我們的成長變化,看到自己的高興嗎?

師板書“長大”

(二)課間休息

1.師:下面我們來聽首歌放鬆一下好嗎?(課件播放:兒歌動畫我們長大了)

學生跟著唱放鬆休息。

2.師板書:成長樹又長了一層

(三)我進步了

1.炫耀自己的本領。

師:從兒歌裡看見同學們真是長大了,就像兒歌唱的那樣“小孩子像小樹苗,呼啦啦就長大了”,上學以後除了識字、唱歌,老師還知道你們學會了很多本領,有了許多特長,你願意說一說嗎?(學生舉手,師環視)

師:老師看出有些同學不好意思,這樣吧,我們先在小組內交流或者炫耀一下自己的本領好不好?

師:開始吧。(師參與學生的交流)

師:先點評每個小組的交流情況,我發現我們班的同學很有特長,我們來交流一下吧。

2.展示自己的本領。

師:把你的證書貼在成長樹上吧,咱們班還有誰會跳舞,請上來,你們願意給同學們表演表演嗎?

學生表演展示。

師:這幾個同學雖然有點緊張,但是都勇敢的、自信的把最優秀的一面展示出來了,老師佩服你們謝謝你們。還有誰來?

學生繼續展示。

3.師小結:咱們班同學太有才了,上學短短的兩年時間不斷學會了知識,還會這麼多的本領,了不起。有些同學的本領老師沒給你機會說,課後我們可以再交流。通過剛才的展示,你們真是多才多藝,老師從心裡佩服你們。

師板書“學會”

(四)我懂事了:

1.誰教會你本領。

師:同學們有這麼多知識本領,現在老師有一個問題想問問你“是誰教會你的” 學生自由發言

師:通過剛才交流,我知道除了自學成才就是爸爸媽媽、老師、家人教我們的。是老師教會了我們識字、唱歌、跳舞、畫畫;是爸爸媽媽教我們邁出了人生第一步,是爸爸媽媽教我們說第一句話。

2.成長中難忘的事情。

師:同學們想一想,在我們成長中最難忘的事情是什麼?

學生自由發言,師點評

師啟發:不管到了那裡,父母的愛就跟我們那裡

學生繼續交流

3.我對父母說。

師:我們的爸爸媽為我上,沒寫完的下課接著寫完在貼上。

師:下面誰願意把對爸爸媽們的成長付出那麼多,我們深深的愛著爸爸媽,此時此刻你最想對他們說什麼?這樣吧,我們把它寫在卡片上好嗎?開始······

(放音樂動畫我愛爸爸媽,師給成長樹長大一節)

師:寫完的貼在成長樹媽、老師、說的話大聲說出來。

(學生自由發言)

師:剛才同學們真誠的說出了心裡話,這說明你們真的懂事了。

師板書“懂事”

 三、教師小結。

這節課,老師看到了同學們不但長大了、學會了本領、更重要是懂事了,在座的老師也都看到了你們的成長變化。老師相信同學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會一路陽光更加自信,一步一個腳印茁壯成長。

板書設計:

成長的腳印

懂事

學會

成長樹

長大

《成長的腳印》教學反思:

《成長的腳印》這一主題的教學目的是讓孩子通過觀察體會,看到自己成長與變化,積極地尋找和發現自己身上成長的方方面面的特點,為自己的成長與變化而感到高興,從而更好的瞭解自己,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幫助他們形成從低年級到中年級的認識過渡,能真正體會到我要成為一名中年級國小生了。

本節課的亮點:在教學中學生們通過自我介紹、老師介紹、朋友介紹、特長展示、課件等活動,從不同方面找到了自己許多的成長變化,同時也大大的激發了學生們之間的互相瞭解,互相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孩子們的成長自信心。“自己的變化”,體驗自己的成長變化。“特長展示”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展示真實自我與生活的舞臺,成長樹”,是拓展延伸的活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以讓孩子們把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學期成長的點點滴滴的收穫與變化,記錄到“成長樹”上,與班級共同成長,共同進步。通過這些實效性的活動,使學生們比較容易的認識到:在兩年的學習、生活中自己的成長變化,讓學生為自己的成長進步而感到快樂。在活動中孩子們都做了精心的準備,自己的證書、變小的衣服鞋子等、心願卡都製作的非常精美,孩子們的投入也反映出了這節課真的走進學生的心裡,也起到了品德生活課應該達到的教育目的。

