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詩兩首》的教學反思(通用6篇)

來源:才華庫 2.29W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兒童詩兩首》的教學反思(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兒童詩兩首》的教學反思(通用6篇)

《兒童詩》的教學反思 篇1

本課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畫》這兩首兒童詩組成。《我想》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讓我們感受到童年是多麼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畫》則以跳躍的鏡頭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場景,生動地展現了一個個快樂場面。詩歌所描繪的生動畫面迎合了學生本身的想法,所以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中受到薰陶和啟迪。

課堂上,我是通過以下環節藉助詩歌啟迪、薰陶學生思維和情感的。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課始,創設情境,鼓勵學生暢談自己的願望,通過交流,教師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係;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學文的切入點,縮短了學生與文字之間的距離。再讀詩歌,理解就不是問題了。

(二)精讀詩歌,進入情境。

詩歌的美不僅僅在於它的韻律,還在於它的意向美,精練的語言可以為我們提供廣闊的想象空間。所以,僅讀熟練、讀流暢,讀得朗朗上口還不行,還要進入詩歌所描繪的意境,以文字為依託,插上想象的翅膀。所以,想象讀、有感情的讀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賞析詩歌,領悟寫法。

對於兒童詩,通俗易懂,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容易,領悟寫法,交流發現,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為學生的寫作做準備。

(四)自學詩歌,鑑賞運用。

在學習了《我想》一詩之後,我讓學生自學了《童年的水墨畫》,對於自主權的下放學生還是很感興趣的。接下來,我們又一起交流了兩首詩在寫法上的區別,學生在鑑賞的過程中躍躍欲試,都想模仿課文自編詩歌。有的孩子模仿《我想》一詩寫到:

我想把眼睛裝在燈塔上,

在漆黑的夜晚,為晚歸的漁船

照亮返航的道路。

我想變成蒲公英媽媽,

隨著風兒 飄啊,飄 飄進泥土的懷抱,

等待春的到來。

我想把手裝在柳樹枝上,

感受春姑娘輕柔的撫摸。

不足之處:

教學時對時間的把握不好,過多的讓學生說,沒有很好地體現出老師的調控引導作用,但反過來想,如果孩子們熱情高漲還不讓說的話,不知又會產生怎麼樣的效果?這也是值得我生死的問題。

《兒童詩》的教學反思 篇2

1、本文是略讀課文,所以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獨立的讀書,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要充分注意到課文的體裁特點,讀詩要邊讀邊想象,要重視形象感悟、整體把握。

2、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儘量在學生交流中拓展學生的思路,可以就語言進行交流,可以就感受到的童年生活的快樂進行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如“讀《我想》,你覺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讀《童年的水墨畫》這首詩,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這個畫面給你怎樣的感覺?”等,結合學生的感悟,引導學生充分地朗讀課文,讀出感情,讀出自己的感悟。

對《我想》一詩的朗讀,要讀出幻想的意味,邊讀邊想象,才能入境;對《童年的水墨畫》一詩,要讀出詩的意境。朗讀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評讀,互相取長補短。

3、要重視語言的積累。對於這樣語言清新、意境優美的兒童詩,可鼓勵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把自己喜歡的內容背誦下來;還可以結合《我想》,讓學生模仿寫出自己美妙的想象。

4、如果學生對兒童詩感興趣,可以舉辦兒童詩朗誦會、辦兒童詩主題手抄報,也可以向學生推薦幾首兒童詩,拓展閱讀,以豐富他們的語言積累,激發讀寫兒童詩的興趣。

《兒童詩》的教學反思 篇3

本節課要完成兩首詩的講解。《我想》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把自己種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麼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畫》以跳躍的鏡頭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場景,如“街頭閱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生動地展現了一個個快樂場面。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就是較好的完成了課程目標,即:

1.藉助拼音讀準生字“丫”“汲”,讀讀記記“花苞、柔軟、柳絮、喧鬧、梳妝、水、墨畫”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願望,並嘗試課下自己寫一首小詩。結合課前導讀及《同步訓練》,可以說比較全面。

美中不足是,引導讀還是做的不好,學生讀的時候沒有激情,課堂上老師講得太多,放給同學們的時間太少。再就是在體會作者寫作目的也即思想感情方面不是很深刻,這個需要在習題講解的時候重點強調一下。