回顧本節課也存在很多應該改進的地方,第一點,本節課我的板書設計成長樹是一個亮點,但是在板書的時候安排在學生操作交流的時候,沒有讓學生看到和參與成長樹的成長有待於改進。第二點,在最後環節說出對爸爸媽媽的說的心裡話製作心願卡,這個環節本應該是個感情的昇華,但沒有起到達到預設的目標,總結原因是在“說出最難忘的事”環節沒有深入,感情不到位。第三點,個人素質要提高,評價要多種形式。

總之,每一次精心準備的課上過之後總會有遺憾,每一次也都會有這樣一種想法:“如果再重來一次,我一定會把哪個哪個地方處理的更好一些。”以前我埋怨自己,就會亡羊補牢,不能在之前把事情做的更好嗎?但後來我發現,不管之前你做了多少工作,做的多好,這種想法還是會如約而至。慢慢的我體會了,是經歷,每一次我們都在經歷中成長,又在經歷中突破自我,原本不會的東西竟在自己的摸索中做的像模像樣了。通過這節《成長的腳印》讓我在經歷中體會到了怎樣來上一節品德生活課,讓學生在學習中怎樣得到品德的提升,情感的交融。

《成長的腳印》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重點是掌握估計不規則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難點是如何轉化為近似的基本圖形。在講這節課之前,我一直覺得這節課很難教,學生應該很難理解如何近似的看成基本圖。但是,結果出乎意料,學生理解掌握得不錯,能夠把不規則圖形近似確定成基本圖形,然後再計算。 首先,在課題引入時,先複習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可通過“分割”或“添補”的方法,轉化為已學過圖形的面積,再計算。強化學生“分割”和“添補”圖形的能力,為估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做鋪墊。然後,通過課件展示幾幅不規則的圖形(如:樹葉、魚、布娃娃等等),讓學生通過觀察,說出他們的發現,這些圖形有什麼共同點?與以前學過的圖形相比較,讓學生通過對比,引導學生說出,這些圖形都是不規則圖形。最後,談話引入新課:其實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類似這樣的不規則圖形,如何估算這些圖形的面積呢?這一節課,我們將共同探討這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有目的的學習,並知道學習估算不規則圖形面積的重要性,這樣他們學得更投入、更有熱情!

在探索新知時,先出示“成長的腳印”圖形,讓學生通過觀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估算出“腳印”的面積,再讓他們小組交流討論,最後讓學生說出自己的估算過程和思路。這時,很多學生還是用數方格的方法,但是學生在交流自己的估算過程時,就有疑問,不滿一格而且又不規則的,如何更好的估算面積呢?先不直接告訴學生方法,讓學生討論可以用什麼方法估算,最後還是沒得到滿意的方法。這時,學生帶著強烈的好奇心,非常想要知道如何估算面積。此時,教師再引導學生通過“分割”“添補”

的方法,把不規則圖形近似的看成已學過的基本圖形的面積,再計算。最後再通過課件演示這個過程,並在方格紙的“腳印”中畫出近似基本圖,給學生一種視覺上的刺激,讓學生很直觀地觀察估算的過程,學會把不規則圖形近似的看成基本圖再計算的方法。再讓學生用這種方法估算小華2歲時的腳印面積,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讓學生說出他們是如何近似的看成基本圖,最後也用課件演示整個估算過程,畫出近似基本圖。鞏固學生把不規則圖形近似看成基本圖再估算的能力。

通過練一練的兩道習題,再加強鞏固估算不規則圖形面積的方法,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小組交流討論,最後再全班交流。展示學生的作品,讓學生說出他們自己的估算思路,全班學生一起觀察判斷是否估算正確,最後再用課件演示畫出近似圖。這個過程,讓學生自己說出自己的估算思路,其他同學一起觀察判斷,既能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也能鍛鍊學生集中精神注意判斷同學的估算是否正確,還能檢查學生是否已掌握此種估算的方法,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之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