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學會以學生為中心,給同學們足夠的時間去理解、思考和討論。能夠自主解決的問題一定要靠自己,老師有時候只是一個輔助的左右,在適當的時候加以引導,而不是全權負責學生的思考。所以一定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兒童詩》的教學反思 篇4

今天,我和學生共同學習了《兒童詩兩首》,一首是《我想》,這首詩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想把腳接在柳樹根上,想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想把自己種在土地上,表達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對美的追求和嚮往;另一首詩是《童年的水墨畫》,攝取了一組兒童生活的鏡頭,表達了孩子們童年生活的快樂。兩首詩充滿了童真童趣,其想象大膽,語言簡煉,給人豐富的想象空間,讓人進一步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

本節課,我沒有過多的分析講解,沒有課件演示,我只是引導學生反覆誦讀詩歌,讓學生通過朗讀,展開想象,腦海中浮現出詩歌描繪的美麗畫面,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哪個願望,最喜歡哪個畫面,並說一說喜歡的理由,讓學生對詩歌所描繪的畫面有自己的補充和拓展。邊讀邊想,邊讀邊體會,體會之後再讀,與作者一道沉浸在一連串美妙的幻想中,沉浸在童年生活的快樂中。同時,讓學生真正感受閱讀的樂趣,我覺得這才是美妙的課堂教學,這才是審美閱讀,這才應是我們國小語文教學應該追求的境界。

《兒童詩》的教學反思 篇5

這篇課文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畫》這兩首兒童詩組成。一首寫出了兒童神奇的幻想,另一首則如水墨畫般勾勒了三個典型的兒童生活的剪影。

在教學《我想》時,我先讓學生自由讀小詩,提問:你覺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裡?學生紛紛說出了自己覺得最美的願望,哪一個最令你神往?說出最喜歡的畫面。有的說“牽著萬縷陽光”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讓人感覺春天的陽光是那樣地柔和;有的說“長”看出春天萬物生長,草木蔥翠,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講到“藍天是我的課堂”的時候,我讓學生想象課堂上可能有些什麼?學生聯絡詩歌,發揮想象,與作者一道沉浸在一連串美妙的幻想中,他們說小鳥是我的同桌,白雲是我課桌,太陽是我的老師……而教學《童年的水墨畫》時,則是先讓學生自由讀詩歌,再在每個小標題的後面加上一個表示動作的詞語來概括每一小節的大意。接著則是交流大意,學生提疑,最後詩句賞讀。在兩首詩歌都教學完後,則讓學生按照《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畫》的體裁二選一仿寫和創作詩歌。

課後,師傅說,仿寫習作環節,讓學生創新思維是好,但若是缺少指向性,若能將二選一改成就仿寫《我想》會更好。師傅還說:誦讀是詩歌教學的主要方法,過多地分析詩歌,學生沒法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和意境。的確,我在分析詩歌語言魅力的同時,主要讓學生粗略地自由讀,再加上齊讀,卻忽略了讓學生反覆誦讀。

詩歌教學中,只有重視朗讀、重視指導朗讀的方法、重視創設朗讀的情境,才能真正讓朗讀成為語文課堂上最美麗的風景。

《兒童詩》的教學反思 篇6

本課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畫》這兩首兒童詩組成。一首寫出了兒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題目一樣,如水墨畫般勾勒了三個典型的兒童生活的剪影。因為本文是略讀課文,所以我引導學生自主獨立地讀書,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讀出感情。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並儘量在交流中拓展學生的思路。開課之前,我說:“同學們,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幫你實現一個願望,那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學生沉思了片刻,開始說話了:“我希望爸爸媽媽永遠健康長壽。”“我希望我們家裡經常充滿幸福。”……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都踴躍發言。讀《童年的水墨畫》時,引導學生思考: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這個畫面給你怎樣的感覺?學生遲遲不敢舉手。

課堂上,我先讓學生自由讀小詩,告訴老師:你覺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裡?學生說出最喜歡的畫面。有的說把小手安在桃樹上,比放感覺更輕,有的說“牽著萬縷陽光”用了擬人,彷彿看到小手牽著陽光的手;有的說“悠”看出悠閒地蕩著鞦韆,一邊還唱著春天的歌。

當學完整首詩時,我給學生自由展示的空間,讓他們學著也嘗試創造自己的詩,按照每一小節的格式和內容,把自己身體的某些器官想象進去寫,也可以寫自己看到的某一個畫面,下節課交上來檢查。

熱門標籤